羅馬尼亞王國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持中立態度,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對保加利亞宣戰,獲得了南多布羅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羅馬尼亞王國參加了協約國一方,戰後獲得了...
在1864年至1880年間,陸續有鐵路在羅馬尼亞王國的領土上建成。1865年9月1日,受到羅馬尼亞國王的委托,英國約翰·特雷弗-巴克利公司(John Trevor-Barkley)開始修建布加勒...
戰後隨羅馬尼亞王國軍隊去鎮壓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由于安東尼斯庫極端仇視無產階級革命的反動立場,王室對他倍加重用。1922年出任駐法國武官,1923-1927年任駐英國武...
羅馬尼亞的國王是統治者的標題羅馬尼亞王國從1881年直到1947年。當-- Romania-- 是宣告的a-- republic state。早先是-- Principality羅馬尼亞 -- 從-- 1862-- 當-- Ottoman-- suz...
(羅馬尼亞語:Uniunea Tineretului Socialist)成立于1922年,是為共產主義青年團前身,受共產國際的青年共產國際領導,1923年改稱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被羅馬尼亞王國政府禁止...
但由于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利益分配不均,隨即又爆發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保加利亞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塞爾維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和希臘王國四國作戰,最終保加利亞戰敗,...
在本次戰役中,德軍及僕從國--羅馬尼亞王國共組織了第11集團軍共35萬人(下轄3個德國軍,2個羅馬尼亞軍,總計11個師的兵力),在曼施坦因的指揮下圍攻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其當...
1881年羅馬尼亞改稱羅馬尼亞王國,特蘭西瓦尼亞、巴納特等地的民族黨聯合為羅馬尼亞民族黨,領導特蘭西瓦尼亞的民族解放鬥爭。 1892年,特蘭西瓦尼亞向奧匈帝國內閣遞交...
米哈伊一世 (1927年–1930年)卡羅爾二世 (1930年–1940年)米哈伊一世 (1940年-1947年)(復位)羅馬尼亞的國王羅馬尼亞的國王是統治者的標題羅馬尼亞王國從直到當是宣告...
1862年起稱羅馬尼亞,但仍隸屬于奧斯曼帝國。1877年5月9日獨立。1881年改稱羅馬尼亞王國。1918年比薩拉比亞、布科維納、特蘭西瓦尼亞分別宣布與羅合並,至此形成統一...
大羅馬尼亞(羅馬尼亞語:RomâniaMare)一般指的是羅馬尼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戰間期,羅馬尼亞王國的領土範圍。這一時期羅馬尼亞達到了歷史上的極...
與瓦拉幾亞合並為多瑙公國。1861年稱羅馬尼亞公國,但宗主權仍屬土耳其。1878年,俄土戰爭後根據柏林條約取得獨立,于1881年成為羅馬尼亞王國。今分屬羅馬尼亞和摩爾多...
揚·約尼查,揚·約尼查(英語:Ioan Ioniță,羅馬尼亞語:Ioan Ioniță;1924年6月14日,登博維察--1987年7月27日,布加勒斯特)前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國家和軍隊的卓越...
1944年時,德意志國防軍在東線戰場的整條戰線被擊退,1944年5月,南烏克蘭集團軍被擊退向戰前的羅馬尼亞邊界,及在德涅斯特河建立了一條新防線,但蘇軍在該河兩處甬立了橋...
1909年11月11日生于奧匈帝國特蘭西瓦尼亞地區(一戰後並入羅馬尼亞王國)阿拉德州(今羅馬尼亞阿拉德縣)加爾巴村的一個羅馬尼亞族裔的農民家庭,家中有四個姐妹和兩個兄...
1947年11月5日任羅馬尼亞王國民主聯合政府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女性擔任這樣的政府要職。1947年12月30日--1952年11月24日任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部長...
前羅馬尼亞王國參議長、國民議會主席,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大國民議會主席,羅馬尼亞大國民議會主席團代主席,羅馬尼亞作家聯盟主席、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羅馬尼亞著名作...
1906年2月13日出生于南多布羅加的錫利斯特拉(多布羅加當時隸屬保加利亞王國,1913--1940年由羅馬尼亞王國統治,二戰後南部劃歸保加利亞,中、北部仍歸羅馬尼亞)的一個保...
1930年,拉烏圖因煽動武裝暴動被羅馬尼亞王國反動政府逮捕並判處一年有期徒刑,先後被關押在基希訥烏監獄和多夫塔納監獄,獲釋後不久,1932年,他再次嘗試暴動,1934年再次...
前羅馬尼亞王國首相,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大國民議會主席團主席,羅馬尼亞農民陣線主席、羅馬尼亞人民民主陣線主席,律師、法學博士。著...
1938年在切爾諾夫策被發現嘗試穿越羅馬尼亞王國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邊境而被定罪判刑。1940年6月,蘇聯佔領北布科維納後,盧卡加入蘇聯國籍,任切爾諾夫策市蘇...
1938年在切爾諾夫策被發現嘗試穿越羅馬尼亞王國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邊境而被定罪判刑。1940年6月,蘇聯佔領北布科維納後,盧卡加入蘇聯國籍,任切爾諾夫策市蘇...
1907年11月7日生于羅馬尼亞王國多布羅加地區卡利亞克拉縣(二戰後隨南多布羅加劃歸保加利亞,今為保加利亞的多布裏奇州)的瓦西列耶瓦,保加利亞族。英語名為 杜米特魯·...
1944年8月23日, 八·二三 革命推翻了安東內斯庫軍事法西斯獨裁政權,沃伊捷克領導的社會民主黨與共產黨、國家農民黨、國家自由黨參加了羅馬尼亞王國聯合政府。1944年...
1947年11月5日任羅馬尼亞王國民主聯合政府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女性擔任這樣的政府要職。1947年12月30日--1952年11月24日任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部長...
1945年3月6日任羅馬尼亞王國彼特魯·格羅查政府內政大臣。在此期間,羅馬尼亞共產黨組織和領導民主力量為肅清和懲辦戰爭罪犯、實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製度而鬥爭...
冷戰時期,羅馬尼亞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在溝通中蘇關系和中美關系中,曾一度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迄今中國的歷史研究中卻沒有關于相關的學術論著論及。劉勇授的《百...
德國的兀鷹軍團、義大利的志願軍團和空軍軍團以及來自葡萄牙、羅馬尼亞王國、愛爾蘭等地的志願者。1938年,與西班牙國民軍一起作戰者約有60萬人、600架飛機和 290門...
根據協定,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及保加利亞王國已加入軸心國,希特勒對南斯拉夫施加壓力,令南斯拉夫加入三國同盟條約,攝政王保羅親王在1941年3月25日屈服于這種壓力...
羅馬尼亞王國和其他國家簽訂商務條約,這些活動受到德皇威廉二世的稱贊,封他為伯爵。但此後他遭到農民黨的攻擊,隻能依靠原先反對他的自由黨和其他黨派的支持。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