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春,25歲的汪春源赴京趕考。風華正茂、踔厲風發的他,相信憑藉自己的實力,進士之位是唾手可得的。然而,4月17日,清朝特命全權代表李鴻章,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訂了《...
安平義民汪春源 胡殿鵬才情橫溢 謝道隆能詩善醫 櫟社領袖林朝崧 文史學家連雅堂 林資修大義凜然 附:金門才子 南明金門詩人盧若騰 金門奇人林樹梅 主要參考文獻[2] 1. 台灣才...
會館北側佇立著五座銅像,參與 五人上書 的台籍舉人汪春源站立持筆,目光堅定剛毅。銅像前的石刻文字記載: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正在北...
正逢唐景崧巡撫台清道,對文教事業頗為重視,施士潔便受延聘在一所遠近聞名的 海東書院 任山長(院長), 丘逢甲與新竹鄭朋、安平汪春源 等都入院就讀(見《台灣通史·丘逢甲傳...
會館北側佇立著五座銅像,參與 五人上書 的台籍舉人汪春源站立持筆,目光堅定剛毅。銅像前的石刻文字記載: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正在北...
五人上書,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噩耗傳來,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台籍舉人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與在京台籍官員葉題雁、李清琦等...
內景嵩作品1301聯,律詩68首,另包括宦台及本省名士佳作,如進士施士潔、丘逢甲、汪春源、林啟東及淡水舉人黃宗鼎等56人之作品。唐景嵩在台南及台北帶動地方文風,有功於...
彭立栻楊鳳翱閻廷獻杜光佑王允獻汪春源 曹佐武呂浚堃魏垂象陳畲周旭鍾麟 孟宗輿侯來儀丁樹齊於文鐄 張瑞璣范振緒 呂調元和紳布孫回瀾李泰傅懷光關捷三 周廷乾薑宗泰曾...
陳建輝是個清末的武術高手,在北洋水師服役,經歷甲午戰爭的失敗之後,到當時北京的台灣會館輔佐好友汪春源進行 公車上書 運動,抗議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並在大陸與台...
謝穎蘇等。魏宏、丘逢甲、汪春源、許南英、鄭鵬雲等均肄業其中。其經費除公銀撥支外,尚有田租、園租、利息等項,以田租與公銀為多。日本據台時期改為武德殿。今為忠義...
彭立栻楊鳳翱閻廷獻杜光佑王允獻汪春源 曹佐武呂浚堃魏垂象陳畲周旭鍾麟 孟宗輿侯來儀丁樹齊於文鐄 張瑞璣范振緒 呂調元和紳布孫回瀾李泰傅懷光關捷三 周廷乾薑宗泰曾...
汪春源、丘逢甲等。光緒十三年,分發廣東試用知府。光緒三十年,署理兩廣總督岑春煊奏請將廣州試用知府陳望曾為廣州府知府。光緒三十一年二月,廣東巡撫張人駿繼續奏請將...
本書歷時兩年蒐集、整理、編撰,為198位台灣抗日英烈作小傳,記錄他們的抗日故事。其中不僅包括汪春源、丘逢甲、簡大獅、羅福星等海峽兩岸同胞耳熟能詳的名字,還儘可能...
第二節菽莊 三老 --施士潔、許南英與汪春源 第三節菽莊吟社持續期主盟人--沈繡瑩及其弟子江煦 第四節陳海梅、施景琛、吳增、蘇大山、龔植、周殿薰、李禧等其他核心吟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