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介紹
NBA全明星賽中納入扣籃大賽,既讓全明星賽變得更加精彩,也促進籃球技術不斷改變。隨著籃球比賽的發展,扣籃大賽也在逐步完善。

在1984年之前,NBA全明星賽隻有一樣內容,那就是東西部全明星對抗賽。
到了1984年,扣人心弦的扣籃大賽第一次跨入全明星賽的行列,由此全明星賽也發生了質的飛躍,全明星周末的概念也由此形成。
在過去的20多年中,既有身高僅170cm的“土豆”韋伯技驚四座,勇奪冠軍,讓人見識了“我能,無限可能”,又有被譽為“電影精華”的威爾金斯五年後的東山再起,更有籃球之神喬丹(1986-1987連續兩屆)和傑森·理查德森(2002-2003連續兩屆)成為衛冕成功的扣籃冠軍。

評分機製
從1994年開始,參加扣籃大賽的隊員總共為6人,根據抽簽決定出場次序。首輪每人灌籃三次,總分最高的三名隊員晉級決賽,積分最高的在決賽中可以最後出場。決賽階段每人扣兩次,積分最高的為冠軍。

在2007年,為了扣籃大賽更加公平公正,聯盟引進了新的規則。第一,參賽選手的一個扣籃動作必須在兩分鍾內完成,2006屆扣籃大賽決賽,
奪冠人
2012年2月26日,四人參加2012年NBA全明星扣籃大賽,分別是火箭的蔡斯·巴丁格、步行者的保羅·喬治、爵士的傑雷米·埃文斯和森林狼的新秀德裏克·威廉姆斯。2012年2月26日的評分規則有所改變,沒有評審,不分預賽和決賽,每人各有三次扣籃機會。
最後通過全世界球迷的投票,爵士的傑雷米-埃文斯得到29%的投票,勇奪扣籃大賽冠軍。

蟬聯籃王
邁克爾·喬丹
扣籃影片
1987年,西雅圖全明星賽
1988年,芝加哥全明星賽
賈森·理查德森
2002年,費城全明星賽
2003年,亞特蘭大全明星賽
內特·羅賓遜(3次冠軍第一人)
2006年,休斯頓全明星賽,擊敗安德烈·伊格達拉
2009年,菲尼克斯全明星賽,擊敗德懷特·霍華德
2010年,達拉斯全明星賽,擊敗的德瑪爾·德羅贊
歷屆籃王
截至2016年,有如下球員獲得扣籃王稱號。
年 | 扣籃王 | 所屬球隊 |
2016 | 扎克-拉文 | 明尼蘇達森林狼隊 |
2015 | 扎克-拉文 | 明尼蘇達森林狼隊 |
2014 | 約翰-沃爾 | 華盛頓奇才隊 |
2013 | 泰倫斯-羅斯 | 多倫多猛龍隊 |
2012 | 傑裏米·埃文斯 | 猶他爵士隊 |
2011 | 布雷克·格裏芬 | 洛杉磯快船隊 |
2010 | 內特·羅賓遜 | 紐約尼克斯隊 |
2009 | 內特·羅賓遜 | 紐約尼克斯隊 |
2008 | 德懷特·霍華德 | 奧蘭多魔術隊 |
2007 | 傑拉德·格林 |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
2006 | 內特·羅賓遜 | 紐約尼克斯隊 |
2005 | 約什·史密斯 | 亞特蘭大老鷹隊 |
2004 | 弗雷德·瓊斯 | 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
2003 | 賈森·裏查德森 | 金州勇士隊 |
2002 | 賈森·裏查德森 | 金州勇士隊 |
2001 | 達斯蒙德·梅森 | 西雅圖超音速隊 |
2000 | 文斯·卡特 | 多倫多猛龍隊 |
1999 | 無賽事 | |
1998 | 無賽事 | |
1997 | 科比·布萊恩特 | 洛杉磯湖人隊 |
1996 | 布倫特·巴裏 | 洛杉磯快船隊 |
1995 | 哈羅德·邁納 | 邁阿密熱火隊 |
1994 | 伊塞亞·賴德 | 明尼蘇達森林狼隊 |
1993 | 哈羅德·邁納 | 邁阿密熱火隊 |
1992 | 塞德裏克·塞巴洛斯 | 菲尼克斯太陽隊 |
1991 | 迪·布朗 |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
1990 | 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 亞特蘭大老鷹隊 |
1989 | 肯尼·沃克 | 紐約尼克斯隊 |
1988 | 邁克爾·喬丹 | 芝加哥公牛隊 |
1987 | 邁克爾·喬丹 | 芝加哥公牛隊 |
1986 | 斯巴德·韋伯 | 亞特蘭大老鷹隊 |
1985 | 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 亞特蘭大老鷹隊 |
1984 | 拉裏·南斯 | 菲尼克斯太陽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