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
1862年--京師同文館成立
1894年--清軍指揮官葉志超不戰而走,一夜狂奔八百裏,從朝鮮逃回中國境內,致使日本軍隊佔領平壤。
1903年--塞爾維亞國王伉儷遭暗殺引發政變。
1915年--中俄蒙簽訂《恰克圖協約》

1919年--徐世昌提出辭職
1924年--日本政黨政治開始
1930年--中共政治局通過李立三的激進主義決議案
1937年--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等數名蘇聯紅軍高級將領在大清洗期間被以叛國罪名處決。
1938年--日本軍隊向中國安徽省的安慶發動進攻,武漢會戰爆發。
1939年--河北省保全司令張蔭梧部襲擊冀中深縣八路軍後方機關,殘殺八路軍幹部戰士400多人,製造了"深縣慘案"。
1937年--"七君子"被控參與發動西安事變
1938年--中共代表參加共產國際主席團會議
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閉幕。會議號召解放區軍民實行軍事戰略轉變和準備全面反攻。毛澤東發表光輝著作、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閉幕詞《愚公移山》。
1949年--中共抽調大批幹部派往南方
1950年--畫家亨利-馬蒂斯獲威尼斯獎
1951年--以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為主的綜合性高等院校中央民族學院在北京成立。1993年11月該校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
1955年--法國勒曼市大賽車發生嚴重慘劇,造成85人死亡,近百人受傷。
1966年--新加坡當局根據日治時期受虐待人士的生還者提供的線索,發現大量日軍埋葬死者的亂葬崗。
1974年--中國人口日
1980年--中共中央批轉《中央統戰部關于愛國人士中的右派復查問題的請示報告》

1982年--美國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科幻電影《E.T.外星人》首映。
1983年--南非黑人團結大會舉行
1990年--江澤民就台灣問題發表重要講話
1998年--中國第一條內地與香港合資的地方鐵路金(華)--溫(州)鐵路全線通車運營,鐵路全長251公裏。
2001年--中宣部公布第二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2年--據香港破產管理署的統計資料,申請破產宗數創歷年新高。
2003年--中國統一的區域電力市場試點──東北區域電力市場正式啓動。東北區域電力市場在進行模擬運行後,于2004年1月正式運行。

2005年--H!P其餘7名Hello!Project kids成員正式組成另一組合℃-ute。
2007年--香港一輛無載人的昂坪360纜車在赤鱲角南路從高處墜毀,政府勒令纜車系統停駛超過六個月。
2008年--6月11日至6月14日,海協會海基會重啓商談。
2009年--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羅京遺體告別。
2009年--海口市白沙門污水處理廠擴建項目排海工程發生海水透水事故,導致5名現場工人遇難。
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正式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級別升至6級,這意味著世衛組織認為疫情已經發展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
2010年--第十九屆世界杯足球賽(官方名稱:2010 FIFA World Cup South Africa™)決賽周將于2010年6月11日在南非的九個城市的十座球場舉行,本屆是首次在非洲舉行的世界杯。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2支球隊參加賽事,共進行64場比賽決定冠軍隊伍。除了主辦國南非,其他球隊需要以外圍賽爭取參加決賽周的席位。2009年12月5日,南非世界杯進行了分組抽簽儀式,並確定了小組賽的賽程。

2012--2012年6月11日上海電視節開幕。
2013--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升空。
出生人物
1776年--19世紀歐洲風景畫的真正奠基者約翰·康斯太勃(John Constable,1776-1837)。代表作《幹草車》。
1864年──裏夏德·施特勞斯,德國作曲家、指揮家。
1895年--鄭伯奇,中國電影劇作家、小說家、文藝理論家,左翼文學運動開創者之一。
1959年--張光北,中國男演員。
1962年--關俊彥,日本動畫聲優。
1970年--姜虎東,韓國著名主持人。
1972年--津田健次郎,日本動畫聲優,演員。

1973年--郭海坤,青年藝術家,陶藝家。
1975年--韓國藝人崔智友出生在韓國釜山. 代表作品《冬季戀歌》
1976年--傈林美奈實,日本動畫聲優、歌手
1981年--桑蘭,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現為記者。
1982年--林志傑,台灣籃球員。
1982年--梁又琳,台灣女演員。
1983年--查克·海耶斯,NBA球員

1985年--中島幸惠(SNoW),日本女歌手
1986年--希安·拉博夫,好萊塢著名演員。作品《變形金剛》
1988年--新垣結衣,日本模特兒、女演員、女歌手。
丘台名,台灣男性配音演員。
逝世人物
1294年--英國實驗科學家羅吉爾·培根逝世
1825年--丹尼爾·湯普金斯,美國實業家、記者、政治家,民主共和黨成員,曾任紐約州州長(1807年-1817年)和美國副總統(1817年-1825年)。
1859年--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洛塔爾·馮·梅特涅逝世
1885年--孤拔(Amédée Courbet),法國海軍中將,遠東艦隊司令,《中法天津條約》簽訂後兩天即因病或因傷死于澎湖馬公。
1903年--塞爾維亞國王和王後遇刺身亡
1934年--著名心理學家利維·維谷斯基。
1937年--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被殺害
1944年--鄧雨賢,台灣音樂家。(出生1906年)
1963年--我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民盟中央主席沈鈞儒逝世

1970年--朱鳳美,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家。
1979年--美國影星約翰-韋恩去世
1983年--我國現代著名畫家畫家李苦禪逝世
2006年--航天技術和自動控製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楊嘉墀 (1919-2006)
2008年--武文傑,越南前總理逝世,享年85歲。
2010年--傑克鹹蛋超人中,南猛隊員的扮演著池田俊傑逝世,享年69歲
節日風俗
簡介
每年的6月11日為中國人口日。1981年中國人口達到10億,1988年超過11億,1995年突破12億,1998年底為12.48億,佔世界人口的21%。2005年突破13億。盡管當前中國人口自然成長率已降到1%以下,達到了世界人口發展大會提出的目標,但由于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在未來相當長時間裏仍須堅持"控製人口成長、提高人口貭素"的基本國策。
黨史記錄
1930年6月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上海召開
1930年6月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上海召開。這次會議通過的由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對于中國革命情勢、性質和任務等問題提出了一整套的錯誤主張,標志著以李立三為代表的"左"傾冒險錯誤在黨中央佔了統治地位。這個"策略總路線"推行的結果,使城市工作、各地紅軍和根據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1938年6月11日 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通過《關于中共代表報告的決議案》和《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的決定》
1938年6月11日 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通過《關于中共代表報告的決議案》和《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的決定》,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中國共產黨在復雜的困難的條件下,靈活地轉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之結果,已建立起國共兩黨的新的合作,團結起民族的力量,去反對日本的侵略。表示"完全同意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路線"。
1980年6月11日 中共中央批轉《中央統戰部關于愛國人士中的右派復查問題的請示報告》
1980年6月11日 中共中央批轉《中央統戰部關于愛國人士中的右派復查問題的請示報告》。《報告》說,1957年反右鬥爭,全國共劃了右派分子55萬餘人。1959年至1964年,先後分五批摘掉了30餘萬人的右派分子帽子。1978年根據中央指示,全部摘掉了右派分子帽子。中央在批轉這一報告的通知中指出:按照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對被劃為右派的人進行復查,把錯劃的改正過來,這是嚴肅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的一項重大政治措施。反右鬥爭的主要教訓在于把大量的人民內部矛盾當做敵我矛盾,以致造成擴大化的錯誤。
1990年6月11日至15日 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1990年6月11日至15日 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江澤民在開幕式上作《努力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講話。他說,統一戰線歷來是黨的總路線總政策的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統一戰線在我們黨的事業中同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7月1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