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
619年——中國唐代政府公布租庸調法。
1521年——麥哲倫發現關島。
1834年——加拿大最大城市多倫多成立。

1853年——朱塞佩·威爾第的著名歌劇《茶花女》在威尼斯鳳凰歌劇院首演。
1898年——中國和德國簽訂膠澳租界條約,確認山東為德國勢力範圍。
1899年——阿司匹林獲準上市。
1902年——皇家馬德裏俱樂部成立。
1908年——清廷與英訂立滬杭甬鐵路供款契約,引起地方不滿。
1921年——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在香港成立,中國最早的現代工會組織。
1933年——宋哲元第二十九軍血戰喜峰口。日軍佔領承德後,駐遵化的西北軍第29宋哲元部官兵們組成500人的大刀隊,于晚間登上日軍所佔山頭,出其不意地將日軍砍斃。大刀隊亦多數壯烈犧牲。
1945年——德國軍隊向匈牙利巴拉頓湖地區的蘇聯烏克蘭第三方面軍展開大規模的進攻,巴拉頓湖戰役爆發。
1953年——馬林科夫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1956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召開。
1964年——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提前釋放3名日本戰犯,在中國關押的日本戰犯已全部釋放。

1987年——英渡輪“自由企業先驅”號傾覆,193人喪生。
1993年——前日本自民黨副總裁金丸信因偷稅被捕。
1993年——中科院計畫將固定研究人員減至15%。
1994年——團中央決定實施“中國青年志願者一助一長期服務計畫”。
1995年——俄聯邦軍隊佔領車臣首都格羅茲尼市,車臣難民開始返回家園。
1997年——世界首次國際性天文“遙在觀測”活動在昆明舉行。
1998年——歐洲航天局宣布2000年發射微型月球衛星,2001年登入月球。
2001年——江澤民指出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
2008年——胡錦濤在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與西藏代表座談時強調,西藏穩定關系全國穩定,西藏安全關系全國安全。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全力維護西藏社會和諧穩定。
2009年——辛巴威新任總理摩根·茨萬吉拉伊夫婦在首都哈拉雷遭遇車禍,夫人蘇珊不幸身亡,茨萬吉拉伊受了輕傷。邁克爾傑克遜在英國宣布復出。
出生名人
1475年——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出生。

1787年——德國物理學家約瑟夫·馮·夫朗和斐出生。
1806年——英國女詩人伊麗莎白·芭蕾特·布朗寧出生。
1889年——中國著名法學家,中國第一部憲法起草的四位顧問之一周鯁生出生。
1926年——美國第十三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出生
1928年-----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出生
1936年——寮國國家主席朱馬利·賽雅貢誕辰。
1930年——美國音樂家洛林·馬澤爾出生。
1966年——韓國演員、歌手李賢宇出生
1972年——NBA超級大中鋒“大鯊魚”沙奎爾·奧尼爾出生。
1979年——中國演員關悅出生。
1980年——加拿大演員丹尼爾·德山圖出生。
1981年——2004年環球小姐中國總冠軍、內地女明星(《神話》高嵐/小月/虞姬扮演者)張萌出生。
1984年-----中國演員李倩出生。
1987年——迦納足球運動員凱文·普林斯·博阿滕出生
1992年——日本女藝人嗣永桃子出生,Berryz工房成員。
逝世名人
1900年——德國發明家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逝世(1834年出生)。

1925年——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革命志士高君宇逝世。
1927年-----中共黨員陳贊賢壯烈犧牲,年僅31歲
1935年-----中共黨員古柏英勇犧牲
1941年——拉什摩爾山群雄雕像設計者博格魯姆去世
1971年——著名爵士樂手阿姆斯特朗去世。
1973年——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去世
1980年——中國電子學家、教育家馮秉銓(1910~1980)逝世。
1983年——中國古文字學家容庚(1894~1983)逝世。
1986年——中國美學家、教育家、文藝理論家、中科院院士朱光潛逝世。
1992年——著名國劇表演藝術家關肅霜逝世。
2006年——著名攝影家趙承安逝世。
2008年——著名第四紀地質環境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有“黃土之父”美稱的劉東生(1917~2008)逝世。
2009年——路易·莫約·恩塔拉,剛果(金)最長壽的老人之一逝世,曾任卡松戈-倫達的第一任酋長,享年102歲。
黨史記錄
1940年3月6日 實行“三三製”
1940年3月6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的指示,在總結各地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根據地的抗日民主政權是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權,即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對付漢奸、反動派的民主專政;在政府工作人員中實行共產黨員、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和中間派應各佔三分之一的“三三製”,容納各方面的人士,團結抗日的各階級、階層;政府實行新民主主義的施政方針,保障各抗日階級的人權、財權,厲行廉潔政治。這種規定是為了保證共產黨在政權中的領導地位,同時廣泛地團結廣大的小資產階級民眾,爭取中等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進一步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
1961年3月6日 中共安徽省委根據農民民眾的要求,決定試行“定產到田,責任到人”的田間管理責任製
1961年3月6日 中共安徽省委根據農民民眾的要求,決定試行“定產到田,責任到人”的田間管理責任製。試行以後得到農民民眾的熱烈歡迎,到當年秋末,全省85.5%的生產隊都實行了這種辦法。同時,在全國各省區也有20%以上的地區實行了類似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