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965年1月
1月11日--中央民委召開第四次少數民族地區補助費管理工作會議。

1月12日--《今日新聞》報道,西藏民主改革後,建立了2100多個鄉人民政權,有1.7萬多名農奴和奴隸任鄉長、副鄉長、鄉人民委員職務,1萬多名勞動人民當選為鄉人民代表。
1月1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教育工作會議,確定大力普及國小教育,擴大試辦農業中學和試辦半農(牧)半讀的中等技術學校。
1965年2月
2月20日--內蒙古藝術劇院組成11個"烏蘭牧騎"式的文化工作隊分赴各地農村、牧區演出。
1965年3月
3月29日--新華社報道,國防部發布命令,追授西藏軍區某部二連戰士普布扎西以"愛民模範"稱號。
1965年4月
4月28日--西藏薩納水電站建成。
1965年5月
5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副委員長彭真接見來京參加"五一"節慶祝活動的內蒙古、新疆、西藏、廣西、雲南、青海、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區的少數民族參觀團的負責人。
5月19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接見了各少數民族參觀團的全體成員。
5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取消軍銜製。 國務院公布了我軍服裝樣式,實行陸、海、空三軍服裝一種樣式,戴解放帽,配全紅五角星帽徽和全紅領章、稱"六五"式服裝。它以軍服上衣口袋數量,區別幹部、戰士(幹部為四個口袋,戰士為兩個口袋);以衣領區分男女軍人。款式以中山裝為藍本,棉布面料,軍種區別是顏色,陸軍草綠色,海軍深灰色,空軍綠上衣藍褲子。 規定于同年6月1日開始實施。
1965年6月
6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取消軍銜製,換發1965式軍服,該軍服沿用至1985年5月1日。
6月12日,中國第一例人造心髒瓣膜置換術成功。上海第四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胸外科成功地施行了人造心髒瓣膜手術,這種人造心髒瓣膜的製成和臨床套用在中國是第一次。
6月15日--甲殼蟲樂隊獲得帝國勛章。
6月21日--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主任達浦生阿訇在北京病逝,終年91歲。
1965年7月
7月2日--新華社報道,全國畜牧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7月10日--雲南省貢山獨龍族自治縣境內建成一座人馬吊橋。
7月14日--美國水手4號空間探測器飛越火星。
7月 1955年5月從廣西劃歸廣東省湛江專區管轄的合浦縣、靈山縣、欽州壯族自治縣、東興各族自治縣、北海市,重新劃歸廣西管轄,復設欽州專區。根據憲法規定,原由廣東管轄期間建立的欽州壯族自治縣同時予以復原,改為欽州縣。
1965年8月
8月25日--西藏革命展覽館在拉薩舉行開館典禮。 西藏拉薩大橋舉行落成典禮。
8月29日--中共中央關于在西藏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問題復示中共西藏工委並西南局,同意在西藏有領導、有計畫、有步驟地試辦人民公社(先辦初級社)。
8月31日--西藏軍區軍事法院宣布:釋放參加1959年西藏叛亂的前西藏地方政府卸任代理司倫、羅布林卡常務總指揮本珠倉·洛桑扎西和前西藏地方政府卸任噶倫、藏軍司令松多·堅村雲登等。
1965年9月
年歷9月1日--西藏自治區成立。阿沛·阿旺晉美當選為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主席,周仁山、帕巴拉·格列朗傑、郭錫蘭、協饒頓珠、朗頓·貢噶旺秋、崔科·頓珠才仁、生欽·洛桑堅贊為副主席。
9月2日--中共中央決定:中國共產黨西藏工作委員會改為中國共產黨西藏自治區委員會,由張國華任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

我國科學工作者在進行牛胰島素的合成實驗。
1965年9月17日,中國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這是當時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最大的天然有機化合物,實驗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一個合成蛋白質的國家。
9月27日--新華社報道,新疆烏魯木齊展出一顆罕見的大隕石。這顆大隕石的體積為3.5立方米,重約30噸,是世界第三號隕石。
9月3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族人民、幹部1000多人在烏魯木齊集會,慶祝自治區成立十周年。以國務院副總理賀龍為團長的中央代表團代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到會祝賀。 來自西藏、新疆、內蒙古、寧夏、廣西、廣東、湖南、雲南、四川、甘肅、貴州、青海等省(區),包括47個民族共400餘人組成的各少數民族"國慶"參觀團先後抵京。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于lO月10日接見了各參觀團全體成員。
1965年10月
10月10日--毛澤東對政治情勢看得更加嚴重。
10月12日--國務院批準改"僮族"為"壯族","廣西僮族自治區"亦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1965年11月
11月8日--《今日新聞》報道,西藏自治區檔案館在西藏各地蒐集到大批古代梵文資料,其中有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11月12日--台北故宮博物院建成。

11月15日--《今日新聞》報道,西藏阿裏高原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試種青稞成功。
11月27日--雲南省南澗彝族自治縣成立。
1965年12月
12月10日--中央民委召開第五次少數民族地區補助費管理工作會議。
12月22日--周恩來在中南海紫光閣接見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新疆和田專區文工團和中國大學生七人演出小組,並做了《文藝必須民族化、大眾化》重要講話。1965年《毛澤東選集》第1卷至第4卷蒙古文版、藏文版、維吾爾文版、朝鮮文版、哈薩克文版,到年底全部出齊。
出生人物
1月9日--博格斯,美國NBA籃球運動員。
1月19日--裘海正,台灣女歌手。
2月1日--李國豪,李小龍之子,美國動作影星。(1993年逝世)
2月8日--張衛健,中國香港著名影視男演員、歌手。
2月14日--李賽鳳,中國香港女演員。
3月3日--斯托伊科維奇,塞爾維亞足球運動員
3月20日--王志飛,中國男演員。

4月-嚴曉頻,中國女演員。
4月4日--羅鋼,中國男演員。
4月17日--李丹陽,中國著名女歌唱家。
4月22日--長谷有洋,日本著名聲優、戲劇演員。(1996年7月30日逝世)
5月8日--三浦美紀,日本漫畫家,《櫻桃小丸子》作者。
5月22日--錦織一清,日本歌手,少年隊成員之一。
5月23日--山口勝平,日本著名男聲優。

6月1日--韓寶儀,中國台灣女歌手。
6月11日--沢口靖子,日本女演員。
6月21日--楊利偉,中國首位太空人。
6月30日--林芳兵,中國女演員。
7月1日--夏文汐,中國香港女演員。
7月13日--中森明菜,日本知名女歌手。
7月16日--馬躍,中國男演員。

7月27日--何塞·路易斯·奇拉維特,巴拉圭足球守門員。
7月28日--陳慧嫻,中國香港女歌手。
7月31日--裴桐,中國哈爾濱FM92.5交通廣播首席主播。
8月4日-- 弗雷德裏克·賴因費爾特,瑞典首相。
8月6日--梁雁翎,中國香港女歌手。大衛·羅賓遜,美國NBA籃球運動員。
8月14日--第二次印巴戰爭全面爆發
8月24日--雷吉·米勒,美國NBA籃球運動員。
8月28日--田尻智,日本電子遊戲製作人,Game Freak社長,《神奇寶貝》的原案企劃者。
9月4日--林保怡,中國香港男演員。
9月14日--梅德韋傑夫,俄羅斯總理。
9月20日--佟瑞欣,中國男演員。
9月21日--喻可欣,台灣女演員。
9月25日--斯科蒂·皮蓬,美國NBA籃球運動員。
9月27日--史蒂夫·科爾,美國NBA籃球運動員。
10月1日--楊林,中國台灣女歌手。
10月3日--伍宇娟,中國女演員。瓦爾德內爾,瑞典桌球運動員。
10月4日--尤金·卡巴斯基,卡巴斯基防毒軟體創始人。
10月26日--郭富城,中國香港男演員。
10月29日--陳曉旭,中國女演員。2007年5月13日患乳腺癌逝世。
11月6日--宋濤,中國籃球運動員。
11月9日--趙麗娟,中國女演員。
11月14日--張莉,中國女演員。
11月16日--藍心湄,台灣女歌手。
11月26日--德斯·沃克,英格蘭足球員。
11月29日--尾崎豐,日本搖滾教父有十代教祖之稱。
11月30日--禮宮文仁親王日本明仁天皇次子。(1990年在平成天皇的二皇子文仁與川島紀子結婚之時創立秋筱宮)
12月8日--劉嘉玲,中國香港女演員。
12月31日--鞏俐,中國女演員。
12月1日--于慧,中國女演員。
12月7日▬▬香川照之,日本男演員。
12月27日--吳慶龍,中國籃球運動員、教練員。 趙越,中國女演員。
逝世人物
1月4日--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美國作家。(1888年出生)
1月25日:許崇智,國民黨政府資政(1886年生)
1月26日:沈志遠,著名經濟學家,上海市政協副主席(1902年生)
2月7日--李海泉,中國香港著名粵劇醜生、小生演員;李小龍之父。(1898年出生)
2月21日:秉志,中國近代動物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動物學會理事長(1886年生)
3月4日:王助,我國早期出國留學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並有突出成就的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曾任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的第一任總工程師。當天逝世于台灣
3月4日:張德生,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1909年生)
3月5日:陳誠,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因肝癌病逝于台北(1898年生)
3月24日:邵式平,江西弋陽縣邵家坂人,是我黨我軍早期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是弋橫暴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閩浙贛蘇區和紅十軍的建立者與領導者之一,也是閩贛蘇區的建立人和主要領導人之一
4月3日:陸小曼,近代女畫家(1903年11月7日生)
4月9日:柯慶施, 國務院副總理,中共華東局、上海市委第一書記(1902年生)
4月28日:薛克明,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長(1910年生)
5月7日: 劉亞樓,國防部副部長,空軍司令員,開國上將(1911年生)
5月15日: 陳銘樞,原國民黨軍將領,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常委(1889年生)
5月20日: 王再興,裝甲兵工程學院政治委員,開國少將(1914年生)
5月20日: 黃志千,著名飛機設計師,國家航空技術委員會委員(1914年生)
5月29日:王之平,河北省軍區副政治委員,開國少將(1902年生)
6月11日:霍祝三,陝西省政協副主席(1878年生)
6月15日:吳晉航, 民建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委員(1887年生)
6月18日:安波,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黨委書記(1915年生)
6月20日:趙壽山,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陝西省省長,國防委員會委員,因病在北京逝世(1890年生)
6月21日:達浦生,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宗教組組長(1874年生)
6月23日:丁世方,原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不幸于1965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3歲
7月12日:辛蘭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副主席(1911年生)
7月28日--江戶川亂步,日本著名作家。
7月30日--谷崎潤一郎,日本著名小說家。
8月13日--池田勇人,日本首相。
8月26日:李書城,農業部部長,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1882年生)
8月27日--柯比意,20世紀最重要的現代建築師之一。
9月4日--史懷哲,德國神學家、音樂家、哲學家、醫師(1875年出生)
9月22日:孫蓀荃,國務院參事,譚平山的夫人(1903年生)
9月22日:龍福才,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開國少將(1909年生)
9月22日:達夏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副主席(1912年生)
9月28日:傅抱石,著名國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1904年生)
9月29日:嚴希純,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辦公廳主任(1897年生)
10月18日:馬健翎,著名戲劇作家,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分會主席(1907年生)
10月26日:熊佛西,著名戲劇教育家,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中國文聯副主席(1900年生)
11月7日:但懋辛,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1886年生)
11月13日:應慈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1872年生)
11月14日:庄文恭,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商業部財會局會計處處長(1901年生)
12月7日:羅隆基,森林工業部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898年生)
12月12日:田豐,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1887年生)
12月13日:馬文昭,著名細胞組織學家,中國解剖學會理事長(1886年生)
12月15日:倪志亮,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開國中將(1900年生)
12月16日--威廉·索默賽特·毛姆,英國著名作家
12月21日:黃炎培,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建中央主任委員(1877年生)
12月24日:賴傳珠,沈陽軍區第二政治委員,開國上將(1910年生)
12月28日:錢崇澍,著名植物學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因患重病醫治無效于1965年12月28日下午19時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獲獎名單
物理學獎--朝永振一郎(日本)、朱利安·施溫格、費曼(美國)
化學獎--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美國)
生理學與醫學獎--Franç·ois Jacob、André Lwoff、Jacques Monod(法國)
文學獎--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蘇聯)
和平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紐約)
(第38奧斯卡獎,于1966年頒發)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勞勃·懷茲(Robert Wise)《音樂之聲》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李·馬文(Lee Marvin)《卡特·巴盧》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朱莉·克麗斯蒂(Julie Christie)《親愛的》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馬丁·巴爾塞姆(Martin Balsam)《一千個小醜》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謝莉·溫特斯(Shelley Winters)《盲女淚》
(其他獎項參見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電影介紹
一部講述新加坡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歷史片段的影片《1965》將于9月開始前期作業,中國香港演員梁朝偉有可能出演年輕時期的李光耀。 製作方家樂亞洲電影有限公司說,影片將以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爭取新加坡獨立的歷史為背景,講述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前後90天的政治經歷。由于種族和意識形態差異,當時新加坡出現暴力沖突,也有政治鬥爭。
製作方表示,這部影片的風格類似《福斯特對話尼克松》等西方電影,製片、編劇和調研等製作團隊成員均來自亞洲。影片投資500萬美元,將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拍攝。
以政治為主題的電影在新加坡相當罕見,電影又與開國總理李光耀有關,因此選角備受關註。有報道說梁朝偉、張曼玉將擔任主要角色,好萊塢女星朱莉安·摩爾也出演此片。
家樂亞洲電影有限公司行銷與發行處長唐思偉說,並且仍在選角過程中,"方向是國際知名的華裔演員,梁朝偉、張曼玉等人最終是否會出現目前無法確定,但並不排除可能。"
製作方已選定影片導演為新加坡導演李天仁,他曾執導賀歲電影《笑著回家》和電視連續劇《學徒》。唐思偉說,李天仁撰寫的劇本已經完成,正在進行細節討論和修改。
至于中國香港導演陳可辛會否與李天仁聯合執導《1965》,唐思偉說,陳可辛在這部電影中負責的具體工作內容仍在商討中。
唐思偉還說,影片最終不一定以李光耀為主角,可能隻是以新加坡獨立為大的時代背景,講述很多普通人的小故事。
在地著名音樂人李偲松和李偉菘擔當本片音樂總監,主題曲則已確定由"老搭檔"華語天後孫燕姿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