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概況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10月1日下午三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于是,1949年發生了中國20世紀的第二次歷史劇變。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全體出席並宣布就職,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會議還選舉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會議還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本政府的施政綱領。下午3時,首都30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
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出席會議的有全國委員會委員毛澤東等151人。會議選舉毛澤東為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席,李維漢為秘書長。會議建議中央人民政府以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紀念日。
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三次會議,任命了中央人民政府各機構的領導人。任命董必武、陳雲、郭沫若、黃炎培為政務院副總理,李維漢為政務院秘書長,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程潛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徐向前為總參謀長,聶榮臻為副總參謀長。同時還任命了政務院下屬各委、各部的主任、部長。
12月15日毛澤東主席應邀訪問蘇聯。在車站發表的演說中指出,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鞏固以蘇聯為首的世界和平陣線,反對戰爭的挑釁者,發展中蘇人民的友誼。同日下午,毛澤東首次會見斯大林。20日,周恩來總理率政府代表團抵達莫斯科,並在車站發表簡短演說,稱此行目的是參加關于鞏固中蘇兩國邦交的會商。1950年2月14日,兩國政府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和《關于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1950年2月17日,毛澤東、周恩來等離開莫斯科回國。
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表《告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檔案指出:在1949年內已經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國大陸,殲滅了敵軍260萬人。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在中國的反動統治已被永遠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鞏固地建立起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在1950年的光榮戰鬥任務就是解放台灣、海南島和西藏,殲滅蔣介石匪幫的最後殘餘,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不讓美國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在我們的領土上有任務立足點。隨著戰爭的勝利結束,中國人民已經可能並且必須把主要的力量逐步轉入和平建設工作。中國人民在1950年需要克服戰後的財政經濟困難,恢復工農業生產和交通事業。
大事記
NBA又遷進一支新的球隊--費城76人隊。
日內瓦公約簽署。
一月
1月1日--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葉劍英任市長,徐冰任副市長。

1月15日――天津解放。
1月25日--第一屆艾美獎在Hollywood Athletic Club舉行。
1月25日--在第一次以色列選舉中,大衛·本-古理安(David Ben-Gurion)當選總理。
------中聯輪船公司的太平輪因超載(2,093噸)又夜間航行,在舟山群島海域的白節山附近與一艘載著2700噸煤礦及木材的「建元輪」相撞沉沒,船上932人遇難。
二月
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北平舉行了盛大入城式。整個入城式從上午10時開始至下午4時結束。
2月4日--以色列議會第一次召開。
三月
3月1日--世界重量級拳王喬·路易斯宣布退出拳壇。
3月2日--B-50超級堡壘幸運姑娘II號著陸在得克薩斯州的沃斯堡完成了首次不間斷環球飛行。
3月23日--中共中央遷入北平。
四月
4月4日--第三野戰軍副司令粟裕、參謀長張震到達江蘇省秦州白馬廟鄉,建立渡江戰役指揮部,接受國民黨起義投誠艦艇,組建一支海軍部隊。
4月4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4月20日--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紫石英號軍艦無視警告擅自闖入長江下遊水域前線地區,遭人民解放軍炮擊,"紫石英"號隨即開炮還擊,發生紫石英號事件。
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4月23日--解放軍佔領南京。南京解放。同日,鎮江、無錫、安慶解放。
4月23日--太原解放。
五月
5月3日--杭州解放。
5月6日--司徒雷登與中共進行第一次會晤。
5月10日--德國被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5月11日--暹羅更名為泰國。
5月12日--蘇聯停止對西柏林的封鎖。
5月16日--武漢解放。
5月20日--台灣頒布戒嚴令,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白色恐怖"時期。
5月20日--西安解放。
5月21日--中共與英方就"紫石英"號事件交涉。
5月22日--南昌解放。
5月23日--聯邦德國成立。
5月27日--上海解放。
六月
6月2日--青島解放
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籌備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6月15日--新台幣正式發行。
6月29日--南非開始實行種族隔離計畫。
七月
7月9日--林彪指揮三路大軍渡江進擊兩湖地區
7月13日--梵蒂岡宣布一項命令,把所有信奉和講授共產主義學說的天主教徒逐出教會,並拒絕為"自覺並任意地"支持共產黨活動的人舉行聖禮。
7月16日--國民黨大部撤退至台灣。
八月
8月5日--長沙解放。
8月8日--美國發表美國對華政策白皮書。
8月8日--不丹獨立。
8月12日-- 關于保護戰爭受難者的日內瓦公約簽訂。
8月17日--福州解放。
8月23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瑞金。
8月26日--蘭州解放。
8月29日--蘇聯測試第一顆核子彈。
九月
9月5日--西寧解放。
9月19日--歸綏(呼和浩特)解放。
9月23日--蘇聯試爆第一顆核子彈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9月23日--銀川解放。
9月25日--迪化(烏魯木齊)解放。
9月27日--北平更名北京。
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
十月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北京天安門舉行開國大典。
10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建交。
10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朝鮮建交。
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成立。
10月14日--廣州解放。
10月16日--深圳解放。
10月18日--廈門解放。
10月21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成立。 前身是平原省立財經學校。
10月25日--金門戰役爆發。至28日戰役結束,解放軍失利。
10月30日--香山(中山)解放。
十一月
11月14日--貴陽解放。
11月21日--新中國消滅妓院製度。
11月22日--桂林解放。
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重慶對被關在渣滓洞和白公館的共產黨員進行了慘無人道的重慶"11.27"大屠殺。
11月29日--第一枚人工晶體由Ridley醫生在倫敦St.Thomas醫院為病人植入。
11月30日--重慶解放。
十二月
12月1日--喀什解放。
12月4日--南寧解放。
12月5日--美軍第19飛行隊在訓練時突然失蹤于百慕大三角。
12月4日--李宗仁由香港赴美國。
12月6日--毛澤東首次出訪蘇聯。
12月7日--蔣介石政府宣布,國民政府遷都台北。
12月9日--昆明解放。
12月17日--緬甸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12月19日--廣東湛江市解放。
12月27日--荷蘭承認印度尼西亞的獨立。
12月27日--成都解放。
12月30日--印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大事件
第一次國慶大閱兵
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決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廣場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橫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並排架著五座白石橋;再北面是城牆,城牆中央高高聳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不給予中華門。三橫一豎的交點的南面,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主席台設在天安門城樓上。城樓檐下,八盞大紅宮燈分掛兩邊。靠著城樓左右兩邊的石欄,八面紅旗迎風招展。中共中央成立了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周恩來任主任,朱德任閱兵司令員,聶榮臻任閱兵總指揮,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任閱兵指揮所主任。開國大典的閱兵按閱兵式、分列式的組織程式進行。全體受閱部隊以天安門主席台為中心,依次由東向西通過天安門城樓前接受檢閱。受閱部隊按海、陸、空三軍的序列編組。海軍的一個方隊由東北海軍學校和華東海軍艦隊選調人員編成;陸軍各方隊由步兵199師、獨立207師619團和臨時編組的炮兵第4師、戰車第3師、騎兵第3師編成;空軍的一個混合飛行梯隊由華北軍區航空處所轄的P-51型殲擊機中隊、蚊式轟炸機小隊和PT-19型、L-5型教練機小隊編成。受閱部隊共1.64萬餘人。武器裝備以軍兵種為單位,按種類集中,統一編組,由輕到重,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地面、海上到空中,使陸、海、空三軍渾然一體,形成強大陣容。
10月1日當日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民眾隊伍。下午3時,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毛澤東主席庄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在義勇軍進行曲聲中親自撳下電鈕,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閱兵式開始,這次閱兵歷時兩個半小時,場面非常壯觀。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威武雄壯的陣容展現在國人面前,不僅為新中國的開國盛典獻上了一份厚禮。開國大典閱兵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軍事盛典。它既令世界矚目,也令世界驚奇。正是這支使用萬國牌武器裝備的軍隊,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和八百萬國民黨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成為一支無愧于人民的威武之師,勝利之師。朱德總司令身著戎裝,在聶榮臻陪同下,乘閱兵車先後檢閱了排列在東長安街的海軍代表部隊,陸軍的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和西長安街的騎兵師。隨後,分列式開始,首先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是年輕的人民海軍方隊。接著,步兵師以3個建製步兵團接受檢閱。炮兵師以射炮的陣容出現在天安門廣場。火炮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依次前進,均用中型卡車或十輪大卡車牽引,頗為壯觀。戰車師由摩托化步兵、裝甲步兵和坦克兵各一個團編成。空軍分別以雙機、三機編隊,一批批接連飛臨上空,與地面的戰車部隊遙相呼應。騎兵師尾隨戰車部隊行進。走在前邊的是3個騎兵團方隊,各梯隊的軍馬毛色整齊劃一,或全紅,或全白,或全黑,三色相間;騎在馬上的指戰員,身著草綠色軍裝,手握鋼槍,腰挎戰刀。閱兵式完畢,已經是傍晚的時候。天安門廣場上的燈籠火把全都點起來,一萬支禮花陸續射入天空。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民眾遊行一在這時候開始。遊行隊伍分東西兩個方向出發,他們擎著燈,舞著火把,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他們一隊一隊按照次序走,走過正對天安門的白石橋前,一舉起燈籠火把,高聲歡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毛主席在城樓上主席台前邊,向前探著身子,不斷地向民眾揮手,不斷地高呼"人民萬歲!""同志們萬歲!"整個北京城燈火通明。
重要舉措
本年度全國行政區劃及調整
行政區劃
1949年全國省級行政區一覽
區劃統計
1949年全國行政區劃統計表
省級 | 地級 | 縣級 | 市 | 市轄區 |
北京市 | 市轄區20個 | |||
天津市 | 市轄區12個 | |||
河北省 | 10專區 | 132縣,10鎮 | 4地級市 | 市轄區20個 |
山西省 | 7專區 | 92縣,2工礦區 | 1地級市 | 市轄區8個 |
平原省 | 6專區 | 56縣,1礦區,5鎮 | 2地級市 | |
察哈爾省 | 3專區 | 32縣 | 3地級市 | |
綏遠省 | 4專區,2盟 | 22縣,18旗,1鎮, 2辦事處,1組訓處 | 2地級市 | |
內蒙古自治區 | 6盟 | 4縣,31旗 | 3縣級市 |
大行政區 | 共6個 | 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西南、中南 |
省級 | 共50個 | 30省,1自治區、12直轄市、5行署區、1地方、1地區 |
地級 | 共215個 | 185專區、8盟、12分區、4行政區、3行署、1礦區、1特區、1臨時行政委員會 |
縣級 | 共2180個 | 2068縣、58旗、22設治局、3特區、7辦事處、16鎮、1礦區、2工礦區、2中心區、1管理局 |
市 | 共123個; | 地級55個,縣級68個 |
市轄區 | 共349個 |
5大行政區 | 30省、1自治區、12直轄市、5行署區、1地方、1地區 |
中央直屬 行政單位 |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保定市) 山西省(太原市) 平原省(新鄉市) 察哈爾省(張家口市) 綏遠省(歸綏市) 內蒙古自治區(張家口市) |
東北區 (沈陽市) | 沈陽市 鞍山市 撫順市 本溪市 遼東省(安東市) 遼西省(錦州市) 吉林省(吉林市) 松江省(哈爾濱市)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熱河省(承德市) 旅大行署區(大連市) |
西北區 (西安市) | 西安市 陝西省(西安市) 甘肅省(蘭州市) 寧夏省(銀川市) 青海省(西寧市) 新疆省(迪化市) |
華東區 (上海市) | 上海市 南京市 山東省(濟南市) 蘇北行署區(揚州市) 蘇南行署區(無錫市) 皖北行署區(合肥市) 皖南行署區(蕪湖市) 浙江省(杭州市) 福建省(福州市) 台灣省(台北市) |
中南區 (武漢市) | 武漢市 廣州市 河南省(開封市) 湖北省(武漢市) 湖南省(長沙市) 江西省(南昌市) 廣東省(廣州市) 廣西省(南寧市) |
西南區 (重慶市) | 重慶市 四川省(成都市) 貴州省(貴陽市) 雲南省(昆明市) 西康省(康定縣) 西藏地方(拉薩) 昌都地區(昌都宗) |
沈陽市 | 市轄區9個 | |||
鞍山市 | 市轄區6個 | |||
撫順市 | 市轄區3個 | |||
本溪市 | 市轄區5個 | |||
遼東省 | 1專區 | 28縣 | 3地級市,2縣級市 | 市轄區10個 |
遼西省 | 21縣 | 3地級市,1縣級市 | 市轄區15個 | |
吉林省 | 1專區 | 22縣,1旗,1特區 | 2地級市 | 市轄區20個 |
松江省 | 32縣 | 3地級市,1縣級市 | ||
黑龍江省 | 1專區 | 38縣,2旗 | 1地級市 | |
熱河省 | 16縣,4旗 | 2縣級市 | ||
旅大行署區 | 3縣 | 1地級市,2縣級市 | 市轄區12個 |
西安市 | 市轄區12個 | |||
陝西省 | 2行署,12分區 | 87縣 | 3縣級市 | |
甘肅省 | 10專區 | 71縣,1旗,2設治局 | 1地級市 | |
寧夏省 | 13縣,1旗 | 1縣級市 | ||
青海省 | 1專區 | 18縣,2設治局 | 1地級市 | |
新疆省 | 10專區 | 78縣,2中心區 | 1地級市 |
上海市 | 市轄區30個 | |||
南京市 | 市轄區12個 | |||
山東省 | 16專區,3行政區,1特區 | 137縣,3辦事處,1特區 | 4地級市,11縣級市 | 市轄區29個 |
蘇北行署區 | 5專區 | 35縣 | 3縣級市 | |
蘇南行署區 | 4專區 | 27縣,1辦事處,1軍管會 | 1地級市,3縣級市 | 市轄區5 |
浙江省 | 10專區 | 78縣 | 3地級市,5縣級市 | |
皖北行署區 | 6專區,1礦區 | 47縣 | 2地級市,6縣級市 | |
皖南行署區 | 4專區 | 22縣 | 1地級市,4縣級市 | |
福建省 | 8專區 | 67縣 | 2地級市 | |
台灣省 |
武漢市 | 市轄區19個 | |||
廣州市 | ||||
河南省 | 10專區 | 86縣 | 2地級市,8縣級市 | 市轄區12個 |
湖北省 | 8專區 | 64縣,1特區,1辦事處 | 2地級市 | |
湖南省 | 10專區,1行政區 | 77縣 | 1地級市,1縣級市 | 市轄區8個 |
江西省 | 8專區,1行署 | 82縣 | 1地級市,5縣級市 | |
廣東省 | 8專區,1臨時行政委員會 | 98縣 | 2地級市,5縣級市 | |
廣西省 | 10專區 | 99縣 | 2地級市,2縣級市 |
重慶市 | 市轄區18個 | |||
四川省 | 16專區 | 141縣,1管理局 | 2地級市 | 市轄區23個 |
貴州省 | 8專區 | 79縣 | 1地級市 | 市轄區7個 |
雲南省 | 114縣,14設治局 | 1地級市 | ||
西康省 | 48縣,4設治局 | |||
西藏地方 | ||||
昌都地區 |
補充說明
上表資料來源:民政部行政區劃處1986年12月第一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手冊》P.20補充一:
《中國政區地理》(劉君德主編)P254 1949年全國行政區劃
地級,共293個:195專區、8盟、54地級市、21行政督察區、4行政區、1行署區、1特區、1直轄區、1監時委員會、2行署、1礦區、3基巧、1噶本
縣級,共2607個:2067縣、58旗、11鎮、66縣級市、275市轄區、16設治區、8設治局、3工礦區、3特區、6城關區、2中心區、1專區轄區、7辦事處、1組訓處、2軍管會、1管理區、2督辦區、41宗、37溪
補充二:
《浙江省區劃地名實用手冊》P651:1949年浙江省行政區劃有:10專區、3地級市,78縣、6縣級市、1專區轄區、1城關區、5市轄區。
出生人物
1月:常萬全,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1月5日:張瑞敏,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1月20日:約蘭·佩爾松,瑞典首相。
1月20日:梁家仁,香港演員。
4月4日:美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出生。
5月9日:黃莎莉,香港演員。
6月22日:梅麗爾·斯特裏普,美國電影女演員。
7月:薄熙來,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前重慶市委書記。
7月14日:張衛平,中國籃球評論員。
7月15日:卡爾·比爾特,瑞典首相、外交大臣。
7月26日:他信·西那瓦,泰國總理。
8月:孟學農,中共十七屆中央委員。
9月9日: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印尼總統。
10月,李從軍,新華社社長。
10月8日:西格妮·韋弗,著名美國電影、電視演員。10月14日:劉松仁,香港男演員。

10月21日:本雅明·內塔尼亞胡,以色列總理。
10月22日:阿爾塞納·溫格,法國足球運動員、教練員。
11月17日:約翰·博納,美國眾議長。
12月1日:塞巴斯蒂安·皮涅拉,智利總統。
12月3日:路遙,中國著名作家。
12月11日:洪金寶(元龍),中國香港演員、監製、編劇、導演。
12月26日:若澤·拉莫斯·奧爾塔,東帝汶總統。
逝世人物
1月4日:奧古斯特·普豐特,美國物理學家。(1879年出生)
1月8日:梅津美治郎,日本侵華甲級戰犯,當天患病死在獄中。梅津美治郎,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04年參加日俄戰爭。後畢業于陸軍大學。歷任駐德使館副武官、駐丹麥使館武官、參謀本部德國班班代、陸軍大學教官和第一旅團長等職。193年任陸軍省總務局長。1932年任第五師團長。1934年任日本天津駐屯軍司令官。1937年與何應欽簽訂《何梅協定》。1938年任侵華日軍第一軍司令官。1939年任關東軍司令官。1944年任參謀本部參謀總長。1945年9月2日,代表日本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後被列為甲級戰犯,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
1月10日:邱清泉,國民黨將領。(1902年出生)
1月15日:陸征祥(陸徵祥),北洋軍閥政府官僚
1月19日:綏拉菲莫維支,蘇聯著名作家。
1月不詳:周鎬(又名周繼文、周治平)男,湖北羅田人,1910年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他6歲上私塾,後入高小讀書,14歲考入武漢私立成呈中學。1928年,入桂系第四集團軍隨營軍校學習,該校後改為中央軍校武漢分校,周鎬為第七期學生。1935年,周鎬進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軍統),先後任武漢站員、廣東稅警總團查緝股組長、軍統廣東督察、重慶軍統局督察室第一科上校科長等職。1943年,國民黨與日軍、漢奸信使往來,秘密勾結。周鎬受軍統委派,攜帶電台到南京任軍統南京站潛伏站站長,擔負重慶軍統局與周佛海等大漢奸之間的秘密聯絡和策反偽軍的工作。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周鎬搶先實施接管南京的行動。此舉觸犯了國民黨其它派系的利益,國民黨內部鬥爭的矛頭頓時指向了他。結果,不僅接管行動很快夭折,周鎬也被戴笠扣押在上海。1946年3月,周鎬獲釋,但軍統未予安排工作,隻得賦閒在家,成為國民黨派系鬥爭的犧牲品。中共中央華中分局第三工作委員主任徐楚光也曾是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的學生,又與周鎬同鄉,抗戰期間在南京從事地下情報策反工作時,結識周鎬,與之攜手抗日,結下友誼。經過徐楚光的真誠接觸和開誠布公的懇談,周鎬經過深思,即與反動腐敗的國民黨統治集團決裂,做出了轉向革命陣營的重新抉擇。隨後,徐楚光向中共中央華中分局副書記、華中軍區副政委譚震林做了匯報,華中分局、華中軍區領導鄧子恢、譚震林親自簽署委任周鎬為京(南京)、滬、徐、杭特派員,負責對國民黨軍隊的策反及情報工作,批準周鎬為中國共產黨特別黨員。從此,周鎬走上了推翻蔣家王朝,解放全中國的革命道路。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拉開戰幕,華東軍區政治委陳丕顯電示周鎬爭取孫良誠部起義。周鎬接電後,率人火速追趕向徐州方向奔逃的孫部,冒著生命危險,將孫良誠帶到解放軍指揮部。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13日,孫部5000餘人放下武器。19日,陳丕顯轉告周鎬,希望他與孫良誠再策動國民黨第一綏靖司令劉汝明起義。由于孫良誠反水,1949年1月5日,當周鎬等人進入劉汝明防區,即被早已埋伏好的特務武裝扣押。翌日,被解往南京,關押在國防部保密局看守所。蔣介石對周鎬參加共產黨、策動國軍起義又恨又怕,下令就地槍決。不久,周鎬在國防部保密局看守所內被秘密殺害,時年39歲
2月11日:戴季陶,國民黨元老,吞食大量安眠葯自殺身亡(1890年出生)
2月18日:胡嗣瑗,清朝遺老。字琴初,一字愔仲,貴州人。仕清為翰林。民國成立後任江蘇道尹、馮國璋督軍公署秘書長。支持張勛復闢,出任內閣左丞。後任“清室駐天津辦事處”顧問、偽滿洲國執政府秘書長、參議等。工詩詞書法,熟諳歷史掌故
【備註:胡嗣瑗逝世時間1949年2月18日資料來源是好搜百科詞條介紹。有可能有錯誤,特別註意!】
4月14日:胡政之,我國著名報業創始人之一。1926年9月1日,由吳鼎昌、胡政之、張季鸞三人合作接辦天津《大公報》,開創了中國報業史上最有魅力新記《大公報》時代
5月7日:李白,中共烈士,《永不消失的電波》中"李俠"的原型。
5月24日:周德裕,民國時期著名象棋國手。在上海解放前三天去世
【備註:上海解放的日期是1949年5月27日。本訊息來自象棋官方網站,訊息真實可信】
5月不詳:藍月喜,生前是國民黨軍統創始人和領導者戴笠的母親。1949年5月不幸病亡
6月3日:白鳥敏夫,日本28名甲級戰犯之一。日本法西斯“少壯派”代表人物之一。日本法西斯“少壯派”所領導的法西斯政府,野心勃勃積極對華全面宣戰。他是極力主張軍事擴張的的外務大臣,是日本一系列重大侵略行為的積極參與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白鳥敏夫作為甲級戰犯被捕並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

6月26日:韓國國父金九遭韓國極右分子安鬥熙暗殺,享年74歲。
8月22日:阿巴索夫,新疆烏什人,維吾爾族革命家。(1921年出生)
8月22日:阿合買提江·卡斯木,維吾爾族革命家。(1914年出生)
9月6日:當天凌晨楊虎城和他的2個孩子被害于重慶松林坡戴笠會客室
三名被害人個人資料如下:
①楊虎城,民國陝軍成就最高的將領,著名愛國將領(1893年出生)
②楊拯中,楊虎城的兒子
③楊拯貴(又名楊拯國),楊虎城的女兒
9月6日:當天凌晨“小蘿卜頭”宋振中和他父母被害于重慶松林坡戴笠會客室
三名被害人個人資料如下:
①宋振中(“小蘿卜頭”),解放戰爭時期的小烈士(1941年出生)
9月18日:楊傑,民國時期著名軍學泰鬥。和蔣百裏、白崇禧、劉斐一起被外國人稱為中國三個半參謀長(1889年生)
10月16日:1949年10月17日廈門解放。就在解放的前一天有17名地下黨員和其他革命民眾被國民黨軍隊殘忍殺害,被絞死在廈門鴻山腳下。當天犧牲的革命烈士資料如下:(目前隻知道一個革命烈士的個人資料)
①劉惜芬,女革命烈士,生前在博愛醫院做護士
10月20日:傅增湘,民國時期的五大藏書家之一
【備註:引用資料(光明網)逝世時間記錄有誤,應為1949年特改正。1950年他的長子傅忠謨將藏書捐贈給國家圖書館,他不可能在1950年10月20日去世。當時專人持周總理批示和陳毅原信前往探視他已經逝世,也可證明他逝世于1949年】
10月25日:李光前,台灣國民黨14師42團團長,當天在古寧頭戰役中不幸陣亡
10月28日:當天國民黨在重慶大坪刑場槍殺了9名共產黨員和1名共產黨叛徒,僅知道三個人的個人信息
當天被槍殺的共產黨員(含共產黨叛徒)個人信息如下:
①塗孝文,共產黨叛徒,出賣了一批共產黨員。最終也被國民黨槍殺
②陳然,革命烈士(1923年出生)
③王樸,革命烈士
11月13日:趙介,前中央商業處秘書室主任。因為罹患鼻咽癌不幸逝世。
【資料來源:1949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
11月14日:當天蔣介石與毛人鳳由台灣飛抵重慶,由毛人鳳主持會議,執行蔣介石交代的屠殺、潛伏、遊擊、破壞四大任務。
當天有30名革命烈士被槍殺于“中美合作所”電台嵐埡,目前隻知道四個革命烈士的個人信息
目前已知的革命烈士個人信息如下:
①江竹筠(曾用名江志煒,人稱江姐),四川人,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江家灣。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後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于重慶軍統渣滓洞監獄,受盡酷刑仍堅不吐實,1949年11月14日被敵人殺害並毀屍滅跡。江姐是對她的愛稱,另有同名歌劇、評劇、越劇以及電視連續劇等
②齊亮,河北省蠡縣人,生于1922年1月。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西南聯大中文系畢業,曾任西南聯大黨支部委員、學生自治會主席,後到重慶參加《新華日報》工作。1947年9月,到江北縣蓮華中學,以訓育主任、英語教員身份從事黨的領導工作。1947年9月至1948年8月,任中共重慶北區工委書記,負責領導江北縣和北碚部分地區黨的工作。1949年1月在成都被捕,同年11月14日被害于中美合作所電台嵐埡,時年27歲
③李青林(原名方瓊),女,四川瀘州人。1913年11月19日生于瀘縣城,1939年入黨,在瀘州、重慶從事革命活動,1942年再次轉移來重慶,在南方局婦運組領導下工作,常與《新華日報》採訪部主任邵子南接觸,產生了愛情,相約結婚。1947年2月28日清晨,方瓊提著喜糖返回化龍橋,她和邵子南當晚就要舉行婚禮,不料國民黨反動派就在那天發動了突然襲擊,特務、軍警包圍了《新華日報》編輯部住地,隨即強迫中共駐渝全體工作人員撤回延安。從此這一對將婚未婚的革命者被迫天各一方。年已35歲的方瓊承受住了這個巨大的打擊。7月,方瓊接受任務去萬縣領導農村武裝鬥爭。1948年4月,重慶《挺進報》被敵人破壞。6月15日李青林不幸被捕。由于敵人的殘酷折磨,李青林在渣滓洞獄中常生病臥床不起。1949年11月14日,李青林為堅持共產主義理想犧牲于電台嵐埡
④唐虛谷,1908年生,四川渠縣人。 1932年入黨,先被派往岳池等地開展工作,1933年回渠縣,策劃迎接紅四方面軍入川的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後以教書為掩護繼續開展鬥爭。1935年初,策劃並組建“中國抗日義勇軍第二方面軍”,任黨代表,因上級領導人遇難而與黨失去聯系。1938年初,與人一道在渠縣發起組織秘密進步團體“愛知讀書會”,艱難地開展地下鬥爭。1939年,經中共南充中心縣委審查、批準,他第二次入黨,同年任中共渠縣特支書記,繼後又出任中共渠縣縣委書記。1940年,先後任中共南充中心縣委宣傳部長、代理書記。1942年負責雲安、小周溪等地工人運動。曾兩次到重慶紅岩村參加南方局學習班。1946在萬縣沙灘領導長灘、沙灘農民“抗丁、抗糧、抗捐”鬥爭。1947年2月,舉家遷到萬縣龍駒,開設“利普實業社”,既掩護身份,也為黨籌集經費。從1945年起,他一直是下川東地區地下黨領導成員,在川東南岸工委負責萬縣、雲陽和石柱西界沱的地下鬥爭。1948年6月17日,由于叛徒塗孝文(被捕前為川東臨委副書記兼下川東地工委書記)出賣,唐虛谷和妻子張靜芳一起被捕, 遭受過老虎凳、釘竹簽子等酷刑,關到渣滓洞後,又多次受審,帶鐐,但他一直英勇頑強。唐虛谷被捕後,唐所負責的萬縣、雲陽和石柱西界沱的組織一個沒遭到破壞,其黨員一個沒被捕。身陷囹圄的唐虛谷,自始至終既沒有出賣組織和同志,也沒有接受叛徒、特務誘惑,他堅守了共產黨員的原則底線。1949年11月14日殉難于電台嵐埡。2009年,紅岩聯線在烈士墓安放了許建業、劉國志、江竹筠、宋綺雲、車耀先、楊虎城、葉挺、羅世文、黃顯聲、張露萍、陳然、許曉軒12位烈士的銅像。2011年清明節前,又在紅岩魂廣場新增了6位紅岩先烈的銅像。他們是唐虛谷、張靜芳、古承鑠、盛超群、宋振中、周均時。
11月27日:當天在重慶市發生了重慶"11.27"大屠殺,國民黨反動派逃跑前,對囚禁在白公館、渣滓洞等監獄的革命者進行了大規模屠殺。近200人被殺害,其中還包括共產黨叛徒
目前已知的革命烈士(含共產黨叛徒)個人信息如下:
(1)任達哉,著名共產黨叛徒。抗戰期間,在重慶任國民黨中央印刷廠工人,失業後被發展為軍統的通訊員,介紹到《民主報》工作,負責監視民盟機關的活動。曾接受過軍統渝組李克昌的領導。1945年他混入黨內,1948年4月被捕後即交出領導他的上級和其他黨員,並帶領特務抓捕到負責工運的中共黨員許建業,造成中共重慶地下市委機關報《挺進報》的嚴重破壞。1949年11月27日,在渣滓洞被國民黨槍殺
(2)譚沈明,革命烈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以茶館店員身份為掩護從事革命活動。1941年在國民黨“反共高潮”中被捕。坐牢9年餘,曾對難友說:“我們被捕太久,組織上可能已不知道了。但為革命,為了真理,我們要永久堅持下去。”在獄中堅持自修俄文、英文,數年不斷。1949年11月27日殉難于白公館,時年34歲
(3)劉國志,革命烈士
(4)彭燦碧,1918年生,四川合川人。生母早逝,父親病殘,家境逐漸衰敗。1946年應聘到金子鄉中心國小任教。1943年中共南方局派人到金子鄉建立了革命政權。在黨的引導下,她的政治覺悟不斷提高,努力為黨工作,1947年上半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她工作更加積極,每逢星期天就下農村與學生家長談心,晚上在夜校講課,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發動民眾參加“抗丁、抗糧、抗捐”鬥爭。1947年6月,金子鄉成立了農會總會,她積極參加了組織“三抗隊”和“武工隊”的工作。使國民黨政府捐稅收不到、壯丁派不動、收租加押行不通。1947年秋,國民黨軍隊開始“清鄉”,對金子鄉進行大規模清剿。年底黨組織將她轉移到合川龍市鎮國小教書,繼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從1948年2月開始,由她任古城支部書記兼任肖家鄉婦女支部書記,利用各種關系,開展統戰工作,通過各種渠道掌握敵情,了解國民黨駐軍的編號、人數、兵力等情況,及時向組織報告。團結婦女為起義遊擊隊籌集經費、物資、葯品,以及打草鞋、做子彈袋等工作。在武裝起義前,她主動綉好“西南民主聯軍華鎣遊擊隊第四支隊”的軍旗。1948年8月武裝起義時,她化裝成農村婦女,將籌集到的所有物資,不顧個人安危,日夜兼程送到起義前線。起義軍在武勝縣黑爾場與敵人激戰突圍後,又立即將傷員安置在農會會員家中。武裝起義失敗後,黨組織將她轉移到重慶又接受了新的任務,兩次派回合川。當時合川附近幾個縣敵人的關卡林立,四處搜尋起義戰士。她為了革命鬥爭需要,將生死置之度外,第二次剛回到金子鄉,不幸被捕,押解重慶石灰市監獄。當時她身懷有孕,敵人對她使用了慘無人道的“刷把刑”。她堅持原則,沒有吐出黨的任何機密。後又被轉到渣滓洞監獄,在獄中生下一女,難友們給她取名為“蘇菲亞”。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在國民黨大屠殺中,母女同時殉難,時年31歲
(5)左紹英,1919年生于四川合川(今屬重慶)。1939年入黨。曾任重慶北碚黃桷棉紡織生產合作社黨支部組織委員、川東臨時工委交通員。1948年4月被國民黨逮捕,1949年11月 27日在重慶渣滓洞大屠殺中遇難。 1919年出生于重慶市合川縣。1938年,進入北碚澄江鎮紡織機織布訓練班,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9年2月,經中共地下黨員馬中建介紹,她加入了黨組織。之後,她全身心投入黨的工作,不久被黨組織任命為北碚黃桷棉紡織生產合作社黨支部組織委員。1941年,她經黨組織派遣到沙坪壩重慶裕豐紗廠做工運工作。1942年與時任重慶市委書記的王璞結婚。其間,她幫助許多同志接上了組織關系,還不時冒著危險通知暴露的同志轉移。1947年10月,王璞出任川東臨委書記兼上川東地委書記,根據上級指示,川東臨委決定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以開展武裝鬥爭。作為臨委交通員的左紹英,具體負責聯系上川東各縣黨組織的工作。不久,左紹英得知丈夫王璞在領導華鎣山地區武裝起義中不幸犧牲的訊息,她強忍巨大悲痛,把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寄養在四川省廣安市的一位同志家裏,繼續為黨的事業不停奔波于上川東各縣。 1948年4月,懷孕即將臨產的左紹英,由于叛徒的出賣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囚禁在渣滓洞監獄。面對敵特刑訊,她大義凜然,堅貞不屈。不久,她在監獄中產下一個漂亮的女嬰,難友們親切地稱孩子為“監獄之花”。為了照顧“監獄之花”母女,難友們想盡辦法。生于苦難中的“監獄之花”,在母親和難友們的關愛呵護中天天長大。1949年11月27日,在黎明即將到來之際,敵人向革命志士舉起了屠殺的機槍。為了掩護難友們,左紹英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機槍的掃射,倒在了血泊中,母女倆同時遇難
(6) 王鈞,26歲,四川渠縣,“紅岩英烈”。重慶解放前夕倒在敵人的屠刀之下
(7)席懋昭,陳雲于1983年12月20日親筆為四川儀隴縣的席懋昭寫了翔實而又珍貴的證明材料,指出:“我認為,應當肯定席懋昭為革命烈士,並記下他在完成護送我出川這一黨的重要任務中的功績。”1984年5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席懋昭為革命烈士,並追記大功一次。 席懋昭,又名席哲明、席克進。1912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儀隴縣。1932年春,他光榮入團。在組織的培養下,他成為成都學生界的領袖。同年底,他與賀伯瓊回到儀隴並結婚。1933年,他們夫妻又回到成都,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他先後擔任了中共成都北區區委組織幹事、成(都)華(陽)市委宣傳部幹事。同年8月由組織派往邛崍、滎經一帶活動。不久,由于成都地下黨被破壞,他與黨組織中斷了聯系。與黨組織失去聯系後,席懋昭十分焦慮,徹夜難眠。他決定去西康省天全縣投奔大哥席倫,借助其在川軍第二十四軍五旅二十八團一營營長的關系,暫且棲身,等待時機尋找黨組織。經兄長推薦,國民黨天全縣長為了和軍方拉關系,同意派他與賀伯瓊到靈關鎮(今屬寶興縣靈關場)國小任校長和教導主任。他們到職後,很快與二音院(觀音寺)地下黨員魏守端取得聯系,從事地下活動。1935年6月,席懋昭聞訊紅軍打到了天全縣,他和魏守端帶領十幾個青年,為楊成武、王開湘的紅四團作向導,避開敵人重兵把守的大路,跨過鐵索橋,進入靈關鎮。席懋昭、魏守端領著紅軍開啟了地主的糧倉,把糧食分給鄉親們。整整一個星期,紅軍源源不斷地從靈關經過,繼續向寶興、夾金山方向前進。從此,席懋昭不僅和紅軍接上了關系,還正式加入了紅軍。 1935年5月,兩位紅軍指揮員找到了參加紅軍才7天的席懋昭交代任務:“組織決定由你保護陳雲同志出川。”他感到無尚光榮,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任務。 1937年10月上旬來到延安,組織上把他分配到中央黨校學習。1938年4月,組織派席懋昭回四川從事地下工作。1939年,他在儀隴縣建立地下黨支部,利用擔任觀音鄉鄉長的職務,打擊瓦解偽政權,惹惱了敵人,被迫轉移到西康省瀘定縣活動。1944年,他利用兄長席倫的關系,打入偽天全縣政府任民教科科長,繼續開展革命活動,因被敵人告發,勒令停職,驅逐出境。又輾轉到懋功、瀘定、雅安、蘆山一帶活動。1948年3月8日,為了迎接解放,正準備去蘆山做土匪頭子程志武的轉化工作的席懋昭,不幸在雅安街頭被敵特逮捕,秘密押解到重慶渣滓洞關押。1949年11月27日,被害于大屠殺中
(8)李英毅,1930年他在東北講武堂學習,由于品學兼優,畢業後被派到張學良將軍身邊工作.先後任東北軍侍衛處侍衛班代、侍衛長、少校侍衛副官等職.在“西安事變”中,他參加了“捉蔣”行動,對“西安事變”做出了貢獻,後被捕于1949年被國民黨反動派殘害于重慶白公館。 西安事變後,李英毅不顧個人安危,毅然隨張夫人來到張學良將軍身邊,從此失去了人身自由,前後陪伴著張將軍輾轉于湖南的益南、郴州、沉陵,貴州的修文、開陽等地,過著囚禁生活。1942年,李英毅被囚禁,先後關押在息烽集中營和中美合作所。1949年11月27日,李英毅與黃顯聲被殺害于白公館外步雲橋,時年39歲
(9)鄧誠,1929年生,四川岳池縣人,中共黨員。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上川東武裝起義。因參加華鎣山武裝起義,于1948年9月和母親中共岳池縣婦女特支書記、縣委婦委委員鄧惠中同時被捕。經受住了嚴刑的考驗,1949年11月27日犧牲于渣滓洞監獄,年僅20歲。1949年11月27日,離重慶解放隻有三天!國民黨統治集團在潰逃前夕,蔣介石下令對關押在白公館、渣滓洞的革命者實行集體大屠殺。11月27日下午,東北軍副軍長黃顯聲和張學良將軍的副官李英毅被殺害于步雲橋。接著,關押在白公館的一批批革命者被押往松林坡等殺,當晚約27人殉難。白公館分批屠殺時,渣滓洞的屠殺也在緊張進行。由于人民解放軍的神速進軍,特務以"馬上轉移,要辦移交"為名,將關押的人員全部集中于男牢樓下八間牢房,鎖上牢門,用機槍、卡賓槍對準牢房瘋狂掃射,然後開啟牢門,逐個補槍,再潑上汽油,縱火焚燒
(10)鄧惠中( 原名張惠中、張若蘭),小說《紅岩》中的女英雄“雙槍老太婆”原型之一。1904年7月生于四川岳池縣,1933年畢業于岳池縣女子師範學校。曾任國小教員、校長。1939年8 月在南充教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過婦女特支書記、縣委婦女委員。愛人鄧福謙(中共早期黨員)1938年去延安後,她孤身一人帶領著三個孩子白天教書,晚上辦農村夜校。她經常利用教師和校長的身份,走家串戶地發動民眾,進行抗日宣傳,秘密從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抗戰勝利後,1946年在岳池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7年她去川北學習軍事,回來後發動民眾,進行戰術演習、練兵、習武。她雖纏過腳,行走不便,年齡也較大,但仍然經常化裝到各地檢查工作,指揮軍事訓練。後來她參加了中共川東地下黨第八工委的領導工作,組織民眾,積極參加華鎣山地區的岳池、武勝起義,並為起義籌備資金、購買武器彈葯。起義爆發後,她不顧個人安危,奔走在縣城和鄰近農村,繼續發動民眾。她是華鎣山遊擊隊的組織者、培訓者和指揮員,成為敵人聞風喪膽的“雙槍老太婆”。1948年的岳武起義失敗後,她帶領全家居于鄉下。8 月初,次子鄧誠去武勝新場執行聯絡任務,途中不幸被捕。她聞訊後,8 月4 日帶領長子鄧永義,女兒鄧葉害、未婚媳張淑珍等全家潛回家中。傍晚進屋,準備次日去營救鄧誠。不料在做飯時,隔壁居住的劉鑒恆(解放後被我鎮壓)聽到訊息,遂向特務告密,因此全家被捕。在敵人半個多月的審訊中,鄧惠中堅定沉著,毫不動搖。在特務們以保全兒女性命進行威脅勸誘時,她狠狠打了特務一記耳光。敵人惱羞成怒,把她捆起來,用竹簽從指甲釘進去,釘一下問一句。鄧惠中臉上掛滿了豆大汗珠,咬緊牙關,直到昏死過去。後來敵人又慘無人道地施以多種酷刑,她仍堅貞不屈。在岳池軍法室被多次刑訊後,她和次子鄧誠一道被押送重慶“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1949年11月27日,解放前夕,在敵人大屠殺中,母子同時殉難,壯烈犧牲,時年四十五歲
(11)張國維(化名張文江),湖北省漢川市馬鞍鄉潭口村張家台人,在武漢念國中,巴東讀高中,之後在四川教書。中共黨員。1945年受黨組織安排加入民盟,從事革命活動。1948年4月因《挺進報》事件被捕,關押于渣滓洞監獄。未婚妻李惠明和他一起被捕。1949年11月27日于大屠殺中犧牲
(12)李惠明, 四川大邑縣人,生于1919年。從小受革命思想的影響,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7月,從川大畢業。同年8月中旬,到重慶松花江中學任女生部管理。此間參加“六一社”,同中共沙磁區特支取得聯系,在其領導下從事學運活動。1948年4月10日,由于黨內出現叛徒,在曾家岩何公館被敵人誘捕。關押在渣滓洞看守所內。1949年11月27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在中美合作所內。
(13)許曉軒,江蘇江都縣仙女廟(今江都鎮)人。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春,許曉軒擔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時殉難。幼年時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輟學,到在地的一個錢庄當學徒。參加陳士德為青年店員和學生組辦的外語講習班,學習英語、世界語和漢語拼音,開闊了視野。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經常深入工廠去發動民眾開展鬥爭。1940年4月不幸被捕,輾轉關押于白公館看守所、貴州息烽監獄。獄中憑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和機智勇敢,多次挫敗敵人陰謀。在息烽監獄時,他和羅世文、車耀先、黃顯聲等一起反對獄方製定的“連坐法”,取得勝利。在白公館時,與李子伯一起積極進行越獄準備工作,獄中難友宣灝傳看獄中挺進報時,被特務發現毒打,他挺身而出,掩護宣灝。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時殉難,臨刑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
(14)楊漢秀,1913年生在四川廣安縣,大伯父楊森是四川軍閥。父楊懋修曾任川軍旅長、師長。1937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星芒報》報社做校對。不久,自願和國小教員趙致和結婚。婚後與丈夫同去上海。抗日戰爭爆發後,時正回鄉分娩,丈夫不幸病故。當從報上得知朱德訊息時,強忍悲痛,丟下孩子,先到重慶結識了女共產黨人陳玉屏。然後闖關越險,歷盡艱辛于1938年到了西太行山八路軍總部找到朱德,參加了八路軍。1939年跟隨朱德到延安,先後在延安女子大學、魯迅藝術學院、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2年參加了整風運動,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春,在關中軍分區工作。後奉調到重慶利用和楊森家族的關系作上層統戰工作。離行前,被朱德兩次在棗園接見。1946年3月25日,隨周恩來乘軍調處飛機到重慶。同中共重慶市委書記王璞取得聯系,即回渠縣,以修建和經營跳舞廳的合法名義,大量賣田,免收貧困佃戶的欠租,支持救濟院的貧苦青年升學。1947年5月,因拒絕填寫自新登記表,被渠縣警察局扣押。不久,楊森由貴州調任重慶市長,她得到保釋。1948年春,渠縣黨組織要求她為我華鎣山的起義隊伍籌措軍需物資。于是,她將建房款購買槍枝、糧食、衣物,設法聚集和轉運。1948年8月,她被國民黨特務逮捕,由渠縣押到重慶渣滓洞。她利用“楊森的侄女”這種特殊身份同看守所進行合法的交涉,為難友爭取方便條件。1949年4月,因病,被楊森保外就醫。她利用機會,規勸楊森棄暗投明。同年5月,曾暗中回到廣安,安排好前中共重慶市委領導人王璞的遺孤。在重慶,她曾動員任川軍師長的堂弟楊漢烈舉兵起義。1949年9月2日,慘絕人寰的重慶“九二”大火災發生。楊森等反動派企圖將罪責轉嫁共產黨。她堅決反對,予以揭露痛斥。9月17日深夜,被楊森密令在飛來寺秘密逮捕。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反動派在倉皇逃跑前,對囚禁在白公館、渣滓洞等監獄的革命者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楊漢秀、許曉軒、譚沈明、劉國志等近200人被殺害,“小蘿卜頭”也是此時遇害的。1949年11月29日,城區“新世界”臨時看守所中的32人亦被押至松林坡殺害。前後被殺害的共300多人,僅有35人脫險幸存。1980年11月25日,重慶市民政局和重慶“美蔣罪行展覽館”,將其遺骨移葬于重慶市“一一二七”烈士陵園
(15)宣灝,江蘇江陰人。幼年家境貧苦,國小畢業後外出當學徒,後來誤入國民黨軍統局息烽特訓班,因思想進步被軍統逮捕,關押在息烽集中營。1946年7月被轉押重慶“白公館”。長期的牢獄生活,使他更加看清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和黑暗,發誓出獄後要把集中營的黑幕公諸于世。他每天半夜起來借著牢門透進的昏黃燈光偷偷寫作。1949年11月27日,特務們在“白公館”進行集體大屠殺,宣灝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
(16)黃顯聲,漢族,遼寧省岫岩人。在沈陽打響了抗日第一槍,是東北義勇軍的締造者之一。黃顯聲是東北軍高級將領中最先接受黨的領導者,並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西安事變後被國民政府扣押,1949年11月27日被殺害于重慶白公館監獄(1896年12月18日生)
(17)何敬平,1918年生于四川省巴縣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1938年春,奔赴延安,中途因被誤解而滯留西安。後考入國民黨部隊,在政治處搞抗日宣傳工作。1941年皖南事變後,何敬平進一步認識到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本質,憤然離開國民黨軍隊返回重慶,並經人介紹,到重慶電力公司工作。1945年2月,在中共南方局王若飛的直接領導下,重慶電力公司發動了以工人階級為主的全市性的爭人權、爭民主的民眾性革命鬥爭。何敬平與工友們一起,積極參與了這場鬥爭,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6年上半年,中共重慶電力公司地下黨支部成立,何敬平任組織委員。在1945年2月“胡世合慘案”和反特抗暴運動中,他和劉德惠共同起草《向各產業工友各界同胞們的控訴》的控訴書,向全市人民揭露特務的暴行;他利用“怒吼劇社”與民眾廣泛接觸的機會,大力宣傳事件真相,聲討特務罪行,推動了反特抗暴運動的發展,並在劇社中起到帶頭和骨幹作用。1946年1月,國共兩黨在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中共代表團代表王若飛在“滄白堂”召開的民眾大會上發表演講,何敬平不顧危險,跳上講台,用身體擋住了國民黨特務擲向王若飛的石塊、雜物,保護了王若飛的安全。1948年4月5日,他因叛徒出賣,和劉德惠被特務逮捕,囚禁于渣滓洞監獄。1949年舊歷正月初一,他和劉振美、何雪松等20位同志在獄中成立“鐵窗詩社”,用戰鬥的詩篇和敵人作鬥爭。同年秋天,解放大軍節節勝利,進逼西南,為了鼓舞難友們的鬥志,他飽含革命激情寫出《把牢底坐穿》。1949年11月27日,這位年僅31歲的革命詩人和其他同志,一道集體殉難于獄中。紅岩英烈陳列館評論,為了革命,他從沒停止過戰鬥。詩歌《把牢底坐穿〉: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願,願把這牢底坐穿!我們是天生的叛逆者,把這顛倒的乾坤扭轉!把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18)劉振美,男,四川納溪人,1935年赴北平,在清華大學當旁聽生。“一二九”學生運動中,投身抗日反蔣愛國鬥爭,被反動當局無理逮捕。在獄中吃盡苦頭,後被營救出獄。1936年回四川,從事進步文化宣傳活動,寫了不少充滿愛國熱情和革命精神的詩歌、小說、戲劇、文藝評論等作品。魯迅逝世後,積極編輯出版《魯迅逝世紀念特刊》,悼念他以文學作武器從事新文化運動的獻身精神。同年9月,在瀘縣創辦《朝露文藝社》、組織《轉露》讀書會,開展新文化宣傳活動。1938年,在敘永任國小校長期間,創辦《聯合周刊》,宣傳救亡圖存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9年10月,考入四川省立戲劇教育實驗學校,不久,又創辦《戲劇教育》月刊,任編委主任委員。1940年夏,在國民黨95軍政治部任戲劇指導,繼後,又擔任寧遠劇團副團長兼導演,在邊遠地區從事進步戲劇演出活動。1945年到江安,任國立戲劇學校講師和省立江安中學教員。1946年,在重慶籌辦《華美書屋》,宣傳革命思想。毛澤東主席飛臨重慶談判,他高唱贊歌:“太陽已經出現,光明就要到來”。1947年3月,自瀘縣返敘永途中,被特務以“共產黨員”罪名逮捕。在獄中,受盡各種酷刑,慘遭活埋威脅,他大義凜然,寧死不屈。1948年8月,轉押重慶渣滓洞後,接受黨的領導,秘密參加獄中創辦的《鐵窗詩社》,用詩歌進行戰鬥,怒討獨夫民賊,贊頌中國共產黨,鼓勵難友堅持鬥爭,迎接勝利。1949年11月27日,在渣滓洞慘遭殺害。(1916年生)
(19)張靜芳, 出生于渠縣渠江鎮,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她發動了200多名女師生及知識界婦女,組織了抗日救亡宣傳隊,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之中。1949年11月27日深夜,在渣滓洞監獄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出生于一個貧苦人家。國中畢業後,考入重慶女師。在校期間,因其成績優異,曾獲得學校最高獎賞——有機玻璃鍾。後因經濟困難,被迫輟學,受聘任教。1933年初,中共黨員唐虛谷回到渠縣,同她一道在渠縣岩豐國小任教。她在唐虛谷的幫助教育下,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後,她先後以國小教員、農婦、商店服務員、旅堆老板娘等身份作掩護,跟隨唐虛谷秘密從事黨的工作,轉戰于渠縣、梁平、萬縣等地的城鎮、鄉村。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她發動了200多名女師生及知識界婦女,組織了抗日救亡宣傳隊,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之中。1938年,她發動組織婦女參加“渠縣婦女抗日救國會”,被推選為第一任會長。1939年3月,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協助唐虛谷(當時任中共渠縣縣委書記)做黨的秘密工作。她曾親自護送過中共黨員彭詠梧、江竹筠、楊虞裳等人,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這時期,曾兩次隨唐虛谷到中共南方局學習。她和唐虛谷都懂得一些醫學常識,經常為附近的貧苦農民免費看病。她還擅長婦科,常幫助貧苦婦女接生,遇到難產還可以動手術,解人危困。1948年,她在萬縣沙灘為了解決當地貧苦農民子女的讀書問題,興辦了業餘國小。沒有辦學經費,她就自製教具、自編教材。她不僅學識淵博,還善于琴棋書畫,更精于刺綉。1948年農歷5月11日,因叛徒出賣,在萬縣龍駒壩與唐虛谷一同被捕,被押往重慶後關進“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渣滓洞監獄。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各種酷刑,她嚴格地保守了黨的機密,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對難友,她關懷備至,主動為她們清洗傷口,端水喂飯,縫補衣褲,還先後主動為難友左紹英、彭燦碧接生,並照顧嬰兒的吃穿。1949年11月27日深夜,在渣滓洞監獄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20)馬秀英,四川忠縣人 。女。1943年考入國立四川大學經濟系 。在大學期間參加革命 。1947年畢業後,到廣漢女子中學任訓育主任 。1948年,到重慶志達中學任文史教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1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 。同年11月27日犧牲于重慶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時年26歲(1923年生)
(21)李子伯, 1911年生于四川營山縣新店鎮人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6歲時,到四川軍閥劉湘的部隊當兵。歷任班、排、連長。後調到川康陸軍教導總隊偽中央軍校受訓。期間,開始閱讀進步書刊。抗戰初期,在國民黨第三十集團軍作少校參謀。在湖南、江西一帶與新四軍並肩戰鬥。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被派往抗大晉南分校學習,畢業後仍回國民黨第三十集團軍從事軍運工作。他與一些同志計畫收容前線國民黨的潰散官兵,加以教育後組織遊擊隊,建立抗日根據地。後被國民黨第三十集團軍司令王陵基發現,遭到通緝,被迫返回四川,繼續從事統戰工作。1947年,因準備在川東發動武裝起義,摧毀蔣匪政權,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四川。同年10月9日,因事泄被捕。囚禁于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在獄中,熱心幫助難友,並把獄牢當作學校,努力學習,迎接解放。1949年10月24日,與何雪松、肖中鼎一起,被國民黨行轅軍法處提審,企圖以“共匪”罪槍殺。在審訊時,他們極力否認“武裝暴亂”之事。法官瞠目結舌,無可奈何,隻得將他們押回渣滓洞監獄。1949年11月27日深夜,在國民黨特務進行的血腥大屠殺中就義
(22)何雪松,四川高縣人,1934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學畢業後,棄文習武。1936年春,考入川康綏靖主任公署陸軍教導總隊,分配在第三大隊。193年秋,隨第三大隊全體學員調到省辦的全川中等以上學校寒假戰時訓練團受訓。積極宣傳堅持抗戰,反對乞和投降,與國民黨三青團特務學生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戰訓團結束後,到武漢,在國民黨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下屬的電影工作隊。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後,到桂林,與當地的抗日宣傳隊並肩戰鬥。1940年,他領導的電影隊,被調到浙江金華的第三區工作。1941年7月,到桂林,在臨桂縣立中學任國文教師,利用講壇積極宣傳新文藝思想。1946年,歷經坎坷到重慶,在海棠溪孫家坡第五軍官總隊任上校教官,兼《五總》月刊總編輯。同年7月,退役後到成都,與李蔭楓、李子伯等取得聯系,準備發動地方組織,舉行武裝起義,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四川。後到南充等地進行活動。1947年10月9日,因事泄在重慶被捕。與李子伯、肖中鼎、李蔭楓等被押往重慶白公館監獄。他嚴詞拒絕“自首便可獲釋”的條件。1949年10月24日,與李子伯、肖中鼎被國民黨行轅軍法處提審,他們否認“武裝暴亂”之事,堅持自己是愛國知識分子。11月27日深夜,國民黨特務對渣滓洞的革命者實行大屠殺。他用身體擋住傾瀉而來的槍彈,掩護難友破窗突圍,英勇就義(1918年生)
【備註:重慶"11.27"大屠殺遇難革命烈士有將近200人,以上僅是可以找到歷史資料的部分遇難者信息】
11月29日:葉盛吉,畢業于東京大學醫學院的台灣醫生,他是台灣228事件遇難者之一。當年5月29日在行醫過程中被逮捕,並于同年11月29日被槍決
12月4日:俞慶棠,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女教育家。因腦出血逝世
【資料來源:1949年12月7日《人民日報》】
12月8日:曹力如,陝北行署主任,因為交通事故逝世
【資料來源:1949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
12月17日:津澤勝,中國人民軍隊第一個專業新聞攝影記者沙飛(原名司徒傳)的日本籍主治醫生。當天因他的主治病人沙飛精神失常掏出手槍連開兩槍將其意外殺害,時年43歲。沙飛死去36年後,北京軍區軍事法院經數年調查,復審證實,沙飛槍殺津澤勝是在患精神病的情況下作案,其行為不能自控,從而作出了新的判決,給沙飛恢復軍籍
【備註:沙飛已經于1950年3月4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12月不詳:1949年12月有五名共產黨員被國民黨秘密殺害
五名被害共產黨員姓名如下:
①馬緒善,1982年12月24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以寧府劉字[1982]355號檔案批復,追認為革命烈士
馬緒善個人簡介:馬緒善,男,江蘇宿縣人,1922年出生于一個貧困的家庭。幼年就隨父母逃難到南京,12歲時在下關車站附近靠賣報度日,17歲考入日軍佔領下的華中鐵道株式會社南京支社(簡稱華鐵)主管下的鐵路檢車區當了一名勤雜工,以後擔任檢車員。馬緒善技術過硬,為人忠厚,勤奮好學,剛正不阿,特別敢于匡扶正義,很快就成為工人中一個頗有影響力的人物。1944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馬緒善入黨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黨的事業中,他積極向周圍的工人民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以擴大黨的影響。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後,馬緒善積極地在下關一帶散發第十八集團軍朱總司令為日軍投降向各解放區武裝部隊發布命令的傳單。在散發傳單的過程中,多次遭到汪偽警察的幹涉,但他始終鎮定自若,毫無懼色,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日本公開宣布投降後,黨組織迅速籌建了京、滬、杭兩路員工會,在組織兩路員工會的過程中,馬緒善始終辛勤工作在最前列。9月16日,在南京地區召開的鐵路員工代表大會上,正式成立了兩路員工會南京分會,馬緒善擔任了南京分會核心領導人之一,並負責組織與經費保管工作。他在負責兩路員工會機關報——《路報》的征稿和發行工作中,調查研究,蒐集統計資料,四處奔走,及時傳播訊息。他為鐵路工人爭取和平、民主、自由、解放忘我地工作著,為維護兩路員工的切身利益不懈地鬥爭著。1948年,由于叛徒出賣,馬緒善被捕。在獄中,他始終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不久便被押解到上海並遭國民黨秘密殺害,犧牲時年僅27歲。
〖資料來源:南京黨史網《馬緒善》〗
②唐紹泉,1982年12月24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以寧府劉字[1982]355號檔案批復,追認為革命烈士
唐紹泉個人簡介:唐紹泉,男,原名唐漢亭,又名唐漢臣,安徽巢縣人,1902年5月20日,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唐紹泉少年時就讀于本村私塾。17歲時,到合肥一家雜貨店當學徒,白天勞動,晚上常在煤油燈下讀書學習。後來先後到私塾執教,到糧行當伙計,販賣過花布等。 1926年,唐紹泉經友人介紹到漢口加入了北伐軍,負責押送軍需物資。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耳聞目睹國民黨屠殺共產黨人的暴行,他對國民革命軍的行為產生了疑慮,于是請長假離開了軍隊。不久唐紹泉來到南京金陵兵工廠學徒,後到東北沈陽兵工廠做工。1932年,轉至河南鞏縣兵工廠做工。1933年,國民政府準備舉行全運會,唐紹泉因踢得一腳好球被隴海鐵路局長吸收為足球運動員,且轉到洛陽機械廠當工人。後輾轉至蘭州造幣廠任駐西安辦事處的採購專員。1937年,南京、蕪湖相繼淪陷,不少青年流亡。一天,3個同鄉青年求助于唐紹泉,他將3青年送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奔向延安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並送他們每人一支金筆壯行。 東北淪陷後,日本帝國主義一夜之間佔領了沈陽,廣大工人無家可歸,階級仇、民族恨使唐紹泉激憤無比。他與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接觸多了,覺悟有極大提高。他在車間經常結合親身經歷,向工友們揭露黑暗的世道給廣大勞苦人民帶來的災難。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搶奪勝利果實,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唐紹泉更為不滿,他借著管工具室之便,用講故事和讀報紙方式,揭露反動派欺騙勞動人民的鬼把戲,團結工友,冒著有特務監視的危險,教育啓發工人的革命覺悟。半輩子的闖蕩使他政治上逐漸成熟,1947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擔負起積極宣傳民眾,參與組織互助會等工作,團結了周圍許多民眾。1948年9月7日,唐紹泉與馬緒善等5人同時被捕,轉押到上海被害,犧牲時年僅46歲。
〖資料來源:南京黨史網《唐紹泉》〗
③張家熙,1982年12月24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以寧府劉字[1982]355號檔案批復,追認為革命烈士
④戎嵩高,1982年12月24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以寧府劉字[1982]355號檔案批復,追認為革命烈士
⑤陳松駒,1967年5月23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備註:目前隻找到了前2名革命烈士的個人資料,後3名革命烈士暫無資料簡介】
逝世時間不詳
①逝世時間不詳:陳曾壽,清朝遺老,光緒進士。擅長詩詞書畫。詩宗“同光體”,與陳三立、陳衍齊名,稱“海內三陳”
②逝世時間不詳:吳虞,近代教育家。著有《吳虞文錄》、《吳虞文續錄別錄》、《秋水集》等。遺著經整理出版有《吳虞集》、《吳虞日記》等
③逝世時間不詳:徐植芳(化名徐雲石),浙江溫州人,1924年出生。家中兄妹9人,徐植芳在兄弟中排行第五。 1938年7月,徐植芳在溫州聯立中學求學時,經共產黨員可夫(劉英)介紹到皖南涇縣參加新四軍,隨後進入軍部教導隊入伍生隊學習。他學習勤奮,操練刻苦,成為入伍生隊的楷模。同年底,年僅14歲的徐植芳由于表現突出,破例被吸收為中國共產黨候補黨員。1939年5月,他隨葉挺軍長直接領導的軍部警衛營過江到皖東作戰,因在戰鬥中勇敢機智受到營部嘉獎。同年秋,任新四軍四支隊司令部警衛營青年幹事。1941年,皖南事變後,他隨軍撤至蘇北。新四軍四支隊改為第四旅,徐植芳調至第四旅十三團政治處任青年幹事。在淮南時,他參加了由羅炳輝親自指揮的六合縣金牛山戰鬥,這一仗消滅日軍300餘人。此後,他轉戰大江南北,參加過大小數十次戰鬥。1942年3月,他和戴賢中同時被調到新四軍二師社會部學習,3個月後被安排在社會部,專搞敵佔區敵偽軍工作和情報工作。1943年2月,社會部合並到二師司令部參謀處,徐植芳轉到參謀處二科。1945年底,徐植芳化名徐雲石到南京接替戴賢中的工作,打入國民黨陸軍聯勤總部軍需署儲備倉庫任中尉管理員,徐植芳與原戴賢中領導下的情報人員鄔烈勛、史美中、吳阿根、張友信等人共同戰鬥在敵營。1946年6月,在國民黨軍向共產黨淮南根據地發動進攻前夕,徐植芳及時提供了3個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運抵浦口的情報。共產黨部隊在國民黨軍發起進攻前,及時進行轉移,避免了重大損失。9月間,徐植芳利用聯勤司令部工作人員的身份,化裝成國民黨軍官模樣沿津浦線(浦口到蚌埠段)偵察敵情,將蒐集到的情報親自送到二師司令部。這時,由于國民黨軍頻頻進攻,共產黨部隊採取重大戰略部署,二師主力撤往山東,徐植芳在南京領導的一批地下情報人員的關系移交蘇中二地委社會部。10月,為便于開展工作,上級任命齊任水為京滬特派員,徐植芳為副特派員。11月初,齊任水回到南京向徐植芳傳達了社會部指示精神,並結合南京情況調整了組織機構,成立南京情報工作組織,徐植芳任組長。徐植芳積極開展活動,多次帶齊任水到上海龍華機場一帶偵察敵情。1947年6月,由于叛徒出賣,徐植芳及其下屬的情報組全體人員被捕。1948年11月,徐植芳被轉押到上海第9監獄。解放前夕,徐植芳被敵人活埋于上海宋公園,壯烈犧牲,時年25歲。解放後,華東軍區領導機關追認徐植芳為革命烈士
【備註:徐植芳烈士在上海解放之前(1949年5月27日之前)被害,具體時間不詳】
④逝世時間不詳:周德裕,象棋名手,江蘇揚州人。得其父周煥文教授,並萃諸家之長,棋藝全面。曾以先手中炮局戰勝其父的棋敵張錦榮的屏風馬。1931年與萬啓有代表華東參加“華東、華北埠際大賽”,在上海迎戰代表華北的趙文宣、張德魁,成績優異,被譽為“七省棋王”。三十年代初期曾代表華東,在香港參加“華東、華南埠際大賽”。1934年至1941年旅居香港,並弈遊廣州及東南亞一帶,常以擂台賽形式輪戰華南諸強手。1942年後由香港遷居上海。曾主編香港《華字日報》棋刊專欄。著有《象戲勾玄》、《象弈講義》等。(1900-1949)
文化事項
諾貝爾獎
物理:湯川秀樹
化學:威廉·弗朗西斯·吉奧克(William Francis Giauque)
生理和醫學:沃爾特·魯道夫·赫斯(Walter Rudolf Hess)和埃加斯·莫尼斯(Antonio Caetano De Abreu Freire Egas Moniz)
文學: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
和平:約翰·博伊德·奧爾(Lord John Boyd Orr of Brechin)
奧斯卡獎
(第22屆,1950年頒發)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一代奸雄》(All the King's Men)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約瑟夫·曼凱維茲(Joseph L. Mankiewicz) 《三妻艷史》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布羅德裏克·克勞福克(Broderick Crawford) 《一代奸雄》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奧麗薇婭·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 《女繼承人》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迪安·賈格爾(Dean Jagger) 《十二點正》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梅瑟爾德斯·麥坎布裏奇(Mercedes McCambridge) 《一代奸雄》
(其他獎項參見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體育賽事
歐洲男籃冠軍埃及
美洲杯冠軍阿根廷
旅遊文化
國際旅遊小姐比賽,于1949年由CHARLIE SEE先生創辦,已先後在斯裏蘭卡、美國、聖彼得堡、巴西、德國、日本、新加坡等80多個國家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評選本國或地區的旅遊形象大使,1993年,國際旅遊小姐機構在各國旅遊小姐大賽的基礎上創辦了第一屆國際旅遊小姐冠軍總決賽,在60多個國家得到國際許可,是各國旅遊小姐大賽優勝者的最終國際比賽,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 最具權威性的國際旅遊小姐比賽, 也是各國唯一有權派出選手參與的世界級選美大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