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征
黃鸝科鳥類的通稱。羽色鮮黃。共有2屬29種。中國有6種。為中型雀類。嘴與頭等長,較為粗壯,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緣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須細短;鼻孔裸出,上蓋以薄膜。翅尖長,具12枚初級飛羽,第1枚長于第2枚之半;尾短圓,尾羽10枚。跗跖短而弱,適于樹棲,前緣具盾狀鱗,爪細而鉤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較暗淡。幼鳥具縱紋。

代表物種
黑枕黃鸝為典型代表 。黑枕黃鸝又稱黃鶯,體長22~26釐米,通體鮮黃色 ,自臉側至後頭有1條寬黑紋,翅、尾羽大部為黑色。嘴較粗壯,上嘴先端微下彎並具缺刻,嘴色粉紅。翅尖而長,尾為凸形。腿短弱,適于樹棲,不善步行。腿、腳鉛藍色。雌鳥羽色染綠,不如雄鳥羽色鮮麗;幼鳥羽色似雌鳥,下體具黑褐色縱紋。

分布範圍
該科鳥類主要分布于除紐西蘭和太平洋島嶼以外的東半球熱帶地區,計有2屬29種。中國有1屬5種另4亞種。廣布于古北界和東洋界。歐洲唯一的種為金黃鸝(O. oriolus),黃色,眼周及翅黑色,體長24公分(9.5吋),向東分布至中亞及印度。非洲金黃鸝(O. auratus)與之相似。傈色黃鸝(O. traillii)產于亞洲,分布于喜馬拉雅至印度支那,體色深紅,有光澤。綠黃鸝(O. flavicinctus)產于北澳大利亞,僅以果實為食。

生活習性
主要生活在闊葉林中。大多數為留鳥,少數種類有遷徙行為,遷徙時不集群。棲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森林地帶或村落附近的高大喬木上,樹棲性,在枝間穿飛覓食昆蟲、漿果等,很少到地面活動。

取食昆蟲,也吃漿果。黃鸝屬鳥類為著名食蟲益鳥,羽色艷麗,鳴聲悅耳動聽。黃鸝膽小,不易見于樹頂,但能聽到其響亮刺耳的鳴聲而判知其所在。主要見于溫暖地區,于林地、花園覓食昆蟲,某些種亦食果實。
棲樹時體姿水準,羽色艷麗,鳴聲悅耳而多變。飛行姿態呈直線型。

雄鳥在繁殖期鳴聲清脆悅耳。在高樹的水準枝杈基部築懸巢,雌雄共同以樹皮、麻類纖維、草莖等在水準枝杈間編成吊籃狀懸巢。多以細長植物纖維和草莖編織而成,結構緊密。每窩產卵4-5枚,粉紅色具玫瑰色疏斑,卵殼有光澤。由雌鳥孵卵,卵的孵化期13-15天;育雛由兩性擔任,雛鳥在巢期14-15天;雛鳥離巢後尚需雙親照料15天左右。

分類
(2屬,29種)

01 . 白眼先黃鸝 Oriolus albiloris
02 . 非洲黃鸝 Oriolus auratus
03 . 黑耳黃鸝 Oriolus bouroensis
04 . 西非黑頭黃鸝 Oriolus brachyrhynchus
05 . 黑枕黃鸝 Oriolus chinensis
06 . 綠頭黃鸝 Oriolus chlorocephalus
07 . 白腹黃鸝 Oriolus crassirostris
08 . 緋胸黃鸝 Oriolus cruentus

09 . 綠鸝 Oriolus flavocinctus
10 . 灰領鸝 Oriolus forsteni
11 . 黑鸝 Oriolus hosii
12 . 淡色鸝 Oriolus isabellae
13 . 東非黑頭黃鸝 Oriolus larvatus
14 . 綠褐鸝 Oriolus melanotis
15 . 鵲鸝Oriolus mellianus
16 . 黑頭林黃鸝 Oriolus monacha
17 . 黑翅黃鸝 Oriolus nigripennis
18 . 金黃鸝Oriolus oriolus

19 . 山鸝 Oriolus percivali
20 .暗褐鸝 Oriolus phaeochromus
21 . 綠背黃鸝 Oriolus sagittatus
22 . 菲律賓黃鸝 Oriolus steerii
23 . 褐鸝 Oriolus szalayi
24 . 細嘴黃鸝 Oriolus tenuirostris
25 . 朱鸝Oriolus traillii
26 . 黑喉黃鸝 Oriolus xanthonotus
27 . 黑頭黃鸝Oriolus xanthornus
28 . 白腹裸眼鸝 Sphecotheres hypoleucus
29 . 綠裸眼鸝Sphecotheres viridis
相似鳥種的區別辨識

(1)分布地域差異:細嘴黃鸝僅僅分布于中國西南(雲南)等地。
(2)黑枕黃鸝嘴較粗,頸背的黑帶較寬。
保護等級
黃鸝科鳥類以其艷麗的羽飾和悅耳的鳴聲,構成大自然的點綴,歷來備受人們的喜愛。加以主食昆蟲,有益于園林。可能受到農葯殘毒的影響,黃鸝科鳥類的數量銳減,應研究保護措施。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
相關詩句
有關"黃鸝"的古代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唐·王維《積雨輞川庄作》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杜牧《江南春》
打起黃鶯兒,莫叫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唐·金昌緒《春怨》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宋·晏殊《破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