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元至元七年(1270)置。直屬,領、、武城3縣。高唐。明初仍為州製,領原3縣,屬布政司。清初仍為高唐州,但不領縣,屬山東省東昌府。雍正八年(1730),升為直隸州,轄禹城、臨邑、平原、陵縣。雍正十二年復歸東昌府。民國元年撤州設高唐縣,屬山東東臨道。州在古代的級別:宋代以後改郡為府或州,郡守已非正式官名,但仍習稱知府、知州為太守。明、清時則專指知府。
秦朝的時候,郡是最高的地方行政單位,所以郡太守應該就是現在省長的級別的,雖然他管轄的範圍遠遠沒有現在一個省大。

漢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單位一度是州,郡是比州低一級的單位,那時的州相當于現在的省,而郡相當于現在的地級市。
後來的朝代,行政單位曾經多次更替,太守的官職大小也都不一樣。
下面給點專業的:
中國古代官職。戰國時期, 各諸侯國在邊地置郡,其長官稱守,尊稱為太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製,每郡設郡守,為郡的最高行政長官,負責治理一郡政事,秩二千石。漢代沿置,漢景帝時更名太守,其職權與秦代相似,掌治民,進賢勸功,決訟檢奸,巡歷屬縣,守衛邊疆,察舉人才。南北朝時設州漸多,郡的轄境不斷減少,州郡區別不大。隋初,以州刺史為郡長官。宋代以後改郡為府或州,郡守已非正式官名,但仍習稱知府、知州為太守。明、清時則專指知府。
《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