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童年時期

1971年10月29日出生于廣東省汕頭市(前汕頭專區)潮南區成田鎮家美社區家一村。
童年時,當時馬化騰的父母在東方縣(原屬廣東省,海南建省後劃歸海南省)工作,1984年13歲正在讀初二時馬化騰隨家人從海南遷至深圳 。後就讀于深圳大學電腦系電腦專業。
1993年從電腦專業畢業後,馬化騰進入深圳潤迅通訊發展有限公司,開始做編程工程師,專註于尋呼機軟體的開發,至升任開發部主管。該段經歷使馬化騰明確了開發軟體的意義就在于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潤訊提升了馬化騰的視野,以及給馬化騰在管理上必要的啓蒙。
第一桶金
1998年,實用軟體概念不僅培養了馬化騰敏銳的軟體市場感覺,也使他從中盈利不菲。馬化騰是風靡一時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開發的股霸卡在賽格電子市場一直賣得不錯。馬化騰還不斷為朋友的公司解決軟體問題。這使他不僅在圈內小有名氣,而且也有了相當的原始積累。
但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是來自股市。他最精彩的一單是將10萬元炒到70萬元。這為馬化騰獨立創業打下了基礎。
創立騰訊

1998年馬化騰與他的同學張志東“合資”註冊了深圳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之後又吸納了三位股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作為一家沒有風險資金介入就成立的軟體公司,初期的每一筆支出都讓馬化騰和他的同伴心驚。
在決定做OICQ的時候,當時國內已經有了兩家公司先做,產品比騰訊更有市場名氣。馬化騰沒有想得更多,除了因為這個產品可以和公司的主項發展業務移動局、尋呼台、無線尋呼方案和項目相互促進外,也因為當時飛華、中華網等許多公司有意向做即時通訊項目,市場顯得很有發展前景。
困難機遇
官司纏身
初期發展過程中,騰訊經過一個很重要的賠償官司:在1999-2000年左右,仿照ICQ開發的OICQ搶了很多ICQ的使用者群,尤其是中國大陸使用者,後來ICQ公司通過法律途徑,最終判定騰訊敗訴,停止使用OICQ這個名稱,並歸還OICQ域名給ICQ公司,同時賠償了一定金額的費用,自此騰訊便使用了QQ這個名稱。
資金困難
創業之初,馬化騰率領自己的團隊做網頁、做系統集成、做程式設計。但由于不懂市場和市場運作,騰訊的產品拿出去向運營商推銷,卻經常被拒之門外。跟其他剛開始創業的網際網路公司一樣,資金和技術是騰訊最大的問題。

1999年2月,騰訊開發出第一個“中國風味”的ICQ,即OICQ後,受到使用者歡迎,註冊人數瘋長,很短時間內就增加到幾萬人。人數增加就要不斷擴充伺服器,而那時一兩千元的伺服器托管費對公司都不堪重負。
2000年,第一次網路泡沫席卷了整個中國網際網路,騰訊進入了最為困難的時期,在面臨資金困難時,曾險些把開發出的ICQ軟體以60萬元的價格賣給深圳電信資料局,但終因價格原因告吹。
柳暗花明
軟體賣不掉,但使用者成長卻很快,運營QQ所需的投入越來越大,馬化騰隻好四處去籌錢,馬化騰拿著改了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畫書開始尋找國外風險投資,最後碰到了IDG和盈科數碼,獲得了第一筆投資。騰訊的發展逐漸步入了正軌。
2004年6月16日,馬化騰帶領騰訊在香港交易所主機板掛牌上市。
社會活動
2015年7月,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在京舉行,當選為十二屆全國青聯副主席。
2015年12月16日,出席了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
2016年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2016年全國兩會帶來五個準備提交的建議案,涉及“網際網路+”落地措施、分享經濟、網際網路醫療、數位內容產業和網際網路生態安全。
獲獎記錄
社會榮譽
時間 | 榮譽 | 評選(頒獎)機構及備註 |
---|---|---|
2004 | 2004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新銳獎 | 中央電視台(該屆共獎12人/件,新銳獎1人) |
2004 | 美國《時代周刊》和有線新聞網2004全球最具影響力商界人士 | 美國《時代周刊》和有線新聞網(註:該屆25人當選) |
2004 | 中國香港第四屆紫荊花杯傑出企業家獎 | 香港理工大學(該屆有15位民營企業家當選) |
2006 | 全球青年領袖 | 國際經濟組織,達沃斯經濟論壇 |
2006 | 第八屆“廣東青年五四獎章” | 中國共青團廣東省委(該屆有10位青年獲選) |
2006 | 2006第四屆“中國IT十大財經人物暨十佳市場策劃” | 《財經時報》《財經文畫》主辦,騰訊等協辦 |
2006 | 《中國企業家》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領袖 | 《中國企業家》主辦(該屆25人當選) |
2007 | 《中國經濟周刊》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百人榜 | 《中國經濟周刊》主辦、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協辦 |
2007 | 2007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 | 《財富》雜志 |
2008 | 2008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25位商界領袖第11位 | 《財富》雜志 |
2009 | 2009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十年商業領袖” | 中央電視台(央視年度人物附屬獎項,10人當選) |
2009 | 2009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25位商界領袖第8位 | 《財富》雜志 |
2010 | 201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25位商界領袖第3位 | 《財富》雜志 |
2011 | 2011“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第8位 | 《財富》雜志 |
2012 | 捐款列福布斯2012年“中國慈善榜”第11位 | 該榜為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附屬榜 |
2012 | 2012“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第5位 | 《財富》雜志 |
2013 | 捐款列福布斯2013年“中國慈善榜”第6位 | 該榜為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附屬榜 |
2013 | 胡潤百富榜之“2013中國十大創新企業家”第2位 | 該榜為胡潤百富榜附屬榜 |
2013 | 胡潤百富榜之“2013胡潤IT及娛樂富豪榜”IT第1位 | 該榜為胡潤百富榜附屬榜 |
2013 | 《巴倫周刊》全球30位最佳CEO名單上榜 | 美國《巴倫周刊》財經雜志(上榜30名) |
2013 | 2013年度全球”商界風雲人物排行榜第3位 | 《財富》雜志 |
2013 | 《時代》2014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 | 美國《時代》雜志 |
2014 | 《福布斯》最具權力人物排行榜 | 美國《福布斯》雜志 |
2014 | 2014“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第1位 | 《財富》雜志 |
2014 | 2014年度全球10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 | 美國《時代》周刊 |
2015 | 2015"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第2位 | 《財富》雜志 |
以上資料來源
個人榮譽
胡潤百富榜
時間 | 財富(人民幣) | 排名 |
---|---|---|
2005年 | 19.00億元 | 第82位 |
2006年 | 40.00億元 | 第56位 |
2007年 | 120.00億元 | 第50位 |
2008年 | 125.00億元 | 第32位 |
2009年 | 245.00億元 | 第16位 |
2010年 | 320.00億元 | 第11位 |
2011年 | 340.00億元 | 第13位 |
2012年 | 410.00億元 | 第07位 |
2013年 | 620.00億元 | 第03位 |
2014年 | 840.00億元 | 第07位 |
2015年 | 1000.00億元 | 第06位 |
2016年 | 1240億元 | 第04位 |
註:1999年,胡潤做出了中國第一個內地首富企業家排行榜。隨後開始為福布斯編寫中國富豪榜。2003年6月後,胡潤脫離福布斯,獨立製作榜單。這份“胡潤百富榜”是最具知名度的榜單之一。
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時間 | 財富(人民幣) | 排名 |
---|---|---|
2003年 | 1億美元 | 第99位 |
2004年 | 1.41億美元 | 第99位 |
2005年 | 20.90億元 | 第68位 |
2006年 | 43.00億元 | 第35位 |
2007年 | 101.90億元 | 第40位 |
2008年 | 107.40億元 | 第09位 |
2009年 | 259.40億元 | 第07位 |
2010年 | 294.00億元 | 第09位 |
2011年 | 274.90億元 | 第13位 |
2012年 | 403.20億元 | 第04位 |
2013年 | 622.00億元 | 第05位 |
2014年 | 881.30億元 | 第03位 |
2015年 | 161億美元 | 第06位 |
註:1917年創立的福布斯雜志,1982年首次推出富豪榜,便在全球產生空前的影響。2003年10月30日,福布斯第一次親自編製中國富人排行榜,其後漸受關註。是最具知名度的榜單之一。
新財富富人榜
時間 | 財富(人民幣) | 排名 |
---|---|---|
2004年 | 3.50億元 | 第398位 |
2005年 | 12.00億元 | 第155位 |
2006年 | 20.90億元 | 第92位 |
2007年 | 64.30億元 | 第33位 |
2008年 | 126.90億元 | 第44位 |
2009年 | 100.00億元 | 第15位 |
2010年 | 336.20億元 | 第05位 |
2011年 | 347.00億元 | 第07位 |
2012年 | 254.00億元 | 第08位 |
2013年 | 405.10億元 | 第04位 |
2014年 | 739.00億元 | 第04位 |
2016 | 1366.1億元 | 第02位 |
註:新財富500富豪榜由《新財富》雜志2003年推出,是中國大陸媒體推出的第一份富人排名榜。
社會評價

馬化騰在模仿間不經意打造了一個龐大的‘QQ帝國’,為中國人創造了全新的溝通方式。(人民網評)
網際網路新銳馬化騰,把一個SNS聊天工具打造成不可或缺的QQ,將騰訊變成了網際網路商業帝國。被稱為網際網路公敵的馬化騰。在騰訊成立的十年裏,馬化騰不斷給自己樹敵,最後,成功地走到了‘全民公敵’的境地。(時代周報評)
溫和、為人低調,但卻是當之無愧的明星。他1998年創立的公司已經發展到如此的高度,但他不隻是建立一個成功的企業,並在中國獨特的文化背景中,將獨生子女家庭以及龐大的移動網際網路的人口聯系起來。(時代周刊評)
他是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也是最低調的富豪之一。他創造了中國最大的網路公司。(財富評)
人物事件
捐款138億
2016年4月18日,馬化騰宣布將捐出一億股騰訊股票註入正在籌建中的公益慈善基金,總額和人民幣超138億元。支持在中國內地為主的醫療、教育、環保等公益慈善項目以及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礎學科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