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內容
旗下頻道
類別 | 頻道名稱 | 頻道介紹 |
---|---|---|
香港免費電影片道(5個) | TVB翡翠台 | TVB旗艦頻道,香港主要的中文電影片道之一。 |
TVB明珠台 | 全港收視率最高的英語電影片道。 | |
TVB J5 | 24小時全高清地面頻道。 | |
TVB J2 | 以年輕觀眾為定位的青少年娛樂頻道。 | |
TVB互動新聞台 | 全港收視最高的24小時新聞頻道。 | |
香港收費電影片道(13個) | TVB window | 收費電視主打綜合頻道。 |
TVB體育台 | 播放在地及全球體育盛事。 | |
TVB電影台 | 播放經典港產片及全球精選電影。 | |
TVB為食台 | 播放飲食節目。 | |
煲劇1台 | 播放最新最熱亞洲電視劇。 | |
煲劇2台 | 播放亞洲地區王牌劇情類電視劇。 | |
TVBGood Show台 | 播放亞洲地區綜藝娛樂節目、頒獎典禮。 | |
TVB兒童台 | 播放卡通、親子教育及兒童節目。 | |
TVB無線新聞台 | 播放新聞資訊節目。 | |
TVB無線新聞2台 | 直播重要會議、大型活動。 | |
TVB經典台 | 播放TVB經典節目及電視劇。 | |
TVB安哥台 | 即日重溫翡翠台黃金時段劇集和節目。 | |
TVB娛樂新聞台 | 播放娛樂新聞資訊。 |
台灣收費電影片道(4個) | TVBS(無線衛星電視台) |
TVBS歡樂台 | |
TVBS新聞台(在無線收費電影片道表中稱之為無線衛星新聞台) | |
TVBS-Asia(無線衛星亞洲台) |
境外衛星頻道(9個) | 亞太區 | 翡翠衛星台(TVBJ)(澳大利亞、東南亞) | 于2000年7月啓播,播放至今已成為澳洲最廣為人知的中文衛星電視台。 | |
TVB Korea頻道(韓國) | 以韓語廣播,主要播放TVB劇集和綜藝節目。2008年6月正式開播,在當地覆蓋率達900萬戶。 | |||
Astro華麗台(馬來西亞) | 香港TVBI與馬來西亞Astro合力開辦的粵語綜合頻道,由Astro衛星電視提供,主要播放無線電視(TVB)的節目,其播映模式與香港的翡翠台相似。 | |||
Astro On Demand劇集首映(馬來西亞) | 香港TVBI與馬來西亞Astro合力開辦的播放港劇頻道,播放與香港同步首播最新的港劇,TVB海外首發劇集播出平台。 | |||
歐美區 | 無線衛星台(英國、歐洲) | 歐洲第一個全日廣播的中文電視台,旗下有五條頻道,包括無線翡翠台(歐洲)、無線通識台、無線星級劇集台、無線新聞台、無線生活台。 | ||
USA1台(美國) | 1984年成立。全美第一個為東岸觀眾打造的24小時粵語頻道。 | |||
USA2台(美國) | 1991年成立。全美第一個為西岸觀眾打造的24小時粵語頻道。 | |||
USA娛樂台(美國) | 收費頻道,以粵語廣播,該頻道播放TVB劇集、娛樂新聞報道、娛樂綜藝資訊節目、無線新聞台當日新聞,以及TVB每天製作的財經資訊節目《創富坊》。 | |||
新時代電視(加拿大) | 加拿大一條粵語電視收費頻道,TVB透過其直屬公司持有新時代電視約佔兩成股權。 |
培養藝人
過往TVB藝人皆以基本部頭約聘用,即以"節目時數"計算薪酬,亦不會為藝人規劃電視台以外的工作。之後,無線推出"經理人契約",即由TVB任經理人統籌藝員的所有工作,除節目酬金外,並提供固定月薪。TVB的藝人簽約分為四種:經理人契約、基本部頭契約、外援部頭契約、歌星契約。
簽"外援部頭契約"的藝人每年需要為TVB拍一定數量的劇集,其餘時間藝人可以向外發展。剛出道或還未紅的藝人一般都會簽全經紀人契約,而一些資深的,已經走紅的藝人往往會簽基本部頭契約或者外援部頭契約。
而歌星契約簽約藝員可上無線電視各大綜藝節目。
(藝人列表可以參考主主詞條TVB藝人)
電視劇
主詞條: TVB電視劇
TVB電視劇是香港TVB電視台製作和播出的電視劇總稱。現今的TVB每年會出品二十幾部電視劇,成為香港乃至華人區華人的重要觀劇選擇。
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電視工業正和香港的經濟一樣處于黃金時期。那個時代香港的電視劇工業人才濟濟,香港兩大商業電視台亞洲電視和TVB正是旗鼓相當的時期。為了收視率,兩台均各出法寶,而電視劇便成為爭奪觀眾的最大砝碼。
(電視劇列表可以參考主主詞條TVB電視劇)
遊戲節目
TVB廣受觀眾歡迎的遊戲節目多不勝數,經典的就有"阿叻"陳百祥的《運財至叻星》,曾志偉的《獎門人》系列,肥姐沈殿霞的《公益金屋開心SHOW》,而每年都會有一個大熱的遊戲節目推出,如《殘酷一叮》、《15/16》、《味分高下》、《亮相》、《美女廚房》、《一擲千金》、《百法百眾》等,基本上這些節目的推出都必定會掀起一番熱潮。其中,風頭和受歡迎程度最高的當推志偉的"獎門人"系列了,從1994年推出第一輯《超級無敵獎門人》歷經16年的革新到現在的《超級遊戲獎門人》,每次"獎門人"的卷土重來都必定能帶來收視的熱潮。
音樂盛會
TVB的成功除了電視劇和非戲劇性節目的出色之外,在音樂領域同樣是香港的老大,歷年來製作不少音樂類節目,並且不斷地在革新,《勁歌金曲》成為全球最長壽的音樂節目。以前一年四次的《勁歌季選》到現在一年兩次的《勁歌金曲優秀選》都是香港歌手們獲獎的"兵家必爭之地",至于年度終極頒獎典禮《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更是香港歌手們重要的年度成績單,當中的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以及金曲金獎代表香港樂壇的最高獎項,是所有香港歌手們一直所夢寐以求的目標。
2013年起,TVB推行全面革新,易名為《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所有獎項均改由全港市民參與投票產生,最大的改變是勁歌金曲獎,會由以往10首增至20首,而最受歡迎新人獎、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以及勁歌金曲金獎為固定獎項。
兒童節目
TVB也十分關註到下一代成長,從1992起每年暑假都會舉辦"TVB兒童節"。當中包含多項活動,包括每年的《兒歌金曲頒獎典禮》。另外,歷年來也製作不少兒童節目,給廣大少年兒童觀眾提供了課餘的消閒節目,從《430穿梭機》到《閃電傳真機》《至NET小人類》再到現在的《放學ICU》。兒童節目陪伴了數代人的成長,而且兒童節目也並非是受人忽視的荒漠,當年不少"名人"都是出身于兒童節目的,就如"星爺"周星馳和朱茵等。而且TVB除了四出搜購卡通片之外,也嘗試自己製作卡通片,如之前的〈成語動畫廊〉以及動畫版〈神雕俠侶〉。而自從旗下的收費頻道開播後,TVB也加大了製作兒童節目的力度,務求讓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都能從TVB節目之中找到自己的"所需"。
資訊節目
TVB新聞及資訊部製作的無線新聞秉承"事事關心,嚴謹認真"精神,為觀眾帶來最新鮮的資訊。著名品牌時事節目《新聞透視》、《星期n檔案》(節目名稱隨播出當日為星期幾而改變)深受好評 ,財經分析節目《財經透視》、《交易現場》,緊貼大市,回顧每星期港股走勢,並請來專家分析未來一星期大市去向,為股資者掌握先機。無線新聞部多年來創製高質素新聞節目,在國際間屢獲殊榮,奪得超過92個獎項;其中在1997年、2002年兩度榮獲「皮博迪大獎」。
管理團隊
董事
監製及編導
類別 | 名單 | ||||||||||||||||||||||||
---|---|---|---|---|---|---|---|---|---|---|---|---|---|---|---|---|---|---|---|---|---|---|---|---|---|
主管 | |||||||||||||||||||||||||
戲劇分部監製 | 戚其義、王心慰、庄偉建、梁材遠、徐正康、張乾文、徐遇安、林志華、羅永賢、潘嘉德、黃偉聲、 關永忠、陳維冠、文偉鴻、方駿釗、李艷芳、陳耀全、羅鎮岳 | ||||||||||||||||||||||||
非戲劇分部監製 | 陳志球、張嘉玲、林志榮、衛世輝、梁儉恆、賴偉棠、黃中濠、賴偉業、李漢源、何小慧、曾憲宗、 霍澤基、林嘉穎、趙麗平、甄詠儀、麥鎮東、黃炳健、曾廣平 | ||||||||||||||||||||||||
戲劇編導 | 林建祥、黃汝樂、羅俊偉、李文舜、尹之維、管國偉、冼燕芳、郭偉星、李健和、錢穎芝、姚天堂、 黃偉森、陳湘娟、梁耀堅、施俊傑、許瑞平、鍾國強、黎繼明、黎柏堅、邱南隆、羅鎮岳、陳志江、 鄭永基、林子欣、吳冠宇、鄺錦宏、王偉仁、張永豪、翁文榮 | ||||||||||||||||||||||||
戲劇編審/編劇 | 司徒錦源、劉枝華、歐冠英、黃國輝、瑪 莉、吳肇銅、陳靜儀、葉廣蔭、梁恩東、冼翠貞、彭美鳳、 龍文康、張靜雯、陳金鈴、邵麗瓊、羅宗耀、關頌玲、林忠邦、湯健萍、石凱婷、雷秀蓮、盧美雲、 鍾正龍、翁善瑩、陳寶燕、沈立強、黎家明、鄭忠泰、冼淑梅、霍婉君、周天智、梁絲韻、沈芷凝、 譚翠珊、黃靜雯、楊詠瑩、徐樂思、葉天成、鄧斯婷、楊雪兒、張仲恩、邱福慶、陳錦雯、容子棋、張應偉、吳沚默、伍立光、曾保華、梁健邦、谷軒龍、黃秉怡、萬宇衡、區嘉慧、伍婉瑩、馮靜雯、 張宗齊、譚劍偉、黃小龍、梁志賢、關炳洪、張雪菊、章美英、馬俊縈、呂正清、潘凱恩、何永年、 羅雲芳、蔡幸江、區彥媛、方慧兒、曾 漢、張慧瑜、溫淦鋒、林雪君、黎倩儀、馬 焱、劉偉傑、 | ||||||||||||||||||||||||
公司架構
公司總部
TVB的辦公總部被稱為電視城(TV City),自建台以來,TVB總部所在地已歷經三次搬遷。
1967年開台時,無線電視總部位于九龍九龍塘廣播道77號,另在鑽石山堅成片場設有錄影廠拍攝節目。在1987年11月23日,鄰近的亞洲電視發生大火,摧毀亞視總部大部份設施,無線電視遂暫借總部部分寫字樓作為緊急運作,直至亞視遷回原址。
1988年,無線電視就租用電視企業和邵氏位于大埔仔的用地,建立清水灣電視城,並設16個錄影廠,總面積超過6500平方米,作為無線電視製播和行政的總部。 1991年11月16日,電視城發生五級大火,除造成一名消防員輕傷外,整個道具倉亦付之一炬,其後需要在原址重建。
隨著租約到期,為取代原有的清水灣電視城設施,無線電視于1998年開始籌劃興建新總部,1999年4月,落實由新界清水灣電視城遷入新界將軍澳工業邨,並于2000年3月8日,舉行動工儀式。至2002年8月,將軍澳電視廣播城第一間戲劇錄影廠啓用,2003年10月12日正式開幕。將軍澳的新電視城的總面積大約11萬平方米,比清水灣的大約30%,而且新電視城的播映是全部數碼化。電視廣播城主要由6幢製作及行政大樓組成:11層的廣播大樓、綜藝錄影廠大樓、戲劇錄影廠大樓、新聞及停車場大樓、工場大樓以及聯匯大樓。此外,電視廣播城還有一個衛星地面站和佔地面積約12,500平方米的外景拍攝場地(主要為古裝街及民初街)。
公司業務
香港業務
香港是無線電視業務的重心,佔集團總收益的57%(2013年)。而香港的主要收入則來自免費電影片道的廣告費,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甚具代表性。由于廣告市場的興衰,往往受到整體經濟影響,所以無線電視的業績,某程度反映香港的經濟狀況。
除了免費電視外,而無線亦一度經營不少非廣播相關的業務,但曾經因為香港政府的政策轉變,導致公司分拆,電視與其他業務分道揚鑣。現時,無線電視亦有經營其他傳媒相關業務,例如收費電視、出版、網際網路,甚至衛星地面站業務。
內地業務
無線電視、華人文化產業股權投資(上海)中心(有限合伙)與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于上海正式組成名為上海翡翠東方傳媒有限公司(「TVBC」)的合營公司,藉此全力展推無線電視在中國的業務,當中包括發行無線電視節目予內地電視台和網際網路站、在廣東省管理和分銷無線電影片道、代理無線電視香港頻道在內地的廣告銷售;及投資和分銷TVBC所製作的華語劇集。
海外業務
電視廣播(國際)(TVBI)在海外市場的業務發展相當成熟,除了透過衛星傳送設備、有線電視及網路電視在北美洲(美國)、歐洲和澳洲經營收費電視服務,更以不同渠道配合各類型合作模式,聯同世界各地電視台、特許分銷商及系統營運商,為全球合共逾三億家庭戶提供電視節目娛樂。
發展歷程
1965年,香港政府有意發出地面電視牌照,吸引六個財團參與競標,最後由香港電視集團(即無線電視)取得免費地面電視播放牌照,並于1967年9月1日在海運大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試播。1967年11月19日,無線電視正式啓播,以微波科技直播澳門格蘭披治大賽供香港觀眾欣賞。次日首播的節目《歡樂今宵》,日後更成為全球最長壽電視綜藝節目之一。1968年,無線電視製作及播映第一部電視劇集《夢斷情天》,大獲成功,自此開始走向電視劇製作道路。1971年,無線電視為吸納演藝人才,開始舉辦日後被稱為香港"造星工廠"的"藝員訓練班"。七十年代,電視台之間競爭激烈,無線電視以創作為主導,給予製作人較大的創作空間,漸漸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盈利成長迅速。1976年,無線電視成立電視廣播 (國際) 有限公司,致力開拓海外的節目發行及錄影帶租賃服務,以及經營衛星及有線電影片道,標志著無線電視的業務從在地開始拓展到海外。
八十年代開始,香港電視製作走向通俗路線,促使無線電視進入製度化的年代,嚴格控製成本,節目製作過程的分工變得更細致和具體。1984年,無線電視的母公司HK-TVB Limited 成為上市公司,股票于1月5日在香港股票市場買賣。1988年,HK-TVB Limited 改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分拆獨立上市。經過四十餘年的發展,無線電視基本確立了在香港電視市場的領導地位。
對于未來發展,TVB現正計畫斥資約18億港元,在將軍澳工業村集團總部鄰近地點,興建一所將命名為國際傳媒中心的大樓,以增強製作能力及配合發展需要。
獲獎成就
近幾年,TVB製作的各類電視節目及宣傳短片等屢獲殊榮,至今已經獲得三百多項國際重要獎項。1997年,TVB入選亞洲五十年間最具競爭能力企業、全港二十大傑出商業機構及亞洲二百家卓越公司;2001年,TVB獲得美國國家廣播協會頒發的"2001年國際廣播卓越大獎"。
至今,香港無線電視仍舊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全面覆蓋兩岸三地的華語電視媒體,並且是全球第一家能夠在香港、澳門、中國大陸、台灣均能得到當地政府批準,合法落地,進入兩岸四地千家萬戶的電視媒體,並透過龐大的海外發行,覆蓋全球,因此"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無線電視的節目"。
在香港,無線電視是第一家免費電視台,歷經四十多年,依然保持香港一半以上的電視收視人群,稱霸香港電視業半個世紀,培養出台前幕後的華語影視製作團隊數以百計,當今華語影壇、歌壇的多位耀目巨星,都是出師自無線電視旗下的藝員訓練班。
在澳門,無線電視和其台灣分公司無線衛星電視台(TVBS)一直能在澳門電視網路播放,平均坐擁超過八成澳門電視觀眾。
在中國大陸,無線電視是第一批獲得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批準,合法落地中國的境外電視媒體。在中國廣東珠三角地區,從市民自發安裝魚骨天線,到各地有線電視網路傳輸,無線電視的節目早已在中國廣東等粵語地區深入民心,膾炙人口。而多年來,中國各地觀眾,均可透過各種方式,收看過無線電視的各類節目,其中無線電視出產的香港電視劇,可以說是有華人的地方,都曾播放過。
在台灣,TVBS也膾炙人口,打破台灣傳統老三台的電視格局,成功把香港電視管理和製作模式推廣到台灣,為台灣市民帶來電視節目多樣化。TVBS見證台灣改朝換代,佔有台灣電視界極高的收視率,為台港電視業交流作出不懈努力,也是台灣媒體政治的第一見證和締造者。
香港無線電視的資料片倉,更是華人社會影像寶庫,收藏超過40萬珍貴的影視、廣告、新聞等節目的母帶。
收視概況

"收視率"作為衡量一個電視節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它的高低能決定電視台的收入以及未來節目的製作方向,香港地區自1991年10月以來,改以設定個人收視紀錄系統來計算電視節目的平均收視。
2013年,香港地區一個收視點代表64,200名觀眾(總電視人口之1%)。2013年,TVB的旗艦頻道翡翠台平日于黃金時段(晚上7時至11時)平均可以錄得23點收視。
自1991年香港電視界採用個人收視調查儀記錄收視以來,TVB劇集收視最高記錄為2005年5月1日韓劇《大長今》大結局、2008年9月21日《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大結局、2009年11月29日《宮心計》大結局創下的50點。但按收視人數來計算,《家好月圓》(314.7萬)、《宮心計》(318萬)創造的50點收視仍不及《大長今》(329萬)。由于《大長今》的收視記錄至今無港劇能破,故其一直是港劇追趕的收視標桿。
(註:收視冠軍由劇集平均收視計算,並不取決于該劇集取得的最高收視。例如07年《溏心風暴》最高取得48點收視,但從平均收視(32.25點)計仍不敵33點的《師奶兵團》,故《師奶兵團》為07年度的收視冠軍)。
年份 | 劇名 | 監製 | 備註 | 平均收視 | 最高收視 |
---|---|---|---|---|---|
1995 | 刑事偵緝檔案 | 32點 | 38點 | ||
1996 | 西遊記 | 36點 | 44點 | ||
1997 | 大鬧廣昌隆 | 36點 | 45點 | ||
1998 | 天地豪情 | 35點 | 45點 | ||
1999 | 徐正康 | 32點 | 42點 | ||
2000 | 十月初五的月光 | 36點 | 46點 | ||
2001 | 外購劇 | 36點 | 46點 | ||
2002 | 齊天大聖孫悟空 | 外購劇 | 34點 | 40點 | |
2003 | 37點 | 48點 | |||
2004 | 徐正康 | 33點 | 39點 | ||
2005 | 外購劇 | 36點 | 50點 | ||
2006 | 33點 | 41點 | |||
2007 | 林志華 | 33點 | 42點 | ||
2008 | 劉家豪 | 35點 | 50點 | ||
2009 | 35點 | 50點 | |||
2010 | 公主嫁到 | 34點 | 45點 | ||
2011 | 法證先鋒3 | 33點 | 43點 | ||
2012 | 劉家豪 | 31點 | 39點 | ||
2013 | 沖上雲霄II | 陳維冠、歐冠英 | 31點 | 41點 | |
2014 | 使徒行者 | 文偉鴻 | 30點 | 35點 |
公司標志
無線啓播時,公司標志最初沒有顏色,隻是在圈矩形內加上一個圓形,代表電視機,並配以英文簡寫"HK-TVB"或"香港"代表"香港電視有限公司 (HK-TVB Limited)"。1972年,無線開始以全彩色廣播,標志添上電視的三原色(順序為:藍、綠、紅)橫線,表示正式進入彩色電視年代。1988年,香港電視有限公司改組。
股權轉讓
2015年01月30日香港新聞網報道,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29日宣布,將出售台灣聯意製作公司(TVBS)過半股權,買家是台灣的利茂、德恩及連信3家公司。但有訊息傳出,3家公司背後的大股東是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對此,宏達電不願評論。
TVB當天宣布,將出售旗下TVBS的53%股權,並以總金額新台幣46.95億元,賣給台灣3家公司,預計在台灣監管單位批準後,6月30日就可以完成。
TVB董事局表示,出售TVBS股權可令集團釋放在台投資的部分價值,同時透過在完成後維持在台的穩固業務,讓TVBS繼續營運。
台灣TVBS隨後也發布新聞稿表示,自香港TVB手上購得TVBS之53%股權的是以利茂投資公司為代表的3家投資公司,該3家公司的資金來源均為設立于台灣的數家財團法人及信托基金,出資者代表人費宗浩為一位資深金融與投資管理專家,曾任美國波士頓銀行台北分行總經理。
買方投資代表人費宗浩指出,本次買下聯意股權,是考量TVBS為台灣電視產業的領導品牌,經營穩健且獲利良好,因此才進行投資,未來的經營仍將借重現有管理團隊。有關53%的股權,將由利茂持有17%,德恩及連信則分別持有18%。
不過引人註意的是,據媒體報道,買方的3家公司,背後的大股東都指向王雪紅;若訊息屬實,王雪紅將全面掌控台灣TVBS。王雪紅2011年與港商合資買下TVB電視台26%股權,成為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