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情簡介
香川縣位于日本西南四國島的東北部,地處瀨戶內海國立公園的中心部,北部隔瀨戶內海與岡山縣相望,之間由瀨戶大橋相連,東部和南部與德島縣相鄰;西部與愛媛縣相接,是四國地區交通要道,為行政、產業、交通的中心,集中了許多政府機關的派出機構以及日本全國各企業的分社和分店,是四國地區的中樞城市。該縣東西長約92公裏,南北長約61公裏,由三部分構成:南面的壘岐山地,北面的廣闊的壘岐平原,和以小豆島為主的大小110餘座島嶼的瀨戶內海,為日本面積最小的縣。地形呈半月形狀,為南高北低的地勢,平地和山地各佔一半。壘岐山地以海拔1060米的龍王山為最高峰,連綿著高度都在1000米的山巒。海岸線總長約為690公裏,海面眾島棋布;南部有贊岐山脈,緩緩向北傾斜,伸展為寬廣的贊岐平原。境內河川多發源于贊岐山脈,向北註入瀨戶內海。四季溫和、雨水偏少的瀨戶內海式氣候,比較溫暖,晴天多,雨天少,年日照長達兩千小時以上,降雨量約1147毫米,是日本雨量最少的地區之一。

香川縣的縣徽是將香川的日語頭一個發音的"力"加以裝飾化而成的,表現了有香川縣特色的山容和代表著和平的縣樹橄欖樹之葉,象征著得益于豐潤的風土,不斷向前發展的香川縣的英姿。首府高松市位于其北部、面對瀨戶內海。
歷史淵源
香川縣舊稱"贊岐國"。在江戶時代末期,該地區分布有高松藩、丸龜藩、多度津藩。小豆島和其他諸島由倉敷代官統轄,後來歸入了倉敷縣。1871年廢藩置縣時,多度津藩被倉敷縣合並,丸龜藩和高松藩分別成為丸龜縣和高松縣。同年又廢了上述縣,成立香川縣。後又經2次與鄰縣的合並與分離,至1888年12月香川縣再次分離出來。

行政轄區
市
高松市(たかまつし)、丸龜市(まるがめし)、坂出市(さかいでし)、善通寺市(ぜんつうじし)、觀音寺市(かんおんじし)、贊岐市(さぬきし)、東香川市(ひがしかがわし)、三豊市(みとよし)。
郡、町
小豆郡(しょうずぐん):土庄町(とのしょうちょう)、小豆島町(しょうどしまちょう)。

木田郡(きたぐん):三木町(みきちょう)。
香川郡(かがわぐん):直島町(なおしまちょう)。
綾歌郡(あやうたぐん):宇多津町(うたづちょう)、綾川町(あやがわちょう)。
仲多度郡(なかたどぐん):琴平町(ことひらちょう)、多度津町(たどつちょう)、滿濃町(まんのうちょう)。
歷代知事
代數 | 知事姓名 | 任職時間 | 當選回數 |
1代 | 増原恵吉 | 1947年4月16日至1950年7月25日 | 1回 |
2代 | 金子正則 | 1950年9月11日至1974年9月4日 | 6回 |
3代 | 前川忠夫 | 1974年9月5日至1986年9月4日 | 3回 |
4代 | 平井城一 | 1986年9月5日至1998年9月4日 | 3回 |
5代 | 真鍋武紀 | 1998年9月5日至2010年9月4日 | 3回 |
6代 | 浜田惠造 | 2010年9月5日起 | 1回 |
交通狀況
1988年連結四國與本州的瀨戶大橋的通車,使得本州岡山縣與四國香川縣之間的交通大為改善,給產業活動和居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它耗時9年半,耗資1兆1千2百億日元,有6座分橋組成,全長12.3公裏,其中海上部分9.4公裏,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鐵路、公路兩用橋。

新高松機場于1989年通航。它擁有中、四國地區最長跑道,是一座現代化機場。通航以來,已與漢城、香港、夏威夷、新加坡開通了包機航線,並與韓國漢城之間開通了國際定期航班。
高松機場已經與上海通航,由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執行航線
上海-高松,約120分鍾
橫跨四國高速公路是連線德島縣阿南市和愛媛縣大州市的全長451公裏的高速公路,香川境內的善通寺至豐浜段、高松至善通寺段,已先後于1987年和1991年正式通車。韓國首爾-高松機場,約1小時45分鍾;

高松機場-JR高松站(琴電巴士),約40分鍾;
高松機場-JR琴平站(琴空巴士),約50分鍾;
高松機場→東京,約75分鍾;
高松機場→札幌,約120分鍾;
高松-岡山,JR快速海濱列車,約55分鍾;
高松-關西國際機場,高速巴士,約3小時32分鍾。
經濟建設
2008年,香川縣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9100億日元,人均年收入約257.8萬日元。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佔1.8%,第二產業佔24.6%,第三產業佔73.6%。

香川縣的經濟始于在坂出市填海而成的番之州工業地帶,一些大企業相繼在此設廠。工業以石油、煤炭、銅、造紙以及食品、纖維製品等為主,此外造船、化學等重型產業也較多。主要傳統產業有手套、扇子、漆器、縫製品、鈕扣、桐木屐、面條、醬油等。該縣努力扶持與微電子技術相關的高附加值、知識密集型產業,並著力于城市尖端技術的研究開發。進口商品有銅礦石、石油、煤炭、谷物、原木等原料;出口產品有船舶、起重汽車、軸承、錄影機、焦炭等重工業、化學工業的產品等。1994年出口總額近5千5百億日元,其中電器產品佔58.9%、船舶佔30.5%、一般機械佔3.5%、石油、煤炭製品佔3.1%。進口總額為3千9百億日元。其中機械製品佔20.7%、有色金屬佔17.3%、石油佔16.3%、衣料品佔12.8%、食品用原料佔12.2%、煤炭佔8.6%、原木佔4.1%。
農業方面,香川縣自古以來盛產棉花、砂糖和食鹽(被譽為"贊岐三白")。由于土地面積小,農業經營規模總的來說,屬零星形態。但是農田利用率很高,主要進行以稻米為主。稻米、蔬菜、果樹等農作物品種多,質量好,通過集約性農業經營,農業生產在不斷穩步成長。畜牧業等綜合農業發達。
水產業是以瀨戶內海為中心展開的。因為漁區處于多島海域,潮流變化大,加上瀨戶內海沿岸人口密度高,海水管養成份豐富,從而誘使各類魚為產卵而匯集過來,魚的種類繁多。但由于漁業環境惡化等因素,水產業處于低迷狀態,推行由"捕撈漁業"向"生產養殖漁業"的轉換工作,促進了漁業的穩步發展。瀨戶內海的漁業和以鰤魚、海苔等為中心的水產養殖業發達。
文化教育
據人民網資料顯示,香川縣內有圖書館、資料館17所,博物館8所,美術館2所,電影院18家,書店70家。香川縣內國立大學有香川大學(教育、法學、經濟、農業)和香川醫科大學,私立大學有四國學院大學(文學、社會)和德島文理大學(文學、工學)。其它短期大學有7所、工業高等專科學校2所、高中44所、國中89所、國小222所。香川縣內有民間電視台3家、公共電視台支局1家、民間廣播電台1家、地方報社1家、全國性報社支柱5家、全國性通訊社支社2家,從事各自的業務活動。
城市建設
香川智慧型園區:利用香川縣舊機場的跑道,建成了縣立圖書誼、文書館、香川商品展覽中心、四國工業技術研究所、香川產業智慧型化中心,並匯集了從事尖端技術開發的民間研究所,展示了作為技術、信息、文化綜合據點的新的城市面貌。此外,在產(業)學(校)官(政府部門)聯手合作的基礎上,已在興建高溫高壓流體技術研究所,香川大學理工學院也把此地選為校址候補地,其作為智慧型園區的機能越來越得到加強。

陽光港高松:作為邁向21世紀的新都市據點建設,在位于高松港碼頭地區(約42公頃)的"陽光港高松",興建飯店、會議設施、信息中心、港口客站設施、政府部門辦公設施等,以期形成新的城市核心。此外,包括對街市地區進行重新開發在內,推進舒適的,有魅力的城市建設。
風景名勝
香川縣擁有景色秀麗的瀨戶內海國立公園及歷史悠久的善通寺、金刀比羅宮、屋島、傈林公園等名勝古跡,是日本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傈林公園:面積75公頃,分為南北2個庭園。該公園是17世紀中葉著手建造的,在以後的100餘年期間,由"生駒"和"松平"家許多世代藩主經過加工修善,區畫修理,成為日本的名園之一。公園裏13個小島和6個湖泊,與周圍的樹木配合協調,構成了平穩而且美的世界。
屋島:是瀨戶內海裏的一個半島,在17世紀以前完全是島。但是,以後為了發展農耕,將其周圍的海域填海成地。屋島海拔300米,松林覆蓋,是瀨戶內海美麗的風景區。1185年曾是源氏和平氏兩家爭戰之地。
善通寺:是日本真言宗三大聖地之一,是四國八十八所靈場最有名的地方,也是弘法大師空海誕生的地萬。寺院建于8O7年到813年期間,在19世紀曾兩次遭受火災。
特色產品
香川漆器
在日本香川從高檔藝術品到日常實用品,種類之多,號稱日本之最。纖細的技術產生外形優雅、風格別致的製品,深受好評。
松盆栽
四國中樞的JR高松車站以西6公裏處的鬼無車站是鬼無盆景所處的中心。黑松被稱喻為松樹之王,作為日本的代表樹,以野生在風潮較強的瀨戶內海沿岸和各島嶼的黑松為最好;野生在高聳入雲的山岳地帶的五葉松,是特別受日本人寵愛的吉祥物,是以其固定的與根松命名,被稱贊為自然美中的極品。

四角西瓜
四角西瓜,香川縣特產,形同骰子,每個重約6公斤。
贊岐烏龍面
贊岐烏龍面是日本香川縣著名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