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在北美洲這塊廢墟大陸上,有個新興國家‘施惠國’。國內有十二個行政區,以及一座被行政區圍繞的富饒都城。至高無上且專製殘酷的都城,每年逼迫十二行政區交出12歲至18歲的少男少女各一名,投入一年一度的“飢餓遊戲”,並以電視實況轉播,藉此恐怖手段來維持威權統治以及國家秩序。

與寡母跟妹妹同住的十六歲少女凱妮絲,自願代替在“抽簽日”被抽中的妹妹參加獵殺遊戲。她曾經走過死亡邊緣,此刻已決心赴死。但殘酷的生存遊戲卻激發凱妮絲強韌的求生意志,她成為了遊戲的強力競爭者。在通往生存的苦戰之路上,她面臨重重艱難的抉擇:生存、人性以及愛之間。
這些要參加遊戲的貢品,並不是普通的青少年。他們從出生伊始,就接受了飢餓遊戲的生存訓練。來自12區的卡特尼絲就是其中一員。在一位獲勝的貢品老師的訓練中,她掌握了格鬥的技巧和生存的必要技能。更重要的是,她有著敏銳的直覺。這些本能將讓她在飢餓遊戲中站得先機。但如果她要想從飢餓遊戲中活下來,那還要經歷一系列生與死、情感與罪惡的考量。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凱特尼斯 | 詹妮弗·勞倫斯 | 季冠霖 | 女主角 |
皮塔 | 喬什·哈切森 | 王磊 | 男主角 |
蓋爾 | 利亞姆·海姆斯沃斯 | 金永鋼 | 男二號 |
艾菲 | 伊麗莎白·班克斯 | 楊瑩 | 抽簽者 |
黑密斯 | 伍迪·哈裏森 | ---- | 十二區的導師 |
凱撒 | 史坦利·圖齊 | ---- | 都城節目主持人 |
辛納 | 藍尼·克羅維茲 | ---- | 都城化妝師 |
波裏姆 | 薇洛·西爾德斯 | ---- | 女主角的妹妹 |
凱特尼斯的媽媽 | 葆拉·馬爾科姆森 | ---- | 女主角的媽媽 |
塞尼卡 | 韋斯·本特利 | ---- | ---- |
霍布 | 桑德拉·埃利斯·拉弗蒂 | ---- | ---- |
克勞迪斯 | 托比·瓊斯 | ---- | ---- |
弗拉維斯 | 納爾遜·阿森西奧 | ---- | ---- |
奧克塔維亞 | 布魯克·邦迪 | ---- | ---- |
露 | 阿曼德拉·斯坦伯格 | ---- | 和女主角一起的女孩 |
總裁科裏奧蘭雪 | 唐納德·薩瑟蘭 | ---- | ---- |
職員表
其他配音演員 | 李立宏、高增志、凌雲、伍鳳春、何冠楠、崔曉東 | ||
翻譯 | 賈秀琰 | 導演 | 張雲明 |
對白錄音 | 吳帥 | 混合錄音 | 裴東峰 |
製片主任 | 楊和平 | 製片 | 廖林 |
角色介紹
戒,凱匹特都城在他贏得比賽後處決了他的家人與戀人。 | |
![]() | 艾菲·純科特 | 演員伊麗莎白·班克斯 身份:第十二區抽簽人,禮儀導師與都城貴族一樣,喜好艷麗誇張的打扮,對于凱特尼斯的粗魯行為感到十分不恥與反感。口頭禪是“飢餓遊戲快樂,願好運永遠與你同在”。 |
![]() | 斯諾總統 | 演員 唐納德·薩瑟蘭 身份:施惠國統治者殘忍奸詐,憑借強權統治著國家,據說他的身上同時散發著玫瑰與血的味道。第74屆比賽結束後,察覺到民眾間暗涌的憤怒情緒,將其投註在凱特尼斯身上,一直希望能殺掉她。 |
![]() | 塞內卡·克林 | 演員 韋斯·本特利 身份:首席遊戲設計師第74屆飢餓遊戲就出自于他的手筆,職責是從比賽前的遊戲展示到設計競技場,包括虛擬競技場的建造。他可以在遊戲過程中設計火災、陷阱,改變競技場內的天氣。 |
音樂原聲
原聲配樂
戒,凱匹特都城在他贏得比賽後處決了他的家人與戀人。 | |
---|---|
![]() | 艾菲·純科特 | 演員伊麗莎白·班克斯 身份:第十二區抽簽人,禮儀導師與都城貴族一樣,喜好艷麗誇張的打扮,對于凱特尼斯的粗魯行為感到十分不恥與反感。口頭禪是“飢餓遊戲快樂,願好運永遠與你同在”。 |
![]() | 斯諾總統 | 演員 唐納德·薩瑟蘭 身份:施惠國統治者殘忍奸詐,憑借強權統治著國家,據說他的身上同時散發著玫瑰與血的味道。第74屆比賽結束後,察覺到民眾間暗涌的憤怒情緒,將其投註在凱特尼斯身上,一直希望能殺掉她。 |
![]() | 塞內卡·克林 | 演員 韋斯·本特利 身份:首席遊戲設計師第74屆飢餓遊戲就出自于他的手筆,職責是從比賽前的遊戲展示到設計競技場,包括虛擬競技場的建造。他可以在遊戲過程中設計火災、陷阱,改變競技場內的天氣。 |
音樂原聲
原聲配樂
戒,凱匹特都城在他贏得比賽後處決了他的家人與戀人。 | |
---|---|
![]() | 艾菲·純科特 | 演員伊麗莎白·班克斯 身份:第十二區抽簽人,禮儀導師與都城貴族一樣,喜好艷麗誇張的打扮,對于凱特尼斯的粗魯行為感到十分不恥與反感。口頭禪是“飢餓遊戲快樂,願好運永遠與你同在”。 |
![]() | 斯諾總統 | 演員 唐納德·薩瑟蘭 身份:施惠國統治者殘忍奸詐,憑借強權統治著國家,據說他的身上同時散發著玫瑰與血的味道。第74屆比賽結束後,察覺到民眾間暗涌的憤怒情緒,將其投註在凱特尼斯身上,一直希望能殺掉她。 |
![]() | 塞內卡·克林 | 演員 韋斯·本特利 身份:首席遊戲設計師第74屆飢餓遊戲就出自于他的手筆,職責是從比賽前的遊戲展示到設計競技場,包括虛擬競技場的建造。他可以在遊戲過程中設計火災、陷阱,改變競技場內的天氣。 |
音樂原聲
原聲配樂
戒,凱匹特都城在他贏得比賽後處決了他的家人與戀人。 | |
---|---|
![]() | 艾菲·純科特 | 演員伊麗莎白·班克斯 身份:第十二區抽簽人,禮儀導師與都城貴族一樣,喜好艷麗誇張的打扮,對于凱特尼斯的粗魯行為感到十分不恥與反感。口頭禪是“飢餓遊戲快樂,願好運永遠與你同在”。 |
![]() | 斯諾總統 | 演員 唐納德·薩瑟蘭 身份:施惠國統治者殘忍奸詐,憑借強權統治著國家,據說他的身上同時散發著玫瑰與血的味道。第74屆比賽結束後,察覺到民眾間暗涌的憤怒情緒,將其投註在凱特尼斯身上,一直希望能殺掉她。 |
![]() | 塞內卡·克林 | 演員 韋斯·本特利 身份:首席遊戲設計師第74屆飢餓遊戲就出自于他的手筆,職責是從比賽前的遊戲展示到設計競技場,包括虛擬競技場的建造。他可以在遊戲過程中設計火災、陷阱,改變競技場內的天氣。 |
音樂原聲
原聲配樂
width="520"> 曲目 | 專輯資料 | |
---|---|---|
The Hunger Games | Katniss Afoot | 作曲者:詹姆斯·紐頓·霍華德 發行日期:2012年03月26日 |
Reaping Day | The Train | |
Entering The Capitol | The Countdown | |
Preparing The Chariots | Booby Trap | |
Horn Of Plenty | Healing Katniss | |
Penthouse / Training | Rue’s Farewell | |
Learning The Skills | We Could Go Home | |
Searching For Peeta | The Cave | |
Tenuous Winners / Returning Home | Muttations |
電影插曲
曲目名 | 演唱者 | 專輯資料 |
---|---|---|
Abraham's Daughter | Arcade Fire | 發行時間:2012年03月20日 |
Tomorrow Will Be Kinder | The Secret Sisters | |
Nothing To Remember | Neko Case | |
Safe & Sound | Taylor Swift;The Civil Wars | |
The Ruler And The Killer | Kid Cudi | |
Dark Days | Punch Brothers | |
One Engine | The Decemberists | |
Daughter's Lament | Carolina Chocolate Drops | |
Kingdom Come | The Civil Wars | |
Take The Heartland | Glen Hansard | |
Come Away To The Water | Maroon 5、Rozzi Crane | |
Run Daddy Run | Miranda Lambert、Pistol Annies | |
Rules | Jayme Dee | |
Eyes Open | Taylor Swift | |
Lover Is Childlike | The Low Anthem | |
Just A Game | Birdy |
幕後花絮
- 導演加裏·羅斯找來了好友、著名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作為第二導演,索德伯格隻用了一個月的時候就拍攝完了影片的動作場面。
- 2012年2月22日,在著名的電影票出售網站Fandango上,《飢餓遊戲》創下了電影票預售記錄,據悉83%的電影票已經在上映前被預訂一空。這個數位超過了《暮光之城:月食》的在2010年5月創下的預售記錄。
- 除了主演影片之外,詹妮弗·勞倫斯還在影片中演唱了Rue's Lullaby。不過這首歌並沒有被收錄在影片的原聲帶內。
- 獅門電影公司原本計畫邀請丹尼·艾夫曼來為影片作曲,但是由于時間的沖突,這個工作被交到了詹姆斯·紐頓·霍華德的手上。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3年 | 土星獎 最佳女主角 詹妮弗·勞倫斯 | 獲獎 | ||
2013年 | 土星獎 最佳科幻電影 全體劇組 | 提名 | ||
2013年 | 美國金球獎 最佳原創歌曲 T-本恩·本內特、泰勒·斯維芙特 | 提名 | ||
2012年 | MTV電影獎 最佳銀幕變身 伊麗莎白·班克斯 | 獲獎 | ||
2012年 | MTV電影獎 最佳打鬥場面 亞歷山大·路德韋格、詹妮弗·勞倫斯 | 獲獎 | ||
2012年 | MTV電影獎 最佳女演員 詹妮弗·勞倫斯 | 獲獎 | ||
2012年 | MTV電影獎 最佳男演員 喬什·哈切森 | 獲獎 | ||
2012年 | MTV電影獎 最佳卡司 全體劇組 | 提名 | ||
2012年 | MTV電影獎 最佳吻戲 喬什·哈切森、詹妮弗·勞倫斯 | 提名 | ||
2012年 | MTV電影獎 最佳影片 全體劇組 | 提名 | ||
2012年 | MTV電影獎 最佳英雄角色 詹妮弗·勞倫斯 | 提名 | ||
2012年 | MTV電影獎 最具突破表演 利亞姆·海姆斯沃斯 | 提名 |
幕後製作
希臘神話的現代改編
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蘇珊·柯林斯同名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餘兩部分別名為《火星燎原》和《自由夢幻 》),講述了一個“殘忍”的故事。故事本身像極了日本電影《大逃殺》,但是在柯林斯的心中《飢餓遊戲》卻是希臘神話的現代改編,這個故事從忒修斯和牛頭怪的傳說衍生而來。而在小說中,把故事安排在了未來的被毀滅的美洲,用當代人的視角和價值觀創作了《飢餓遊戲》。故事裏的卡特尼絲就是忒修斯,牛頭怪被升級成了政府和那種無形的體製與壓力,就是最簡單的古羅馬的角鬥士的故事,加上的現代的內容而已。

妝容似時尚大片
影片的首席化妝造型師是三度榮獲奧斯卡獎項的維·尼爾,維·尼爾為影片設計了各種樣式妝容:高級流行、前衛化妝術、修復化妝術、傷口造型等等,在人物的妝容裏,還加有前衛先鋒派風範在裏面。在拍攝國會區時,發型和化妝團隊有時一天要監管超過400個假發,500對漂白過的眉毛,好幾百個民眾演員通過流水作業被變成時髦居民的模樣。
服裝設計優雅復古
在服裝設計師茱迪安娜·馬科夫斯基的理念下,令人眼花繚亂的色彩被大膽套用:明亮的紫紅和青綠,辛辣的黃色和綠色,整個國會區立刻透出一股刻薄勁兒。至于凱妮絲廣為人知的那套“燃燒的女孩”裙裝,將比原著小說中的“星隨舞動”更具高檔時尚風格,典雅精致。設計師特別加上了施華洛世奇水晶鑽,讓它隨著主人公的動作變得熠熠生輝。但當站著不動時,就是一條奪目的火焰褶子裙。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法國 France | 2012年3月21日 | 紐西蘭 New Zealand | 2012年3月22日 |
德國 Germany | 2012年3月22日 | 中國香港 Hong Kong | 2012年3月22日 |
澳大利亞 Australia | 2012年3月22日 | 中國台灣 Taiwan | 2012年3月23日 |
加拿大 Canada | 2012年3月23日 | 英國 UK | 2012年3月23日 |
義大利 Italy | 2012年5月1日 | 荷蘭 Netherlands | 2012年3月21日 |
影片票房
影片《飢餓遊戲》的開畫首日票房共收獲6825萬美元,超過《黑暗騎士》的6717萬,而周末三天累計收入將達1.4億美元,締造影史非續集影片開畫首日最高票房、影史非續集影片開畫首周末最高票房、影史三月開畫最高票房和獅門影業開畫最高票房多項票房記錄。影片在北美上映8天的票房突破兩億,累計收入2.09億美元。

影片評價
北美評價
- 導演把書中的角色與故事成功地帶入了現實,雖然影片故事情節表現的較為拖沓,但同時也詮釋出了全新的觀點。(《綜藝》評)
- 影片前40分鍾有點令人昏昏入睡,但忠于原著的故事結構、人物角色依舊很精彩。(《好萊塢報道》評)
- 精彩的小說改編電影,讓以往的同類型電影比較相形失色。(《帝國》雜志評)
- 飢餓遊戲》的風靡是值得的,因為這是一部這麽有分量的電影。(《時代周刊》評)
- 詹妮弗·勞倫斯的演出配得上凱妮絲這個角色。(《紐約時報》評)
- 就冒險、愛情和觀影效果來說,《飢餓遊戲》是一部令人期待的電影。(《票房》雜志評)
中國評價
青春史詩
影片《飢餓遊戲》的故事並不稀奇,但放在整個三部曲的背景下,一幅宏大的歷史畫卷便徐徐展開,戰爭、奴役、反抗,已然有了史詩的意味。對于年齡大點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顯得沉悶、誇張、老套,某些細節展現也很雷人,但對于青少年觀眾來說,《飢餓遊戲》就是他們的青春史詩,由新一代的偶像出演,堪稱代際文化的弄潮兒。(鳳凰網娛樂評)

曖昧愛情
作為一部青春題材小說改編的電影,愛情這一主題在影片中不可避免。女主角凱妮絲在參加飢餓遊戲之前,在老家就有一位算是青梅竹馬的朋友,去參加比賽後她和同是來自于第十二區的皮塔又發展了一段戀情,雖然是老套的三角戀故事,但因為面臨著生死的挑戰,影片裏的愛情也多了一些看頭。(《新京報》評)
服裝未來感
影片中的特效和造型也很有看點,人工森林、散布各個角落的攝像頭、神奇的止傷葯、由三維動畫演變成的真實豺狼,可隨意控製的白天和黑夜。這些想象中的未來高科技充滿了神奇的力量;而女主角詹妮弗·勞倫斯燃燒的火焰裙、伊麗莎白·班克斯眾多誇張得令人咋舌的“雷人”造型,以及整個國會居民的絢麗裝扮,都充滿了時尚潮人的未來感。(《都市快報》評)
太過血腥
影片中呈現出殘酷血腥的一面,由于影片中不乏殺戮和流血受傷的畫面,影片被定級為PG-13(13歲以下觀眾需由成年人陪同觀影)。該片中充滿了血腥情節,非常殘暴,並且還有其他少兒不宜的畫面,非常不適合青少年觀看。影片在改編中丟掉了小說中最重要內容,原著小說的目標讀者群是年輕女性,但很明顯導演為了吸引更多的目標觀眾群而將影片改得太過血腥。(《天天新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