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額爾古納河是黑龍江的上游克魯倫河流入呼倫湖後流出,始稱額爾古納河。蒙古帝國及北元時期是中國內陸河。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定,成為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主要支流有海拉爾河。以海拉爾河為上源,全長1666公里。從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定至今,其一直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主要支流有海拉爾河。以海拉爾河為源,全長1620公里。在《舊唐書》中稱之為望建河,在《蒙古秘史》中稱之為額爾古涅河,在《元史》中稱之為也里古納河,在《明史》中稱之為阿魯那么連,自清代開始稱之為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河沿岸地區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水草豐美,魚類品種很多,動植物資源豐富,宜農、宜牧,是人類理想的天堂。

地理位置
額爾古納河上游稱海拉爾河,源出大興安嶺西側,西流至阿該巴圖山腳,折而北行始稱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河在黑龍江省漠河縣以西的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右旗的恩和哈達附近與石勒喀河匯合後始稱黑龍江。長1,620公里(1,007哩,其中海拉爾河622公里),屬山區型河流,結冰期6個月。在蒙古高原東北部邊境。源出大興安嶺西坡。上源在當地稱海拉爾河。西流到滿洲里附近折向東北,稱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河大部流經寬闊的谷地,河水清澈,含沙量少。洪水時期部分洪水倒灌入呼倫池。
自然氣候
額爾古納自然保護區屬於大興安嶺山地寒溫帶濕潤林業氣候區,並具有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
旅遊景區
弘吉剌部蒙古大營
出了額爾古納市區一路往北,大約30多公里處的向陽山坡上,一片蒙古包在陽光下格外醒目,這就是現在的弘吉剌部蒙古大營,作為旅遊景點。歷史上弘吉剌部是蒙古聲名顯赫的貴族部落,也是一個盛產美女的部落。據傳成吉思汗的母親、妻子、兒媳都出自於這一部落。

弘吉剌部大營,濃縮了蒙古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俄羅斯族等多民族風情,除了可欣賞到渾厚的蒙古族長調,還能看到俄羅斯姑娘的舞蹈,至於縱馬馳騁,拈弓搭箭,則更是傳統項目了。大營的蒙古包,都以弘吉剌部嫁入皇家聲名顯赫的公主們命名的。
根河濕地

到額爾古納,在激流河裡漂流是一種享受。激流河為額爾古納河最大的支流之一,同樣發源於大興安嶺,清澈透明。額爾古納河的根河濕地被譽為“亞洲最大的濕地”,是中國目前保持原狀態最完好、面積最大的濕地。沿根河兩岸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120多公里,形成了與其他地方濕地風格不同的濕地。如果有興趣,可以在根河漂流,因為水流較緩,可以在陽光下安逸的入睡。
小孤山
在根河河道中有一座隆起的小山,人稱小孤山,小孤山下水深不見底,傳說水下有個洞,洞裡藏放著成吉思汗的財寶。 陽光下,躺在筏子裡,順流緩緩而漂。一望無際的草原,空曠安靜,一任河流九曲一回地靜靜流淌,偶有野鴨和灰鶴驚飛,半睡半醒中看青草、碧水、藍天……心裡所有的浮躁,頓時蕩滌得無影無蹤。長667公里的額爾古納河,蜿蜒曲折地勾畫出了中國雄雞狀版圖上巨冠的輪廓。自《尼布楚條約》之後,中俄兩國以河道中心為界。如今,界河已被開發成風景區,供遊人遊覽。乘船沿寬不過十餘米的界河遊覽,但見灘島星羅密布,河灘兩岸溪流縱橫、灌木叢生,俄羅斯村莊近在咫尺,不時可見黃頭髮、藍眼睛、高鼻樑的俄羅斯人在河邊勞作、垂釣,一派異國風情。

在額爾古納的室韋與恩河,還居住著2700多位俄羅斯族人和5000多位華俄後裔。19世紀時額爾古納發現大量沙金,人們紛紛前來淘金,採金工們不少娶了俄羅斯女子為妻;十月革命時,一批俄羅斯貴族為避難紛紛來到額爾古納定居。經過一個世紀的通婚,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華俄後裔。他們雖然從相貌上還有著俄羅斯人的特徵和部分生活習慣,但一口地道的當地方言,讓人唯有慨嘆時間、歷史和文化的奇蹟。
這裡是蒙古族的發祥地,成吉思汗的鐵騎從此奔騰而出震撼世界;這裡是中俄邊界,有著全國唯一的俄羅斯民族鄉,2700多位俄羅斯族人和5000多位華俄後裔生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
旅遊指南
美食信息
酥油

又稱奶油、黃色。鮮牛奶倒入桶中,發酵成優酪乳,用杵槓攪和分離出白脂肪,濾去渣滓,放溫火上熬,水蒸發後,待顏色逐漸由白變黃,冷卻後,即成酥油。酥油味道獨特營養價值極高,中西餐均可飲用。乳酪分離出白酥油的優酪乳,經微火煮熬後裝入布袋,擠出酸水,成碎塊狀晾乾即為乳酪,質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眾喜愛的奶食品之一。
稍美
又稱燒美,是呼和浩特的一種流傳很久,至今不衰的傳統風味食品。早在清朝時,當地的稍美就已名揚京城了。當時,北京前門一帶,稍美館的門前懸掛的招牌上,往往標有“歸化城稍美”字樣。外地客人來到呼和浩特,都要品嘗一下稍美,才算不虛此行。稍美製作工藝獨特,選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餡肥瘦適中,蔥姜等佐料齊全。稍美出籠,鮮香四溢。觀其形,只見皮薄蟬翼,晶瑩透明,用筷提起垂如細囊,置於盤中團團如小餅。吃起來香而不膩。可謂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濃。呼和浩特的稍美,過去專作早點之用,多由茶館經營,如今,已成了許多飯館的必備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馬奶酒

蒙語稱作“乞戈”或“艾日戈”。用馬奶釀製的一種酒精含量頗小的飲料,製法是將鮮馬奶裝入生皮囊中,掛在向陽處,用一根特製的木棍每日攪拌數次,使馬奶逐漸發酵變酸。當馬奶變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時,即成為馬奶酒。
烤全羊
蒙古族傳統名菜,為招待貴賓或舉行重大慶典時的盛宴特製的佳肴。一般選用草原上膘肥、體重40斤左右的綿羊宰殺後,去毛帶皮腹內加蔥、姜、椒、鹽等佐料整體烤制而成。此菜羊體形完整,羊跪在方木盤內,色澤金紅,羊皮酥脆,羊肉嫩香。

手扒肉
手抓肉是內蒙古大草原各族人民千百年來最喜歡、最常用的傳統食品,也成為內蒙古地方風味之一。製作和吃法別具一格:將羊按各關節帶骨分割成數塊,放入不加鹽和其它佐料的白水鍋內,用大火保持原汁原味,適當控制火候。只要肉已變色,即可食用。肉鮮而不膻,肥而不膩,易於消化。

歷史文化
額爾古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史文化
主要保護對象是保護大興安嶺部山地原始寒溫帶針葉林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共有植物85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鑽天柳、浮葉慈菇2種,自治區重點保護植物11種。保護區內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白樺、樟子松、山楊等近10餘個樹種,興安落葉松是組成保護區山地針葉林的主要建群種,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呈明顯垂直帶譜分布。額爾古納自然保護區動物地理區系隸屬於古北界、東北區、大興安嶺亞區,有野生脊椎動物32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獸類3種,即紫貂、原麝、貂熊;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獸類6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黑鸛、金雕、白尾海雕、玉帶海雕、黑嘴松雞、白頭鶴、丹頂鶴、白鶴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35種。保護區森林植被類型獨特,具有科研價值。由於多年凍土的影響,林地排水不良,加劇了沼澤化程度,土壤中具有明顯的泥炭層、潛育層,形成土溫低、肥力低的狀況。因此,研究該區森林類型的發生與演替及變化規律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