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作業系統是方便使用者、管理和控製電腦軟硬體資源的系統軟體(或程式集合)。 從使用者角度看,作業系統可以看成是對電腦硬體的擴充;從人機互動方式來看,作業系統是使用者與機器的接口;從電腦的系統結構看,作業系統是一種層次、模組結構的程式集

合,屬于有序分層法,是無序模組的有序層次調用。作業系統在設計方面體現了電腦技術和管理技術的結合。作業系統在
電腦系統中的地位:
作業系統是軟體,而且是系統軟體。它在電腦系統中的作用,大致可以從兩方面體會:對內,作業系統管理電腦系統的各種資源,擴充硬體的功能;對外,作業系統提供良好的人機介面,方便使用者使用電腦。它在整個電腦系統中具有承上啓下的地位。
目標和作用
在電腦系統上配置作業系統的主要目標,首先與電腦系統的規模有關。通常對配置在大中型電腦系統中的OS,由于電腦價格昂貴,因此都比較看重機器使用的有效性,而且還希望OS具有非常強的功能;但對于配置在微機中的電腦作業系統,由于微機價格相對比較便宜,此時機器使用的有效性也就顯得不那麽重要了,而人們更關註的是使用的方便性。
影響作業系統的主要目標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作業系統的套用環境。例如,對于套用在查詢系統中的作業系統,應滿足使用者對回響時間的要求;又如對套用在即時工業控製和武器控製環境下的OS,則要求其OS具有即時性和高度可靠性。
作業系統的分類
目前微機上常見的作業系統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但所有的作業系統具有並發性、共享性、虛擬性和不確定性四個基本特征。
作業系統大致可分為6種類型。
① 簡單作業系統。它是電腦初期所配置的作業系統,如IBM公司的磁碟作業系統DOS/360和微型電腦的作業系統CP/M等。這類作業系統的功能主要是操作命令的執行,檔案服務,支持高級程式語言編譯程式和控製外部設備等。
② 分時系統。它支持位于不同終端的多個使用者同時使用一台電腦,彼此獨立互不幹擾,使用者感到好像一台電腦全為他所用。
③ 即時作業系統。它是為即時電腦系統配置的作業系統。其主要特點是資源的分配和調度首先要考慮即時性然後才是效率。此外,即時作業系統應有較強的容錯能力。
④ 網路作業系統。它是為電腦網路配置的作業系統。在其支持下,網路中的各台電腦能互相通信和共享資源。其主要特點是與網路的硬體相結合來完成網路的通信任務。
⑤ 分布作業系統。它是為分布計算系統配置的作業系統。它在資源管理,通信控製和作業系統的結構等方面都與其他作業系統有較大的區別。由于分布電腦系統的資源分布于系統的不同電腦上,作業系統對使用者的資源需求不能像一般的作業系統那樣等待有資源時直接分配的簡單做法而是要在系統的各台電腦上搜尋,找到所需資源後才可進行分配。對于有些資源,如具有多個副本的檔案,還必須考慮一致性。所謂一致性是指若幹個使用者對同一個檔案所同時讀出的資料是一致的。為了保證一致性,作業系統須控製檔案的讀、寫、操作,使得多個使用者可同時讀一個檔案,而任一時刻最多隻能有一個使用者在修改檔案。分布作業系統的通信功能類似于網路作業系統。由于分布電腦系統不像網路分布得很廣,同時分布作業系統還要支持並行處理,因此它提供的通信機製和網路作業系統提供的有所不同,它要求通信速度高。分布作業系統的結構也不同于其他作業系統,它分布于系統的各台電腦上,能並行地處理使用者的各種需求,有較強的容錯能力。
⑥ 智慧型作業系統(見智慧型軟體)。
作業系統大全
早期作業系統(專利保護)
TRS-DOS,ROM OS's
TI99-4
Commodore PET,64,和 VIC-20,
第一套IBM-PC
蘋果電腦
Sinclair Micro和QnX等
非Unix商業作業系統
CPM作業系統
MP/M-80
UCSD P-system
Mini-FLEX
SSB-DOS
CP/M-86
DR-DOS
FreeDOS
MS-DOS
PC-DOS
Mach 由卡納尼基梅隆大學研究
L4微核心 第二代微核心
CHORUS
Choices
Multics
OS-9
NSJ
Netware:一種網路伺服器作業系統
Unix及類似系統
A/UX(Apple UNIX)
Unix
微軟Xenix
ChorusOS
Cromix
UNIflex
OS-9
IBM的AIX
BSD
FreeBSD
NetBSD
OpenBSD
DragonFly BSD
PC-BSD
Digital UNIX,即之後康柏Tru64
DNIX
HP的HP-UX
GNU/Hurd
SGI的IRIX
Inferno
Linux(或稱GNU/Linux)
Mac OS X
MenuetOS
Minix
OSF/1
Plan9
SCO的SCO UNIX
Sun的SunOS,即之後的Solaris
System V
Ultrix
UniCOS
麒麟作業系統(Kylin),由國防科技大學、中軟公司、聯想公司、浪潮公司和民族恆星公司五家單位合作研製的伺服器作業系統
OS/390
z/OS
Syllable
其他
Acorn
Arthur
ARX
RISC OS
RISCiX
Amiga
AmigaOS
Atari ST
TOS
MultiTOS
MiNT
蘋果電腦(Apple/Macintosh)
Apple DOS
ProDOS
Mac OS
Mac OS X
pink OS
BeOS
A/UX
Be
BeOS
BeIA
Digital/康柏(Compaq)
AIS
OS-8
RSTS/E
RSX-11
RT-11
TOPS-10
TOPS-20
VMS(後更名為OpenVMS)
IBM
OS/2
AIX
OS/400
OS/390
VM/CMS
DOS/VSE
VSE/SP
VSE/ESA
OS/360
MFT
MVT
SVS
MVS
TPF
ALCS
z/OS
PC-DOS
pink OS
微軟(Microsoft)
MS-DOS
Xenix
Microsoft Bob
基于MS-DOS作業系統的Windows
Windows 1.0
Windows 2.0
Windows 3.1
windows 3.2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NT
Windows NT 3.5
Windows NT 4
Windows 2.00
Windows XP
Windows XP SP1
Windows XP SP2
Windows XP SP3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Windows Server 2003
Windows Server 2003 64-bit Edition
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 SP1
Windows Vista Home Basic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
Windows Vista Business
Windows Vista Ultimate
Windows Vista Enterprise
Windows Vista Starter
Novell
NetWare
Unixware
SUSE Linux
NeXT
NEXTSTEP(即之後的Mac OS X)
Plan 9
Inferno
Prime Computer
Primos
西門子
BS2000 - 用于西門子公司的大型主機。
SINIX(也稱Reliant UNIX) - 用于西門子公司的UNIX電腦系統。
個人電子助理(PDA)作業系統
Palm OS
Pocket PC
EPOC
Microsoft Windows CE
Linux
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
Windows Mobile系列
Embedded Linux由Montavista創造,在Motorola's A760,E680等機型上使用
Mobilinux由Montavista創造
Symbian OS系列
其他作業系統
動態可擴展作業系統
MIT的Exo Kernel
華盛頓大學的 SPIN
哈佛大學的 VINO
illinois大學的Choices
ReactOS
微軟系統
微軟自1985年推出Windows 1.0以來,Windows系統經歷了十多年風風雨雨。從最初運行在DOS下的Windows 3.x,到現在風靡全球的Windows 9x、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2003、Windows vista、Win 7、Win 8。

Windows代替了DOS曾經擔當的位子。 鮮艷的色彩、動聽的音樂、前所未有的易用性,以及令人興奮的多任務操作,使電腦操作成為一種享受。點幾下滑鼠就能完成工作,還可以一邊用"CD播放器"放CD,一邊用WORD寫文章,這是多麽悠閒的事情,這都是Windows帶給人們的禮物。 最初的Windows 3.x系統隻是DOS的一種16位應用程式,但在Windows 3.1中出現了剪貼簿、檔案拖動等功能,這些和Windows的圖形介面使使用者的操作變得簡單。當32位的Windows 95發布的時候,Windows3.x中的某些功能被保留了下來。 Windows的流行讓人們感到吃驚,幾乎所有家庭使用者的電腦上都安裝了Windows,大部分的商業使用者也選擇了它。一時間,藍天白雲出現在世界各個角落。 Windows 98是Windows 9x的最後一個版本,在它以前有Windows 95和Windows 95 OEM兩個版本,Windows 95 OEM也就是常說的Windows 97,其實這三個版本並沒有很大的區別,它們都是前一個版本的改良產品。越到後來的版本可以支持的硬體設備種類越多,採用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Windows ME(Windows千禧版)具有Windows 9x和Windows 2000的特征,它實際上是由Windows 98改良得到的,但在介面和某些技術方面是模仿Windows 2000。微軟聲稱在Windows ME中去除掉了DOS,不再以DOS為基礎。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DOS仍然存在,隻不過不能通過正常步驟進入,各種媒體上已有《恢復WindowsME的實DOS模式》一類的文章出現。Windows 2000即Windows NT 5.0,這是微軟為解決Windows 9x系統的不穩定和Windows NT的多媒體支持不足推出的一個版本。它分為Windows 2000 Perfessional和Windows 2000 Sever兩種版本,前者是面向普通使用者的,後者則是面向網路伺服器的。
Windows的優點Windows之所以如此流行,是因為它有吸引功能上的強大以及Windows的易用性。
1、介面圖形化 以前DOS的字元介面使得一些使用者操作起來十分困難,Mac首先採用了圖形介面和使用滑鼠,這就使得人們不必學習太多的作業系統知識,隻要會使用滑鼠就能進行工作,就連幾歲的小孩子都能使用。這就是介面圖形化的好處。在Windows中的操作可以說是"所見即所得",所有的東西都擺在你眼前,隻要移動滑鼠,單擊、雙擊即可完成。
2、多使用者、多任務 Windows系統可以使多個使用者用同一台電腦而不會互相影響。Windows 9x在此方面做得很不好,多使用者設定形同虛設,根本起不到作用。Windows 2000在此方面就做得比較完善,管理員(Administrator)可以增加、移除使用者,並設定使用者的權利範圍。多任務是現在許多作業系統都具備的,這意味著可以同時讓電腦執行不同的任務,並且互不幹擾。比如一邊聽歌一邊寫文章,同時開啟數個流覽器視窗進行流覽等都是利用了這一點。這對現在的使用者是必不可少的。

3、網路支持良好 Windows 9x和Windows 2000中內置了TCP/IP協定和撥接軟體,使用者隻需進行一些簡單的設定就能上網流覽、收發電子郵件等。同時它對區域網路的支持也很出色,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得在Windows中實現資源共享。
4、出色的多媒體功能 這也是Windows吸引人們的一個亮點。在Windows中可以進行音頻、影片的編輯/播放工作,可以支持高級的顯示卡、音效卡使其"聲色具佳"。MP3以及ASF、SWF等格式的出現使電腦在多媒體方面更加出色,使用者可以輕松地播放最流行的音樂或觀看影片。
5、硬體支持良好 Windows 95以後的版本包括Windows 2000都支持"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技術,這使得新硬體的安裝更加簡單。使用者將相應的硬體和電腦連線好後,隻要有其驅動程式Windows就能自動識別並進行安裝。使用者再也不必像在DOS一樣去改寫Config.sys檔案了,並且有時候需要手動解決中斷沖突。幾乎所有的硬體設備都有Windows下的驅動程式。隨著Windows的不斷升級,它能支持的硬體和相關技術也在不斷增加,如USB設備、AGP技術等。
6、眾多的應用程式 在Windows下有眾多的應用程式可以滿足使用者各方面的需求。Windows下有數種編程軟體,有無數的程式員在為Windows編寫著程式。 此外,Windows NT、Windows 2000系統還支持多處理器,這對大幅度提升系統性能很有幫助。
電腦語言百花爭妍的七十年代,電腦本身正向微型化方向發展。1971年,Intel 公司成功地研製出了四位Intel 4004晶片,1973年,又研製成功八位Intel 8086晶片。微型機的誕生,已經指日可待。CP/M系統七十年代中期,台式微機,工作站,超級微機,膝上機相繼面世,"誰來指揮他們",人們千呼萬喚。事實上,早在1972年,AMAA(美國微型機協會)就悄悄地為一個"指揮系統"作臨產前的準備了,他們用PL/M程式語言為Intel 8086編寫了紙帶編輯程式ED。1973年,PL/M的創始人Gary Kildall博士決定"掛帥親征",很快在DEC公司的主機TOPS-10上,培植成功一個管理程式和資料的"胚胎"。博士旗開得勝,感覺當然是"味道好極了!",但Intel 公司及其它著名電腦公司卻對此充耳不聞,這使"元帥"和"士兵"們很是光火,1974年,"胚胎"得以向全世界公布:版本號V1.3;大名:CP/M;全稱:Control Program/Monitor (控製程式或監控程式)。 雖然CP/M V1.3 是為肩任"控製程式和資料"的"

上帝"而來的,但"上帝一世"卻頗受冷落,電腦業者依舊冷眼旁觀。1975年,CP/M V1.4 繼承"王位",開始大造輿論,加之Kildall 博士建立了Digital Research(數位研究公司),為CP/M吶喊歡呼,CP/M陸續被各國微機廠商採用,圍繞他的軟體也爆炸般地得到了開發。CP/M變紅發紫,神話般普及,被推崇為"標準八位機軟體匯流排",Kildall 博士更是聲名遠播。 CP/M其實就是第一個微機作業系統,享有指揮主機、記憶體、磁鼓、磁帶、磁碟、印表機等硬設備的特權。通過控製匯流排上的程式和資料,作業系統有條不紊地執行著人們的指令,如同指揮一台晚會或樂隊,高效率地合奏美妙的樂章。 繁榮的CP/M家族不斷添丁。運行在Intel 8080晶片上的CP/M-80;運行在8088、8086晶片上的叫CP/M-86;而在Motorola(摩托羅拉)68000 上運行的CP/M叫做CP/M-68K。CP/M-80、CP/M-86、CP/M-68K等組成了龐大的CP/M家族。 單使用者的CP/M-80作業系統,後來發展成多使用者的MP/M-80,單使用者的CP/M-86又發展成並發的CP/M-86和多使用者MP/M-86,它們成為家族的新生力量。 CP/M開創了軟體的新紀元,稱得上是電腦改朝換代的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