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的由來

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紀念美國歷史上所有為國捐軀的人。
陣亡將士紀念日是美國大多數州都要紀念的節日,時間原為5月30日,1971年以後,為保證聯邦僱員都能享有這一休息日,許多州將它改在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美國南北戰爭中,無數將士在戰火中陣亡。戰爭結束,南部許多家庭開始祭奠戰爭中陣亡的將士。他們不分南北雙方,在春天向雙方死者的墓地都奉獻鮮花,北方人為此深受感動,將這一舉動視為民族團結的象征。1868年,5月30日這一天被正式批準為向為保衛祖國而英勇犧牲的士兵們敬獻鮮花的日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人們開始在陣亡將士紀念日這一天祭奠所有的戰爭死難者,後來在民間又逐漸發展為一般家庭祭奠逝去的親人。今天已成為一個普遍的祭掃日,同我國的清明節十分相似。
每逢陣亡將士紀念日,美國現役軍人和老戰士便排成長長的隊伍前往墓地,鳴槍向陣亡將士致意,吹響軍中熄燈號讓死難將士安息
節日傳統

每年“陣亡將士紀念日”,名震海外的“滾雷”機車隊在首都華盛頓呼嘯而過,已成為“陣亡將士紀念日”的另一個傳統項目。
“滾雷”組織,于1987年成立,初衷是為了呼吁公眾註意在越南失蹤和陣亡的美軍。當天,來自全美各地的數十萬名機車手來到匯聚到首都華盛頓,舉行聲勢浩大的機車隊遊行,對退伍軍人及其家屬表示支持。
活動由“滾雷”機車組織主辦,這個組織以維護退伍軍人、軍人家屬和戰俘以及作戰失蹤人員的權益。車手們來自全國各個角落,他們組成象征團結的車隊,為了維護自己的事業,也為了讓華盛頓能聽到他們(和發動機)的聲音。
![]() | ![]() | ![]() |
![]() | ![]() | ![]() |
陣亡將士紀念日在中國的影響
“在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鬥爭中犧牲的將士們,應該有一個專門的日子來紀念他們。”全國人大代表孔令人教授提出,通過人大常委會或國務院設立“陣亡將士紀念日”,並將其歸入法定假日。
“自1840年以來,在中華民族為反抗外敵入侵而進行的歷次自衛戰爭中,犧牲的先烈可以用千千萬萬來計數。”孔令人說,“這些為了民族的利益而血灑疆場的將士,理應受到全民族永遠的尊敬和懷念。一個全國性的‘陣亡將士紀念日’將會對愛國主義教育產生難以估量的推動作用。”
孔令人介紹,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陣亡將士紀念日”或類似的紀念日。前蘇聯將6月22日定為“德國入侵蘇聯紀念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仍保持這一紀念日。美國將每年5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一定為“陣亡將士紀念日”,每到這一天,美國現役軍人和老戰士便排成長隊前往墓地,鳴槍向陣亡將士致意,吹響軍中熄燈號讓死難將士安息。美國還將每年12月7日定為“國難日”,在這一天,全國主要城市都要舉辦不忘國恥的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