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阜陽市歷史悠久,人文蔚盛。歷史上以潁州(今阜陽市區)為中心的南部開發較早。西周以後,在今阜陽境內即建立了媯姓的胡子國,臨泉境內的沈子國,潁上境內的慎等。春秋戰國時,又出現了太和原牆的原陽,倪邱的新,臨泉的寢等縣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漸形成。秦代始置汝陰縣,漢屬汝南郡。三國魏置汝陰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28年)置潁州 ,隋設汝陰郡,唐設潁州,宋設順昌府,元屬汝寧府,明屬鳳陽府。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潁、亳二州首次並為統一版圖。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亳縣復升為州,分出。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潁州為直隸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潁州為潁州府,並以潁州本轄新置附郭縣,乾隆皇帝依奏賜名阜陽縣 。潁州府不僅包括今阜陽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市霍丘縣的大部分地界。
民國38年(1949年)2月,撤亳州市,並入亳縣。同年3月,撤阜陽市,並入阜陽縣。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時,阜陽地區有界首市、亳縣、太和縣、阜陽縣、渦陽縣、蒙城縣、潁上縣、阜南縣、臨泉縣和鳳台縣。縣、市以下劃分區(鎮)。區以下劃分鄉(鎮)。鄉(鎮)以下為行政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阜陽地區專員公署,下轄八縣一個行政辦事處。
1998年2月,亳州市從阜陽市劃出,由省直轄。
2000年5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地級亳州市、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劃歸亳州市管轄。目前,阜陽市轄界首市和太和、臨泉、潁上、阜南四縣及潁州、潁泉、潁東三區。
1953年9月,界首市復原,建界首縣。阜陽地區其它縣區劃未變。
1958年11月,界首縣與太和縣合並為首太縣。阜陽地區其它各縣區劃不變,但縣以下區(鎮)、鄉(鎮)統統復原,建立人民公社,公社以下劃分生產大隊,大隊以下劃分生產隊。
1959年5月,首太縣復原,復分為界首縣、太和縣。
1961年至1962年,阜陽地區各縣劃小公社,公社之上建區,公社以下仍劃分生產大隊,大隊以下劃分生產隊。
1964年10月,建立利辛縣。其轄地包括由阜陽縣劃出的4個區,由蒙城縣劃出的1個區,由渦陽縣劃出的3個區和由鳳台縣劃出的2個區。
1965年,阜陽縣城關鎮改建為阜城鎮,縣級,直屬阜陽專署,其轄區為原阜陽縣城的4個人民公社。
1969年,各縣撤區並社。
1975年12月,建立阜陽市。其轄區除原阜城鎮所屬的4個人民公社外,又將阜陽縣的水上公社和阜陽縣新華區的3個大隊劃入。
1977年1月,鳳台縣從阜陽地區劃出,歸屬淮南市。

1979年,各縣、市再次劃小公社,社上建區。
1983年,全地區各縣市復原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建置,人民公社改建為鄉(鎮)政府,生產大隊改建為村民委員會,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
1985年,阜陽地區轄有阜陽市、亳縣、阜陽縣、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太和縣、潁上縣、阜南縣、臨泉縣、界首縣,共1市10縣。全地區共有125個區、11個區級鎮、658個鄉、33個鄉級鎮、15個辦事處、6647個村民委員會、139個城鎮居民委員會、40941個村民小組。
行政區劃
阜陽市轄3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政府駐潁州區清河路。
行政區 | 面積 | 人口 | 駐地 | 所轄街道鎮鄉 | ||
---|---|---|---|---|---|---|
496 | 70 | |||||
685 | 62 | |||||
643 | 66 | |||||
1818 | 210 | 城關街道、邢塘街道、田橋街道、楊橋鎮、鮦城鎮、譚棚鎮、單橋鎮 滑集鎮、宋集鎮、呂寨鎮、瓦店鎮、姜寨鎮、關廟鎮、楊小街鎮、廟岔鎮 | ||||
1882 | 164 | 城關鎮、舊縣鎮、稅鎮鎮、皮條孫鎮、原牆鎮、倪邱鎮、李興鎮、大新鎮、 肖口鎮、關集鎮、三塔鎮、雙浮鎮、蔡廟鎮、三堂鎮、苗老集鎮、趙廟鎮、 | ||||
1929 | 161 | |||||
1859 | 165 | 慎城鎮、謝橋鎮、南照鎮、楊湖鎮、江口鎮、潤河鎮、新集鎮、魯口鎮 耿棚鎮、半崗鎮、王崗鎮、夏橋鎮、陳橋鎮、黃橋鎮、紅星鎮、迪溝鎮、 | ||||
667 | 76 |
地理環境
阜陽市位于黃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部。地跨東經114°52′—116°49′,北緯32°25′—34°04′。其西北、西、西南分別與河南省的周口、駐馬店、信陽4地市的鄲城、項城、沈丘、新蔡、平輿、淮濱、固始相接,北、東北與亳州的譙城、渦陽、利辛相連,東南與淮南市的鳳台縣、壽縣為鄰,南臨淮河與六安的霍邱縣隔河相望。

氣候
阜陽地區位于暖溫帶南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由于阜陽地區南臨淮河,而淮河以南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因此阜陽地區氣候具有以暖溫帶向北亞熱帶漸變的過渡帶氣候特征。既兼有南北方氣候之長——水資源優于北方,光資源優于南方;同時又兼有南北方氣候之短——有的年份少雨幹旱,有的年份多雨成澇,旱澇災害頻繁,表現出氣候明顯的變異性。
地貌
阜陽市北部與黃河決口扇形地相連,南部與江淮丘崗區隔淮河相望,
全境屬平原地帶,地勢平坦。僅東北部有龍山、輝山、狼山、雙鎖山等石灰岩殘丘分布,其中龍山海拔105米,為全地區最高點;其餘均屬平原地貌,平坦舒展,一望無際。阜陽市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東南以潁上縣姜台子南部地勢最低,海拔17.5米。西北與東南相對落差為14.4米,地面比降為七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
由于阜陽市近代受淮河及其支流蜿蜒切割變遷和黃河歷次南泛的影響,境內沖積物不斷互動堆積,形成了平原之中崗、坡、窪地相間分布,小區地形起伏跌宕,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
水文
阜陽市水資源比較豐富。水資源主要由自然降水,河道過境水和地下水構成。全地區年均降水820至950毫米,年均河道過境水徑流量38.22億立方米。50米以上淺層地下總量每年69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每年約在96.52億立方米左右,可利用量每年在72.22億立方米,水供需比為1.81∶1。每年尚餘水33億立方米。
阜陽市境內河流均屬淮河水系。主要自然河道從西往東依次有谷河、潤河、泉河、潁河、西淝河、茨河、氵解河、包河等。這些河道大都源于黃河南岸平原,屬原雨坡型河道,水源補給主要靠平原地區自然降水;其中隻有洪、潁2河承受一定面積的山區來水,屬山水型河道。
阜陽市地下水資源豐富。淺層含水岩組有兩個含水層,一層約在5至20米,另一層約在30至50米,均受古河道帶發育控製。淺層地下水運動以垂直交替為主,側向徑流極其微弱,屬“入滲蒸發型”。 地下水水質較好,屬碳酸鹽淡水,礦化度小于每升1克,含鹽度在每升5毫克當量左右,含鹼度小于每升4毫克當量,尚未受到人為污染,適宜飲用和工農業生產用水。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阜陽市生物資源相當豐富。野生植物有馬齒莧、蔞蔞菜、豆本菜、面條菜、竹節草、獨草、澤蒜、薺菜、地衣、木蛾、野木耳等。野生動物哺乳類:有黃鼬、野兔、野貓、剌蝟、蝙蝠等;爬行類:有守宮(壁虎)、蜥蜴、赤練蛇、蚯蚓、烏風蛇等;鳥類:有喜鵲、麻雀、杜鵑、啄木鳥、貓頭鷹、烏鴉、鵪鶉、斑鳩、地牯牛、灰鶴、喳喳兒、青雀、灰鷺等;魚類:有鯽魚、魴魚、黑魚、黃魚感、泥鰍等。蟲類:有蜈蚣、蜻蜓、蟬、蝴蝶、馬蜂等。

礦產資源
阜陽市礦物已探明的有煤礦、鐵礦、石灰岩礦和大理石礦。
阜陽市在距今2.7億年至2.4億年的二迭紀形成淺海相——陸相砂頁岩含煤構造,已探明地下煤礦儲量為46.93億噸,其中工業煤儲量9.56億噸,主要分布在潁上縣境內。
鐵礦已探明的僅1處,位于潁上縣縣城西南18公裏的陶壩子一帶,系霍邱鐵礦的延伸部分。礦體賦存在前震旦紀變質岩系中,為沉積變質鐵礦。阜陽市的煤炭蘊藏量達100億噸,可採儲量80多億噸,而且皆為5700大卡左右的優質煤炭。
由國投新集 口孜東礦新集集團投資的劉庄煤礦、謝橋煤礦年產均超過800萬噸,其中劉庄煤礦有兩個第一:被譽為國內第一對數位化的礦井;高度為90.8米的“亞洲第一井塔”。
地熱資源
阜陽近60平方公裏的地下,還儲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太和縣、阜南縣已經開採利用的地熱井,單井出水量每天在500噸以上,水溫可達40~50℃,並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化合物和微量元素。
水資源
阜陽近60平方公裏的地下,還儲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太和縣、阜南縣已經開採利用的地熱井,單井出水量每天在500噸以上,水溫可達40~50℃,並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化合物和微量元素。
人口民族
2014年末,阜陽市常住人口為782.3萬人(居全省第一位),比上年末增加10.7萬人,成長1.39%。城鎮化率37.50%,提高1.27個百分點。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389.6萬人,女性人口392.7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9.03‰,人口死亡率6.39‰,人口自然成長率12.65‰。
經濟概況
綜合
2014年,阜陽市完成生產總值(GDP)1146.1億元,比上年成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9.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71.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85.3億元。人均GDP14752元(折合2401美元)。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5.1億元;全年財政收入180.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3.5億元);全年財政支出350.6億元。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71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8213元。

第一產業
阜陽是國家大型商品糧、棉、油、肉生產基地,2012年糧食總產達104.6億斤,實現“七連增、九連豐”。畜禽養殖業不斷發展壯大,黃牛、生豬出欄量分別佔全省的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一。
2014年,阜陽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002.7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40.0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1.8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42.3千公頃。全年糧食產量548.1萬噸,油料產量8.0萬噸,棉花產量1.5萬噸,蔬菜產量529.2萬噸。全年肉類總產量63.1萬噸,禽蛋產量14.4萬噸,水產品產量10.0萬噸。
第二產業
工業:2014年,阜陽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17戶。規模以上工業中,35個工業行業有33個行業增加值保持成長2個行業下降。其中,紡織業成長18.0%,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成長14.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成長13.2%,農副食品加工業成長12.2%,煤炭開採和洗選業成長11.8%,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成長10.6%,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成長9.9%,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成長9.9%,煙草製品業成長6.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2.7%。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71.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04.8%。主營業務收入1522.3億元,實現利稅169.0億元。
建築業:2014年,阜陽市建築業完成增加值60.9億元。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5.2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682.8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577.8萬平方米。
國內貿易:2014年,阜陽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3.3億元。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01.1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2.2億元。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479.6億元,餐飲收入額93.7億元。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311.4億元。 第三產業
對外經濟:2014年,阜陽市進出口總額16.1億美元。其中,出口14.5億美元,進口1.6億美元。從出口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3.0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1.6億美元。進出口額超百萬美元的企業185家。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家,契約利用外資1927萬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6461萬美元。
金融業:2014年末,阜陽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2047.5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447.0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961.2億元。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61.1億元。
銀行
國家全國性銀行 | 中國人民銀行 | 中國建設銀行 | 中國農業銀行 |
---|---|---|---|
國家全國性銀行 | 中國工商銀行 | 中國光大銀行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
國家全國性銀行 | 中國銀行 | 交通銀行 | 徽商銀行 |
阜陽市區農商銀行 | 潁淮農村商業銀行 | 潁泉農村商業銀行 | 阜陽潁東農村商業銀行 |
各縣農商銀行 | 阜南農村商業銀行 | 太和農村商業銀行 | 潁上農村商業銀行 |
各縣農商銀行和村鎮銀行 | 安徽界首農村商業銀行 | 臨泉縣農村商業銀行 | 太和中銀富登村鎮銀行 |
開發園區
阜陽全市轄區有10個國家級省級市級開發工業園區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4年末,阜陽市有藝術表演團體369個(含個體),文化館9個,公共圖書館7個,博物館8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58.5萬冊,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全年報紙出版量1897萬份;期刊出版量0.8萬冊。
科技事業
截至2014年末阜陽市縣以上政府部門研究與開發機構科技人員447人。國有獨立科研機構10家。全年財政科技投入1.6億元。有高新技術企業54家。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24.5億元;全年專利申請量4331件。其中,發明專利2361件,實用新型專利1522件,面板設計488件。全年專利授權量1310件,其中,發明專利217件,實用新型專利867件,面板設計專利226件。全市有法定質檢機構69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9家。
教育事業
截至2014年末,阜陽市有普通高校4所,當年招生1.0萬人,在校生3.5萬人,畢業生1.1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6所,在校生11.9萬人。普通中學459所,在校生44.9萬人。其中,高中51所,在校生14.7萬人;國中408所,在校生30.2萬人。國小2050所,在校生73.8萬人。幼稚園640所,在園兒童27.0萬人。國中學齡人口入學率99.8%,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1.7%;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0%;國小畢業生升學率99.8%。
- 高等院校
- 中等職校
阜陽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 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 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 重點鄉鎮中等職業學校 |
---|---|---|---|
阜陽市第一高級職業中學 | 太和縣第一高級職業中學 | 阜南縣第一高級職業中學 | 阜陽市寧老庄高級職業中學 |
阜陽市第二高級職業中學 | 太和縣第二高級職業中學 | 潁上縣行知高級職業中學 | 阜陽潁東區口孜高級職業中學 |
阜陽市第三高級職業中學 | 阜陽科技工程學校(界首市) | 安徽省阜陽衛生學校 | 潁上縣新廟高級職業中學 |
阜陽市第四高級職業中學 | 皖北經濟技術學校(臨泉縣) | 安徽省潁上縣衛生學校 | 阜南縣焦陂高級職業中學 |
阜陽市第五高級職業中學 | 阜陽市潁州職業高級中學 | 阜陽市工業經濟學校 | 臨泉縣楊橋高級職業中學 |
- 省重點高中
- 阜陽市初級中學
體育事業
截至2014年末,阜陽市有體育場館10處,縣級全民健身廣場6個,鄉鎮級全民健身廣場56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205個,全民健身苑195個,社區體育俱樂部39個,全民健身晨晚練點494個。全年舉辦大型全民健身活動112次,參與活動人數16萬餘人。全年獲得國際賽事金牌1枚;國家級體育賽事金牌1枚、銅牌2枚;省級體育賽事金牌63枚、銀牌47枚、銅牌48枚。全市批準通過二級運動員126人,二級裁判員527人;發展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598名,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29名。
醫療衛生
截至2014年末,阜陽市有各類衛生機構2647個。其中,醫院8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77個,基層衛生院164個,村衛生室1763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9個,婦幼保健院(所、站)9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個。年末衛生技術人員2821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900人,註冊護士10324人。
私立醫院 | ||
---|---|---|
阜陽伊爾美純韓整形醫院 | 阜陽皮膚醫院 | 阜陽現代醫院 |
阜陽雙龍醫院 | 阜陽華山醫院 | 阜陽中西醫結合肛腸醫院 |
阜陽婦產醫院 | 阜陽創傷醫院 | 阜陽瑪利婭婦產醫院 |
阜陽萬生醫院 |
社會保障
截至2014年末,阜陽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4.3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2.3萬人。年末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4.3萬人,領取基金人數10.0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7.4萬人,領取基金人數26.1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5.0萬人,領取基金人數0.2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8.8萬人,領取基金人數0.1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6.4萬人,領取基金人數0.7萬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78.6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68.7萬人。
截至2014年末,阜陽市有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508個,床位9.4萬張,收養各類人員3.0萬人。年末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0.5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5.3萬人,農村五保供養人數6.9萬人。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298處。全年福利彩票銷售額3.5億元;發行體育彩票2.3億元。
交通
- 概括
阜陽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相互銜接的立體交通網已經形成。6個方向的鐵路在此交匯,成為全國重要的鐵路樞紐,日編組能力達1.8萬節,最高峰日傳送旅客達10萬人。已建成運行的界阜蚌、合淮阜、阜亳、阜周高速公路、阜新高速公路使阜陽形成東引京滬、西通京珠、南連滬漢、北接南洛的高速公路網。境內的淮河、沙潁河是通往華東的重要水運航道。皖北唯一的4C級民航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廈門等10多條航線。
- 鐵路
阜陽鐵路樞紐地處安徽省西北部阜陽市境內,與相鄰的徐州、鄭州、合肥、武漢等樞紐構成輻射狀,是全國六大路網性樞紐之一,在全國鐵路網中具有重要地位。阜陽站是全國五大農民工輸出源頭之一,也鐵道部重點建設的現代化農民車站。阜陽北站並行排列著344根鐵軌,自動化程度為京九鐵路之冠,是京九線上最大的編組站,每日編解能力能達到近1.8萬節。
- 水運
阜陽市全市通航裏程736公裏,是中原通往華東的水運要塞。
阜陽港有界首、太和、潁上、臨泉、阜陽等14個作業區,設計年港口吞吐能力367萬噸。主要有阜陽港界首作業區、阜陽港太和作業區、阜陽港潁上作業區。共有生產性碼頭泊位109個,其中300噸級泊位4個;港區岸線長度4.81公裏,生產用倉庫2748平方米,生產用堆場77969平方米;鐵路專用線2條總長7957米,其中裝卸線長度1600米;全市轄區內擁有18家水運企業、3170艘運輸船舶、118萬噸運力。可以承接各種貨船代理,豫、皖直達江、浙、滬的鐵、公、水聯運業務和直達閩、粵、瓊的江海河聯運業務。
- 航空
阜陽機場位于阜陽市西南部,安徽省三大民用機場之一,距阜陽市中心約9公裏。是安徽省最早的三個民用機場之一,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通航。阜陽機場飛行區按4D級標準設計,跑道長度2400米,寬度60米,停機坪4萬平方米,候機樓面積7200平方米,可滿足高峰每小時600人次需求。同時,航管樓配備國際先進的通信、導航設施,為全天候使用的機場,能起降波音737,麥道90等類型飛機。
- 公路
寧洛高速(阜陽段)南京-滁州-蚌埠-利辛-太和-周口-洛陽
濟廣高速(阜陽段)濟南-商丘-亳州-阜陽-六安-安慶-鷹潭-瑞金-廣州
滁新高速(阜陽段)滁州-定遠-淮南-阜陽(阜南三塔)-臨泉南-新蔡
阜淮高速(阜陽段)阜陽-阜南-淮濱(2017年開建-2019年建成)
阜徐高速(阜陽段)阜陽-渦陽-淮北-徐州(2017年開建-2019年建成)
合阜高速(阜陽段)阜陽-霍邱縣-合肥市(2016年開建-2019年建成)
界阜高速(阜陽段)界首-臨泉-阜南-潁上-固始(規劃中,預計2018年)
沿淮高速(阜陽段)淮濱--阜南-潁上-淮南(規劃中,預計2018年)
未來該市境內將新增兩橫一縱三條國道。縱向國道G220,橫向國道G329、G345
- 公交
截止2014年1月,阜陽市共有30條公交線路,分別是1路、2路、3路、4路、5路、6路、7路、9路、11路、13路、14路、15路、16路、18路、19路、20路、21路、22路、23路、25路、26路、28路、29路、31路、33路、35路、36路、38路、39路、51路。700多台公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全部無人售票,票價1元;其中1路、2路、4路、9路、16路、25路、26路實行季節浮動票價,票價2元。普通車1元 空調車2元 雙層公交1元 東西南北循公交票價2元(西循公交與南循公交票價以實際到站為準。)
- 軌道交通
2013年,阜陽規劃建設三條捷運線路、一條輕軌線路和兩條BRT快速公交線路。其中,三條捷運線路分別為潁東開發區-西湖線路、阜陽工業園-汽貿物流園線路、迴圈經濟園-南部新城線路,一條輕軌線路為西湖北-汽貿物流園線路。
歷史文化
特產
阜陽鹹鴨蛋阜陽河流眾多也是養鴨蛋好地方,自然鴨蛋也很多,阜陽有個最普遍也是最傳統的方法,是由天然燒鹼(草木灰),食用鹽(無公害),腌製15——20天,個個出油。
太和貢椿
太和貢椿中國唐代曾用此物作貢禮,清朝時被御封為“貢椿”,名揚天下。 尤其在谷雨前採摘的椿芽,更是香鮮脆嫩,食之能使人提神、明目。既可沏成椿芽茶,又可調拌成面食。 據《中國中葯大全》記載,椿芽可防止咳嗽、嘶啞、水土不服及妊娠反應等症狀。太和椿芽尤以黑油椿品質最佳,谷雨前來摘,腌製後長年不腐,常食可抗腫瘤。
紅薯冬粉阜陽自古盛產紅薯冬粉,但產于阜南縣苗集鎮的“張古牌傳統農家冬粉”最為著名。
太和櫻桃
太和櫻桃太和縣是中國櫻桃的主要產地,唐宋時期已有名氣,著名品種有:大鷹嘴、杏黃桃、黃金桃、金畿桃、銀紅桃等。其特點為成熟早,果核內無仁、含糖量高。
荊芥是安徽省阜陽市栽培歷史較久的一種夏季綠葉香辛蔬菜,其柔嫩莖葉可作涼拌菜,具有清涼薄荷香味;炒食魚、肉、蝦時,放入荊芥可解除腥味。荊芥在醫學上也有一定價值,取其花穗入葯,可祛風利咽,消除咽腫、火眼等。
柳編阜南黃崗、潁上半崗利用當地豐富的杞柳資源,早在明清時期,就從事柳編生產,為傳統手工藝產品,主要有各式提籃、面包籃、水果盤、食物箱、花籃、動物籃等40多種型號,600多個品種。產品已遠銷日、意、荷、英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阜南杞柳:全縣已發展杞柳十萬畝,年產鮮條1.5億公斤,年創產值2.5億元,面積、產值均居全省第一,是中國四大杞柳產區之一。阜南縣柳編工藝已有500年的歷史,產品暢銷國內二十多個省市、出口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阜南縣有二十餘萬人從事柳編加工。2000年,阜南縣被評為“中國名特優經濟林之鄉”。
界首盧氏彩陶
界首彩陶秉承唐三彩遺風,又吸收了剪紙、木版年畫的藝術風格,在製陶技藝中自成流派。在胎面的製作上,界首彩陶飾以兩層化妝土,在刻畫過程中表現出赭、黃或赭、白兩種基本對比色;在刻畫題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鳥、魚、蟲為創作對象外,還著重吸取了傳統戲曲中的藝術元素,以一幕幕場景的形式加以表現,盧山義的"刀馬人"系列是其代表!
美食
阜陽地鍋雞
阜陽小吃屬安徽沿淮風味,以蚌埠、宿縣、阜陽等地為代表,主要流行于安徽中北部。沿淮風味有質樸、酥脆,鹹鮮、爽口的特色。在烹調上長于燒、炸、餾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
地鍋雞
地鍋雞,現盛行于皖北一帶,特點:地鍋雞很嫩,又保住了雞特有的香味。名稱來歷:舊時農村用的鍋多用磚頭砌起外糊泥巴,在地上添柴燒飯,所以稱為地鍋。地鍋雞的特色在于燒時用木炭,大鐵鍋保持土菜風味,鍋上貼一圈死面鍋餅。起鍋時雞香餅脆。
格拉條
大概起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阜陽,是阜陽特有的一種食物,頗受當地人的喜愛,它的名字來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陽“攪拌”的方言是“擱拉”。而這種類似面條的食物需要將各種作料均勻攪拌所以就被稱為“格拉條”格拉條是一種面條,都叫格拉條。
太和板面
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面食的一面旗幟。相傳太和板面源于三國時期。桃園兄弟”劉備、關羽、張飛駐守潁州(今安徽阜陽),張飛吃面總嫌太軟、不筋鬥、清淡無味;廚師多次琢磨,面經過上百次的試和面成功了;而後張飛對廚師又指明要用羊肉做湯為料,廚師靈機一動,增加近十多種能食用的葯材(當然也包括辣椒)和羊肉一起為張飛做面,張飛吃後頓感可口。之後安徽板面便在穎(阜陽)、宛(南陽)、襄(襄樊)廣為流行。
撒湯
撒湯,是流傳于民間的一種小吃,起源于古潁州。撒湯以其簡單的做法和鮮美的口味被流傳開來。撒湯主要是用羊或者雞的骨頭來熬製的湯,湯裏稍微勾點芡汁,讓湯濃一點。打一個雞蛋在碗裏攪勻,用滾開的湯汁一沖,沖成蛋花,鮮美的撒湯就做成了。
友好城市
中方城市 | 外方城市 | 所屬國家 |
---|---|---|
阜陽市 | 蒙特利公園市 | 美國 |
太和縣 | 南帕沙迪那市 | 美國 |
風景名勝
阜陽天橋

阜陽襟帶淮河,懷抱西湖,淮河的重要支流沙潁河、汾泉河呈“Y”形在阜交匯,東城河、南城河、西城河、東清河、中清河、西清河、一道河、二道河、濟河、古泉河等河網縱橫交錯,慧湖、瑤池、西城河內河、八中塘等溝塘星羅棋布,“水”構成了阜陽最重要的自然景觀元素。城區擁有大小18條河流,在北方城市並不多見。阜陽的18條河流都已打通,形成了統一的水系,重現了古潁州“三清貫潁”美景,18條河流如18根蠶絲,織造出皖北的“濱水城”。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阜陽城中心幹道潁州路附近。據史志記載,因奎星樓不高,文星不太顯露,所以當地文風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于此建文峰塔,以振興阜陽文風。塔為全磚結構,七層八邊形,高31.8米。各層有塔心室,一層獨為一室,北門為階梯入口,有盤旋梯道貫頂。一、三、五、七層四方有四券形門;二、四、六層,在南、西、東三面各有三門。塔為密檐樓閣式,每層疊澀出桅,有仿木結構的磚雕鬥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頂部起脊挑角,三疊珠式寶劍,由鐵製五叉剎桿貫串攢尖,造型樸素庄嚴。文峰塔既與“文”相關又極富道教色彩,該塔一些磚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長壽鹿、靈芝草、龍、鳳,有文人祁求的鯉魚跳龍門,還有陰陽魚圖案。
阜陽生態園
阜陽生態園位于安徽省阜陽市城北新區(古潁州西湖遺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園區、全國科普基地、全國林業科普教育基地。風景區始建于2001年7月,2002年5月1日開園,是一家以農業觀光為主線集“農業示範、科普教育、生態環保、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的著名旅遊景區,總面積1200畝,有現代農業園、熱帶植物園、精品果園、採摘園、江南水鄉、九和塔、龍泉瀑布、豎琴廣場、熊貓館、百鳥園、歐陽修故居——會老堂、水上樂園等18處主題景觀組成,風光旖旎,景色秀美,被譽為“歐公故居、生態仙境”。
奎星樓
位于阜陽市老城東南城牆交結處,又稱拐角樓。據傳晴日登樓可望霍山,
故舊縣志又稱“望霍樓”,俗稱“三篷塔”。原為明萬歷二年(1574年)知州趙世相擴建南城所建敵樓。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全磚結構,三層六邊形,通高9.93米,疊澀出,起脊翹角,結頂飾鐵 製舞鳳,六角製銅製響鈴(1981年重修時改鐵製鈴)。鳳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有瑞應,故頂飾具有傳統文化性質。奎星樓三層均室,但互不貫通。一層朝南開一半圓形券門,二層一門四圓形券窗,三層南門楣額為“奎壁聯輝”。“奎”、“壁”、“鬥”均屬二十八宿星座。
潁州西湖
潁州西湖為國家AAA級風景區,位于阜陽城西北一公裏新泉河兩岸,是古代潁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匯流處。因阜陽在北魏以後稱潁州而得名,為唐、明、清歷代名勝。明代《正德潁州志》載:西湖“長十裏,廣三裏,水深莫測,廣袤相齊”。蘇軾曾在詩中將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滅一塵裏,未覺杭潁誰雌雄”。從宋代起有北宋詞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蘇軾、宋代中書侍郎呂公著等七大名人知潁州,為古潁州西湖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並留下了113首著名詩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詩人的詩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佔四人,還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裏。
迪溝生態樂園
迪溝生態旅遊風景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位于潁上縣東北部的迪溝鎮(原名:湯店鎮),地處濟河,西肥河交匯處,東臨鳳台,北與利辛相接壤,204省道縱穿南北。在小農場的基礎,建成了生態旅遊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整個風景區由竹音寺,五百羅漢堂和生態園組成。五羅漢堂非常完整,且全部由香樟木整雕而成,堪稱“中國雕塑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竹音寺與五百羅漢堂合璧一處,構成了完整的佛教文化場所。迪溝生態園為潁上縣湯店鎮興建的集動植物養殖繁育、觀賞為一體的生態園林。內有數百隻孔雀、上千隻水鳥以及天鵝、鷹鷲、鴕鳥、鸚鵡、大象、老虎、獅子、矮馬、猴子、狗熊等飛禽走獸和數百種植物。
八裏河風景區
國家AAAAA級八裏河風景區,位于安徽省潁上縣南部的八裏河鎮,南臨淮水,東瀕潁河,北距潁城4公裏,西迄阜陽58公裏,東南距合肥170多公裏。該風景區是在多年建設的基礎上,1991年特大 洪水後充分利用低湖沼澤窪地,綜合治理而成的,1996年對外開放,主園區“世界風光”、“錦綉中華”、“鳥語林”、“碧波遊覽區”,佔地3600畝。八裏河的環保成就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環保“全球500佳”,被安徽省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並成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2013年成功躋身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張庄公園
張庄公園位于潁上縣謝橋鎮小張庄,距縣城20公裏,始建于一九七八年,由小張庄村投資興建。一九九五年進行擴建改造,現佔地面積為120畝。公園仙花草茂盛,樹木蔥綠,四周壁畫人物栩栩如生,漢白玉雕亭亭玉立,彩光噴泉波光閃爍,樓台亭閣古樸典雅,環境清幽,風景宜人。望富山是一座人工堆砌的假山,高37米,山坡綠蔭環抱。公園南部是動物園,內有猴山熊館,幾十種珍奇動物供遊人觀賞。公園高有停車場、小吃部、攝影部,為遊人提供優質服務。小張庄為聯合國評選出的生態環境“全球五百佳”。
南湖公園
潁上南湖公園位于潁上縣城南10公裏處,距阜陽60公裏,整座公園建在一個有一萬多畝水面的自然湖面上。公園分南北兩大部分,北部建有三個面積 40-60畝的人工島,每島一景,各具特色,中西合壁,古今輝映,創意新穎。南部湖中以十二生肖形象為特征零星散布十二小島。以各式遊艇穿行其間。南北園景以逶迤曲堤和臥波拱橋分界。曲堤兩側綠柳披拂,參差夾道,漫步堤上橋畔,大有杭州西湖韻味,雖無山水相映而成趣,卻有水天相接之奇觀。尤具特色的是北園口之臥波于清澈水面的長廊,長廊兩端各以九曲橋連通大島景點,長廊造型及廊中彩繪與北京頤和園相仿,幾百幅山水人物圖布滿雕梁畫棟,廊中留有 150個碑位,擬請中國著名書法家將唐詩三百首書寫後刻于碑上,造成中華唐詩三百首長廊碑的絕景。
著名人物
界別 | 人名 | 身份 | 人名 | 身份 |
---|---|---|---|---|
思想界 | 姜子牙 | 齊國開國君主,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 管仲 | 春秋齊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
科學界 | 陳國良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深圳大學電腦與軟體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 劉德培 |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主要從事基因調控和基因治療的研究 |
謝毅 | 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 朱健康 | 美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植物生物學家、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學領軍科學家 | |
郝躍 | 中國科學院院士,微電子學家。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于強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 | |
政治界 | 鮑叔牙 | 春秋齊國大夫,推薦管仲為相,成就齊國霸業,管鮑之交成語來歷。 | 張酺 | 東漢大臣、學者,輔佐漢明帝,漢章帝,漢和帝,三位皇帝,歷位三公,為帝師 |
甘茂 | 先秦時代著名的將領、謀略家,甘羅的祖父,曾在秦國當宰相,後在齊國為上卿 | 李谷 | 五代十國人,27歲舉進士,先後在五代後晉、後漢、後周三朝為官,曾征討淮南 | |
劉福通 | 元末紅巾軍首領,起義反元,攻佔河南許多州縣 ,擁立韓林兒為帝,建立政權 | 時光輝 | 現任上海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上海行政學院院長 | |
韓軍 | 現任宣城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 馬慶生 |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原),現任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 | |
將軍 | 呂蒙 | 東漢末年名將,留下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典故,任東吳大都督,在江陵將關羽斬首 | 朱致遠 | 國軍上將,黃埔軍校第十三任校長 |
烈士 | 王克勤 | 先後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模範共產黨員”、“戰鬥英雄”、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 張蘊華 | 為配合組織和發動了阜陽“四·九”武裝起義,革命失敗,被俘嚴刑拷打,他堅貞不屈,英勇就義,時年32歲 |
文藝界 | 戴厚英 | 作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代表作品《戴厚英隨筆》小說《人啊,人!》 | 康橋 | 著名朗誦藝術家,資深節目主持人,職業配音師,中國網路文學朗誦的奠基人之一。 |
沈婷婷 | 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萬物生長》 | 王樂樂 | 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安徽衛視新生代的超人氣當家偶像主持人 | |
任韌 | 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鳳凰衛視男主播 | 羅彬 | 安徽電視台著名主持人 | |
旅居名人 | 晏殊 | 江西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慶歷四年,貶為工部尚書知穎州,留下名詩 | 歐陽修 | 江西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被貶潁州,留下有關潁州西湖的詩文100多篇 |
蘇軾 |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貶潁州,對潁州西湖進行建造“西湖雖小亦西子,縈流作態清而豐”;“大千起滅一塵裏,未覺杭潁誰雌雄”。 | 曾鞏 | 江西人,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位列唐宋八大家,曾短暫被貶潁州。 |
城市榮譽
序號 | 榮譽名稱 |
---|---|
1 | 2010年度最佳投資城市 |
2 | 2010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
3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4 | 安徽省人居環境獎 |
5 | 安徽省園林城市 |
6 | 中部最佳投資城市 |
7 | 安徽省雙擁模範城市 |
8 | 最具投資潛力的中國城市 |
9 | 2009年蘇商投資中國首選城市 |
10 | 安徽省文明城市 |
11 | 中國書法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