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日文:長崎県
平假名:ながさきけん
羅馬拼音:Nagasaki-ken
政府編號:42000-0
縣廳所在地:長崎市
所屬區域:九州島地方
所屬島嶼:九州島
管轄區域面積:4,092.80 km²(第37名)
——水域面積:8.5%
——人口(2000年)
——人口數:1,516,536(第26名)
——密度:371 / km²
轄下行政區

——郡:4
——市町村:23
ISO 3166-2:JP-42
縣標志
——縣花:杜鵑花、深山霧島杜鵑
——縣鳥:鴛鴦
簡述
長崎縣有為數多達588個的小島,海域面積是陸地面積的約25倍,相當于九州本土的總面積。縣內的陸地起伏不平,海岸線錯綜復雜,由半島、海峽、海灣、海口等形成,總長4,175公裏,堪稱日本第一。由于海灣和海口比較多,所以有著豐富的自然和美麗的景觀。縣內有二個國立公園、二個國定公園和六個縣立自然公園。
由于長崎縣是地域寬廣三面繞海的地形,壹歧和對馬,長崎市和五島,雲仙周邊和其他山地分別具有著三種不同氣候。除了山岳地帶以外整體上是溫暖多雨的海洋性氣候。氣溫受到暖流的影響一年中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溫差較小,平均攝氏16.6度。降水量年均2,000mm,是日本國內雨量較多的縣。
由于該縣離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特別近,距離中國上海860公裏,距離韓國釜山隻有53公裏,所以長崎縣自古以來就是對海外開放的城市。縣內至今還儲存著很多它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小街上都可以發現很多歷史的痕跡存在,是個聞名海內外的很有意思的城市。受到歐洲和中國等文化影響的城市散發出濃鬱的異國情調。
說到觀光,這兒擁有九十九島、五島等許多自然風景優美的島嶼,其海景可謂讓人目不接暇。包括國立公園在內的10個自然公園散布在各地,在長崎溫暖的氣候中表現出悠閒恬靜的風情。
在長崎縣境內,包括離島在內有30處不到的溫泉。特別是1991年火山噴發後聞名世界的雲仙•普賢山岳的周邊成了溫泉的寶庫。遊客可以同時飽享大自然和溫泉。
象征物
![]() | ![]() | ![]() | ![]() |
歷史

古代是肥前國的一部分,隻是是貧窮的海邊地方而已。中世紀的松浦地方、五島列島和對馬是倭寇的一大根據地。1550年葡萄牙船第一次登上了平戶,天主教也隨之傳來。 1570年開港的長崎港成了面向葡萄牙的貿易港口,因此大量的西洋文化流入了長崎。其後,荷蘭和中國的商人也來到長崎進行交易。 1641年以後,日本閉國自封,隻是允許在長崎和荷蘭和中國通商,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200多年。對馬藩在釜山也設定倭館進行朝鮮貿易。
在近代的長崎造船業繁榮昌盛,可是1945年美國投下核子彈長崎市區被破壞了。 佐世保港有美海軍基地。
地理狀況
長崎縣位于九州西北端,由5個半島和許多小島組成(45%的面積是島嶼),東西長213公裏,南北有307公裏的區域。與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距上海約860公裏,從對馬至韓國釜山隻有49.5公裏,自古以來就是與大陸交往的要沖之地。17 世紀以後,建起了與葡萄牙、荷蘭等國進行商業往來的貿易港,曾一時成為基督教傳教的中心地,所以縣內保留有許多極富異國情調的史跡和建築物。
行政區劃

長崎縣8市、70町、1村,縣府在長崎市。 長崎市
佐世保市
島原市
諫早市
大村市
平戶市
松浦市
壹岐市
對馬市
五島市
西海市
雲仙市
西彼杵郡:香焼町伊王島町 高島町野母崎町三和町多良見町長與町時津町 琴海町西彼町西海町大島
町崎戸町大瀬戸町外海町
東彼杵郡:東彼杵町川棚町波佐見町
北高來郡:森山町飯盛町高來町小長井町
南高來郡:有明町國見町瑞穂町吾妻町 愛野町千々石町小浜町南串山町 加津佐町口之津町南有馬町
北有馬町 西有家町 有家町布津町深江町
北松浦郡:大島村 (唯一的一個村)生月町小値賀町宇久町田平町福島町鷹島町江迎町鹿町町小佐々
町 佐々町 吉井町世知原町
南松浦郡:富江町玉之浦町三井楽町岐宿町奈留町若松町上五島町新魚目町有川町奈良尾町
壱岐郡:郷ノ浦町勝本町蘆辺町石田町
下県郡:厳原町美津島町豊玉町
上県郡:峰町上県町上対馬町
旅遊名勝
![]() | 原爆紀念館:為紀念1945年8月9日11:02,長崎遭受的那場大災難,而建起的紀念館。有許許多多受害資料、復原模型等。配有電視熒民間作明白易懂的說明。 |
![]() | 和平公園:位于被炸中心地北側山坡上。圖片上的和平祈禱像高9.7公尺。他右手指天,象征核子彈爆炸的威脅;左手水準伸出象征永遠和平。輕輕閉上的雙眼象征著為犧牲者祈求冥福。 |
![]() | 大浦天主堂:為供奉殉教的26聖人的教堂。是日本最古老的木造哥特式教堂,被定為國寶。 |
![]() | 哥拉巴公園:在昔人外國人的居留地高山手町,有日本最古老的木造洋館哥拉巴宅邸等9座洋館。據說若找到園內2處“心”形石頭,情侶一起碰觸就會帶來幸福。 |
![]() | 新地中華街:日本三大唐人街之一(另二個是橫濱中華街和神戶南京町)。位于長崎市新地町。它是日本最早的中華街,東西南北4個入口都有朱紅色的中式牌樓。街上有各式各樣的中國雜貨店,有長崎名產什錦湯面等。“長崎新地中華街”匾額由王震題寫。 |
![]() | 眼鏡橋:1634年,是從中國來日本興福寺當主持的如定禪師修建的雙孔石拱橋。眼鏡橋跨于中島川上,因為形似眼鏡而得名。——這是日本最古老綿石拱橋,已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物。 |
![]() | 稻佐山:是著名的觀景點。晴天之日,可以看到雲仙和五島列島。這裏也是觀賞被譽為“1000萬美金夜景”的長崎夜色的地方。 |
![]() | 崇福寺:崇福寺、興福寺、聖福寺和福濟寺,被稱為長崎的“四大唐寺”。1629年(明朝末年),來自福州的華僑從老家請來僧人超然,並運來福州的木材,修建了崇福寺。1682年鬧飢荒時,寺院住持為貧民煮粥的大鍋還保留至今。 |
![]() | 孔子廟:始建于1893年,是長崎華僑繼“四大唐寺”之後,在清王朝駐長崎領事館的建議下,由各大鄉幫出資建造,是國外唯一一座由中國人建造的孔子廟。供奉有孔子塑像和四聖牌位,正殿前並列著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人的大型石雕像,每座高1.8米左右,重2噸,是據李公鱗的畫譜塑造的。正殿後面有中國歷代博物館。 |
![]() | 豪斯登堡:荷蘭風情的主題公園。春天可以觀賞100萬株鬱金香的輝煌色彩,夏天可以在向日葵環繞的運河上盡情欣賞各種水上表演。秋冬季節,最令人向往的是這裏夜晚的燈海。 |
![]() | 九十九島: 從佐世保到平戶的海面上,眾列著208座島嶼。這是日本最西端的國立海洋公園。以日本第一的島嶼密度和沉降式海岸線之美而著稱。 |
![]() | 西海渡假村:以西珍珠海為主,附設船舶館、水族館。有海上獨木舟和遊艇等娛樂項目。 |
![]() | 平戶城:別名“龜岡城”,是舊平戶藩主松浦家第26代建築的。在天守閣上,可以俯視平戶港、平戶大橋和市內街道。 |
![]() | 島原城:是島原的象征。由五層高的天守閣和白壁組成的一座美麗的城堡。以天主教為主的農民起義給島原城留下了動亂的史跡。城內有天主教資料館。 |
![]() | 武家屋敷:江戶時代下級武士的住屋。面積有500多平方米,外圍有石牆。道路中間的泉水,在當時是生活用水的來源。泉水流經山本邸、逐邸、島田邸等。 |
風俗節日

長崎燈會(春節起10天):慶祝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期間街道會點起1萬2千個燈籠,還會有中國雜技和祥獅伏瑞、皇帝閱兵、媽祖遊行等節目。 風箏大會(4月至5月):中國風箏約在元代傳至中近東,16世紀傳入歐洲。明代,日本也興起放風箏的習俗。清乾隆年間(1736~1795),日本長崎地區在端午節還舉辦風箏賽會。
賽龍舟大會(7月最後一周周末):自1977年開始舉辦,最早始于1655年,當時賽龍舟以祈求海上商船的安全。龍舟大會除縣內幾十個隊伍外還有來自熊本縣、鳥取縣等縣外隊伍參賽,故被稱為全日本賽龍舟大會。有近十萬市民和遊客前來觀看。

長崎港口節(7月最後一周周末):長崎市的夏日祭典,以長崎港大波止碼頭為中心舉辦體育競賽等活動。 大村越夏節(8月上旬)
西海美國狂歡節(8月份第一個周末)
對馬阿裏郎節(8月份第一個周末):1607 年一個李氏王朝的朝鮮通信使從朝鮮半島來到對馬,為了紀念此事,而舉辦了“阿裏郎節”,此節日已持續了40 年。

流送聖靈節(8月15日):又名送神節,把逝去的人的亡靈放在船上,送往極樂世界,是一個宗教民俗色彩濃重的節日。 中國盂蘭盆會(8月下旬):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華僑思案橋附近的崇福寺,舉行追悼先靈的中國式盂蘭盆會,第3天晚上燒 “金山”、“銀山”。
孔子祭祀(9月最後一個星期六):孔子廟每逢孔子誕辰紀念日,都按照古時儀式,穿上中國傳統服裝舉行隆重的祭孔活動。自1986年起,長崎孔子廟恢復了祭孔盛典活動。
長崎宮日節 (長崎九日節)(10月7、8、9日):長崎最有名的節日。是具有360年以上歷史的諏訪神社的秋祭盛會。各個町每隔七年輪流主辦一次。有傳統舞隊、花車遊行,及20米長的中國舞龍等活動。
宮日(KunChi)是長崎九日的諧音,現被日本指定為國家重要非物質民俗文化遺產。
特色產品
交通

【國際主要航線】
上海→長崎機場,MU519,9:55~12:25,每周一、五;
首爾→長崎機場,1小時20分鍾。
【機場主要交通】
長崎機場→長崎站前:乘巴士約55分鍾;
長崎機場→佐世保站前:乘巴士約1小時20分鍾;
長崎機場→島原巴士中心:乘約1小時40分鍾。
【國內主要交通】
航空:
東京羽田機場→長崎機場:約1小時40分鍾;
大阪關西國際機場→長崎機場:約1小時20分鍾;
大阪伊丹機場→長崎機場:約1小時10分鍾。
JR:
東京站→→博多:乘新幹線(希望號)約5小時;
新大阪站→博多:乘新幹線(希望號)約1小時50分鍾;
博多→長崎:乘特急(海鷗號)約1小時48分鍾;
博多→佐世保:乘特急(綠色號)約1小時40分鍾;
博多→豪斯登堡:乘特急(豪斯登堡號)約1小時37分鍾。
汽車:
長崎→福岡(2小時28分鍾),北九州(2小時56分鍾)
與中國的聯系
經過長崎海域的壹岐島、對馬島、五島群島的過渡,派遣隋、唐使的來往。朱印船*貿易,和鎖國時代中國人居住地都象征著自古以來長崎在日本與中國的交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長崎具有一種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交融在一起的獨特文化。至今,在風俗習慣、飲食、寺院、石橋等各方面都能明顯地看出中國文化的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70年代日中關系正常化以來,中國在長崎市開設了總領事館。長崎縣也在上海市設立了上海事務所,積極發展長崎與中國的交流。
交流年歷表
607年(推古15年) 遣隋使經過壹岐島、對馬島第一次到達隋朝。
1634年(寬永11年) 中國的僧人在長崎建造了眼鏡橋。
1689年(元祿2年) 完成在長崎的中國人居駐地。
1702年(元祿15年) 完成在長崎新地的貿易倉庫。
1923年(大正12年) 長崎與上海之間的定期海運航班的通航。(至1943年)
1972年(昭和47年) 日中關系正常以後,第一回長崎縣友好訪中使節團訪問中國。
1979年(昭和54年) 長崎與上海之間的定期空運航班的通航。
1982年(昭和57年) 長崎縣與福建省締結友好縣省關系。
1985年(昭和60年) 中國駐長崎總領事館開館。
1991年(平成3年) 成立長崎縣貿易協會上海事務所。
1996年(平成8年) 長崎縣與上海市締結友好關系。
1999年(平成11年) 中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 李瑞環 主席訪問長崎。
2006年(平成18年) 為紀念長崎縣與上海市友好交流關系締結10周年,友好代表團訪問中國。
2007年(平成19年) 為紀念長崎縣與上海市友好交流關系締結11周年,友好代表團訪問中國。
締結友好關系的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