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金梭島是洱海裏最大的島嶼,南詔時稱它為中流島,白族話則叫它“串諾”,意思就是海島。金梭島位于洱海的東南部,南北長約兩公裏,平均寬370米,總面積約74萬平方米。據說,島的形狀好象一批織布的梭子,于是就叫字金梭島。明代大理文人李元陽有“天上翼石似金梭,欲織銀蒼水上波”的詩句描繪島上的風光。其實這座島兩面三頭高闊,中部低狹,用“翼石”形容倒是十分貼切的。但是與其說它像梭子,不如說它像棒錘更合適。據唐使樊綽《蠻書》記載,南詔時曾在島上西邊臨港灣的地方建了一座舍利水城。這裏與南詔王都太和城隔水遙遙相望,視野開闊,景致優美,成了南詔王族的避署勝地。過去有人還在廢墟上撿到南詔有字瓦和布紋瓦。自1960年起,村民們在島上開荒種地時經常發現石器、銅器、銅柄鐵劍等文物。文物部門在島中部的新石器遺址進行發掘,文化層堆積深約2米。可見,金梭島早在新時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
構建材質
金梭島是由石灰岩構成的島嶼,傳說是觀音菩薩背來的一塊巨石。島上溶洞有好幾處,其中最長的一處有500多米,掛貫通東西岸,洞內有鍾乳石可供觀賞。目前溶洞景點焉在進行開發之中。
旅遊開發
金梭島的東岸中部是天然的避風港,島上聚居著200多戶白族漁民,全村1000多人口,村名叫海島村,隸屬大理市海東鄉。漁民們除下海捕魚外,以航運砂石建築材料到下關為生計。近年來,到島上來的遊客驟然增多,村民們自發集資進行旅遊設施的建設,旅遊服務業也不斷完善。遊客可以在島上信住白族民居式的旅館,品嘗白族三道茶、白族土八碗、海水煮海魚等風味飲食。
來源神話
與其他白族村庄一樣,海島也建有本主廟。海島本主的封號是“蒼洱神靈帝三星太子”。傳說古時候,金梭島上森林茂密,野獸經常出沒,尤其是猴子特別多,島上的老百姓不得安寧。有個叫張澤新的勇士將猴子趕到雞足山後,在與猴子捕鬥中被推下懸崖,死後被村民奉為本主。這裏的本主節日是每年的陰歷八月二十三日。到這一天村裏將舉辦本主祀典,在古戲台上表演大本曲。
旅遊指南
1、從大理古城出發往東2公裏抵達才村碼頭,購票乘船(船票120元,含羅荃島門票20元和30元的洱海資源保護費),先遊覽羅荃島(羅荃寺、羅荃塔、天鏡閣),之後再乘船前往金梭島(約需5分鍾,登島需交衛生費2元,玉龍宮門票20元)。如人數在10人以上、30人以下,包船更經濟實惠,包船可以不遊羅荃島,可直達金梭島;
2、從大理古城出發往東3公裏抵達龍龕碼頭,購票乘船(船票120元,含羅荃島門票20元和30元的洱海資源保護費),先遊覽羅荃島(羅荃寺、羅荃塔、天鏡閣),之後再乘船前往金梭島(約需5分鍾,登島需交衛生費2元,玉龍宮門票20元)。如人數在10人以上、30人以下,包船更經濟實惠,包船可以不遊羅荃島,可直達金梭島;
3、從大理市區西洱河畔沿海東環海公路前往(需包車),在南村乘船便可抵達金梭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