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年表
1924年1月6日 | 1945年 | 1950年 | 1954年 |
---|---|---|---|
生于全羅南道荷衣島 | 在木浦日報社做記者 | 被俘,被判槍決後逃脫 | 進入政界,反對李承晚政策 |
1961年 | 1973年 | 1980年 | 1987年 |
當選國會議員,後選舉失效 | 被強行押送到韓國監禁 | 被判死刑。後被驅逐出境 | 競爭失意,盧泰愚當選 |
1992年 | 1997年 | 1998年2月25日 | 2000年6月14日 |
金大中競選,輸給金泳三 | 金大中參選,終于獲勝 | 就任韓國第15屆總統 | 發表《6.15北南聯合宣言》。 |
2009年7月13日 | 2009年8月18日下午13:43 | 2009年8月23日 |
因肺炎住院 | 因搶救無效病逝,享年85歲 | 金大中的遺體在首爾下葬 |
人物生平
少年時代
金大中(1924年1月6日--2009年8月18日),金大中生于朝鮮半島西南荷衣島一個小漁村中。家鄉的秀麗風光造就了他的機敏聰慧。童年時期的他就顯露出不同凡響的天賦。他從小愛讀書,喜歡聽老人講政治故事。母親看到他很有天分,就決心培養他。荷衣島上的學校隻能讀到國小四年級,為了使孩子能繼續學習,全家變賣了祖產,搬到木浦市。少年時代,母親對金大中的影響令他終身難忘。金大中常說,自己百折不撓的品格是母親傳給他的。在他七八歲時,曾同村裏的一群大孩子一起外出遊玩,恰巧碰到一個貨郎醉臥路旁。大孩子們一哄而上將貨郎擔子中的貨物一搶而光,還給了金大中一個煙鬥。金大中覺得父親的煙鬥實在太舊了,就將它帶回家孝敬父親。回到家,當把煙鬥交到母親手中時,滿心歡喜的金大中卻挨了母親一頓痛打,然後被母親拉著將煙鬥還給貨郎。

1943年12月,金大中以優良的成績考進木浦商業學校。他時常關註官方報紙對政治訊息的報道,報紙不僅使他盡知天下事,而且也讓他立下了從政的志向。20歲時,金大中出任一家船舶公司的管理委員長,後來辦了一家造船公司。1945年8月韓國光復後,金大中在木浦日報社找到了發揮自己才幹的工作。他從見習編輯和記者轉為高級編輯和記者,由于工作成績顯著,寫了不少有深度的文章,最後晉升為木浦日報社社長。這時他年僅25歲。
勇入政壇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金大中剛剛起步的事業毀于戰火。金大中由此決意從政。從他踏入政壇起,失敗和死亡就像影子一樣追逐著他。在風波迭起的韓國政壇,金大中不斷被拋入谷底,又不斷浮出水面。此後10餘年間,他先後5次競選國會議員,4次慘敗。1961年5月,金大中參加仁濟地區國會議員補缺選舉,當選為國會議員。正在金大中躊躇滿志準備履新之時,突然傳來訊息:陸軍少將樸正熙發動了"5·16"政變!他當選國會議員才3天,連宣誓儀式還未舉行,便被剝奪了資格。但這戲劇性的遭遇反使他的知名度大增。1963年,金大中又如願以償地當選為國會議員,但他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家財耗盡,原配夫人也因操勞過度撒手人寰。

1971年,金大中首次參加總統大選就一舉獲得540萬張選票,險些將以大規模舞弊手段謀求連任的樸正熙拉下馬。當時有的評論認為,"如果有公正的選舉機構監督,正確計算選票,金大中肯定當選總統。" 也正是從這次大選開始,樸正熙政權決心不惜採用任何手段除掉金大中。當年8月,金大中在前往光州參加選舉途中被樸正熙政權精心製造的車禍撞成重傷,骨關節感染留下後遺症,造成一隻腳跛行。1973年8月8日,他在東京被樸正熙政權中央情報局特工綁架,險被碎屍沉海。3天之後,他被蒙住雙眼,放在漢城他的住所門外,總算活著回到了家中。

1976年3月1日,金大中因同其他民主人士一同發布《三一民主宣言》,被樸正熙當局宣布違反禁止批評"維新憲法"的《緊急條例》第九條而被捕,後被大法院判處5年監禁,並剝奪5年公民權。1978年12月提前出獄後,金大中仍繼續生活在被軟禁的環境中。
1979年10月,執政18年的獨裁者樸正熙因統治集團內部爭鬥被殺,由崔圭夏繼任總統。後來,全鬥煥發動軍事政變,逼崔圭夏下台,自任總統。1980年5月17日,金大中因被控策劃當年4月發生在南部光州地區的民眾運動遭到逮捕,並以"叛國罪"被帶上法庭。受牽連者多達200餘人,其中許多人遭受了拷打、電刑、水刑等酷刑。有些人還因此導致終身殘疾,更多人留下了後遺症。11月,金大中被軍事法庭以"陰謀內亂罪"判處死刑。在美國的壓力下,金大中終于相繼被改判為無期徒刑、20年徒刑、緩刑,並于1982年流亡美國"就醫",開始了其人生中的第二次流亡。
1984年,金大中回國。但此時的金大中仍然沒有人身自由。他的郵件被檢查、電話被竊聽,連家人出門也常常受到盤問。重獲自由後的金大中曾先後于1987年和1992年兩次參加總統大選,但分別敗在盧泰愚和金泳三手下。1992年大選揭曉後,金大中宣布"引退",辭去國會議員職務並退出政界。同年9月,他在莫斯科俄羅斯外交學院通過了政治學博士論文答辯。當金大中向外界宣布退出政壇時,許多人認為他將就此淡出政壇。沒料到幾年後,臥薪嘗膽的金大中不但卷土重來,而且以74歲的高齡擊敗所有的對手競選總統獲勝,成為韓國自1948年建國以來第一位在野黨領導人當選的總統。在韓國人心中,金大中是堅忍不拔的象征,常有人用"忍冬草"來比喻他。曾有人這樣評價金大中:"他有著罕見的勇氣和不可動搖的信念,這樣的人當然會成功。"金大中自己也說:"隻有我自己能夠決定我的幸運和不幸。"

執政伊始,金大中就遭遇了亞洲金融危機的考驗。在金融危機中,金大中的表現的確可圈可點。危機期間,金大中夫婦帶頭獻出了家中珍藏的金首飾。金大中還放下總統架子,自告奮勇,表示願意為韓國旅遊業做宣傳。于是全世界的人在"歡迎來韓國"的樂聲中看到了那個著名的韓國旅遊公益廣告,也記住了金大中堅毅而充滿自信的神情。
卸任與逝世
卸任後的金大中由于健康日差,已減少公開活動,最後一次公開露面為2009年5月29日出席前總統盧武鉉的喪禮。同年7月13日,金大中因肺炎住進新村世博蘭斯(Severance:聖弗倫斯)醫院的加護病房,症狀好轉後于22日搬回普通病房。但翌日又因肺梗塞再次轉進加護病房,被轉移到重患者室,並戴著呼吸機接受治療。此後病情一直反復,8月9日病情急劇惡化;8月11日總統李明博曾往醫院探望。2009年8月18日中午13時43分(台北時間12時43分)在醫院病逝,享年85歲。

金大中逝世後,各國及國際組織紛紛表達惋惜之情。沉痛哀悼這個偉大的政治家。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派出五人組、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家族、韓國現任總統李明博、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美國總統巴拉克.海珊.歐巴馬二世等人也分別發表了唁電悼函言論稱贊金大中的功績。即將結束在韓國訪問的聯合國秘長潘基文親赴安置金大中遺體的醫院進行憑吊。8月23日,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的6天國葬禮儀正式結束,其靈柩當日在國家公墓被下葬。
政治舉措
經濟改革
就在金泳三最後一年任期,韓國受到亞洲金融風暴打擊。1998年金大中執政後,推行企業、金融、公共部門和用工製度四大改革。危機期間,金大中夫婦帶頭獻出了家中珍藏的金首飾。金大中成功使韓國的經濟急速復甦。

在金大中的帶領下,韓國民眾在金融危機面前表現得異常團結。許多新婚夫婦主動取消出國度蜜月的計畫,為國家節省外匯。韓國百姓還自發地掀起"獻金愛國運動",那時的韓國街頭隨時可以見到拿著金首飾和金製紀念品的人,排著長隊準備獻金。還有許多人紛紛拿出手裏的美元,到銀行兌換韓元。
政治思想
曾有人預言,一旦金大中掌權,必將對曾迫害他的政治對手進行報復。而金大中當選總統的第二天就聲明:絕不會進行政治報復。在當選後的第四日,因貪污瀆職而坐監的前總統全鬥煥和盧泰愚被特赦。
外交政策
金大中積極推動其陽光政策。2000年,他首度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舉行南北雙邊會談,並因此使他贏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但是後來有指他通過現代集團賄賂金正日1到5億美元才促成此次會談。將對華政策從側重于政治意義調整為重視實際利益的全面政策。金大中政府五年任期內,在發展對華關系方面是成績顯著,中韓兩國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關系。

家庭成員
妻子
金大中的夫人李姬鎬是他的第二位妻子,金大中與李姬鎬結識于朝鮮戰爭中,李姬鎬不顧家人反對嫁給一貧如洗的金大中,承擔撫養孩子的重任,讓金大中全心投入政治活動。金大中親切地稱她為"政治上的同志和生活上的伙伴"。他曾毫不掩飾地對身邊的人說:"我今天這把年紀,仍可自豪地說,我們依舊是熱戀的情侶,絕不比任何一對年輕人遜色。"金大中主張男女平等。他無數次搬家,但自家的門牌上始終並排寫上自己和夫人的名字。這在以男性地位為重心的韓國社會中並不多見。李姬鎬則評價金大中是"一個懂得尊重妻子的男人"。

從金大中被捕到判處死刑以及最後被迫流亡美國的兩年半裏,李姬鎬幾乎每天都給丈夫寫信,前後總計600餘封。李姬鎬說:"我寫信的目的是幫助他不喪失勇氣,堅定信心和希望。"寒流襲來時,她在信中對夫君說:"想到您度日如年,特別是像今天這樣冷空氣襲來的時候,更是心如刀絞。聯想到您今天的一切,淚水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您總以為我是沒有淚水的人,實際上我是一個很愛哭的人。在別人面前,我盡可能忍住眼淚,吞下淚水。特別怕您難過,發誓在您的面前不流淚,可我今天卻不能控製我的眼淚。不是因為我的心變軟了,而是因為很多受苦受難的人出現在我的眼前。"
後來,李姬鎬將這些書信結集出版,定名為《黎明前的祈禱》(此書有中文版發行)。該書在中國的首發式上,專程趕到的李姬鎬深情地告訴記者:"我希望此書出版的版稅能用于中國西部邊遠山村孩子們的教育事業。"
兒子
金大中有三個兒子,長子金弘壹,次子金弘業,幼子金弘傑。弘壹因父親參與反獨裁活動,曾被捕並受嚴刑拷打。2002年因收受1.5億韓元非法資金的罪名被判有罪。次子弘業曾因父親的政治活動遭到拘留審訊。02年7月因涉嫌收受20多億韓元非法資金和逃脫贈與稅等罪名被拘留。2002年,39歲的金弘傑因涉嫌收受15億韓元賄賂而遭到韓國漢城地方檢察院關押候審。
而如今,他的兩個小兒子似乎已經改邪歸正,在第18屆國會選舉期間在務安和新安出馬但落選的金弘業,正準備重振旗鼓。
人物軼事
金大中曾說:"我始終如一保持自己的良知,無論是在監獄裏,還是在死亡的邊沿,盡管對我來說這是一些艱苦的經歷。哪怕對自己不利,哪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或者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時,也要堅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良知來作出行動。""要憎恨的不是人,而是罪惡本身。"

金大中還在公開場合表示:兩位前總統當年畢竟對韓國的經濟起飛有過重大貢獻,而且在產業界有廣泛而深厚的聯系。讓他們獲得自由有助于整合國家,集中力量挽救經濟。人們甚至在金大中正式就任總統的典禮上,看到了崔圭夏、全鬥煥、盧泰愚和金泳三4位前總統在主席台上就座,這在韓國是史無前例的。
喜歡讀書,愛好文藝。曾獲多項國際獎,著有《獄中書信》《大眾經 濟論》以及自傳《我的道路,我的思想》等30多本著作。1998年11月,他作為總統訪問中國時,他的自傳《我的道路,我的思想》中文版出版發行。
個人語錄
"敬天愛人"--金大中獲諾貝爾和平獎的語錄,也是他人生的座右銘。

"要憎恨的不是人,而是罪惡本身。"
"隻有我自己能夠決定我的幸運和不幸。"
"隻要真正具有民族的良心和誠意,就一定能夠走向統一之路。"
"最有價值的禮物蘊含著溫馨的人際關系的本質,如果有金錢和財力這一世俗的價值摻雜進來,禮物的本質就會褪色。"
"照我看來,朝鮮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恨'的文化……在整個歷史過程中,我們一直生活在'恨'之中"。
人物紀念
逝世周年
2010年8月18日日是韓國前總統金大中逝世一周年,韓國上下掀起了悼念金大中的熱潮。輿論指出,從天安艦事件發生以來,韓朝關系正處于緊要關頭,金大中一生致力于改善韓朝關系,這個理由讓韓國民眾更懷念他。

金大中去世一周年追悼儀式昨日在首爾國立顯忠院舉行,金大中遺孀李姬鎬女士和遺屬、朝野議員、市民等1000多名各界人士參加了追悼活動。韓國前總理金碩洙在追悼辭中表示:"金大中在韓國現代史上留下了偉大足跡,我們應該要繼承祖國和平統一等金前總統未能完成的心願。"韓國執政黨大國家黨和最大反對黨民主黨都發表聲明稱:"金前總統的精神仍然活在我們心中。一直以來,韓國政壇動蕩不斷,希望借今天的追悼儀式,我們回顧金大中生前強調的'建設和諧統合社會'的意思。"
在全國上下掀起悼念金大中的熱潮中,本月初剛出版的《金大中自傳》8萬冊銷售一空,出版商已經趕緊忙著印第四版。
另外,金大中故鄉昨日舉行了金大中紀念館開館儀式。金大中母校"木浦第一高中"校友會計畫在校內圖書館前召開金大中銅像豎立儀式。
朝方紀念
2014年8月14日,朝鮮當天下午以朝鮮亞洲太平洋和平委員會的名義向韓方發去通知,表示8月18日韓國前總統金大中逝世5周年之日,朝方將派高層人士在開城工業園區向韓方轉送花圈。金大中和平中心15日回復朝方,希望將日期改為17日。按計畫,韓國最大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議員樸智元、前統一部長官林東源、已故前總統金大中的次子金弘業等5人將于當地時間17日下午前往朝鮮開城接收朝鮮為紀念金大中逝世5周年而贈送的花圈。
人物評價
作為韓國老資格的政治家,金大中一生反獨裁、爭民主,幾度入獄,兩次面臨殺身之災,到了晚年終于執掌國家權柄。金大中政府的誕生不僅是政權的交替,它宣告了韓國長期軍事獨裁政權的結束和民主政治的開始。

金大中的運氣並不好,1998年上台執政之初,一場暴風雨般的金融危機就席卷了韓國,國家處于經濟崩潰的邊緣。金大中受命于危難之時,發動民眾共赴國難,在掀起國民「獻金運動」的同時,大刀闊斧地對韓國經濟結構進行改革。通過對金融、企業、公共部門和勞資四大領域的改革,韓國完成了從低級產品出口型經濟向以信息為中心的高科技型經濟的轉變,被國際社會公認為克服金融危機的「優等生」。

當然,要說金大中最令世界矚目的政績,恐怕還要算是「陽光政策」的提出和實行了。金大中的對朝和解政策,推動了南北關系的改善和半島局勢的緩和。2000年六月,金大中親赴平壤與金正日舉行首腦會晤,實現了南北分裂五十年來首次峰會,雙方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共同宣言」。金大中為此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不過,金大中這一任也並非沒有遺憾,作為韓國第一位由在野黨領袖當選的總統,金大中是打著「反腐、改革」大旗登上總統寶座的。執政期間,金大中政府的高官不斷因權錢交易而鋃鐺入獄。他的兩個兒子也因受賄被判刑,為此金大中先後五次向國民公開道歉。
金大中逝世後,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發言中表示,金大中先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生前為推動中韓關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