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經國務院批準,鄭州輕工業學院建立于1977年。原隸屬于國家輕工業部,是原國家輕工業部為培養行業高級人才在全國設立的八所大學部高校之一,于同年獲得學士授予權,建校即為普通大學部高校,1998年轉為中央和河南省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2011年11月8日,河南省政府和國家煙草專賣局共建鄭州輕工業學院。是國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河南省第一個省級立項博士授予權建設高校,河南省最早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公立高等學校,河南省最早設立的雅思考試中心,是中南地區唯一的以輕工、食品、電器、工業設計為特色的大學部高等學校。

目前正在籌建"鄭州輕工大學"。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止到2013年,學校擁有省級院士工作站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中心2個,鄭州市工程技術中心6個,校級科研機構10個,形成了省、廳(市)、校多層級、分布合理、覆蓋面廣、儀器設備先進和完整的科研平台體系。
機構類型 | 機構名稱 | |
---|---|---|
省級院士工作站 | 河南省嵌入式與智慧型系統院士工作站 | 河南省高壓科學與技術院士工作站 |
河南省超寬頻無線通信技術院士工作站 | ||
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 | 河南省信息化電器重點實驗室 | 河南省表介面科學重點實驗室 |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 ||
省級工程技術中心 | 河南省煙用香精香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河南省製造業信息化技術服務中心 |
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 | 河南省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協同創新中心 | |
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鄭州輕工業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鄭州輕工業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
廳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 | 河南省高校煙草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河南省高校輕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鄭州市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鄭州市信息化電器工技術程中心 | |
鄭州市輕工裝備重點實驗室 | 鄭州市工業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 |
鄭州市多尺度復合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 鄭州市工業控製網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創新團隊
序號 | 團隊名稱 | |
---|---|---|
國家級 | 1 | 教育部多尺度復合功能材料創新團隊 |
省級 | 1 | 河南省多尺度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研究團隊 |
2 | 河南省電器智慧型控製中的信息處理與演算法研究團隊 | |
3 | 河南省中式卷煙減害增香關鍵技術研究團隊 | |
4 | 河南省數位化製造與輕工裝備研究團隊 | |
5 | 河南省應急管理信息技術研究與套用研究團隊 | |
6 | 河南省製冷與低溫設備節能技術創新型科技團隊 | |
7 | 河南省工業機器人技術及套用創新團隊 | |
廳級 | 1 | 河南省高校多尺度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研究團隊 |
2 | 河南省教育廳工業機器人技術及套用創新團隊 | |
市級 | 1 | 鄭州市復雜新產品網路化協同製造平台及其關鍵技術研究創新團隊 |
2 | 鄭州市超市冷藏陳列櫃耦合節能研究創新團隊 | |
3 | 鄭州市表面活性劑合成與套用研究團隊 | |
4 | 鄭州市應急管理信息技術科技創新團隊 | |
5 | 鄭州市功能性多糖科技創新團隊 |
科研成果
2007年以來,在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863計畫等國家科技計畫項目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學校共承擔74項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10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1項國家"863"計畫項目,1項國家軟科學計畫項目。在爭取河南省高層次科技計畫項目方面成績突出。共承擔包括河南省重大科技攻關、河南省傑出人才計畫、河南省傑出青年計畫、河南省高校傑出科研人才創新工程項目、河南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畫等省內有重要影響力的高層次項目27項。承擔省科技廳、省規劃辦、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廳、鄭州市科技局等各類科技計畫項目1135項,涵蓋了科技計畫項目的全部類型,在河南省工科類高校中位居前列。
截止到2013年,學校共有近450餘項成果通過省級鑒定或結項驗收;共獲各類科研成果獎勵400餘項,其中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河南省科技進步獎、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發展研究獎等省部級獎勵77項;圍繞學校重點學科及特色學科發表論文、出版著作的數量和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共出版著作500餘部;發表論文60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1900餘篇。特別是SCI、EI、ISTP三大索引收錄的論文數量顯著增加,共收錄1000餘篇次,授權專利20餘項。
學校與鄭州、許昌、洛陽、南陽、焦作等地方政府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與紅塔集團、紅雲紅河集團、許繼集團、宇通客車等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形成了化工、煙草、食品、機械、工業控製等一批具有學校輕工特色的科技服務領域。在推動產學研結合,探索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學校充分利用生產力促進中心、河南省國家大學科技園等科技成果轉化平台,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學校先後承擔橫向科技開發項目近400項,促進了行業的技術進步。
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于近日陸續揭曉,截至目前,我校共獲批立項34項,其中面上10項、青年16項、聯合6項、主任基金2項,獲批總經費達到1451.3萬元。基金數目首次突破30項,經費首次突破千萬元,無論是數量還是經費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位居河南省高校第8位。
學術資源
圖書資源
截止到2013年,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料169萬餘冊,現有Elsevier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Scopus文摘資料庫、EBSCO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Springer Link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NSTL外文文獻、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讀秀知識庫(數位圖書200餘萬種)等中外文資料庫27個
學術期刊
《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86年創刊,雙月刊,雙月15日出刊,大16開。是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科學計量指標資料庫來源期刊、科技部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學技術文獻資料庫收錄期刊、中文科學技術期刊資料庫收錄期刊、河南省優秀科技期刊、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刊發的所有論文均已通過中國期刊網及萬方資料資源系統數位化期刊群,進入Internet面向世界傳播。
國際交流
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等國十餘所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經常選派專家、學者赴國外講學、深造、考察,並聘請外籍專家來校任教、進行學術交流。學校設有河南省唯一的雅思考試中心,並被英國駐華使館譽為"中國最好的考點之一"。2010年學校獲得招收留學生資格。鄭州輕工業學院于2001年開始從事中外合作辦學活動,是河南省最早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公立高等學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教育部相關法規政策,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遵循"擴大開放、規範辦學、依法管理、促進發展"的方針,依法辦學、規範管理。學校與英國龍比亞大學(現更名為愛丁堡龍比亞大學)有五個中外合作辦學大學部項目,分別為電子商務、國際商務、網際網路技術、工業設計和藝術設計專業。
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于2002年開始招收首屆大學部項目學生,現已有4屆畢業生和6屆動態連線到英國龍比亞大學學習的學生。
2013年12月12日,印度RVS教育集團常務董事、巴拉蒂爾大學RVS文理學院執行校長K.Senthil Ganesh一行對學校進行了友好訪問。學校與印度巴拉蒂爾大學RVS文理學院建立合作關系。同年,鄭州輕工業學院和英國皇家農業大學簽訂的友好合作協定,兩校間3+1+1學士、碩士研究生合作項目正式啓動。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院系名稱 | 專業設定 | |
---|---|---|
鄭州輕工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 大學部 | 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動畫、數位媒體藝術、繪畫、工藝美術、工業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 |
鄭州輕工業學院易斯頓美術學院 | 大學部 | 繪畫、雕塑、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數位媒體藝術、服裝與服飾設計 |
專科 | 裝潢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 |
鄭州輕工業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 | 大學部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點)、化學工程與工藝(電化學、精細化工)、套用化學、環境工程、化學 |
鄭州輕工業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大學部 | 能源與動力工程(製冷與空調方向--國家級特色專業點)、過程裝備與控製工程 |
鄭州輕工業學院建築環境工程學院 | 大學部 | 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
鄭州輕工業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 大學部 | 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 |
鄭州輕工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 大學部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省級特色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 |
鄭州輕工業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大學部 | 電子信息工程 |
鄭州輕工業學院電腦與通信工程學院 | 大學部 | 電腦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工程、軟體工程、物聯網工程、運維與安全、物聯網技術、嵌入式軟體、3G軟體 |
鄭州輕工業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大學部 | 工商管理、商務管理、旅遊管理、會計學(省級特色專業點)、財務管理、經濟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行銷、物流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 |
鄭州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 大學部 | 食品科學與工程(國家特色專業點)、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 |
鄭州輕工業學院煙草科學與工程學院 | 大學部 | 食品科學與工程(煙草科學與工程方向--國家級特色專業點)、煙草學 |
鄭州輕工業學院政法學院 | 大學部 | 社會工作、法學、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
鄭州輕工業學院軟體學院 | 大學部 | 軟體工程(Java技術方向、測試技術方向、過程控製方向、會計方向) |
專科 | 軟體技術(Java技術方向、測試技術方向)、電腦套用技術(.Net技術方向)、電腦網路技術(網頁設計與.Net技術)、網路系統管理 | |
鄭州輕工業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 大學部 | 電子商務、數位媒體藝術、網路工程、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 |
鄭州輕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 | 大學部 | 英語、朝鮮語、漢語國際教育 |
鄭州輕工業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大學部 | 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物理 |
鄭州輕工業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 大學部 | 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套用數學 |
鄭州輕工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 成人 教育 | 藝術設計、電子信息技術和經濟管理等專業 |
鄭州輕工業學院體育系 | 大學部 | 社會體育 |
鄭州輕工業學院輕工職業學院 | 專科 | 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電腦藝術設計、室內裝潢設計、人力資源管理、電腦網路技術等 |
鄭州輕工業學院民族職業學院 | 專科 | 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裝潢設計等 |
鄭州輕工業學院藝術教育中心 | ||
鄭州輕工業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 | 大學部 | |
鄭州輕工業學院工程訓練中心 |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17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200餘人,副高級職稱以上教師600餘人,擁有博士學位教師400餘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的比例達到80%以上。擁有雙聘院士、河南省"百人計畫"人選、省級特聘教授、享受政府津貼專家、省管優秀專家、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省廳級以上學術技術帶頭人200餘人,形成了以院士及河南省特聘教授為核心,以學術造詣深厚的教授、博士為中堅,以中青年教師為支撐的專業技術職務、學歷層次和年齡結構比較合理,專兼結合,具有較高教學科研水準的師資隊伍。學校有電氣工程等9個學科副教授任職資格評審權。
雙聘院士:
特聘教授:
學科建設
學位點建設
學校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資格,擁有化學工程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等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材料學、製冷及低溫工程、發酵工程等9個獨立設定的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自主設定煙草科學與工程等6個目錄外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擁有工程碩士(食品工程、電氣工程、化學工程等14個授權領域)、藝術碩士(設計藝術領域)、工商管理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會計碩士等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是河南省第一個獲批藝術類一級碩士點的高校。具有具有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形成了全日製招生、工程碩士、同等學歷和高校教師攻讀碩士學位、聯合培養博士等不同類型的研究生教育培養體系,截止到2013年,在校研究生達到近1100人。
重點學科建設
電機與電器學科于1999年獲得第五批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在此基礎上套用化學、食品科學于2004年成為第六批河南省重點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于2005年增補為第六批河南省重點學科,學校省級重點學科的數量達到4個。在河南省第八批重點學科申報中,學校共獲得13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3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其中,河南省重點資助學科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等2個。
碩士點和重點學科表
碩士點 | 一級碩士點學科 | 化學工程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機械工程、藝術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管理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10個) |
二級碩士點學科 |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製冷及低溫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控製理論與控製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生物化工、發酵工程(9個) | |
專業學位碩士點 | 藝術碩士、工商管理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會計碩士、工程碩士(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化學工程、電腦技術、物流工程、工業設計工程、儀器儀表工程、控製工程、材料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工程、項目管理、動力工程、工業工程(14個) | |
目錄外碩士點 | 食品科學與工程(煙草科學與工程方向)、信息與計算科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法治、國際商務英語、軟體工程技術與服務、生物信息處理與控製(6個) | |
重點學科 | 省部級 | 重點資助一級學科(2個):食品科學與工程(煙草方向)、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 一級重點學科(13個):電氣工程、機械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腦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輕工技術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設計學 二級重點學科(3個):社會學、凝聚態物理、環境工程 |
校級 | 套用數學、物理電子學、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
教學建設
學生就業
實行主輔修製、導師製等,加強對大學生的綜合貭素、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畢業生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畢業生面向全國擇業,多年來一次就業率均超過85%,整體就業率95%以上。建校以來,為國家和地方的經濟建設輸送了6萬餘名高貭素人才,他們中有成績斐然的專家學者,有政績卓著的黨政工作者,也有卓有建樹的企業家。
精品課程
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7項;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1門;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3個;雙學位授予點5個,省級特色專業14個,省級"專業 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3個;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3個;省級精品課程21門。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煙草化學
省級精品課程(21門):機械製圖 、電腦套用基礎 、微生物學 、程式設計技術 、化工原理 、機械原理 、大學物理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微控製器原理及套用 、市場行銷學 、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 、室內設計 、分析化學 、電子商務概論 、電氣控製及可程式控製器技術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 、煙草化學 、數控加工技術 、高分子化學 、設計概論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特色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工業設計、食品科學與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6個,在省高校排名第二):食品科學與工程(煙草工程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製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腦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省級特色專業(14個):工業設計、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藝術設計、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會計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動畫、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套用化學、市場行銷、朝鮮語(韓語)
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3個):熱能與動力工程、軟體工程、電腦科學與技術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6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市場行銷、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社會工作。
教學團隊
河南省省級教學團隊(7個、總數在全省高校排名第四):煙草科學與工程教學團隊、電器控製技術教學團隊、 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電腦基礎教育 教學團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大學語文教學團隊。
硬體設施
學校設有計算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分析測試中心、網路中心、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體育場、體育館、標準遊泳池等良好的體育設施。配備有電子閱覽、語音聽力等現代化設備。截至2011年底科研教學設備總價值達2.5億元,高速寬頻信息網便捷地連通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教工宿舍等校園的每一角落。學校是"河南省高校數位化校園建設示範工程單位"。
所獲榮譽
截止到2013年,學校獲得"河南公眾最滿意的十佳大學部院校"、"河南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高校綜合實力20強"等榮譽稱號,入選"2012年度河南最具就業競爭力示範院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輕工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最具影響力的十佳職業院 校、畢業生就業指導與就業服務先進單位、河南省教育廳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
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河南省普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被授予"河南省文明學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河南省高校'五好'黨組織"、"全國高校軍訓先進單位"、"鄭州市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兩度被評為"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高等學校"。
2012年,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所評高校有600所大學部院校,我學校在該榜的排名為271位,位列河南高校第8位。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的一般大學排行榜被評高校有610所大學部院校,該校位列河南高校排名第7位。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武書連)的被評高校達705所大學部院校,學校在該榜排名中位列河南高校第9位。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第291位,此次學校在該榜排名中位列河南高校第8位。
文化傳統
學校校訓
為之則易,不為則難。
校訓"為之則易,不為則難"出自清代學者彭端淑一篇文章《為學》,原文是:"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校訓體現出學校在改革發展中勇于開拓、不斷創新的精神風貌,時刻警示、導向他們在謀求更大的發展過程中要敢為、勇為、善為,從而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校訓也激勵廣大同學不畏困難,勇于進取,不斷完善自己,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歷任黨群領導
建校以來歷任黨群領導任職一覽表
時間 | 職務 | 姓名 | 性別 | 備註 |
---|---|---|---|---|
1978.04-1979.09 | 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 李先賢 | 男 | 1983.12-1988.10 任顧問 |
1979.09-1983.12 | 黨委書記 | |||
1983.12-1990.11 | 黨委書記 | 男 | ||
1990.11-2000.06 | 黨委書記 | 程 宏 | 男 | 1997.12-2000.06 主持行政工作 |
2000.06-2006.05 | 黨委書記 | 張亞偉 | 男 | |
2006.05-2012.04 | 黨委書記 | 林世選 | 男 | 1998.09任正院級 |
2012.04至今 | 黨委書記 | 劇乂文 | 男 | |
1979.09-1983.07 | 黨委副書記 | 齊秀山 | 男 | |
1983.12-1988.04 | 黨委副書記 | 李宗元 | 男 | |
1989.04-2000.06 | 黨委副書記 | 趙常獻 | 男 | 1990.11兼紀委書記 1995.07兼工會主席 |
1989.04-1995.07 | 黨委副書記 | 宋立遠 | 男 | |
1996.03-2001.04 | 黨委副書記 | 王保國 | 男 | |
2001.04-2011.12 | 黨委副書記 | 張希凡 | 男 | |
2006.05-2012.04 | 黨委副書記 | 男 | 兼任 | |
2013.05至今 | 黨委副書記 | 石恆真 | 男 | 兼任 |
2000.06至今 | 黨委副書記 | 張勝利 | 女 | 2006.05兼紀委書記 |
2010.11至今 | 黨委副書記 | 竇效民 | 男 | |
1982.05-1983.12 | 紀委書記 | 李先賢 | 男 | 兼任 |
1990.11-2000.06 | 紀委書記 | 趙常獻 | 男 | 兼任 |
2000.06-2006.05 | 紀委書記 | 黃遂清 | 男 | |
2006.05至今 | 紀委書記 | 張勝利 | 女 | 兼任 |
1991.06-1995.07 | 工會主席 | 宋立遠 | 男 | 兼任 |
1995.07-2000.06 | 工會主席 | 趙常獻 | 男 | 兼任 |
2000.06-2004.07 | 工會主席 | 王文亮 | 男 | |
2004.07-2006.05 | 工會主席 | 王 凌 | 女 | |
2006.05至今 | 工會主席 | 李世瑛 | 男 |
歷任行政領導
建校以來歷任行政領導任職一覽表
時間 | 職務 | 姓名 | 性別 | 備註 |
---|---|---|---|---|
1979.09-1983.12 | 院長 | 男 | ||
1988.12-1997.12 | 院長 | 湯天曙 | 男 | 副院長(1987.11-1988.12) |
1997.11-2000.06 | 代理院長 | 程 宏 | 男 | 主持行政工作 |
2000.06-2006.05 | 院長 | 張亞偉 | 男 | |
2006.05-2013.05 | 院長 | 男 | 2002.10任正院級 | |
2013.05至今 | 院長 | 石恆真 | 男 | 2007.08任正院級 |
1979.09-1983.12 | 副院長 | 孟鐵平 | 男 | |
1979.09-1981.11 | 副院長 | 齊秀山 | 男 | |
1980.09-1983.12 | 副院長 | 牛星榮 | 男 | |
1980.09-1981.11 | 副院長 | 牛光煒 | 男 | |
1983.12-1988.12 | 副院長 | 梁金洲 | 男 | 主持行政工作 |
1983.12-1986.12 | 副院長 | 王福久 | 男 | |
1983.12-2000.06 | 副院長 | 周 林 | 男 | |
1987.11-1994.12 | 副院長 | 劉為民 | 男 | |
1990.11-1996.03 | 副院長 | 宋文順 | 男 | |
1995.01-2001.04 | 副院長 | 聞良生 | 男 | |
1996.03-2000.06 | 副院長 | 張平之 | 男 | |
2000.06-2006.05 | 副院長 | 張 鑫 | 男 | 2006.05任 副院級調研員 |
2000.06-2002.10 | 副院長 | 黃布毅 | 女 | |
2001.04-2006.05 | 副院長 | 吳鐵軍 | 男 | 1996.05任正院級 2006.05任正院級調研員 |
2001.04至今 | 副院長 | 龔毅 | 男 | 1996.11任副院級 |
2006.05-2009.07 | 副院長 | 黃遂清 | 男 | 1994.12任副院級 2009.07任正院級調研員 |
2006.05至今 | 副院長 | 陳江風 | 男 | 2001.04任副院級 |
2006.05至今 | 副院長 | 呂彥力 | 男 | |
2008.11至今 | 副院長 | 趙繼紅 | 女 | |
2009.07至今 | 副院長 | 安士偉 | 男 |
校園環境
鄭州輕工業學院分兩個校區辦學,即東風校區和科學校區,佔地總面積1600餘畝。
東風校區
鄭州輕工業學院東風校區位于鄭州市東風路5號,佔地600餘畝。緊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和河南農業大學桃李園學生公寓。
科學校區
鄭州輕工業學院科學校區位于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大道166號。與鄭州大學新校區相鄰,北沿楓楊西街和法青街,西依紅松路和牽牛路,南臨科學大道,東靠須水西路 ,新校區一期、二期工程建設佔地面積:981.7畝 。正在籌建三期工程。新校區發展規模為在校生14300人,控製規模按20000人。新校區位于西大學城內,與鄭州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鄭州煙草研究院等院校相鄰。
社交網路
鄭州輕工業學院貼吧在與鄭輕家園搬遷合並後于2012年4月10日正式開放,鄭州輕工業學院貼吧依托百度搜尋引擎天然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鄭州輕工業學院在校學生最大的網路社交平台。
鄭州輕工業學院貼吧始終以吧友為中心,充分保證言論自由,讓每一個使用者都能在鄭州輕工業學院貼吧體驗到家的感覺是鄭州輕工業學院貼吧全體吧務組成員為之奮鬥的目標。
隨著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校園BBS論壇已經不再是高校師生普遍關註和參與的網路平台。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迅速崛起,基本取代了BBS論壇的地位。2014年,省教育廳在全省推動建立教育系統政務微博,該校新浪官方微博"@鄭州輕工業學院"已經上線運行。學校正在籌劃建立以學校官方微博為核心、部門和院(系)官方微博為分支、學生組織官方微博和師生個人微博參與其中的政務微博體系,這一微博體系將很好地承擔"建言之窗"的功能,暢通師生員工與學校的溝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