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豐臣秀吉(天文6年2月6日- 慶長3年8月18日,即1537年3月17日- 1598年9月18日)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苗字木下藤吉郎,木下秀吉,羽柴秀吉,綽號猴子(見于《太閣素生記》)、禿鼠(見于織田信長給寧寧的書信),本是一足輕(下級步兵),後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自室町幕府瓦解後再次統一日本,並發動萬歷朝鮮戰爭(朝鮮征伐),最高的官位是關白。法名:國泰佑松院殿霊山俊龍大居士,神號豐國大明神(後因豐臣家滅亡而被德川幕府取消)。

1536年出生于尾張國(日本古代令製國之一,現名古屋一帶),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因與繼父不和而離家出走。據說因其自幼生活艱辛、營養不良而身材矮小且形容猥瑣,酷似猿猴,因此被稱為猴子。
在秀吉離家出走期間,他在美濃結識了土豪蜂須賀小六(蜂須賀正勝),此人後來成為秀吉的重要將領。而後秀吉前往東面的今川領,並成為今川家武士松下嘉兵衛的僕役。在這段時間裏秀吉以其出色的商業天賦得到嘉兵衛賞識,但因受到其他僕役的排擠與誹謗使其被迫離開。
大約1555年的時候秀吉回到尾張,並加入當時尾張的領主織田信長麾下。最初秀吉也隻是打雜的僕役,但他的聰明才智得到信長賞識,逐步由僕役升格成為下級武士。
1560年左右,秀吉成為織田家的足輕組頭(足輕是臨時征集的農民兵,組頭相當于小隊長),並參加了著名的桶狹間合戰。據說戰後因其功績信長將淺野家的養女寧寧(似乎也有翻譯成彌彌的)許配給他,這位寧寧小姐後來在秀吉的賢內助,在豐臣政權中影響頗大,人稱“北政所”。
另外需要說一下的是,日本古代等級製度森嚴,貴族(包括武士)以外的普通民眾不允許有姓氏,秀吉在成為武士前稱位藤吉郎,在成為武士後改稱木下藤吉郎秀吉(苗字來源說法不一)。
在桶狹間合戰中打敗並討殺了今川家督今川義元後,信長與從今川獨立的松平元康(後來的德川家康)結盟,以穩定東部防線,而後回過頭來向北攻略美濃的齋藤家。1566年,在多次進攻齋藤失利後,信長決定修築墨股城,但猛將柴田勝家與佐久間信盛先後失利。秀吉臨危授命,他在取得蜂須賀正勝幫助的情況下成功完成任務,傳說墨股城一夜築城,為後世所稱道。

修築墨股後,信長將居城遷往離美濃更近的小牧山城(此前在清州)。不久美濃發生竹中半兵衛以十七騎輕取稻葉山城(齋藤居城)的事件,事後半兵衛放棄稻葉山城。得知此事後,秀吉以“三顧”之禮將半兵衛召至麾下,並借半兵衛之力招降美濃三人眾(稻葉一鐵、安藤守就、氏家卜全)。次年信長出兵稻葉山城,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齋藤龍興兵敗被俘。
此後信長遷居岐埠城(即稻葉山城),並開始在天下布武的名義下開始了統一日本的戰爭。
1568年,前征夷大將軍足利義輝(被三好家殺害)之弟足利義昭來到美濃尋求援助,于是信長便以援助將軍家為名出兵上洛(意指進京)。在打敗三好家後義昭被擁立為將軍。隨後信長又以違抗將軍命令為由出兵越前朝倉家,結果因盟友淺井長政的背叛而被迫撤退。秀吉率部在此戰眾負責殿後,歷史上稱之為“金崎殿後”。
在討伐越前失利後不久因統治權上的分歧織田與足利發生對立。義昭聯絡各路大名一起討伐信長,史稱“信長包圍網”。
此後信長腹背受敵,疲于應付。1573年武田信玄上洛失敗,病死途中,成為信長霸業的轉捩點。同年信長打敗並流放足利義昭,室町幕府滅亡。稍後,信長攻陷淺井家居城小谷城,淺井氏滅亡。不久朝倉家在信長打擊下土崩瓦解,家主被家臣弒殺,其主要家臣亦歸順信長。
也就是在1573年,秀吉因軍功受封淺井故領北近江22萬石,開始躋身于戰國群雄之列。同時他取織田家名將柴田勝家與丹羽長秀名字中各一字創造出一個新苗字——羽柴,稱羽柴築前守秀吉(築前守)是官位。
此後秀吉專心于領國經營。1577年,播磨赤松家投降後,秀吉被轉封至播磨,負責對中國(日本本州島西部地名,非指CHINA)毛利氏的攻略。在此期間秀吉展現出過人的謀略,“幹殺三木”、“水淹高松”等著名戰役不僅遏止了毛利的東進而且迫降宇喜多直家,甚至毛利也難以招架。
但就在1582年秀吉水淹高松期間,信長的部下明智光秀突然謀反殺害信長及其長子信忠,史稱“本能寺之變”。秀吉得知後立刻與毛利議和並回師討伐光秀,史稱“中國大返”。並在山崎合戰中徹底打敗光秀。同年,羽柴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池田恆興四人在清州開會商議織田的繼承問題,結果秀吉在得到丹羽長秀、池田恆興支持的情況下壓製了勝家實際成為織田家的掌權人。

1583年秀吉與柴田勝家在賤岳正式交鋒,結果秀吉取得決定性勝利,勝家逃回居城北之庄後切腹自焚而死。不久後與勝家結盟的信長三子神戶信孝在被信長次子織田信雄軟禁後切腹。同年,秀吉建造了大坂城以為自己的根據地,後來成為日本第二大城市。
1584年,信雄聯合德川家康反對秀吉,雙方對峙于小牧山。為打破僵局秀吉派池田恆興、
森長可等率部偷襲家康領地三河,但遭到家康伏擊,池田恆興、森長可戰死。在戰況失利的情況下秀吉憑借驚人的外交手腕降伏了織田信雄,家康被迫退兵。而後秀吉又以令人難以置魄手段招降德川家康(把妹妹嫁給家康並把自己的母親大政所送去作人質。)。
1585年,秀吉征伐四國,迫降了長宗我部元親。同年秀吉希望成為征夷大將軍,但在公卿的勸阻下轉而向朝廷索取關白的封號。為此秀吉一度打算認前關白近衛前久為義父(因為日本有關白隻能由出自藤原一族的近衛、鷹司、一條、二條、九條等“關白五攝家”世襲的傳統),但秀吉最後放棄此計畫,而要求朝廷賜予新的姓氏。于是朝廷便賜予他“豐臣”這個姓氏,並就任關白。豐臣也由此成為繼“藤原”、“源”、“平”、“橘”等四大姓氏之後的第五大姓氏。不過“豐臣”未能象其餘四大姓那樣發揚光大,因為它隻傳了兩代就絕嗣了。
1587年秀吉又聯合已經歸順的毛利征討九州島津氏,結果不僅迫使其投降,還使其家主島津義久出家,並讓位于相對親豐臣的義弘。
1589年,秀吉征發全國各路大名出兵關東討伐小田原北條氏。經過近一年交鋒北條被迫投降,北條家督北條氏政被迫切腹,其子北條氏直出家。至此秀吉完成全國統一。
在統一過程中,秀吉對各地進行“檢地”,即丈量土地、清查田戶;同時推行“樂市樂座”發展商業;頒布“刀狩令”收繳私人武器,維護治安;推行“兵農分離”,建立職業軍隊加強軍隊戰鬥力。這些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是秀吉得以統一全國的重要保證。
在政治方面,從大名中選出最有勢力者組成“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其中隆景死後由上杉景勝接任)幫助管理國家事務;任命有能力的親信組成“五奉行”(淺野長政、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增田長盛)負責實際工作;另由“三中老”(生駒正親、堀尾吉晴、中村一氏)負責五大老與五奉行之間的協調與溝通。
豐臣政權的統治體製頗為完備,但也存在許多隱憂:家康在地方擁有250萬石的領地,在中央家康又握有重權;晚年糊塗的秀吉將養子豐臣秀次一家滿門抄斬,本來血脈單薄的豐臣家陷入更加擔憂的地步;治下分裂為“文治派”“武斷派”,在秀吉死後發生傾軋,出現了關原之戰豐臣嫡系打嫡系的悲喜劇,也為德川家康逐步擊破豐臣政權埋下隱患。
1592年,在完成對國內的統一後,秀吉出兵侵略朝鮮,此戰日本稱為“文祿·慶長之役”(因當時年號之故),朝鮮稱“壬辰衛國戰爭”“壬辰倭亂”(因1592年為壬辰年之故),中國稱“萬歷朝鮮之役”(因當時年號之故)。
戰爭之初,由于朝鮮國內的政治混亂導致戰場失利,雖然李舜臣率海軍大破日本海軍,挫敗了日軍水陸並進的計畫,但仍然于事無補。半壁江山落入敵手,連首都平壤及陪都開城和漢城也先後陷落。直到1592年末、1593年初明軍援朝局勢才得以好轉。直到1593年4月收復漢城在內的大部分失地,日軍龜縮于南部沿海。此後雙方議和。1597年戰事再起,但在明、朝聯軍打擊下日軍遭到慘敗。1598年秀吉在朝鮮戰場敗局已定,國內德川家康又尾大不掉的情況之下病逝。臨終前,秀吉托孤于前田利家,但此年利家病逝。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與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決戰並取得勝利,1603年德川家康開創幕府取代豐臣政權,1615年大坂夏之陣中徹底滅亡豐臣家,一代豐臣氏如同散花般灰飛煙滅。
人物家譜
父母
父親:木下彌右衛門
母親:大政所
妻妾
正室:高台院(寧寧,北政所)
側室:南殿
側室:淀殿(茶茶,淺井長政長女)
側室:德子(川副正俊女)
側室:南之局(山名豐國女)
側室:松之丸殿(龍子,父京極高吉,母淺井長政之姊)
側室:加賀殿(摩阿,前田利家三女)
側室:甲斐姬(成田氏長女)
側室:三之丸殿(織田信長女)
側室:三條殿(虎,蒲生賢秀女)
側室:姬路殿(織田信包女)
側室:廣澤局(名護屋經勝女)
側室:月桂院(嶋子,足利賴純女)
側室:安樂院(阿種之方,香之前,地侍女)
側室:法鮮尼(宇喜多秀家母)
親族
姐:瑞龍院(三好吉房室)
妹:旭姬
弟:豐臣秀長、豐臣秀昱
義弟:淺野長政
子女
長子:羽柴秀勝(石松丸,南殿之子)(早夭)
次子:豐臣鶴松(早夭)
三子:豐臣秀賴
養子
羽柴秀勝(織田信長四子)
豐臣秀次(秀吉之姊瑞龍院與三好吉房之長子)
豐臣秀勝(秀吉之姊瑞龍院,阿智,與三好吉房之子,豐臣秀次之親弟;正室,淺井江;女兒豐臣完子的第九世孫女九條節子是昭和天皇—裕仁的生母)
結城秀康(德川家康次子)
小早川秀秋(秀吉正室高台院之甥)
養女
豪姫(前田利家女,宇喜多秀家正室)
加賀殿(前田利家四女,豐臣秀吉側室)
菊姫(前田利家庶女,早逝)
小姫(織田信雄女,徳川秀忠正室,早逝)
大善院(豐臣秀長女,毛利秀元室)
淀殿(淺井長政長女,豐臣秀吉側室)
常高院(淺井長政次女,京極高次正室)
督姬(于江與,淺井長政三女,徳川秀忠繼室)
宇喜多直家女(吉川廣家正室)
蜂須賀正勝女(黒田長政正室)
猶子
池田長吉(池田恆興第三子)
宇喜多秀家(宇喜多直家嫡子)
智仁親王(誠仁親王第六皇子)
伊達秀宗(伊達政宗庶長子)
近衛前子(近衛前久女,後陽成天皇女御即中和門院)
甥侄
甥:豐臣秀次
甥:豐臣秀勝
主要政績
他的經貿政策多承傳自織田信長,發展南蠻貿易,以樂座樂市和朱印船貿易等振興商業;並利用控製都市及鑄造貨幣等辦法規範經濟;以太閣檢地和刀狩等政策用來確立稅製,徹底地兵農分離,為江戶時代的幕藩體製打下了穩定的基礎。
刀狩令
戰國時代,人民擁有大量的武器,動不動就以武力來抗爭,因此連戰國武將都感到害怕。1588年,秀吉下達一道命令,禁止百姓擁有長短刀、長槍、火槍等武器,這就是有名的“刀狩令”。雖然在這之前,也有其他的武將實施刀狩令,但不像秀吉的刀狩令那麽徹底,而且是屬于全國性的。當時的農村究竟擁有多少武器,我們從加賀國江沼郡所沒收的武器即可一窺端倪:武士刀一千七百零三支、腰刀一千五百四十支、長槍一百六十支、耙刀五百支、小刀七百支。另外出羽國仙北郡則沒收武士刀二百五十支、腰刀二千七百三十支、長槍三百三十六支、火槍二十六支、弓七十六把、盔甲十二具、頭盔五頂。農民的暴動固然可以用“造反有理”來解釋,但反過來說,一個農村擁有這麽多的武器,不造反也很難。在秀吉的“刀狩令”實施之後,農民的武力可以說遭到沉重打擊。

太閣檢地
在日本史上,有所謂的“太閣檢地”,這太閣當然是指豐臣秀吉,而所謂的“檢地”就是重新測量土地的面積,並調查作物生產量的意思。秀吉在1591年12月辭去“關白”,由他的養子秀次繼承“關白”,自己則成為“太閣”。“太閣”是“關白”禪讓之後的稱呼。就在秀吉成為“太閣”這一年,開始作全國性的檢地,因此稱為“太閣檢地”。其實,秀吉從1583年起就開始檢地,在這之前,其他的戰國武將為了想要重建業已崩潰的土地製度,因此也曾經做過檢地的工作。“太閣檢地”之所以具有特別的重要性,那是代表豐臣秀吉已經完成了日本的統一工作,同時,也表示他為了將來出兵朝鮮而預先作國力調查。此外,經過秀吉的嚴格檢地之後,每塊田地的收獲量都統計得很清楚,農民具有耕作權,同時必須擔負繳納年貢的義務,農民與政府之間的剝削階級(豪農)從此消失。
禁止基督教
基督教是于1549年隨傳教士沙必略傳到日本的,三十三年後的1582年,日本的基督徒已經到達十五萬人,可以說是一百個日本人當中就有一個基督徒,可見基督教的傳播速度非常快速。然而在1587年,豐臣秀吉卻發出一道命令,禁止基督教傳教士進入日本。其最大的原因是,豐臣秀吉唯恐基督教大名(諸侯)將領地捐獻給教會,再度出現類似一向宗信徒暴動的局勢。在禁令中的第一條提到,日本是神國,這表示日本開始吸收歐洲的文明,已經不在印度、中國的圈子裏。有人說,這是最早的“脫亞論”。
出兵朝鮮
就在長久的戰亂接近尾聲,人們歡欣鼓舞地迎接和平的日子來臨時,1592(文祿元年)正月,豐臣秀吉突然發布出兵朝鮮的命令。秀吉的野心不止于朝鮮,他最終的目的是要征服明朝,甚至想要將帝國的版圖擴大到印度、東南亞。雖然有人說秀吉出兵朝鮮的動機,是由于他喪失了最心愛的三歲大的兒子鶴松(1591年),但是在這之前,他已經向傳教士說過要出兵朝鮮,所以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比較可靠的說法是,沒有一個封建領主不想擴大自己的領土,而且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之後,已經沒有領地可以犒賞有功的將領。如果佔領了中國,當然不愁沒有領地可以分發。就在出兵朝鮮的前後,秀吉分別寫信給琉球(1590年)、菲律賓(1591年)、高山國(台灣,1593年),要求服從朝貢。當時的台灣正是中國等海盜的根據地,是軍事、貿易、交通的要沖。秀吉的軍隊在攻打朝鮮二十天後,已經攻陷漢城,可謂勢如破竹,日軍的致勝關鍵在于擁有先進的歐式火槍。就在秀吉得意忘形之際,朝鮮的遊擊隊開始在各地反擊,名將李舜臣更率領朝鮮的水軍,以龜甲船及船炮震天雷大破日本的軍隊,控製了製海權。進入嚴寒的冬天之後,明朝的救援軍隊又趕到朝鮮,日軍在飢寒交迫中犧牲慘重,厭戰氣氛彌漫。
秀吉本來想要談和,但是1596年9月1日看到明使的國書,上面寫著要封秀吉為日該國王,並將日本當作明朝的屬國。秀吉看了之後暴跳如雷,當天晚上發布命令,再度出征朝鮮。這次的出兵軍隊隻有十四萬,而且僅能佔據朝鮮的最南端。在第二次出兵的前後,日軍對朝鮮民眾的殘害更加激烈,而且日軍為了爭取戰功,將戰死的朝鮮軍隊的鼻子、耳朵割下,用鹽醋防腐寄回日本給豐臣秀吉,由于以數量記功,所以很多無辜的老弱婦孺都受到殘害。這些鼻子與耳朵埋葬在京都方廣寺大佛的西側,今日則稱為“鼻冢”。至今,韓國人一提到豐臣秀吉,莫不咬牙切齒。秀吉的軍隊除了殺害朝鮮軍民之外,又強行押解五、六萬朝鮮俘虜到日本耕作。除了農民之外,日軍還強押大量的陶藝、印刷、刺綉等師匠到日本來,使得日本的陶藝水準大舉提高。陶活字的傳來,更帶動了日後江戶時代的出版風潮。朱子學者姜沆則帶給日本的朱子學莫大的影響。這是侵略戰爭無意中的文化產物。
個人軼事
有一位日本商人呂宋助左衛門從菲律賓帶一個壺,結果秀吉當作茶壺來使用。最後才知道那是西洋的夜壺。
秀吉體型瘦小,但動作敏捷極富才智戰略,頗為織田信長欣賞;雖織田以禿鼠(出現于信長寫給寧寧之信中可見)稱呼他,卻也不吝于拔擢豐臣秀吉升遷,豐臣遂忠心耿耿于織田;為德川素所忌憚豐臣之能戰。
在前田利家及弗洛伊斯的記載相關書籍,秀吉的右手有六隻手指,拇指有多一隻手指,但後來秀吉不欲醜聞發生,故意隱藏六隻手指的事情。
秀吉的死因至今仍是個謎,官方對其死因保密。有不同說法,有腦梅毒、痢病(赤痢、疫痢之類)等說法。明朝人沈惟敬則稱他是被毒死的。腦神經外科醫生若林利光則在2009年提出一種新的觀點,認為他死于腳氣。
晚年因為衰老,不復年輕時的出色判斷力,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這也是豐臣氏滅亡的原因。其晚年昏庸多疑,將知名茶人千利休及豐臣秀次一族賜死,以及發動朝鮮半島的文祿·慶長之役是他最大的爭議。
其他形象
小說
《新史太閣記》司馬遼太郎
《新書太閣記》吉川英治
《異本太閣記》山岡庄八
《妖說太閣記》山田風太郎
《夢中夢》津本陽
《秀吉與利休》野上彌生子
《秀吉之枷》加藤廣
電影
《大盜石川五右衛門》(2009)
電視劇
登場系列作品眾多,在此隻列主角
《太閣記》(NHK大河劇)(1965年、緒形拳飾秀吉)
《秀吉》(NHK大河劇)(1996年、竹中直人飾)
《太閣記 稱為猴子的男人》(2003年、富士電視台 秀吉役:草彅剛)
《太閣記~取得天下的人》(2006年、朝日電視台 秀吉役:中村橋之助 (第三代))
《江~公主們的戰國~ 》(NHK大河劇)(2011年、NHK大河劇 岸谷五朗飾)
遊戲
太閣立志傳系列(光榮、主角)
戰國無雙系列(光榮)
大蛇無雙系列(光榮)
信長之野望系列(光榮)
鬼武者系列(Capcom)
戰國BASARA系列(Capcom)
戰國蘭斯 - 遊戲中秀吉被定位成信長的寵物猴子,信長被魔人附身以後成為使徒之一
模型玩具
真空路守 NO.8 秀吉張斬
Doyusha童友社1/3名刀二刀豐臣秀吉
Doyusha童友社 1/360 和歌山城
Doyusha童友社 samurai armet 豐臣秀吉
bb戰士 NO.354 SD戰國傳 武神降臨篇 豐臣秀吉頑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