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1. 論文題目
1.題名規範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容,有助于選定關鍵字,符合編製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
2.命題方式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
3.註意事項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
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
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于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製,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2. 作者
1.作者署名規範
作者署名置于題名下方,團體作者的執筆人,也可標註于篇首頁地腳位置。有時,作者姓名亦可標註于正文末尾。
示例:王軍1,張紅2,劉力1
(1.××師範大學物理系,北京 100875;2.××教育學院物理系,北京 100011)
2.翻譯作者及其單位名稱的註意事項
①翻譯單位名稱不要採取縮寫,要由小到大寫全,並附地址和郵政編碼,確保聯系方便。
②翻譯單位名稱要採用該單位統一的譯法。
③作者姓名按漢語拼音拼寫,採用姓前名後,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復姓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字,雙名中間加連字元,姓氏與名均不縮寫。
例如:
LI Hua(李華),ZHANG Xi-he(張錫和),ZHUGE Ying(諸葛穎)
3. 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4. 摘要
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隨著電腦技術和因特網的迅猛發展,網上查詢、檢索和下載專業資料已成為當前科技信息情報檢索的重要手段,對于網上各類全文資料庫或文摘資料庫,論文摘要的索引是讀者檢索文獻的重要工具,為科技情報文獻檢索資料庫的建設和維護提供方便。摘要是對論文綜合的介紹,使人了解論文闡述的主要內容。論文發表後,文摘雜志或各種資料庫對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讓讀者盡快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以補充題名的不足,從而避免他人編寫摘要可能產生的誤解、欠缺甚至錯誤。所以論文摘要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論文的被檢索率和被引頻次。
1.摘要的規範
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注解和評論的簡短陳述,要求扼要地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論,是一篇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廣、擴展。
2.撰寫摘要註意事項
①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諱把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不要照搬論文正文中的小標題(目錄)或論文結論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詮釋論文內容。
②盡量採用文字敘述,不要將文中的資料羅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簡潔,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應移除無意義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內容不宜展開論證說明,不要列舉例證,不介紹研究過程;
③摘要的內容必須完整,不能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內容(或觀點)遺漏,應寫成一篇可以獨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條列式書寫法。陳述要客觀,對研究過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說明。
3.撰寫英文摘要註意事項
以上中文摘要編寫的註意事項都適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語有其自己的表達方式、語言習慣,在撰寫英文摘要時應特別註意。
5.關鍵字
關鍵字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辭彙。關鍵字是用作電腦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征的詞語,便于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辭彙作為關鍵字,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範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範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1.關鍵字規範
關鍵字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片語,通常以與正文不同的字型字型大小編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選3~8個,多個關鍵字之間用分號分隔,按詞條的外延(概念範圍)層次從大到小排列。
關鍵字一般是名詞性的詞或片語,個別情況下也有動詞性的詞或片語。
應標註與中文關鍵字對應的英文關鍵字。編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中文關鍵字前以“關鍵字:”或“[關鍵字]”作為標識;英文關鍵字前以“Key words”作為標識。
關鍵字應盡量從國家標準《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字標註。關鍵字應採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技術詞條。
2.選擇關鍵字的方法
關鍵字的一般選擇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出現頻率較高且比較關鍵的詞)中選出來。
6. 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範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分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小邏輯段,一個小邏輯段可包含一個或幾個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幹層次。論文的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五級 。
7. 致謝
一項科研成果或技術創新,往往不是獨自一人可以完成的,還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和幫助.因此,在許多論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謝"。主要對論文完成期間得到的幫助表示感謝,這是學術界謙遜和有禮貌的一種表現。
論文著作權
論文著作權實行自願登記,論文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我國實行作品自願登記製度的在于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于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
學位論文
學位申請者為申請學位而提出撰寫的學術論文叫學位論文。這種論文是考核申請者能否被授予學位的重要條件。
學位申請者如果能通過規定的課程考試,而論文的審查和答辯合格,那麽就給予學位。如果說學位申請者的課程考試通過了,但論文在答辯時被評為不合格,那麽就不會授予他學位。
有資格申請學位並為申請學位所寫的那篇畢業論文就稱為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既是學位論文又是畢業論文。
學術論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VDC 001.81、CB 7713-87號檔案給學術論文的定義為: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的知識和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套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檔案。
在社會科學領域,人們通常把表達科研成果的論文稱為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具有四大特點:①學術性 ②科學性 ③創造性 ④理論性
一、學術性
學術論文的科學性,要求作者在立論上不得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得主觀臆造,必須切實地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結論。在論據上,應盡可能多地佔有資料,以最充分的、確鑿有力的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在論證時,必須經過周密的思考,進行嚴謹的論證。
二、科學性
科學研究是對新知識的探求。創造性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學術論文的創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這是因為科學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統的”,“科學方法主要是發現新現象、製定新理論的一種手段,舊的科學理論就必然會不斷地為新理論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沒有創造性,學術論文就沒有科學價值。
三、創造性
學術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不能隻是材料的羅列,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一般來說,學術論文具有論證色彩,或具有論辯色彩。論文的內容必須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符合“實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綜合” 的科學研究方法。
四、理論性
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科學道理,不僅要做到文從字順,而且要準確、鮮明、和諧、力求生動。
預防侵權措施
論文正式投稿前,著作權也可以在國家或省市直轄市著作權管理部分登記,或選擇學會等第三方平台預選登記備案,特別是各種需要證實某一時刻,某人已經擁有什麽數位形式潛在著作資源,包括論文底稿 草稿 完整稿件,實驗資料等選擇包括並不限于數位指紋技術 數位水印技術,反盜載技術,融合可信時間戳技術 公證信箱等可信第三方群技術的大眾著作權保護平台進行自主存證,進行論文存證時間識別和多緯度智慧型識別,其科學性 可以自主驗證對證.著作權糾紛時,提供初步第三方證據,需要時司法鑒定機構,提高法律證據有效性,這是在歐洲發達國家已經盛行很多年,與官方人工登記相互補充
8. 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于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註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參考文獻的作用是:
(1) 著錄參考文獻可以反映論文作者的科學態度和論文具有真實、廣泛的科學依據,也反映出該論文的起點和深度。
(2)著錄參考文獻能方便地把論文作者的成果與前人的成果區別開來。
(3)著錄參考文獻能起索引作用。
(4)著錄參考文獻有利于節省論文篇幅。(5)著錄參考文獻有助于科技情報人員進行情報研究和文摘計量學研究。例如:

期刊標識符號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1999-01-12印發《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資料規範 ——CAJ-CD B/T 1-1998》
文獻標識碼(WM) Document code 置分類號之後。
B——實用性技術成果報告(科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社科)
C——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包括領導講話、特約評論等)
D——一般動態性信息(通訊、報道、會議活動、專訪等)
E——檔案、資料(包括歷史資料、統計資料、機構、人物、書刊、知識介紹等)
常見問題
論文常見缺點
(1)設計缺陷,樣本不足,統計處理缺或不當或解釋不科學。
(2)題目提煉不好或文不切題。
(3)不採用結構式摘要。
(4)引言不當:引言是正文的開始,在于引入主題內容,說明論文目的,主要敘述該論文的動機、目的、內容和意義。簡言之,引言就是提出論點,指明目的。還可簡要介紹歷史背景,使讀者了解該課題的來龍去脈、歷史淵源。
(5)摘要、引言、結果、討論中有不必要的重復,討論寫成了綜述和教科書式。
(6)計量單位和符號使用不規範。
(7)不善于用圖文表達。
(8)概念不清晰或術語不規範。
(9)因果關系的推理判斷上不嚴謹和脫離實際。
(10)語言能力欠缺導致的文章不夠簡明清晰甚至文理不通。論文常見缺點中依次以參考文獻、關鍵字、圖表、題目、摘要、引言和署名等項目最常出錯,有統計報道指出其中參考文獻著錄有問題者高達83 07%,關鍵字不準確或過多或過少者有65 61%。
基本類型
1.專題型論文
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2.論辯型論文
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3.綜述型論文
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4.綜合型論文
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相關論文
學位申請者為申請學位而提出撰寫的學術論文叫學位論文。這種論文是考核申請者能否被授予學位的重要條件。
學位申請者如果能通過規定的課程考試,而論文的審查和答辯合格,那麽就給予學位。如果說學位申請者的課程考試通過了,但論文在答辯時被評為不合格,那麽就不會授予他學位。
有資格申請學位並為申請學位所寫的那篇畢業論文就稱為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既是學位論文又是畢業論文。
學術論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VDC 001.81、CB 7713-87號檔案給學術論文的定義為: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的知識和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套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檔案。
在社會科學領域,人們通常把表達科研成果的論文稱為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具有四大特點:①學術性 ②科學性 ③創造性 ④理論性
發表流程
1,發表論文的過程。 投稿-審稿-用稿通知-辦理相關費用-出刊-郵遞樣刊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選定期刊後,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書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採用電子稿件形式。

2.發表論文審核時間
一般普通刊物(省級、國家級)審核時間為一周,高質量的雜志,審核時間為14-20天。
核心期刊審核時間一般為4個月,須經過初審、復審、終審三道程式。
3.發表論文有效問題。
國家規定,必須發表在正規的CN期刊正刊上,論文才有效,但也有一部分高校有更低的要求,研究生答辯之前論文可以發表在增刊上。
4.期刊的級別問題。
國家從來沒有對期刊進行過級別劃分。但各單位一般根據期刊的主管單位的級別來對期刊劃為省級期刊和國家級期刊。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是省級單位。
國家級期刊 主管單位是國家部門或直屬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