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行政管理是指國家各級政府部門在執行法定職能及其具體運作的過程中,對所經歷的程式、環節,以及所處理的事項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動。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也可以泛指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統是一類組織系統。它是社會系統的一個重要分系統。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管理的對象日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現代行政管理多套用系統工程思想和方法,以減少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支出和浪費,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最廣義的:指一切社會組織、團體對有關事務的治理、管理和執行的社會活動。
狹義的:指國家行政機關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又稱為公共行政。
主要特點
1、一切行政活動都是直接或間接與國家權力相聯系,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

2.行政管理是根據國家法律推行政務的組織活動。在執行中又能動地參與和影響國家立法和政治決策,製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種重要活動方式。
3.行政管理既管理社會的公共事務,又執行階級統治的政治職能。
4.行政管理要講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它通過計畫、組織、指揮、控製、協調、監督和改革等方式,最優地實現預定的國家任務,並達到應有的社會效果。
5.行政管理是人類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的一個特定領域,有它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性。
需掌握的知識
2.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統分析、統計分析、調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學方法
3.具有從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黨和國家的特別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行政學的理論前沿以及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策劃、組織、執行的實際工作能力。
國家重點學科分布
擁有行政管理國家重點學科的高校: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四川廣播電視大學。
基本術語
行政管理的主要類型有:
國民經濟管理
這是國家行政機關對社會經濟生活所實行的管理。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運輸、財政金融、商業貿易 以及環境保護和公用事業的管理。
文化教育管理
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的管理。
國防軍事管理。包括征兵、武裝力量建設、軍事科學 研究、國防工程建設等管理。
公安司法行政管理
包括治安、交通、消防、邊防等管理,以及律師事務、公證事務、勞改獄政管理等。
民政管理
包括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和安置等管理。
外交事務管理。
包括外交活動、對外經濟貿易、對外文化交流、國際旅遊活動等管理。
職能
從行政管理過程來看,它主要有四項基本職能。
計畫。包括製定計畫、下達指示、作出決議、進行安排等。
組織。把已經確定的計畫和決策付諸實施。組織活動還包括對機構的設定、調整和有效運用,對人員的選拔調配、培訓和考核。
協調。通過政策、法令和各種具體措施,不斷改善和調整組織之間、人員之間、活動之間的各種關系。使各項工作分工明確、配合密切、步調一致,以共同實現預定目標。
控製。即監督、檢查的職能。可以通過統計資料和即時信息的分析,如人事、組織、財務等情況進行控製。
發展歷程
自從產生國家以來,就有了行政管理但是直到19世紀末才開始形成為一門學科。它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時期:

傳統管理時期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德國學者L.von施泰因首先提出“行政學”一詞。1887年美國學者I.W.威爾遜發表了行政學的研究一文。1900年美國行政學家F.J.古德諾提出政治與行政分離的主張。1926年美國學者L.D.懷特對行政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作了系統的論述,開始形成行政學的體系。 早期行政學以研究政府行政效率和節省開支為目標,其內容包括:主張政治與行政分離,實現組織系統化,工作方法程式化、機關事務計畫化、工作要求標準化等,以達到權責分明,追求實效。
科學管理時期
20~50年代由于科學管理和行為科學等理論和方法的不斷引進,行政管理學的內容不斷更新。許多行政學家根據F.W.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採用把目標分解成若幹層次的小目標,並為實現每個目標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採用科學的辦事程式和工作方法,使各項行政工作也能象工業生產流水作業一樣,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行為科學的興起促使行政管理學轉向從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的角度對人的行為和心理因素以及人與周圍環境關系的研究,並註意激發人的積極因素。
系統管理時期
從50年代起,行政管理有許多新的發展。許多行政管理學家把40年代以來出現的資訊理論、控製論、運籌學等理論和方法用來研究行政管理同時由于行政管理涉及面愈來愈廣,需要考慮的因素愈來愈多,需要把行政管理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
專業自考
專科段
主考院校:中山大學
專業代號:A030301
報考範圍:全省及港澳地區
開考方式:面向社會及獨立辦
課程設定:必考課程14門,共69學分;選考課程0門,共0學分;加考課程1門,共4學分
說明: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兩門課程,但須加考231課
備註:根據粵考委8號檔案《轉發全國考辦關于調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學語文》課程設定有關事項的通知,本專業從2007年4月開始調整考試計畫
大學部段
主考院校:中山大學
專業代號:B030302
報考範圍:全省及港澳地區
開考方式:面向社會及獨立辦
課程設定:必考課程11門,共47學分;選考課程13門,共79學分;加考課程1門,共4學分
說明:
1、101至113課程中須選考不少于24學分。
2、非政治學類專業專科(或以上)畢業生報考報考本專業須選考108和109兩門課程。
3、考生在報考選考課程時,不得重復其專科專業中已經考試通過的課程。
4、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兩門課程,但須加考231課程。
5、考生在辦理畢業時,需提供其專科學習的完整成績單原件及影印件。
6、本專業僅接受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或以上)畢業生申辦畢業
備註:
1.根據粵考委33號檔案《關于調整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行政管理學專業(獨立大學部段)考試計畫的通知》,本專業從2007年開始調整考試計畫
2.根據粵考委31號檔案《關于調整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行政管理學專業(獨立大學部段)考試計畫的通知》,本專業從2009年1月開始調整考試計畫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1.掌握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統分析、統計分析、調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學方法;
3.具有從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黨和國家的特別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行政學的理論前沿以及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策劃、組織、執行的實際工作能力。
就業方向
1. 在縣級以上政府的民政職能部門和事業單位就業;
2. 從事鄉鎮民政辦公室管理工作;
3. 從事城鎮街道民政所管理工作;
4. 從事縣(或市)以上民政部門以及民間組織中介機構管理工作;
5. 從事婚姻服務中介機構、收養登記服務中介機構管理工作;
6. 從事婚姻管理、收養登記管理、行政區劃管理工作;
7. 從事地名管理、社團管理工作;
8. 從事殯葬管理、收容遣送管理等工作。畢業生可從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行政協理員,辦公室主任、行政主管、協調層或決策層高級助理,中外大中型企業前台秘書、行政主管、行政總監、總經理助理等職畢業生適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涉外經濟管理部門、經濟監督檢查等管理部門從事政策和法規研究及實際工作,學校、科研部門的教學或科研工作,大、中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
知識和能力
2.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統分析、統計分析、調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學方法;
3.具有從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黨和國家的特別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行政學的理論前沿以及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策劃、組織、執行的實際工作能力。
管理範圍
行政組織
行政運作(行政的動態現象)
- 訂定政策:行動指引。
- 行政計畫:各個部門確立目標、達成目標的方法。
- 行政領導:行政工作中的管理藝術。
- 行政溝通與協調。
- 人員激勵::了解成員需求、激發工作意願。
- 行政控製:經由一定的手段,控製行政政策得以依照計畫實施。
- 公眾關系:爭取公眾了解、支持、信任,發展組織和公眾的健全關系。以公眾利益及社會責任為前提,而與人為善、與人溝通。
人事行政
財物行政
公務管理
公務倫理
企業方面
企業行政管理是企業管理與行政管理相結合而產生的一個概念,是指依靠企業行政組織、按照行政渠道管理企業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那麽怎樣才能做好企業行政管理呢?

1.確立正確引導、準確評價與適當獎勵相結合的激勵機製。企業行政管理的最佳化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被管理者的積極有效的配合和實施。因此對人的管理是現代企業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而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製是有效實施對人的管理的重要保障,這就要求:以恰當的目標來引導正確的反應行為,以準確的績效評價作為獎勵的科學依據,以不同客體的針對性獎勵措施完成激勵機製的良性迴圈。隻有實現了引導、評價、獎勵三者的有效結合,激勵機製才會在企業行政管理中圓滿達到預期效果。
2.實行和完善行政首長負責製。實行行政首長(廠長或經理)負責製,建立以其為首的指揮系統是科學行政管理的基礎。這就要求,首先必須明確行政首腦的職責和許可權,保證其有足夠的行政權力和必要的權威;其次必須保證行政首腦的企業管理措施有可靠的行政實施渠道,再次行政首腦必須有一個高水準的咨詢機構,保證其企業管理措施不致因考慮欠周或個人判斷失誤而產生負面影響。
3.合理選擇和設計行政組織機構。企業行政管理是依賴行政機構和行政渠道進行的,所以,選擇和設計符合企業內外特點的組織機構是保證行政命令、指示等迅速流動貫徹的重要前提,是達到行政管理目標的必要條件。在企業管理當中行政管理最忌機構龐雜、人浮于事、渠道間溝通不暢、環節繁多。因此,合理設計與選擇行政組織機構與行政管理科學化密不可分。
4.選拔優秀的行政管理人才。現代企業管理當中行政管理人員要有與時代相適應的一般貭素、能力和知識結構。一般貭素包括:良好的個性和心理特征、強烈的創新貭素和健康的身體貭素。能力結構包括以信息處理能力、組織咨詢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擇優決斷能力為內容的決策製定能力和以善于選擇實施辦法、用人知人善任、協調統籌全局、應變臨陣不亂為內容的決策實施能力。知識結構則包括一般知識、企業管理知識和技術知識三大方面。可以說優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現代企業行政管理致勝的法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