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簡介
世系傳承

蜀昭王 朱寶瀚,申嫡長子(弘治七年~正德三年)
蜀成王 朱讓栩,寶瀚嫡長子(正德五年~嘉靖二十六年)
蜀康王 朱承爚(shuò),讓栩庶三子(嘉靖二十八年~嘉靖三十七年)

蜀端王 朱宣圻,承庶長子(嘉靖四十年~萬歷四十年)
蜀恭王 朱奉銓,宣圻嫡長子(萬歷四十三年~萬歷四十四年)
蜀王 朱至澎,奉銓嫡長子(萬歷四十四年~)
蜀漢(221-263年),三國之一,為漢皇室後裔劉備所建立,蜀漢始于昭烈帝劉備,終于漢懷帝(劉淵追謚)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二年。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鬥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而後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鬥中因戰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進、董卓先後敗亡,天下局勢逐漸轉變成諸侯混戰,劉備在混戰中輾轉奔波,于赤壁之戰後收復荊州各地,而後進取西川、攻下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蜀漢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在經歷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敗後國力受損,後經諸葛亮治理之後開始富強,並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軍事上蜀漢也常常佔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竊取了曹魏政權的司馬家族政權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