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抗戰勝利後的上海。偉達貿易公司職員胡智清和經理錢劍如有同鄉和同學之誼。胡智清日夜為公司操勞,妻子又蘭持家有方,一家三口,尚能維持溫飽。智清十年不見的老母因農村生活困難,帶著次子春生夫妻到上海投靠智清。時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智清負擔加重,生活發生困難,且引起婆媳之間矛盾與不和。錢劍如幼年曾受胡母資助,長大後善于鑽營,成為富戶,仍秘密從事黃金美鈔投機。智清苦心規勸,反遭忌恨,與好友小趙同被公司解僱。春生見智清失業,不忍坐食,每天背著兄嫂在街頭擦皮鞋,因不諳行規而飽受凌辱。又蘭為智清找工作求助于錢劍如,而老母則因春生被毆找錢問罪,婆媳之間矛盾激化。又蘭因體力不支而流產需錢用,老母吵著回鄉要路費,智清籌款不著走投無路,一次乘公共汽車拾得一錢包,他一時心情矛盾,但隨即把錢包歸還原主,不料反被誣為竊賊而遭毒打。智清羞憤交加,茫然不知所向,竟被汽車撞倒,幸由路人送往醫院。智清自醫院踉蹌奔回,見老母與又蘭在小趙、阿珍等人幫助下已相互諒解,一家人重又團聚,對生活開始有了新的認識。

演職員表
▪ 製片:夏雲瑚;任宗德
▪ 攝影助理:郭奕耀
▪ 錄音助理:伍華;蔡明善
▪ 製作:諸富祥
▪ 技術顧問:吳蔚雲
▪ 配音:丁伯和
▪ 作曲:王雲階
▪ 場務:梁英俊
▪ 化妝:姚永福
▪ 洗印:吳增榮;徐而前;周教大
▪ 照相:裘葛
演員表
影片評價
影片描寫了三類人物:以錢劍如為代表的資產階級,以胡智清為代表的小市民階層和以小趙、阿珍為代表的工人勞動民眾。通過胡智清一家的遭遇,揭示了戰後時期千家萬戶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悲慘生活,具有尖銳的批判精神。

陽翰笙和沈浮在這部影片中運用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沒有任何的誇張和技巧賣弄,整個影片樸素無華,具有強烈的生活實感;表現是含蓄的,而含義又是深刻的,這一切都構成了影片獨特的素描般的藝術風格。演員在表演藝術方面,也取得較高的成就,特別是藍馬的表演,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礎,善于把握角色的思想、氣質,並通過鮮明的形體動作表現出來,具有獨特的風格。上官雲珠扮演又蘭一角,把小市民婦女的性格,渲染得準確動人。
獲獎記錄
1995年,上海影評協會將《萬家燈火》列為"中國電影90年十大名片之一",並授予上海影評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