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臉譜網
英文名:facebook
上市代碼:FB
建立時間:2004年2月4日
法人代表: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總部所在地:帕拉阿圖
行業:網際網路
產品服務:社會化網路
概述
Facebook是一個創辦于美國的社交網路服務網站,于2004年2月4日上線。截至2012年5月,Facebook擁有約9億使用者,是全球第一大社交網站。使用者可以建立個人專頁,增加其他使用者作為朋友並交換信息,包括自動更新及即時通知對方專頁。此外,使用者可以加入各種群組,例如工作場所、學校、學院或其他活動。Facebook沒有官方中文名稱,不同漢語地區的使用者發展出不同的譯名,中國大陸的臉譜、香港的面書或面簿、台灣的臉書,亦有“非死不可”的戲謔譯名。Facebook的創辦人是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2012年5月18日,Facebook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FB。2013年2月美國知名科技部落格網Businessinsider根據網際網路流量監測機構comScore的資料,列出全球最大網站前20名榜單,名列榜首的是Facebook 8.367億獨立訪問者。

公司來歷

Facebook的創辦人是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他是哈佛大學的學生,之前畢業于Asdsley高中。最初,網站的註冊僅限于哈佛學院的學生。在之後的兩個月內,註冊擴展到波士頓地區的其他高校,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特福茨大學Tufts,以及羅切斯特大學Rochester、斯坦福Stanford、紐約大學NYU、西北大學和所有的常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學校也被加入進來。最終,在全球範圍內有一個大學尾碼電子信箱的人,如.edu,.ac,.uk等都可以註冊。Facebook之後,在Facebook中也可以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會化網路。
據2007年7月資料,Facebook在所有以服務于大學生為主要業務的網站中,擁有最多的使用者:三千四百萬活躍使用者,包括在非大學網路中的使用者。從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間,該網站在全美網站中的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同時Facebook是美國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點,每天上傳八百五十萬張照片。2010年世界品牌500強:Facebook超微軟居第一。
名稱由來
網站的名字Facebook來自傳統的紙質“花名冊”。通常美國的大學和預科學校把這種印有學校社區所有成員的“花名冊”發放給新來的學生和教職員工,幫助大家認識學校的其他成員。
公司成員
創始人
馬克·扎克伯格,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辦人,被人們冠以“蓋茨第二”。哈佛大學電腦和心理學專業輟學生。作為社區網站Facebook的創辦人。據《福布斯》雜志保守估計,馬克·扎克伯格擁有135億美元身家,是2008年全球最年輕的巨富,也是歷來全球最年輕的自行創業億萬富豪。2010年12月,扎克伯格被《時代雜志》評選為“2010年年度風雲人物”。2012年5月19日和華裔女友普莉希拉-陳結婚。2015年11月女兒max出生,扎克伯格在facebook宣布喜訊,表示“與華裔妻子Priscilla Chan欣然歡迎Max來到這世界”小札女兒名叫Maxima Chan Zuckerberg,出生時有7磅8盎司重(約3.4千克)。扎克伯格又表示,計畫將他與妻子持有的facebook股份中的99%(約450億美元,2879億人民幣)捐贈給慈善機構,為下一代改善世界。

股東
馬克·扎克伯格持有公司24%股權,價值53億美元。其他重要股東包括達斯汀·莫斯科維茨、愛德華多·薩維林、西恩·帕克、皮特·泰爾、李嘉誠等人。
發展歷程
馬克·扎克伯格在安德魯·麥克科拉姆(Andrew McCollum)和愛德華多·沙佛林的支持下,在2004年2月創辦了“The Facebook”。當時他是哈佛大學的學生。到了月底,半數以上的哈佛大學學生已成了註冊使用者。
其時,達斯汀·莫斯科維茨(Dustin Moskovitz)和克裏斯·休斯(Chris Hughes)加入,協助推廣網站:將Facebook擴展到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和波士頓學院。擴展一直持續到2004年4月,包括了所有常春藤院校和其他一些學校。之後的一個月,扎克伯格、麥克克拉姆和Moskovitz搬到加州的帕羅奧圖市,在亞當(Adam D'Angelo)和肖恩·帕克(Sean Parker)的協助下繼續Facebook的發展。

同年9月,另一個社會化網路站點ConnectU的合伙人Divya Narendra、Cameron Winklevoss和Tyler Winklevoss把Facebook告上法庭。他們聲稱扎克伯格非法使用了他們在讓他協助建站時開發的原始碼。與此同時,Facebook獲得了PayPal創始人Peter Thiel提供的約5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到12月時,Facebook的使用者數超過100萬。
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CEO之一。他曾經的朋友與商業合作伙伴愛德華多·薩維林在新加坡也同樣大名鼎鼎。
2005年5月,Facebook獲得Accel Partners公司的1270萬美元風險投資。
8月23日,Facebook從AboutFace公司手中以20萬美元購得facebook.com域名,自此從名字中把The去掉了。網站當時進行了重大改革。據扎克伯格稱,目的是使使用者檔案頁面更容易使用。在這個月,麥克克拉姆回哈佛大學繼續學業,同時仍舊以顧問的身份繼續為Facebook工作,並在暑假前來公司工作。休斯則繼續在劍橋市履行他公司發言人的職責。
9月2日,扎克伯格推出了Facebook高中版,並稱這是最合乎邏輯的下一步。雖然這最初被定位為需要邀請才能加入的社區,僅15天後,大部分高中的網路不需要密碼也可以加入了(雖然Facebook賬戶還是需要的)。到10月份,Facebook已經擴展到大部分美國和加拿大規模更小的大學和學院。除此之外,還擴展到英國的21所大學、墨西哥的ITESM、波多黎各大學及維爾京群島大學。
12月11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大學也加入了Facebook,至此,Facebook中總共有超過2000所大學和高中。
2006年2月27日,套用戶要求,Facebook允許大學生把高中生加為他們的朋友。
2006年3月28日,《新聞周刊》報道Facebook可能被收購,談判正在進行中。據報道,Facebook拒絕了一個7億5000萬美元的收購條件,甚至有傳聞收購價達22.5億美元。同年4月,Peter Thiel、Greylock Partners和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額外投資了2500萬美元。
5月,Facebook擴展到印度的印度理工學院和印度管理學院。
6月,Facebook狀告Quizsender.com抄襲其設計風格,要求賠償10萬美元。

7月25日,Facebook增加了更多提高收入機會的功能。譬如在和蘋果iTunes的合作推廣活動中,加入“蘋果學生小組”的使用者可以在9月10日之前每周下載25首單曲。這個推廣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們在秋季學期開學前對蘋果和Facebook的服務都更熟悉和喜愛。
8月,Facebook又加入了德國的大學和以色列的高中。8月22日,Facebook推出Facebook記事本功能——一個可以加標簽、插入圖片、評論的部落格服務。同時使用者可以從其他部落格服務中導入。
9月11日,Facebook對所有網際網路使用者開放,這引起了很多現有使用者的抗議[24]。但兩周後,Facebook註冊仍舊對所有擁有有效電子郵件地址的人開放。
2007年5月10日,Facebook宣布了一個提供免費分類廣告的計畫,直接和其他分類廣告站點,如Craigslist競爭。這個被稱為“Facebook市場”的功能,于5月14日上線。5月24日,Facebook推出套用編程接口(API)。通過這個API,第三方軟體開發者可以開發在Facebook網站運行的應用程式。這被稱為Facebook開放平台(Facebook Platform)。同年6月,和iTunes的合作繼續為使用者提供免費音樂單曲下載。7月,Facebook完成了第一次對其他公司的收購,從布雷克·羅斯和喬伊·休伊斯(Joe Hewitt)手中收購了Parakey。7月24日,Facebook聘用YouTube的前CFO Gideon Yu為CFO,替換了Michael Sheridan。8月,Facebook成為《新聞周刊》的封面故事。
2008年3月,Facebook推出了德語版、西班牙語版和法語版。據報道,法語版是由4000多名法國使用者的協助下完成的,法國使用者協助進行了網路術語的翻譯並投票選擇了最佳方案。
5月28日,《紐約時報》報道指有個以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名義建立的頁面獲得超過1.5萬名支持者,成為該網站最受歡迎政治名人之一,排在第3位,僅次于歐巴馬和施瓦辛格。Facebook在中國大陸的知名度也因此提高。
6月20日,Facebook推出了簡體中文版服務中國大陸使用者,同時也提供了2個繁體中文版本,面向香港和台灣使用者。
在本年度,Facebook在台灣學生界開始迅速竄紅。
2009年8月10日,Facebook收購了曾被其使用過創意的FriendFeed。但兩家公司都沒有對外透露該交易的具體金額。《華爾街日報》援引訊息人士稱,這起交易額為5000萬美元左右。
2010年2月10日,Facebook開始研發代號為titan的電子信箱系統,並預計在2010年底向公眾發布。11月27日,Facebook開始對使用者提出限製。
12月20日開始一連四天,創辦人扎克伯格到訪中國大陸,進程包括去雍和宮和後海休閒,也從北到南一共與四大中國IT企業創辦人會面,包括的李彥宏、中國移動的王建宙、新浪的曹國偉和阿裏巴巴的馬雲。因Facebook在中國受到封鎖,所以有中國媒體調侃說,扎克伯格應該這樣介紹自己:“你好,我是‘404無法訪問’的網站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 扎克伯格離開中國後不久,高盛宣布向Facebook投資五億美元,Facebook估值達到了500億美元。 31日,他前往台灣台北。
2011年2月8日,Facebook宣布在香港設立廣告銷售辦事處,為香港和台灣市場提供服務。這是繼2010年在新加坡設立首個辦事處以來,公司在亞洲的第二個銷售辦事處。香港辦事處將為香港及台灣的廣告公司及市場推廣人員提供支持,而新加坡辦事處則支持新加坡及東南亞的業務。
同年2月9日,香港媒體報道稱,Facebook的香港使用者人數,由2008年底的145.85萬成長1.52至367.36萬,即每兩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擁有Facebook的帳戶。台灣的成長更快,由08年底的11.3萬個使用者,增至去年底的975.26萬。
在美國,因為Facebook造成疏離感及隱私權爭議,已出現降溫現象,不僅越來越多年輕人拒絕加入,退出者也不在少數。
2012年2月1日,Facebook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集資規模為50億美元的上市申請。上市申請檔案披露Facebook目前有8.45億活躍使用者,2011年純利增至10億美元,成長率為65%,年營業額為37.1億美元。預期2012年資本支出為16-18億美元。截至2011年底,全職員工共有3200人。
4月10日,Facebook以10億美元收購智慧型手機相片分享套用軟體公司Instagram,Instagram CEO凱文·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將獲利4億美元,佔10%股份的克裏格(Mike Krieger)得1億美元(7.8億港元),13名員工將瓜分1億美元,平均每人獲770萬美元(6,000萬港元)。13日收購舊金山一間成立不久的小公司Tagtile。這家公司專門協助商人和商店東主查找顧客,每當有顧客進入他們的商店,隻要利用智慧型手機“打卡”(check in),便可獲得獎賞優惠。

5月18日,Facebook通過首次公開募股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以38美元定價,集資184億美元(約1,428億港元),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大首次公開募股案例。19日,Facebook收購舊金山社交禮品套用開發商Karma Science。
2012年6月19日收購容貌辨識公司face.com,訊息指是次交易金額最高達1億美元。
2012年7月17日收購流動社交書簽公司Spoo,未來將關閉Spool書簽服務,整個團隊並入臉書(Facebook)公司。
2013年,發布Facebook Home ,就是 Facebook 多年產品成功的集大成。所有這些元素,都被巧妙的整合到了主屏上。
但是, Facebook Home並非Facebook 產品的簡單堆砌。技術上,這種 Launcher 誰都可以做。而 Facebook 從 Launcher 入手,徹底拋開 Apps ,設計一個“以人為中心”的主屏,則是難以否認的顛覆。
2013年6月17日,品眾互動成為Facebook在中國大陸地區首家代理商。
2015年5月13日,Facebook傳聞已久的“新聞快讀”服務終于正式推出。在經歷幾個月的曲折談判後,Facebook現已與9家媒體達成合作協定。
網站成就
Facebook在2010年的註冊使用者已經超過了4億,同時線上人數也超過了1億,並且首次在2009年實現了正常運營,即不用再靠風險投資過日子,他通過網站的廣告收入已經能夠維持自己的開銷。並且在這個時候股票在私股的交易中顯示這家網路公司的市值已經有150億美元。
而扎克伯格明確表示最終肯定會上市,但是現在並不急于進行上市,在2010年福布斯公布的資產排行榜裏,扎克以40億美元成為了最年輕的入榜人。
Facebook是一個社交網路服務網站,于2004年2月4日上線。從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間,該網站在全美網站中的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同時Facebook是美國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點,每天下載八百五十萬張照片。隨著使用者數量增加,Facebook的目標已經指向另外一個領域:網際網路搜尋。
2012年2月1日,Facebook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出首次公開發行(IPO)申請,目標融資規模達50億美元,並任命摩根士丹利、高盛和摩根大通為主要承銷商。這將是矽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IPO。
2012年5月18日,一個歷史性的日子, 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將正式上市。Facebook將其IPO的售股規模上調至大約4.21億股。按照每股38美元計算,Facebook將超過谷歌,成為矽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IPO。持有公司28.4%股份的創始人扎克伯格,身家將達到近300億美元。
Facebook公司的每月活躍使用者總數其實已經超過了22億人。其中,Facebook的每月活躍使用者數為13億人,WhatsApp的每月活躍使用者數為5億人,Instagram的每月活躍使用者數為2億人,Messenger的每月活躍使用者數為2億人,這些都是Facebook的重要業務,所有業務的使用者數加在一起就是22億人。
一年以前,Facebook報告其每月活躍使用者數為11億人,當時Instagram的每月活躍使用者數還不到1億人。也就是說,Facebook公司的每月活躍使用者總數在一年之內增加了一倍左右。
當然,這些套用或業務的使用者群肯定會有重疊,即某些使用者會同時使用其中的多款套用。但是不管怎麽說,它的使用者數量還是非常巨大的,大概相當于世界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
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和首席運營官謝瑞爾桑德伯格還公布了公司運作的一些統計資料,包括:
Facebook平台上每天被傳送出去的訊息數量高達120億條。
Facebook上的每月活躍使用者數達到了13億人。
使用者們每天在Facebook上執行搜尋命令的次數為10億次。
大約有10億人在手機上使用Facebook。
大約8.29億人每天都要使用Facebook。
在Facebook平台上,公眾人物的關註人數大約為8億人。
每天有6.5億人在移動設備上使用Facebook。
5億人在使用WhatsApp。
2億人在使用Facebook的Messenger套用。
2億人在使用Instagram。
大約有3千萬家小公司在使用Facebook。
150萬家企業在Facebook上發布付費廣告。
我們還註意到,美國人每天要在Facebook上待40分鍾,也就是說人們在移動設備上所花的時間有五分之一是在Facebook上度過的。
功能服務
牆
牆就是使用者檔案頁上的留言板。有權流覽某一個使用者完整檔案頁的其他使用者,都可以看到該使用者的牆。使用者牆上的留言還會用Feed輸出。很多使用者通過他們朋友的牆,留簡訊兒。更私密的交流則通過“訊息(Messages)”進行。訊息傳送到使用者的個人信箱,就象電子郵件,隻有收信人和發信人可以看到。
2007年7月起,使用者可以在牆上貼附屬檔案。之前,隻允許文本內容。
捅
Facebook LOGOFacebook提供一個“戳一下(Poke)”功能,讓使用者可以丟一個“戳(Poke)”給別人。根據 Facebook常見問題中相關的解釋:“Poke是你和朋友互動的一種方式。在設計這個功能時,我們認為提供這樣一個沒有明確目的的功能,其實挺酷的。使用者們對Poke有各自不同的解釋,我們也鼓勵你提出屬于你自己的解釋。”實際上這個功能的目的隻是讓使用者能引起別的使用者的註意。

盡管很多使用者確實用這個功能來引起別的使用者註意,或說聲“嘿”,但有些使用者仍把它理解為“性”的意味。這個解釋造成了一個很熱門的Facebook小組的產生——“Poke夠了,我們幹脆做愛吧”(Enough with the Poking,Lets Just Have Sex)。到2008年9月,這個小組共有38萬使用者。
有時朋友之間會進行一種被稱為“Poke仗”的遊戲——兩個使用者間用“Poke回”功能,互相Poke來、Poke去。
另有一些派生出來的新功能,如“X我”,和“超級Poke”,讓使用者可以把Poke替換成任何動作。
狀態
狀態,讓使用者向他們的朋友和Facebook社區顯示他們在哪裏、做什麽。Facebook讓使用者填入狀態的提示是“(某某使用者)正在。”,使用者填入剩下的部分。在使用者好友列表的“新近更新”區,顯示這些狀態。
禮物
2007年2月,Facebook新增了“禮物”功能。朋友們可以互送“禮物”一些由前蘋果設計師SusanKare設計的有趣的小圖示。禮物從Facebook的虛擬禮品店選擇,贈送時附上一條訊息。收到的禮物以及所附的訊息會顯示在收禮中。之後,Facebook每天推出一款新禮物,大多數都是限量版,或隻是限期供應。使用者個人有Facebook使用者都可以使用這個功能。
活動
Facebook活動的功能幫助使用者通知朋友們將發生的活動,幫助使用者組織線下的社交活動。
影片
Facebook影片(Facebook Video Sharing),與Facebook開放平台同時推出的。使用者可以上載影片、通過“Facebook移動”上載手機影片,以及用攝像鏡頭錄像。同時使用者可以給影片中的朋友加“標簽”。這一功能被認為會與MySpace的相關功能競爭。但Facebook的影片隻能在Facebook網路內觀看。然而,一段發表在Userscripts上的Greasemonkey代碼讓使用者可以下載Facebook影片或將之轉貼在其他網站。
市場
2007年5月,Facebook推出Facebook市場。使用者可以免費發布下列分類廣告:售賣二手貨、租房、工作等。供求兩方均可發布。所有Facebook使用者都可以使用這個功能。
標識語言
Facebook標識語言(Facebook Markup Language),該標識語言是HTML的子集。Facebook套用開發者可用這種語言定製應用程式的面板。
應用程式
頂級朋友:使用者可以選擇和顯示他們最好的朋友。
塗鴉板:一個圖形效果的“牆”。
我喜歡:一個社會化音樂發現和分享服務,包括音樂會信息和有關音樂知識的小遊戲,甚至有象棋、拼字遊戲之類的遊戲出現。
第三方網站如進行Facebook套用資料統計的Adonomics,相關部落格如AppRate、Inside Facebook、Face Reviews等等或應運而生或對Facebook套用青睞有加。
應用程式接口
FACEBOOK2007年5月24日,Facebook 推出開放平台應用程式接口。利用這個架構,第三方軟體開發者可開發與Facebook核心功能集成的應用程式。已有超過5000個應用程式被開發出來,包括小遊戲、社會化音樂發現和分享服務、資料統計等。
如 Twitter
Twitter官方頁面推薦的實用工具,可以將Twitter發布的信息同步到Facebook的應用程式,也可以在Facebook發布信息到Twitter上。同步速度非常快,Twitter發布的瞬間即可同步到Facebook,成為連線兩大社會化網路的有力工具。
FriendFeed
FriendFeed集成到Facebook中的實用工具,不過裏面部分信息會和Facebook本身抓取的內容重復。
支持的信息更新到Facebook,可以支持同時更新twitter、plurk、tumblr、gtalk、blogger等很多個社會化服務。
團購業務
Facebook在美國五座城市提供團購服務,未來還將擴大到更多城市。這項服務的推出意味著Facebook開始與Groupon等大量團購網站展開直接競爭。Facebook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新聞種子中看到團購信息,如果對某項團購感興趣,使用者可以通過額度卡、PayPal或Facebook Credits支付。

這是Facebook Credits虛擬貨幣首次可以套用于真實世界的交易。線上行銷公司Ignited媒體業務高級副總裁戴維·馬丁(Dave Martin)表示:“現在使用者可以購買優惠券或美食。跳出了購買虛擬內容的簡易思維,現在使用者可以購買真實的商品了。”
Facebook從2009年中期開始測試其內部貨幣系統,並于2010年在Facebook網站上全面啓用Facebook Credits。到2011年7月份,所有社交遊戲開發商都將接受Facebook Credits作為支付手段。套用開發商不必當Facebook Credits當作唯一的支付手段,他們還可以接受PayPal或其它支付方式,但Facebook會為唯一使用Credits虛擬貨幣的交易提供一定的獎勵。
Facebook在地業務主管埃米利·懷特(Emily White)表示,將Facebook Credits當作團購服務支付手段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懷特說:“很多人固定使用Facebook Credits,因此我們很明智地整合了Credits虛擬貨幣。”
此外,在交易中使用Credits虛擬貨幣可以獲得Facebook的獎勵。如果使用者通過Facebook Credits支付,Facebook會將營收的70%返還給商家或開發商,自己僅保留30%。
對于買家而言,通常購買10個Credits虛擬幣需要1美元,但大批量購買可以享受折扣價。例如,購買4720個Facebook Credits虛擬幣僅需支付400美元,也就是享受到18%的獎勵。塔吉特(Target)等零售商已經開始銷售Credits禮品卡。
直播頻道
2010年8月14日,Facebook推出了名為“Facebook Live”的流媒體直播頻道,該頻道將主要面向Facebook使用者直播該公司的名人訪談、新產品發布及其他一些特別活動,並鼓勵使用者與訪談佳賓展開互動交流。
支付產品
2012年6月,Facebook全球行銷解決方案部門主管大衛·羅賓遜(David Robinson)在紐約舉辦的美國證券業及金融市場協會(Securities Industries and Financial Markets Association,簡稱SIFMA)討論會上表示,“總有一些事情,無論是金融服務也好,或者銀行賬戶也好,我希望能夠與我的顧問或銀行之間擁有一對一體驗。”
Facebook其實已經默默地與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就類似服務進行了商討。羅賓遜指出,僅有16%的品牌冬粉群真正訪問了該公司在Facebook的頁面。所以,為Facebook使用者找出與品牌互動的其他方法,將有益于那些尋求在社交媒體增加出鏡率的財富500強企業,同時也能幫助Facebook成長。
存在風險
雖然存在垃圾郵件、詐欺等風險,但是,澳聯邦銀行發言人表示,直到確保使用者擁有一個100%安全的交易環境,其才會推出應用程式。另外,對于當下任何一個虛擬媒體而言,垃圾郵件無法避免,而且要讓那些使用者覺得用Facebook進行金融交易更省錢,也不容易。
支撐技術
開源
Facebook的原始碼大部分採用Common Public Attribution License (CPAL),除了FBML parser部分採用的是Mozilla Public License (MPL)。
域模型
用UML類圖的形式,顯示了Facebook系統所管理的信息。它提煉出了Facebook資料庫中的實體、關系、欄位。
主要軟體
Memcached
Memcached是當今網際網路上最著名的軟體之一。它是一個分散式的記憶體快取系統,Facebook(包含其他很多網站)用它作為Web伺服器和MySQL伺服器之間的快取層(因為資料庫訪問相對比較慢)。多年來,Facebook已經對Memcached和它的周邊軟體進行了很多最佳化,比如對network stack的最佳化。
安全隱患
系統漏洞
2009年5月,黑客成功入侵Facebook 2億使用者,盜取部分人的密碼,藉以發放垃圾電郵。Facebook發言人說,暫時凍結涉事件的戶口。黑客盜取使用者密碼後,經有關電郵將垃圾郵件傳送給使用者的朋友,要收件人進入看似Facebook頁面的假網站,當收件人登錄時,已經將密碼舉手相送,讓黑客繼續以同一模式發放垃圾電郵。

隱私權
註冊Facebook後,Facebook方面能夠自動登錄該使用者的電郵帳戶以取得其其通信錄(即使用者聯絡人的電郵地址),這樣就能告知使用者哪些朋友有使用Facebook。但是,Facebook會用這些密碼來做什麽,則沒人知曉。這使一些人產生疑慮。2009年服務條款的改變將爭議推到頂峰。加拿大隱私委員會稱Facebook違反了隱私法,給予30天時間責令改正。隨後,Facebook改變了隱私權條款。隱私擔憂與日俱增。
公司活動
啓動IPO
2012年2月2日,Facebook周三盤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遞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計畫融資50億美元。這家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尚未確定上市交易所,但股票代碼確定為FB。
Facebook上市將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科技公司IPO交易,市場預計Facebook估值可能會達到750億-1000億美元。2004年谷歌(微博)上市融資19億美元,而當時市值為230億美元。招股書表示,融資所得將用于補充公司運營資本以及一般企業用途,但尚未確定具體用途。
摩根士丹利出任Facebook上市交易的主承銷商,而摩根大通、高盛、美銀美林、巴克萊資本以及Allen&co也將負責承銷。
2012年5月18日,Facebook 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
行業競爭
收購傳聞
2006年隨著MySpace被新聞集團收購,出現了Facebook會被一家大型媒體公司收購的傳聞。Facebook的創始人Zuckerberg說過他不想出售公司,並否認這些傳聞。他已拒絕9億7500萬美元左右的收購價格,不知還有誰願意出高于這個的價格收購Facebook。分析師Steve Rosenbush猜測是維亞康姆(Viacom)。2006年9月,Facebook和Yahoo開始進行關于收購的認真談判,價格約10億美元。同年10月,隨著Google以16億美元收購YouTube,有傳聞說Google開價23億美元欲從Yahoo手中搶購Facebook。

Facebook的董事Peter Thiel暗示,根據2005年10億美元收入的估計,Facebook內部的估值是80億美元。這一估值依據對與Facebook使用者構成類似的維亞康姆的MTV品牌的估值。
2007年9月25日,微軟向Facebook示好,宣布他們可能會以收購Facebook的部分股份。2007年10月24日,微軟斥資2.4億美元購入Facebook 1.6%的股份,令Facebook整間公司的估值達到150億美元。12月李嘉誠對Facebook投資,據信也延續了這一估值。
與谷歌競爭
Facebook表示:“隻要使用者點擊了‘Like’按鈕,所有的支持Open Graph協定的網站都將顯示在搜尋引擎中。” 此前有媒體發現,部分支持Facebook Open Graph協定的網站已經出現在Facebook的搜尋引擎中。而Facebook本次的表態則表明,該公司將借助Open Graph協定將搜尋引擎的索引範圍進一步擴大,從而對谷歌產生威脅。盡管人們對社交搜尋大肆宣傳,人們受朋友推薦信息的影響,知道自己應該線上上尋找需要的東西,但這個市場還沒有起飛。Mahalo,Lijit,Google的Aardvark,Hunch等都相信自己找到妙方。但是他們都沒有走上星光大道,復製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包括Google自己走過的路。
反訴雅虎
Facebook 決定對雅虎于2012年4月3日 提起反訴,控告雅虎侵權,包含10 項網頁技術、Flickr 照片分享服務以及廣告顯示技術。
據媒體報道稱,上個月遭雅虎控告侵權的 Facebook 周二在加州提起反訴,訴狀上除再次否認竊取Yahoo 技術,並指出對手的控訴是子虛烏有,應當復原。
Facebook 法律顧問 Ted Ullyot 電子郵件中回復表示,除了主張專利所有權,也決定回擊短視近利的雅虎破壞了合作關系,並以訴訟牽製了創新的發展。
Haynes & Boone LLP 智財權律師 David McCombs 認為,Facebook 的反擊代表他們決定認真打這場專利大戰。在反訴的訴狀中,Facebook 表示,雅虎的首頁、Flickr 以及財經、體育、遊戲以及商城的顯示廣告都侵犯了 Facebook 專利。
購Instagram公司
Facebook于當地時間2012年4月9日宣布,將以1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照片共享套用服務商Instagram公司。免費的Instagram應用程式是Instagram公司惟一的產品,這一移動客戶端應用程式于2010年10月在蘋果App商店中上線——距今不足兩年——加上上周才上線的Android版套用,Instagram已有逾3000萬註冊使用者。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家公司隻有十餘名員工。
收購WhatsApp
台北時間2014年2月20日訊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Facebook周三對外宣布,將以現金和股票方式、斥資190億美元收購即時通訊套用初創企業WhatsApp,希望借此提高人氣,特別是提高其在年輕人群當中的受歡迎程度。
最大收購案
據了解,這是Facebook成立以來金額最大的一筆收購,也是網際網路領域金額最大的收購之一。目前Facebook的整體市值約為1600億美元,收購的價額達到其市值的十分之一。而谷歌在2011年宣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時,其收購金額也僅為125億美元。
而在Facebook宣布收購WhatsApp的半年前,Facebook和Google就已經開啟了對WhatsApp的搶奪戰。Google想借WhatsApp之力填補其在即時通訊領域的一大戰略漏洞,Facebook則欲利用 WhatsApp在全球驚人的使用者數,推廣自家旗下的Facebook Messenger。
將發行電子貨幣
Facebook已不滿足于僅僅成為人們發布照片和更新狀態的平台,正準備以匯款和電子貨幣的形式提供金融服務。

據幾名參與這一事情的相關人士稱,幾周之後,該社交網站將在愛爾蘭獲得監管批準,允許其使用者在Facebook上存錢,並將其用于支付和與他人的資金交易。
愛爾蘭央行已批準Facebook成為一個“電子貨幣”機構,允許該公司發行代表該公司債權的存儲貨幣價值單位。這種電子貨幣將通過被稱為“通行證”(passporting)的流程在歐洲流通。
據三位知情人士稱,Facebook還在與至少3家倫敦初創企業就潛在的合作進行討論,這3家企業是TransferWise、Moni Technologies和Azimo,它們通過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提供國際轉賬服務。
然而,鑒于有關社交媒體網路獲取個人資料增強網站廣告的擔憂,尚不清楚,人們是否會信賴Facebook讓其處理它們的資金。
該轉賬項目標志著Facebook的一項戰略轉變,由Facebook平台合作副總裁西恩·裏安(Sean Ryan)領導,該公司多數收入來自廣告。
此際,其他網際網路集團(特別是中國的騰訊(Tencent)和阿裏巴巴(Alibaba))都競相把它們的網站變成移動支付平台。
Facebook已獲準在美國提供某種形式的轉賬服務,可以為那些向購買套用的使用者收取費用的開發者處理支付業務。
根據提交給美國證交會(SEC)的檔案,2013年,該公司幫助完成了價值21億美元的交易,幾乎都來自遊戲。
Facebook從中收取最高30%的費用,這些費用佔該公司收入的10%左右。
進軍家政O2O
Facebook 即將進軍家政 O2O 市場,幫助使用者尋找電工或水管工。此前,亞馬遜、谷歌和多家創業公司也嘗試開拓這一規模 3000 億美元的市場。Facebook 將與舊金山創業公司 Pro.com 合作,幫助 Facebook Messenger 的使用者找到有資質的家政服務人員,即時了解報價,並在幾分鍾時間內安排上門服務。具體可提供的服務包括安裝大尺寸平板電視,以及牆壁刷漆等。合作表明,Facebook 希望其訊息套用能幫助企業與消費者溝通,從而吸引更多新使用者。
中國市場
國內現狀
由于相關政策法律的原因,中國國內使用者無法正常登入Facebook,在華外籍人士和留學生一般通過使用VPN、SSH,以及類似4GIPvpn加速器。
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對中國內地市場垂青已久。早在2007年,Facebook就已註冊下“.cn”域名。2008年3月,香港首富李嘉誠證實已向Facebook投資逾1億美元,3個月後,該網站還推出了簡體中文版本,這使得業界一度傳出Facebook將于當年入華的訊息。

然而Facebook負責拓展新興市場業務的副總裁布萊克-錢德利(Blake Chandlee)卻表示,我們暫時沒有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計畫,扎克伯格此前曾說過,連線整個世界不能缺少中國的13億人口,可以肯定的是,Facebook一定有進入中國市場的計畫,隻是還沒有做好準備。
北京2011年4月11日訊息 ,Facebook進入中國的訊息再度襲來。DCCI網際網路資料中心總經理胡延平透露,Facebook入華協定已經正式簽署。不過,也有訊息人士說,Facebook進入中國還面臨一些限製,時間點並不會特別快,作為業界訊息靈通人士,胡延平曾透露過谷歌退出中國,不過關于這次Facebook入華的具體內容,胡延平表示不能透露太多,但是他表示細節很快會對外披露。
翻譯進程
Facebook簡體中文版翻譯工作已進入第二輪,在中國進度不是最慢,但跟日本比還有很大差距。當時日本已完成63%,中文隻完成了27%,原因是Facebook在日本民眾基礎更大。
企業軼事
1、Facebook最初是靠PayPal聯合創始人彼特·泰爾 (Peter Thiel) 資助的 50 萬美元創辦的。
2、公司創辦不久,Facebook另一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被一家叫ConnectU的公司控告盜竊它的點子和技術,此事後來以賠錢私了了。
3、今天,有 4 億的使用者每個月至少登錄一次 Facebook,而其中有一半的使用者每天都登錄。
4、Facebook 非常國際化,有 70%的使用者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並且它的網站提供超過 70 種不同的語言。丹麥有 500 多萬人,其中有一半使用 Facebook。
5、Facebook 的流量在2010年3月已經超過Google的流量,成為全球流量最大的網站。
6、2006 年,雅虎向扎克伯格提供 10 億美元,但是被拒絕了;2009 年,Facebook 價值 40 億美元;今天,Facebook 身價在 79 億美元到 110 億美元之間。
7、Facebook 最受歡迎的專頁包括 Michael Jackson、Facebook、Barack Obama 等等。

8、所有的使用者一個月花費 83 個小時在 FaceBook 上。
9、平均每個 Facebook 使用者有 130 個朋友。
10、Facebook 上活躍的應用程式超過 55 萬個,並且不斷增加。
11、Facebook 大概有 10,000 台伺服器,這些伺服器大概需要 1 億美金。
12、在美國,55 歲以上的女性Facebook 使用者數量增加最快。
13、Facebook 會儲存使用者的資料,哪怕你的帳號已經停用。事實上,Facebook 使用者的資料(比如照片)也可以儲存在其他使用者的個人主頁上。
14、由于 Facebook 是如此的受歡迎,心理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新的精神病面譜上癮症。
15、在澳大利亞,Facebook 還被用于法院系統。法院通知可以通過 Facebook 傳達,並且 Facebook 傳票是合法有效的。
16、Facebook 通過廣告和虛擬商品盈利。Facebook 2007 年的收入為 1 億 5,000 萬美元,2008 年的收入為 3 億美元,2009 年的收入為 6 億美元到 7 億美元之間,2010 年的收入預算為 10 億美元。
17、2009 年 Facebook 上出現最多的關鍵字有 Facebook Applications、貝拉克·歐巴馬與馬克·扎克伯格Swine Flu、Lady Gaga、等等。
18、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發布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指出,社交網站的病毒式行銷手段、泄露個人隱私以及政治、軍事、商業機密信息等問題也引發質疑,Facebook等社交網站被西方國家情治單位所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功能則讓人心生恐懼。
19、2009年的facebook社交遊戲是農場和水族館的天下,2010年對于開發者來講是策略型遊戲開始大行其道的時候。典型的案例是年初的Watercooler作品卡米洛特的王國Kingdoms of Camelot,已經擁有了超過370萬的月活躍使用者。緊接著其他策略的遊戲紛紛登入facebook平台。
20、2011年4月20日,歐巴馬總統在Facebook的矽谷加利福尼亞大街總部第一次亮相,他通過現場和Facebook網路直播與廣大網友就諸多話題進行了討論,主要與網民討論醫療信息技術。
21、2012年5月18日,Facebook上市。經過提價擴容後,其首次公開募股(IPO)已隱然瞄準了史上第一的王座。
股票信息
價格分析
據Facebook向美國證交會提交的修改後的招股檔案,原先每股28~35美元的IPO目標區間將被提高到每股34~38美元,上調21%;發行規模從原先的3.374億股擴大至4.212億股,提高25%;加上可供超額配售的6320萬股,總共可出售4.844億股。

如此計算,Facebook此次IPO的募資量最高可達184億美元,超過2010年通用汽車的IPO(募資181.4億美元),成為史上第二大IPO,似乎不在話下。
據悉,Facebook公司內部持股人也可能在解禁期一結束就拋售套現。
Paragonlp基金董事總經理波拉克(Kevin A. Pollack)表示,如果Facebook以當前的估值IPO,他們沒有興趣投資其中。
“從投資的角度看,Facebook的IPO風險過高,對在二級市場上首日買入的投資者而言更是如此。就算實際發行價相對最初的估價有所回落,Facebook的市值仍然偏高。在短期風險/回報方面,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股價下跌
Facebook因沒有得到承銷商的全力支持,其股價在第一個交易日下跌了11%,令一些投資者手中資產縮水25%,而另一些投資者也轉向了更加安全的股票。
Facebook一上市便被陷入重重困境中,以致于納斯達克周一不得不改變其IPO流程。納斯達克此舉可能會緩解那些即將上市的公司的壓力,但對Facebook所起到的幫助卻微乎其微。
由于沒有新一輪的防護,Facebook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的股價下跌了4.20美元,達到34.03美元。從當日最高的45美元下跌了25%。股價的下跌令Facebook市值縮水110多億美元。
8月1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周二早盤Facebook股價再度下跌4.3%,報22.16美元每股。該股盤中一度報出每股22.11美元的價格,創下上市以來的新低。
機構Bernstein Research的分析師卡洛斯·基裏納爾(Carlos Kirjner)今晨將Facebook評級由此前的“表現弱于大盤”調升為“與大盤表現一致”,並給出了每股23美元的目標價。
盡管如此,這位分析師同時強調,“按照Facebook近期的成長軌跡,若社交廣告和新業務沒有實質成長,或者僅將其視作一個直顯廣告發布商,該股價格應為19美元。”
他補充到,“我們的目標價之所以高出4美元,是基于對社交廣告以及那些尚未誕生的業務的考慮。”
自5月上市以來,Facebook的股價已經下跌超過40%。
周二盤中同樣創下史上新低股價的還有Zynga。該股一度跌超4%,報2.85美元每股。這家以Facebook為平台的社交遊戲開發商本季財報同樣令人擔憂,而公司高管亦因涉嫌內幕交易遭到起訴。
更新:截止周二收盤,Facebook下跌6.22%,報21.71美元,盤中最低價為21.61美元,收盤市值為464億美元。
相關訊息
Facebook將成標普500成員
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12月11日表示,臉譜網(Facebook)在12月20日美國股市收盤後,將加入標準普爾500指數(The 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成分股。標普該決定是Facebook10月公布連續第4個季度實現盈利後做出的,這也是標普決定一家公司是否有資格加入成分股的一個衡量標準。這意味著該社交網路崛起成為美國最大、最強的公司之一。

加入標普500預計會給該股帶來提振,眾多追蹤該指數的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會買入該公司的股票。Facebook股價盤後上漲4.3%,至51.51美元。
Facebook周三常規交易時段收低0.87美元,至49.38美元,較2012年5月的上市價38美元上漲約30%,市值約為1,210億美元,這意味著它很快將沖進標普500最大的30家公司行列。Facebook上漲了86%。
Facebook在2012年5月18日上市,受IPO當天的交易故障和移動廣告創收隱憂的影響,該股上市之初表現低迷。但在它連續數個季度業績超過市場預期之後,投資者的擔憂情緒基本平息。該股于2012年8月回到38美元的IPO發行價水準。
Facebook加入標普500等待的時間與谷歌基本相仿,後者是在2004年8月IPO不到兩年後加入的。其它知名科技公司則等待了更長時間,亞馬遜、eBay和雅虎均耗時超過3年才加入得以標普500指數。此外,Facebook還將取代Williams Cos成為標普100指數成分股,Williams仍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
2013年12月22日業界傳出了更加詳細的Facebook收購Little Eye Labs的新訊息,即交易雙方將于2014年1月中旬正式宣布此收購交易。
Little Eye Labs是一家位于印度班加羅爾的創業企業,該公司主要生產一種分析Android套用表現的軟體工具。Facebook與Little Eye Labs兩家公司于幾周之前交流了並購條款,雙方最終將于2014年1月中旬宣布此項交易,預計交易價格將在1000萬美元至1500萬美元之間。
對于Facebook而言,收購Little Eye Labs並不是什麽大交易,不過,收購Little Eye Labs對Facebook的移動戰略卻具有重大意義。
社會評價
一家致力于關註Facebook的市場研究公司Social Times Pro即將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從2011年7月開始的12個月時間裏,Facebook Credits承擔的交易額將達到6億美元。這份報告的作者詹姆斯·奧(James Au)表示,考慮到Facebook本周推出了團購服務,這個數位估計得仍然相對保守。
Facebook新聞和研究公司Inside Network創始人賈斯丁·史密斯(Justin Smith)表示:“Facebook的目標是圍繞著Credits虛擬貨幣的各個方面推動形成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Credits是該公司在消費支付領域的重點戰略之一。”
另一家致力于關註Facebook的網站All Facebook創始人尼克·奧尼爾(Nick O'Neill)表示,Facebook正在快速發展的移動支付市場布局。關于Facebook的野心,奧尼爾表示:“這一市場處于混亂之中,Facebook希望成為奠基者。Facebook的長期目標是希望在支付領域具有盡可能大的影響力。”
Facebook能否實現這一目標,並建立自己的虛擬經濟體?分析師認為,Facebook的5億使用者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石。賈斯丁·史密斯表示:“Facebook的社交圖譜極具價值。通過使用者的共享信息,Facebook擁有了大量的身份辨識信息。我們仍然處于電子商務和經濟的起步階段。”
2011年5月3日,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在接受Russia Today的採訪時,維基解密的創始人阿桑奇稱Facebook是有史以來最令人震驚的大型間諜機器。阿桑奇在採訪中揭密稱,一些情治單位通常會設立或者控製一個入口網站,然後通過收集該網站使用者的個人信息和相關內容來進行情報提煉的內幕。同時,阿桑奇警告所有Facebook使用者,每當您新增加一位好友時,您正免費為美國情治單位提供服務,為他們的電子資料庫添磚加瓦。
2011年5月4日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發布的預測,Facebook2011年的廣告收入將達到40.5億美元,比2010年的18.6億美元成長一倍多。隨著Facebook在社交網路領域成為“霸主”,其廣告收入也水漲船高。據網路廣告公司Efficient Frontier稱,一季度Facebook的廣告報價(每次點擊費用)已經比2010年四季度漲價了四成。
除了廣告之外,Facebook在其他的收入渠道方面也在取得成效。比如其虛擬點卡支付服務,Facebook可以獲得三成傭金。Facebook還在五個城市發布了團購服務,這將成為新的收入成長點。
2011年初,高盛以及俄羅斯DST公司向Facebook增資,而根據相關盈利,當時的市盈率在50倍左右。媒體分析認為,2012年Facebook的市場價值可能攀升到1000億美元,從而超過亞馬遜、思科等成為最值錢的高科技公司。鑒于Facebook前景良好,在外部私營市場,Facebook尚未上市的股票受到了投資人的追捧。
新版發布
台北時間2013年5月15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道,2013年5月14日宣布,公司已經完成了一項名為“春季大掃除”的計畫,面向全體使用者推出了新版的時間軸設計。
Facebook的新版時間軸介面更加簡潔,以套用為中心,使用者的檔案能夠更好地反映出該使用者的身份和品味。Facebook表示,新版的時間軸已經全面上線,新服務增加了一個套用分區,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使用者的品味和興趣。Facebook最早在2013年3月份宣布它將升級時間軸服務。新設計背後的想法是讓時間軸變成一個組織結構更明確的領域,而且還要讓使用者的檔案更好地反映出每一位使用者的個人品味。

套用分區中的套用將由每一位Facebook使用者自己選定,該分區將被包括在“關于”(About)分級選單下。套用分區可以顯示使用者訪問頻率最高和最近訪問的套用。例如,使用者可以增加一個Instagram分區來顯示最近訪問過的照片,或者增加電影或音樂分區來記錄他們最喜愛的電影或歌曲。
Facebook稱,時間軸2.0服務的活躍使用者總數已經達到11.1億人,使用者們每天增加到各種分區中的對象達到2億條,截止到2013年3月份一共有170億首歌曲被增加到音樂分區中。
Facebook2013年5月14日還發布了一些新的工具,以幫助和鼓勵更多的開發者將他們開發的套用與時間軸聯系在一起。
Facebook允許開發者跟蹤他們的時間軸分區的印象和轉推點擊,並且支持各分區的內容評分。
手機軟體
軟體簡介
Facebook的Touch是一個簡單,快速,全面的Facebook客戶端應用程式,它可以讓你有你的Windows Phone觸摸最佳化的經驗,在Facebook上。在的appbar和螢幕上的選單選項中使用的快速連結查看您的新聞提要,照片,查找朋友的個人資料,傳送和接收郵件,張貼在牆壁上,聊天的朋友,查看照片,評論和更多的亮點。
1.- 快速,全面的Facebook的經驗
2.- 獲取Facebook上你的Windows Phone觸摸最佳化的經驗
3.- 快速連結,以便更快地訪問應用程式欄
4,- 獨家“照片飼料”的朋友
5.- 與朋友聊天
6.- 幾乎一切都可以在桌面上
7.- 與低速網路
8.- 保持你登錄
要求
系統要求: wp7.5、wp7.8、wp8.0
最新訊息
位因事未公開而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說,Facebook可能會在一年內在中國成立辦事處,以便為中國國內一批日益壯大的客戶群體提供服務。
另有知情人士稱,Facebook正在洽談在位于北京商務中心區的財富中心租用辦公地。還有了解內情的人士說,中國銷售辦事處是僱傭契約工還是招聘全職僱員,公司目前尚未作出定論。
中國是為數不多的Facebook相對尚未開發的大型市場之一,因此在中國設立辦事處將是其邁出的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步。雖然其社交網路服務2009年受到中國政府禁止,但是在香港設有辦事處的Facebook還是悄然在中國建立起了廣告業務,向有意走向國際市場的中國公司出售廣告。
“今天,我們在香港的銷售團隊支撐著這些大陸業務,但是由于這些業務通過Facebook平台的使用取得了極其快速的成長,我們自然要設法就近為這些業務提供更多的支持,也因此可能會考慮未來在中國大陸設立一個辦事處,”Facebook副總裁Vaughan Smith在一份電子郵件公告中說。但昨日被問及中國辦事處的開設時間和地點時,他拒絕就此置評。
最新資訊
新興網際網路企業對“傳統網際網路產業”的掠奪體現得越來越明顯。昨日eBay公司宣布,該公司旗下PayPal總裁大衛·馬庫斯(David Marcus)將于6月27日離職,轉投Facebook旗下,負責移動即時通訊業務。
eBay總裁兼CEO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表示,馬庫斯作為PayPal的領導者,帶動了公司業績,為產品設計與創新起到了振興作用,讓整個團隊充滿能量,從而帶來了極佳的客戶體驗。他表示,雖然馬庫斯選擇離職,但他為PayPal留下了一支強大的領導小組。多納霍提到,PayPal並未因此對明年的預期進行調整。在馬庫斯離職後PayPal的領導小組將直接向多納霍匯報,直到任命PayPal新總裁。
在Facebook的貼文中,馬庫斯表示,他是在與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一次聚會後決定辭職的,離開PayPal之後他可以重新聚焦于構建產品。對于加盟Facebook旗下的移動即時通訊業務,馬庫斯表示十分興奮。
財務狀況
在收購WhatsApp之後,Facebook最近第一次公布了WhatsApp的財務狀況。雖然WhatsApp坐擁6億月活使用者(註:是月活使用者數,而非總使用者數),但由于其收入來源單一,所以整體營收表現極差。在2014年前6個月,WhatsApp的營收為1600萬美元,但同期的凈虧損卻達到了2.32億美元(當然這其中2.06億美元的虧損都是因為和股票相關的費用造成的),花在運營上的現金為1350萬美元。也就是說,其實2014年上半年WhatsApp的營收也夠勉強養活自己,至少支撐自己運營還是沒問題的。
那麽,問題來了?Facebook年初宣布190億美元收購來WhatsApp,難道不考慮收回成本麽?
在Facebook看來,WhatsApp的使用者數值20.26億美元、品牌值4.48億、技術值2.28億,剩餘超過160億美元的價值體現在可以預計的未來成長態勢、潛在的貨幣化機會以及幫助Facebook建立在移動生態系統方面的戰略地位上。
WhatsApp之于Facebook來說,就目前,甚至是未來一段時間來說,盈虧不重要,重要的是WhatsApp對于Facebook的生態圈建設的重要作用。向後可防御,向前可以進攻。防御的意義在于,做個假設,僅僅隻是假設,如果WhatsApp被Facebook的競爭對手收購,比如Google,那Facebook的境遇會如何?某種程度上,來自中國的巨頭馬化騰先前的擔憂可以間接回答。馬化騰曾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互訪TCL站演講時明確談到 “即使是像QQ已經有每個月超過六億多的活躍使用者,兩三年前已經達到這個水準了,但是在這個領域裏面依然有創新或甚至差點被顛覆的可能性。坦白講,微信這個產品出來,如果說不在騰訊,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話,是在另外一個公司,我們可能現在根本就擋不住。回過頭來看,生死關頭其實就是一兩個月,那時候我們幾個核心的高管天天泡在上面,說這個怎麽改,那個怎麽改,在產品裏調整。所以也再一次說明,網際網路時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個企業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實都有大的危機,稍微把握不住這個趨勢的話,其實就非常危險的,之前積累的東西就可能灰飛煙滅了,一旦過了那個坎兒就勢不可當了”。微信之于騰訊,某種程度上類似于WhatsApp之于Facebook。
如果說騰訊或者微信還隻是在中國市場或者說以中國市場為主的話,那麽看看Facebook昔日的競爭對手Twitter好了。Twitter常以Facebook為競爭對手,並嘗試從Facebook手中爭奪移動市場份額。然而,在Twitter公司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後,因使用者增速令華爾街分析師不抱幻想,慘遭多家機構下調評級。從這個意義上講,也能證明WhatsApp的價值,至少使用者成長,甚至是對未來的幻想還是給華爾街留夠了的。
再者,包括Facebook等如今正盛的套用和或者社交平台,沒有人保證一個東西是永久不變的,因為人性就是要更新,即使看上去你什麽錯都沒有,也要不斷更新迭代、順應潮流。經常要考慮90後,甚至00後的使用者們,看看他們的需求,他們的喜好,他們才代表未來。畢竟很多東西,小鮮肉們就覺得是上一代用的,有代溝了,或者甚至是覺得不酷了不潮了,而選擇更新的東西來用。WhatsApp的價值在此也能體現,至少使用者數在不斷地成長,表明其很受歡迎。有使用者數和活躍度,才能談商業的未來。隻要WhatsApp的使用者數繼續高速成長,Facebook這筆錢花的就不虧,畢竟Facebook是希望WhatsApp成為一個全球化的即時通訊平台。
整體看Facebook,其實不難發現,WhatsApp是其通過收購構築“護城河”的其中一環。Instagram在先,以及高價的WhatsApp,以及一系列的收購。對于Facebook來說,收購行為都並不意味著買當下的價值,而是買人才,買未來,或者說賭能夠贏在未來。
在筆者看來,WhatsApp,當前甚至未來短期內的盈虧不重要,重要的是使用者成長和活躍度。而且即便未來WhatsApp商業化,筆者也不希望就是簡單而粗暴的向使用者收費,或者通過廣告費來盈利,盡管其全球的競爭者微信、Line、以及KakaoTalk主要是通過向使用者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比如遊戲、電商、廣告、移動支付,甚至是付費表情等來實現盈利和擴大營收,但隨之而來的最終也會變得越來越臃腫,變成一個無所不有的平台。希望WhatsApp能夠保持簡潔,探索出更為合理的盈利模式,盡管此舉註定艱辛,但WhatsApp還有一定的時間。
安全核實
11月14日,法國巴黎多地遭受襲擊,部分人質被劫持。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恐慌,Facebook迅速推出了安全核實工具。使用者可以明確知曉他們的親朋好友是否安全。
此工具會詢問使用者是否處于遭襲地點,是否願意告知大家自己的安全狀態。對于法國以外的使用者,工具會迅速地讓他們知曉是否有朋友卷入此次襲擊,他們是否安全。
工具同時還可被用于尋找特定的好友。如果你知道某位好友的安全狀態,並希望告知他的好友們“他很安全,請放心”,那麽你可以搜尋到這位特定好友並為他標註上“他很安全”。
虛擬墓地
3月6日報道 美國統計學家稱到本世紀末,Facebook使用者的過世人數將遠超在世人數。等到了2098年,這個目前全球使用者超15億的社交網路屆時將會變成全世界最大的虛擬墓地。因Facebook官方拒絕自動清除過世使用者檔案信息,而日常使用的使用者已達停滯期,這就意味著日後Facebook的過世使用者將超過日常使用的使用者。
贏家Facebook
冰桶挑戰可以算是一項公益活動,它在很快的時間內就已經風靡全球了。當冰桶挑戰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有些人就會靜下心來想一下:冰桶挑戰的最大受益者是誰?下面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據美國《福布斯》雜志9月15日報道,ALS冰桶挑戰(ALS Ice Bucket Challenge)為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籌集到1億多美元的經費,這很棒。而整個事件對Facebook來說也是好處多多:這次持續整個夏天的活動使得Facebook服務的使用率出現了激增,特別是影片消費方面。
根據Facebook提供的資料,冰桶挑戰影片的流覽量超過100億次,觀看人數超過4.4億人。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該公司正利用這股勢頭,嘗試招募YouTube上的知名使用者把他們的內容遷移至自己的平台。同時,Facebook正在為其影片頁面增加觀看次數的統計數位,以凸顯其影片服務的日益普及。
冰桶挑戰實際上給Facebook帶來多少金錢收益?這很難估計,因為Facebook沒有通過直接插入廣告來從影片服務上盈利(想象一下如果Facebook真那樣做了,使用者會發出怎樣的抗議!)。但我們還是能夠算出大致的結果:把Facebook變現使用者使用時間的費率乘以使用者觀看冰桶挑戰影片所花費的時間。
最新登入情況
第一步:點擊桌面上的“設定”圖示進入設定
第二步:點擊“通用”進入通用設定
第三步:點擊“網路”,進入網路設定
第四步:點擊“VPN”進入VPN設定
第五步:點擊“增加VPN配置”,並且設定
第六步:點擊“VPN”開關,就會開啓VPN連線,連線成功後,iphone右上角會出現"VPN"小圖示,這時就可以正常登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