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數學家小約翰納什念研究生時便發明了他著名的博弈理論,短短26頁的論文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他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他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與被認為是隻能好轉、無法治愈的疾病作鬥爭。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完全通過意志的力量,他一如既往地堅持工作,並于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他在博奕論方面頗具前瞻性的工作也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 | 布萊恩·格雷澤、朗·霍華德、Todd Hallowell、Karen Kehela、Kathleen McGill、Maureen Peyrot 、奧德瑞克·波特 |
---|---|
原著: | 西爾維婭·納薩爾 |
導演: | 朗·霍華德 |
副導演(助理): | Joe Burns、Kristin Cameron、Noreen R. Cheleden、Jane Ferguson、Todd Hallowell、奧德瑞克·波特、Shea Rowan |
編劇: | 阿齊瓦·高斯曼 |
攝影: | 羅傑·狄金斯 |
配樂: | 詹姆斯·霍納 |
剪輯: | Daniel P. Hanley、Mike Hill |
選角導演: | Janet Hirshenson、Jane Jenkins |
藝術指導: | 懷恩·托馬斯 |
美術設計: | Robert Guerra |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約翰·福布斯·納什 | 羅素·克勞 英俊怪異的數學家,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就職于麻省理工學院,終其一生都與精神分裂症相伴,但最後他獲得了自我實現,斬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
![]() | 艾麗西亞 | 詹妮弗·康納利 一個漂亮,大方,溫柔,思維縝密的物理系學生,最終打動納什的心,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當發現丈夫的精神疾患後幾近崩潰,但一直沒有放棄對丈夫的幫助和陪伴。 |
![]() | 查爾斯 | 保羅·貝坦尼 納什想象出來的一個室友,一個摯友,通過他體現了天才的孤獨和不為人理解的一面。 |
![]() | 威廉·帕徹 | 埃德·哈裏斯 也是納什想象出來的,在病情加重的時候出現,自稱供職于美國國防部,要求納什為國效力。 |
音樂原聲
專輯名稱 | 發行時間 | 藝人 | 專輯類別 |
---|---|---|---|
美麗心靈 | 2001年12月11日 | James Horner | 影視音樂 |
幕後花絮
1.羅伯特雷德福德原定是該片導演,由于檔期上的沖突隻好放棄。

2.湯姆克魯斯曾經是納什的角色人選。
3.五角大樓辦公室的場景,是在福德漢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布朗克斯學院(Bronx campus)的基廷禮堂(Keating Hall)的地下室拍攝的。同樣是這間房子,還在驅魔人The Exorcist(1973)中用于拍攝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語言實驗室的場景。
4.諾貝爾頒獎典禮是在新澤西表演藝術中心(NJPAC)的嚴謹禮堂拍攝的。為了這一個場景,攝製組光是在布景和化妝等等方面就花了超過8個小時的時間。然而,隨後在大廳裏的場景又是在別的場地拍攝完成的。
5.和理查德索爾在走廊的一段戲中,納什被嘲笑成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哈維(Harvey)”。這是參照了電影迷離世界 Harvey(1950)。
6.納什第一次看見帕徹的時候,把他稱為是“老大哥(Big Brother)”,這是參照了喬治奧維爾的小說《1984》。後來,我們看見納什辦公室的房間號碼是101,這也是此書的一個參考。
7.在納什被拖到會堂這場戲中,約翰納什的一個兒子出演了勤務兵。

8.片尾快要結束的時候,約翰納什盯著自己喝的茶發呆,來源于一次真實事件。就在羅素克洛會見真實的約翰納什時,他花了15分鍾的時間沉思,來決定是喝茶還是喝咖啡。
9.電影中羅素克洛和詹妮弗康納利之間的一場愛情戲被剪掉了。
10.安東尼利普和亞當戈德堡扮演納什的助手索爾和本德。經常可以看見他們一起出現在電影中。這兩個演員還在理查德林克勒特的影片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1993)中,出演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友托尼和邁克。
11.為了在電影初期校園的場景中製造出“金黃色的”效果,攝製組採用了一種低反差電影膠片(Fuji F-400 8582),並且在裝載到攝像機拍攝之前,將膠片暴露在黃色光線中。
12.約翰納什在他演講的時候,寫在黑板上的那道難題確有其事(不像別的影片中,寫在板子上的通常是過于簡單或者造假的)。在數學物理學中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可以直接得出這題的答案是1。稍後,當他和艾麗西亞討論這道難題的時候,他發現了解決問題的一些限製因素,沒有解決這些的話,問題將更加復雜,于是他十分相信她還沒有解決它。
13.雖然這部電影是根據約翰納什的一生而創作的,他生命中有一些事情卻是有意省略的:1)他結過好幾次婚;2)在過去,他有好幾次異性和同性戀情;3)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有個私生子。
14.根據2001年娛樂周刊關于這部電影的一片文章,影片製作者原定想要提到納什的同性戀,但是他們擔心影片會被錯誤地把同性戀和精神分裂症聯系起來,于是他們放棄了。據這篇文章的說法,這種聯系是基于當時一些並沒有科學依據的心理學研究,1950年代晚期開始盛行。
15.導演客串:(榮霍華德)在政府禮堂的嘉賓,就在畫面右邊正在和另一個來賓說話。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拍攝《美麗心靈》的想法始于製作人布萊恩格雷澤在《名利場》雜志上看到的一篇關于納什的文章,他被數學天才納什起伏波折的人生經歷深深打動了,而西爾維婭納薩爾的小說更加堅定了他將納什生平搬上大銀幕的決心。
約翰納什(JOHN F.NASH)美國人 (1928-2015),由于他與另外兩位數學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生data-layout="right"了重大影響,而獲得1994年諾貝爾經濟獎。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人物 | 備註 |
---|---|---|---|---|
2002 | 第74屆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 美麗心靈 | 獲獎 |
2002 | 第74屆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 詹妮弗·康納利 | 獲獎 |
2002 | 第74屆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 朗·霍華德 | 獲獎 |
2002 | 第74屆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 | 阿齊瓦·高斯曼 | 獲獎 |
2002 | 第74屆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羅素·克勞 | 提名 |
2002 | 第74屆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剪輯 | Mike Hill | 提名 |
2002 | 第59屆 | 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 | 美麗心靈 | 獲獎 |
2002 | 第59屆 | 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羅素·克勞 | 獲獎 |
2002 | 第59屆 | 美國金球獎最佳女配角 | 詹妮弗·康納利 | 獲獎 |
2002 | 第59屆 | 美國金球獎最佳編劇 | 阿齊瓦·高斯曼 | 獲獎 |
2002 | 第59屆 | 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 | 朗·霍華德 | 提名 |
2002 | 第55屆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 羅素·克勞 | 獲獎 |
2002 | 第55屆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女配角 | 詹妮弗·康納利 | 獲獎 |
2002 | 第55屆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 | 美麗心靈 | 提名 |
2002 | 第11屆 | 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 | 羅素·克勞 | 提名 |
2002 | 第4屆 |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劇情/動作冒險電影 | 美麗心靈 | 提名 |
製作發行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USA | 2001年12月13日 |
加拿大Canada | 2002年1月4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2002年2月28日 |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
夢工廠 [美國] | East West [俄羅斯] (2002) |
Imagine Entertainment [美國] |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荷蘭] (2002) |
環球影業 [美國] | 夢工廠電影發行公司 [美國] (2001-2002) |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電影總是把精神疾病逼到角落裏去。把它表現得古怪、感人、可愛、滑稽、任性、悲慘或是不正當。在這裏它就隻是一種疾病,幾乎要把生命耗盡,但對納什和他的妻子來說,在他成為那些幸運者中的一員之前,他們仍然可能從崩潰的邊緣掙扎出來。美麗心靈,正如納什為國家的英雄主義,正如艾麗莎對納什無限的愛,正是它們都擁有的美麗心靈,才能最終在精神分裂的懸崖上重歸現實吧!當本我與自我在一生中戰鬥到激烈如此的時候,超我才得以實現;當本我與自我共同實現超我時,就是獲得一生成就的時候了。(時光網評)

就像現實生活中一樣,電影中的納什對于瑣碎的事情沒有耐心,更樂于研究“統治力量”。《美麗心靈》中的統治力量是一種熟悉而不令人很反感的傷感的類型。這部電影實在並且也應該被理性的拒絕掉,但是你並不會完全從你的心裏排斥它。(紐約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