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美國眾議院議長(Speaker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是美國眾議院的首席主持議會官員。根據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二款:
" 眾議院成員得自選議長與院內官員······"
一般美國眾議院議長是由眾議院成員選舉出來的,因此眾議院的議長幾乎總是由多數黨的黨人選舉出來的,一般他本人就是多數黨在眾議院中的首領。由此,眾議院議長本人被看做是一個有傾向性的黨人。雖然在眾議院中另有一個多數黨首領,但他一般是該黨的第二把手,而眾議院議長則是該黨的首席領袖。但是一般來說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眾議院議長不參加投票。在形式上,眾議院議長是美國立法機構中的最高官員。一般來說他是一個全國知名的人物。由于美國眾議院議長往往與總統屬于不同的黨派,他們往往是美國政治中的主要對手。在這種情況下,眾議院議長也是美國國會中的反對黨首領。
在美國總統繼任順序中眾議院議長是繼美國副總統後的第二位繼承人。
現任議長為俄亥俄州第八國會選區聯邦眾議員約翰·貝納。
歷史
第一位擔任美國眾議院議長的是聯邦黨人的弗雷德裏克·米倫伯格(Frederick Muhlenberg)。起初議長的地位並非像如今的有影響力,直至亨利·克萊(Henry Clay)任期內有了改變。亨利·克萊相對于前些時期的議長們,參與了眾議院內許多議長討論並利用他的影響力做一些議案通過。例如1812年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及"美利堅系統(American System)"的經濟計畫。但在1825年亨利克萊退休之後,議長的權力再次減弱。議長選舉漸漸變得困難,在美國南北內戰中的數次選舉中,難以維持國會多數,例如在1855年及1859年的議長選舉中,花了至少兩個月時間才選出議長,。而在1839年至1863年期間,僅有一位議長任期超過一任。 19世紀末,議長議位開始發展成了具有較大權力的職能,一個議長權力的重要來源是便他同時為法製委員會主席,法製委員會在1880年眾院委員會系統重大改組,變成眾院中最有權力的委員會之一。更是成為該黨中重要領袖,如包含民主黨藉議長塞繆爾·蘭德爾(Samuel J. Randall)、約翰·格裏芬·卡萊爾(John Griffin Carlisle)、查爾斯·克裏斯普(Charles F. Crisp),共和黨藉議長人詹姆斯·布萊恩(James G. Blaine)、托馬斯·布拉克特·裏德(Thomas Brackett Reed)和約瑟夫·格爾尼·加農(Joseph Gurney Cannon)。

在共和黨藉的托馬斯·裏德(Thomas Brackett Reed)的任期內,議長的權力大大的增加,裏德被反對者稱為"沙皇裏德(Czar Reed)"。他要求少數黨停止阻撓法案的進行,而其中最有名阻撓戰術便是"消失的法定最低人數(disappearing quorum)(即出席會議但拒絕投票)",少數黨利用在會議中拒絕投票來讓議案法定人數難以達到及使結果無效。然而裏德宣布在會議中拒絕投票的議員仍將被計算在法定最低人數中。裏德經由相關規定使民主黨人無法阻擾共和黨的議程。議長權力在之後的約瑟夫·加農(Joseph Gurney Cannon)任期內達到巔峰,他運用了特別的手段控製了立法過程,他確定議會的流程、指定所有委員會的成員、選定委員會主席、作為法製委員會主席,並決定委員會審理什麽議案。他運用這些權利使得眾院中共和黨的議案可以未受阻擾的通過。1910年,民主黨人及多數不滿的共和黨人剝奪了議長的許多權力,包含指定誰為某委員會成員及擔任法製委員會主義。議長失去了他的影響力,直到15年後尼古拉·朗沃斯(Nicholas Longworth)才開始恢復。

20世紀中期,薩姆·雷本(Sam Rayburn)是歷任中擔任最久任期的眾議院議長。他幫助引導許多議案,他協助羅斯福總統及杜魯門總統通過國內議案與國外反擊計畫。雷本的繼任者,民主黨人約翰·麥科馬克(John William McCormack),他的權力因民主黨內年輕議員的異員而略微減弱。在1970年代中期在卡爾·阿爾伯特(Carl Albert),議長的權力再次增加,法製委員會中止至1910年代革來的半獨立小組,反而再次成為黨領導者的權力。之後的1975年,議長被準許他職權而指定派任大部份的法規委員會成員。同時,該委員會主席的權力被減弱,因而相對地增加了議長的權力。 阿爾伯特的繼任者,民主黨藉的托馬斯·奧尼爾(Thomas Phillip O'Neill),因公開反對雷根總統而註名的議長,奧尼爾長期擔任議長,從1977年至1987年。他挑戰雷根在國內政常與國防支出。共和黨將奧尼爾成為1980年及1982大選競選反對的目標。僅管如此,民主黨仍舊在這兩次大選維持多數,直到1994年,共和黨經過了四十年的少數又再次重新掌控了眾議院。共和黨藉的紐特·金裏奇(Newton Leroy Gingrich)常與柯林頓總統發生沖突,特別的是"與美國有約(Contract with America)"政治宣言(1994年11月大選前由367名共和黨國會議員候選者聯名簽署所提出的一項立法議程。該契約列出10項法案,共和黨人發誓要在1995年1月開始的眾議院會期最初的100日內,就這些法案進行辨論並付表決。他們最後達到了。)

現任眾議院議長
約翰·安德魯·貝納(1949年11月17日至今),美國共和黨籍政治人物,現任聯邦眾議院議長(自2011年1月5日宣誓就職)。貝納1991年起為俄亥俄州第八國會選區聯邦眾議員,此後經過多年歷練,終在2006年成為共和黨眾議院領袖,開始率領黨內同僚謀求擊敗民主黨,重奪眾議院控製權。2007年起出任眾院少數黨領袖。2011年出任美國眾議院議長,成為美國繼總統、副總統之後的第三號人物。

歷任眾議院議長
屆數 | 眾議院議長 | 來自地區(縮寫) | 當選日期 |
第1屆(1789-1791) | 弗雷德裏克·木林普格 | PA | 1789年4月1日 |
第2屆(1791-1793) | 特朗布爾·約拿 | CT | 1791年10月24日 |
第3屆(1793-1795) | 弗雷德裏克·木林普格 | PA | 1793年12月2日 |
第4屆(1795-1797) | 喬納森·代頓 | NJ | 1795年12月7日 |
第5屆(1797-1799) | 喬納森·代頓 | NJ | 1797年5月15日 |
第6屆(1799-1801) | 塞奇威克·西奧多 | MA | 1799年12月2日 |
第7屆(1801-1803) | MACON·納撒尼爾 | NC | 1801年12月7日 |
第8屆(1803-1805) | MACON·納撒尼爾 | NC | 1803年10月17日 |
第9屆(1805-1807) | MACON·納撒尼爾 | NC | 1805年12月2日 |
第10屆(1807-1809) | VARNUM·約瑟夫·布拉德利 | MA | 1807年10月26日 |
第11屆(1809-1811) | VARNUM·約瑟夫·布拉德利 | MA | 1809年5月22日 |
第12屆(1811-1813) | CLAY·亨利 | KY | 1811年11月4日 |
第13屆(1813-1815) | CLAY·亨利 | KY | 1813年5月24日 |
第13屆(1813-1815) | CHEVES·蘭登 | SC | 1814年1月19日 |
第14屆(1815-1817) | CLAY·亨利 | KY | 1815年12月4日 |
第15屆(1817-1819) | CLAY·亨利 | KY | 1817年12月1日 |
第16屆(1819-1821) | CLAY·亨利 | KY | 1819年12月6日 |
第16屆(1819-1821) | 泰勒·約翰W. | NY | 1820年11月15日· |
第17屆(1821-1823) | 巴伯·菲利普·彭德爾頓 | VA | 1821年12月4日 |
第18屆(1823-1825) | CLAY·亨利 | KY | 1823年12月1日 |
第19屆(1825-1827) | 泰勒·約翰W. | NY | 1823年12月5日 |
第20屆(1827-1829) | STEVENSON·安德魯 | VA | 1827年12月3日 |
第21屆(1829-1831) | STEVENSON·安德魯 | VA | 1829年12月7日 |
第22屆(1831-1833) | STEVENSON·安德魯 | VA | 1831年12月5日 |
第23屆(1833-1835) | STEVENSON·安德魯 | VA | 1833年12月2日 |
第23屆(1833-1835) | BELL·約翰 | TN | 1834年6月2日 |
第24屆(1835-1837) | POLK·詹姆斯·諾克斯 | TN | 1835年12月7日 |
第25屆(1837-1839) | POLK·詹姆斯·諾克斯 | TN | 1837年9月4日 |
第26屆(1839-1841) | HUNTER·羅伯特·默瑟托利弗 | VA | 1839年12月16日 |
第27屆(1841-1843) | 白色·約翰 | KY | 1841年5月31日 |
第28屆(1843-1845) | 瓊斯·約翰·溫斯頓 | VA | 1843年12月4日 |
第29屆(1845-1847) | 戴維斯·約翰·衛斯理 | IN | 1845年12月1日 |
第30屆(1847-1849) | 羅伯特·查爾斯·溫斯羅普· | MA | 1847年12月6日 |
第31屆(1849-1851) | COBB·豪威爾 | GA | 1849年12月22日 |
第32屆(1851-1853) | BOYD·屬 | KY | 1851年12月1日 |
第33屆(1853-1855) | BOYD·屬 | KY | 1853年12月5日 |
第34屆(1855-1857) | 銀行·納撒尼爾·普倫蒂斯 | MA | 1856年2月2日 |
第35屆(1857-1859) | ORR·詹姆斯·勞倫斯 | SC | 1857年12月7日 |
第36屆(1859-1861) | PENNINGTON·威廉 | NJ | 1860年2月1日 |
第37屆(1861-1863) | 成長·加盧沙亞倫 | PA | 1861年7月4日 |
第38屆(1863-1865) | COLFAX·斯凱勒 | IN | 1863年12月7日 |
第39屆(1865-1867) | COLFAX·斯凱勒 | IN | 1865年12月4日 |
第40屆(1867-1869) | COLFAX·斯凱勒 | IN | 1867年3月4日 |
第40屆(1867-1869) | POMEROY·西奧多·米達 | NY | 1869年3月3日 |
第41屆(1869-1871) | 布萊恩·詹姆斯·吉萊斯皮 | ME | 1869年3月4日 |
第42屆(1871-1873) | 布萊恩·詹姆斯·吉萊斯皮 | ME | 1871年3月4日 |
第43屆(1873-1875) | 布萊恩·詹姆斯·吉萊斯皮 | ME | 1873年12月1日 |
第44屆(1875-1877) | 克爾·邁克爾·克勞福德 | IN | 1875年12月6日 |
第44屆(1875-1877) | RANDALL·塞繆爾·傑克遜 | PA | 1876年12月4日 |
第45屆(1877-1879) | RANDALL·塞繆爾·傑克遜 | PA | 1877年10月15日 |
第46屆(1879-1881) | RANDALL·塞繆爾·傑克遜 | PA | 1879年3月18日 |
第47屆(1881-1883) | KEIFER·約瑟夫·沃倫 | OH | 1881年12月5日 |
第48屆(1883-1885) | CARLISLE·約翰·格裏芬 | KY | 1883年12月3日 |
第49屆(1885-1887) | CARLISLE·約翰·格裏芬 | KY | 1885年12月7日 |
第50屆(1887-1889) | CARLISLE·約翰·格裏芬 | KY | 1887年12月5日 |
第51屆(1889-1891) | 裏德·托馬斯·布拉克特 | ME | 1889年12月2日 |
第52屆(1891-1893) | CRISP·查爾斯Frederick | GA | 1891年12月8日 |
第53屆(1893-1895) | CRISP·查爾斯Frederick | GA | 1893年8月7日 |
第54屆(1895-1897) | 裏德·托馬斯·布拉克特 | ME | 1895年12月2日 |
第55屆(1897-1899) | 裏德·托馬斯·布拉克特 | ME | 1897年3月15日 |
第56屆(1899-1901) | 亨德森·大衛·布雷姆納 | IA | 1899年12月4日 |
第57屆(1901-1903) | 亨德森·大衛·布雷姆納 | IA | 1901年12月2號 |
第58屆(1903-1905) | CANNON·約瑟夫·格尼 | IL | 1903年11月9日 |
第59屆(1905-1907) | CANNON·約瑟夫·格尼 | IL | 1905年12月4日 |
第60屆(1907-1909) | CANNON·約瑟夫·格尼 | IL | 1907年12月2日 |
第61屆(1909-1911) | CANNON·約瑟夫·格尼 | IL | 1909年3月15日 |
第62屆(1911-1913) | CLARK·詹姆斯·比徹姆(CHAMP) | MO | 1911年4月4日 |
第63屆(1913-1915) | CLARK·詹姆斯·比徹姆(CHAMP) | MO | 1913年4月7日 |
第64屆(1915-1917) | CLARK·詹姆斯·比徹姆(CHAMP) | MO | 1915年12月6日 |
第65屆(1917-1919) | CLARK·詹姆斯·比徹姆(CHAMP) | MO | 1917年4月2日 |
第66屆(1919年至1921年) | 吉列·馮檢基亨廷頓 | MA | 1919年5月19日 |
第67屆(1921-1923) | 吉列·馮檢基亨廷頓 | MA | 1921年4月11日 |
第68屆(1923-1925) | 吉列·馮檢基亨廷頓 | MA | 1923年12月3日 |
第69屆(1925-1927) | LONGWORTH·尼古拉斯 | OH | 1925年12月7日 |
第70屆(1927-1929) | LONGWORTH·尼古拉斯 | OH | 1927年12月5日 |
第71屆(1929-1931) | LONGWORTH·尼古拉斯 | OH | 1929年4月15日 |
第72屆(1931-1933) | GARNER·約翰·南斯 | TX | 1931年12月7日 |
第73屆(1933-1935) | RAINEY·亨利·托馬斯 | IL | 1933年3月9日 |
第74屆(1935-1937) | BYRNS·約瑟夫·惠靈頓 | TN | 1935年1月3日 |
第74屆(1935-1937) | 班克黑德·威廉·布羅克曼 | AL | 1936年6月4日 |
第75屆(1937-1939) | 班克黑德·威廉·布羅克曼 | AL | 1937年1月5日 |
第76屆(1939-1941) | 班克黑德·威廉·布羅克曼 | AL | 1939年1月3日 |
第76屆(1939-1941) | 雷伯恩·塞繆爾·托利弗 | TX | 1940年9月16日 |
第77屆(1941-1943) | 雷伯恩·塞繆爾·托利弗 | TX | 1941年1月3日 |
第78屆(1943-1945) | 雷伯恩·塞繆爾·托利弗 | TX | 1943年1月6日 |
第79屆(1945-1947) | 雷伯恩·塞繆爾·托利弗 | TX | 1945年1月3日 |
第80屆(1947-1949) | MARTIN·小約瑟夫·威廉· | MA | 1947年1月3日 |
第81屆(1949-1951) | 雷伯恩·塞繆爾·托利弗 | TX | 1949年1月3日 |
第82屆(1951-1953) | 雷伯恩·塞繆爾·托利弗 | TX | 1951年1月3日 |
第83屆(1953-1955) | MARTIN·小約瑟夫·威廉· | MA | 1953年1月3日 |
第84屆(1955-1957) | 雷伯恩·塞繆爾·托利弗 | TX | 1955年1月5日 |
第85屆(1957-1959) | 雷伯恩·塞繆爾·托利弗 | TX | 1957年1月3日 |
第86屆(1959-1961) | 雷伯恩·塞繆爾·托利弗 | TX | 1959年1月7日 |
第87屆(1961-1963) | 雷伯恩·塞繆爾·托利弗 | TX | 1961年1月3日 |
第87屆(1961-1963) | MCCORMACK·約翰·威廉 | MA | 1962年1月10日 |
第88屆(1963-1965) | MCCORMACK·約翰·威廉 | MA | 1963年1月9日 |
第89屆(1965-1967) | MCCORMACK·約翰·威廉 | MA | 1965年1月4日 |
第90屆(1967-1969) | MCCORMACK·約翰·威廉 | MA | 1967年1月10日 |
第91屆(1969-1971) | MCCORMACK·約翰·威廉 | MA | 1969年1月3日 |
第92屆(1971年-1973) | 偉業·卡爾·伯特 | 行 | 1971年1月21日 |
第93屆(1973-1975) | 偉業·卡爾·伯特 | 行 | 1973年1月3日 |
第94屆(1975-1977) | 偉業·卡爾·伯特 | 行 | 1975年1月14日 |
第95屆(1977-1979) | 奧尼爾·小托馬斯·菲利普(TIP) | MA | 1977年1月4日 |
第96屆(1979-1981) | 奧尼爾·小托馬斯·菲利普(TIP) | MA | 1979年1月15日 |
第97屆(1981-1983) | 奧尼爾·小托馬斯·菲利普(TIP) | MA | 1981年1月5日 |
第98屆(1983-1985) | 奧尼爾·小托馬斯·菲利普(TIP) | MA | 1983年1月3日 |
第99屆(1985-1987) | 奧尼爾·小托馬斯·菲利普(TIP) | MA | 1985年1月3日 |
第100屆(1987-1989) | WRIGHT·詹姆斯·克勞德 | TX | 1987年1月6日 |
第101屆(1989-1991) | WRIGHT·詹姆斯·克勞德 | TX | 1989年1月3日 |
第101屆(1989-1991) | FOLEY·托馬斯·斯蒂芬 | WA | 1989年6月6日 |
第102屆(1991-1993) | FOLEY·托馬斯·斯蒂芬 | WA | 1991年1月3日 |
第103屆(1993-1995) | FOLEY·托馬斯·斯蒂芬 | WA | 1993年1月5日 |
第104屆(1995-1997) | 金裏奇·牛頓樂華 | GA | 1995年1月4日 |
第105屆(1997-1999) | 金裏奇·牛頓樂華 | GA | 1997年1月7日 |
第106屆(1999-2001) | 約翰·丹尼斯·哈斯特爾特· | IL | 1999年1月6日 |
第107屆(2001-2003) | 約翰·丹尼斯·哈斯特爾特· | IL | 2001年1月3日 |
第108屆(2003-2005) | 約翰·丹尼斯·哈斯特爾特· | IL | 2003年1月7日 |
第109屆(2005-2007) | 約翰·丹尼斯·哈斯特爾特· | IL | 2005年1月4日 |
第110屆(2007-2009) | 佩洛西·南希 | CA | 2007年1月4日 |
第111屆(2009-2011) | 佩洛西·南希 | CA | 2009年1月6日 |
第112屆(2011-2013) | 約翰·安德魯·貝納 | OH | 2011年1月5日 |
第113屆(2013-2015) | 約翰·安德魯·貝納 | OH | 2013年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