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統治者,泛指在某一政權行使最高統治權的個人或群體,包括有實無名的權臣、掌權者等。

說明
所謂統治者,是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利行使者,他統治的領域具備一個國家的性質,他在當時能被主要力量代表廣泛認可。
奴隸時代
夏代姓姒
夏(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大禹→啓→太康→(偃羿→寒浞)→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桀n
商代姓子
商(約前17世紀–約前11世紀)[6]
n
-
西周代姓姬
西周(前11世紀–前771年)[6]
任 | 本名 | 統治時間 | |||
西周 | |||||
01 | 周文王 | 昌 | |||
02 | 周武王 | 發 | |||
03 | 周公 | 旦 | |||
04 | 周成王 | 誦 | |||
05 | 周康王 | 釗 | |||
06 | 周昭王 | 瑕 | |||
07 | 周穆王 | 滿 | |||
08 | 周共王 | 繄扈 | |||
09 | 周懿王 | 囏 | |||
10 | 周孝王 | 闢方 | |||
11 | 周夷王 | 燮 | |||
12 | 周厲王 | 胡 | |||
13 | 共和行政 | [註1] | 前841年- | 前828年(約13年) | |
14 | 周宣王 | 靜 | 前828年- | 前782年(約46年) | |
15 | 周幽王 | 宮涅 | 前782年- | 前771年(約11年) |
-

封建時代
東周初年
平王立,東遷于雒邑,①闢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
﹑晉始大,政由方伯。②
註①正義即王城也。平王以前號東都,至敬王以後及戰國為西周也。
註②集解周禮曰:"九命作伯。"鄭觽雲:"長諸侯為方伯。"
四十九年,魯隱公即位。
五十一年,平王崩,太子泄父①蚤死,立其子林,是為桓王。桓王,平王孫也。
註①正義音甫。
桓王三年,鄭庄公朝,桓王不禮。①五年,鄭怨,與魯易許田。許田,天子之用事
太山田也。②八年,魯殺隱公,③立桓公。十三年,伐鄭,④鄭射傷桓王,桓王去歸。
⑤
註①索隱在魯隱公六年
秦漢至清
註③集解徐廣曰:"周比亡之時,凡七縣,河南、洛陽、谷城、平陰、偃師、鞏、
緱氏。"正義括地志雲:"故谷城在洛州河南縣西北十八裏苑中。河陰縣城本漢平陰縣,
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五十裏。十三州志雲在平津大河之南也。魏文帝改曰河陰。"
註④集解皇甫謐曰:"周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索隱既,盡也。日食盡曰
既。言周祚盡滅,無主祭祀。正義按:王赧卒後,天下無主三十五年,七雄並爭。至秦
始皇立,天下一統,十五年,海內鹹歸于漢矣。

高祖,沛豐邑中陽裏人也,姓劉氏。母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父太公往視,則見交龍于上。已而有娠,遂產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