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 :統一、
國語拼音 :tǒng yī
造句 :秦始皇兼並東方六國,結束了戰國混亂,實現了統一。
基本釋義
釋義 :1.合為整體。與“分裂”相對。
2.一致的;整體的;單一的:~的意見/~領導。
典故出處
《漢書·西域傳贊》:“西域諸國,各有君長,兵眾分弱,無所統一。”
《後漢書·隗囂傳》:“于時周洛以西,無所統壹,故為王策,欲東收關中,北取上郡,進以奉天人之用,退以懲外夷之亂。”
宋蘇軾《周公論》:“昔高帝擊滅項籍,統一四海,諸侯大臣,相率而帝之。”
明陸深《玉堂漫筆》:“宗其道而毀其廟,此皆據統一之君而論。”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
《漢書·敘傳下》:“武功既抗,亦迪斯文,憲章六學,統一聖真。”
宋葉適《謝宰執登科》:“考之以無所統一之言語,寄之於不可測度之權衡,靡人不求,惟藝是擇。”
詞語套用
統一,哲學術語。矛盾,在哲學上講是對立統一,對立統一表現在對立性和統一性兩方面,對立指矛盾雙方相互對立,相互鬥爭。統一泛指對立的反面,第一層意思指對立反面,第二層意思指矛盾一方消滅另一方的過程,即是統一的過程。

其他釋義
統一的含義為:整個大千世界雖然物種繁多,數不勝數,形態各異,性質不同,千差萬別,但是都一致歸于物質。
此種統一的含義,是指從巨觀宇宙到微觀世界,從無機界到生命現象,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毫無例外地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