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往瓶裏倒水時,就會使裏面的空氣振動 (水佔據了空氣的空間,于是氣流向上) 。

繼續倒水,水流又使得氣流向下,于是形成了氣流的振動。所以,水越倒越多時,瓶裏所剩空間就越來越少 ,即瓶裏的空氣柱越來越短。
共鳴實驗
做兩個紙筒,甲紙筒有底,稍粗些;乙紙筒是個管子,可以套進甲筒裏前後移動。找一個音叉,用橡皮錘把音叉打響,讓正在發聲的音叉對準筒口,伸長或縮短紙筒,你會發現,當紙筒恰恰達到某一長度時,聲音最響。如果沒有音叉,用腳踏車鈴的鈴蓋也可以,不過,要用鉗子夾著鈴蓋裏的螺釘,不要讓鈴蓋和其他物體相接觸。這就是空氣柱共鳴實驗。空氣柱越長,振動頻率越低;空氣柱越短,振動頻率高。

特征
空氣柱沒有確定的外型,它是流動形的 (就好象水,放在什麽容器裏它就成什麽樣子)。
危害
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區,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主要是高層風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風不易出現。 熱帶風暴繼續增強就形成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