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秦簡公(?─前400年),名悼子,在位15年。 秦懷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靈公叔父。公元前414年-前400年在位。前413年,秦簡公出師攻魏,敗于鄭(今陝西華縣西南)。前409年,簡公令官吏帶劍以防身。這是秦國革新禮製的一大措施;次年,又允許百姓帶劍。同年,魏伐秦,盡佔河西地,築洛陰、 縣兩城,秦退守洛水(今陝西境內洛水),為加強防御,保障國內改革,簡公組織軍民在東境修築長城。這是戰國時期最早的長城,又稱秦東長城。長城南起今陝西華陰縣東南小張村附近,由此趨向東北越過渭河,沿洛河右岸北上,經大荔、蒲城、白水等縣,北止于白水縣黃龍山南麓。今華陰縣城東、蒲城縣東南,尚有秦長城遺址。
史籍記載
靈公卒,子獻公不得立,立靈公季父悼子,是為簡公。簡公,昭子之弟而懷公子也。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巉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
在位年表
前414 丁卯 周威烈王12年 魯元公17年 秦簡公元年 鄭繻公九年 宋昭公55年 楚簡王18年
齊宣公42年 晉烈公八年/燕愍公20年/衛慎公元年/越朱勾35年
前413 戊辰 周威烈王13年 魯元公18年 秦簡公二年 鄭繻公十年 宋昭公56年 楚簡王19年
齊宣公43年 晉烈公九年/燕愍公21年/衛慎公二年/越朱勾36年
前412 己巳 周威烈王14年 魯元公19年 秦簡公三年 鄭繻公11年 宋昭公57年 楚簡王20年
齊宣公44年 晉烈公十年/燕愍公22年/衛慎公三年/越朱勾37年
前411 庚午 周威烈王15年 魯元公20年 秦簡公四年 鄭繻公12年 宋昭公58年 楚簡王21年
齊宣公45年 晉烈公11年/燕愍公23年/衛慎公四年/越翳元年
前410 辛未 周威烈王16年 魯元公21年 秦簡公五年 鄭繻公13年 宋昭公59年 楚簡王22年
齊宣公46年 晉烈公12年/燕愍公24年/衛慎公五年/越翳二年
前409 壬申 周威烈王17年 魯穆公元年 秦簡公六年 鄭繻公14年 宋昭公60年 楚簡王23年
齊宣公47年 晉烈公13年/燕愍公25年/衛慎公六年/越翳三年
前408 癸酉 周威烈王18年 魯穆公二年 秦簡公七年 鄭繻公15年 宋昭公61年 楚簡王24年
齊宣公48年 晉烈公14年/燕愍公26年/衛慎公七年/越翳四年
前407 甲戌 周威烈王19年 魯穆公三年 秦簡公八年 鄭繻公16年 宋昭公62年 楚聲王元年
齊宣公49年 晉烈公15年/燕愍公27年/衛慎公八年/越翳五年
前406 乙亥 周威烈王20年 魯穆公四年 秦簡公九年 鄭繻公17年 宋昭公63年 楚聲王二年
齊宣公50年 晉烈公16年/燕愍公28年/衛慎公九年/越翳六年
前405 丙子 周威烈王21年 魯穆公五年 秦簡公十年 鄭繻公18年 宋昭公64年 楚聲王三年
齊宣公51年 晉烈公17年/燕愍公29年/衛慎公十年/越翳七年
前404 丁醜 周威烈王22年 魯穆公六年 秦簡公11年 鄭繻公19年 宋昭公65年 楚聲王四年
齊康公元年 晉烈公18年/燕愍公30年/衛慎公11年/越翳八年
前403 戊寅 周威烈王23年 魯穆公七年 秦簡公12年 鄭繻公20年 宋悼公元年 楚聲王五年
齊康公二年 晉烈公19年/燕愍公31年/衛慎公12年/魏文侯45年 韓景侯七年
趙烈侯七年 越翳九年
前402 己卯 周威烈王24年 魯穆公八年 秦簡公13年 鄭繻公21年 宋悼公二年 楚聲王六年
齊康公三年 晉烈公20年/燕釐公元年/衛慎公13年/魏文侯46年/韓景侯八年
趙烈侯八年 越翳十年
前401 庚辰 周安王元年 魯穆公九年 秦簡公14年 鄭繻公22年 宋悼公三年 楚悼王元年
齊康公四年 晉烈公21年 燕釐公二年 衛慎公14年 魏文侯47年 韓景侯九年
趙烈侯九年 越翳11年
秦國君主
前任: 侄秦靈公 | 秦國君主 前414年─前400年 | 繼任: 子秦惠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