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製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製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製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
社會主義國家,就一般定義而言,就是由共產黨執政,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工農聯盟為基礎,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在中國,"社會主義國家"一般被定義為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奉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國家(類比于資本主義國家、"民主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一般指實行社會主義製度的國家。標志是共產黨(工人黨或勞動黨)執政,而且往往是採用一黨製或一黨專政製。由于社會主義國家普遍實行一黨製或一黨專政製,且是共產黨(工人黨或勞動黨)執政,因此在世界上又被稱為"共產主義國家"。

根據列寧個人的思想,實際上,他更傾向于建立一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製的工農業並存社會主義國家。但不幸的是,在他完成這一目標之前就逝世了。之後,斯大林建立了一黨製工業化的國家,並成為了後來所有社會主義國家效仿的對象。
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後,大多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
1989年到1991年間,蘇聯和蘇聯控製下的東歐發生劇烈的政治動蕩,共產黨或者共產主義政黨紛紛失去政權。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使得社會主義國家急劇減少,也令其餘的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空前的危機。因此使得剩餘社會主義國家也開始分裂,以朝鮮為代表社會主義國家繼續實行過去的方針政策,以中國為代表社會主義國家開始進行改革。對于進行改革的社會主義國家,在西方人眼中已經不再屬于社會主義國家,認為這是"共產主義失敗論"的根據之一,甚至于像朝鮮這樣的保守派社會主義國家也認為這些國家已經"變質"了,這些不過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分化而已。
二戰後的民族獨立浪潮中,除部分國家走上蘇式社會主義的道路,還有相當數量的新獨立國家也曾宣布自己是某種特殊類型的"社會主義國家",總共約有50多個。這些國家的"社會主義"往往具有民族主義或宗教的色彩,如:"國大黨社會主義"、"綱領黨社會主義"、"復興黨社會主義"、"佛教社會主義"、"伊斯蘭社會主義"、"阿拉伯社會主義"、"烏賈馬(村社)社會主義"、"非洲社會主義"、"桑地諾社會主義"等。
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曲折發展史
第一,從世界歷史的長河看,社會主義在時期內還隻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蘇聯革命和建設從1917年算起也隻有74年,需要一個摸索的實踐過程。如1961年蘇共二十二大綱領宣稱社會主義已在蘇聯取得"完全的、最後的勝利",要在1980年基本建成共產主義的共產主義建設論;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稱在二十年內要完善發達的社會主義,現正處在這一漫長歷史階段的起點論;戈爾巴喬夫則在蘇共二十七大修改為社會主義完善論。所有這些,都是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發展不成熟的表現。可以說,對20世紀社會主義實踐的定位不準是社會主義運動的最大歷史教訓。

第二,原有社會主義國家除東德外大都是在商品經濟不發達或不夠發達的條件下,走上了非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不集中力量把發展社會生產力放在首位,不堅持市場經濟為社會主義服務的道路,在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方面,是不能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匹敵或趕上他們,要真正站住腳是十分困難的。

第三,社會主義是由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社會,它比人類歷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徹底,因而社會主義的鞏固要比歷史上任何革命都困難得多,需要一個歷史長過程才能走向成熟。特別是在生產關系和分配領域絕不能急于求成。試想英、法、美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的鞏固都要花費200年、86年(1789-1875)、和100年(1775-1877),何況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呢?
在對社會主義國家的認識上,要不要改革,實際上是第二次革命,或社會主義革命的繼續問題。而如何改革則同樣關系到革命的成敗問題,蘇聯在新經濟政策實施中的剎車。30年代以來約半個世紀沒有重大改革舉措嚴重影響經濟的發展和80年代後期不顧實情的急劇改變帶來的災難都說明了這一點。在我們的歷史教學中回避改革過程既不能使人們理解為什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中國特色的必由之路,也不會有助于人們理解怎麽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東歐的突然發生劇變。
蘇聯近半個世紀的過緩改革進程,並未改革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根本弊端,從而帶來了積重難返的困境,使蘇聯面臨難以解決的四大矛盾,即理論上的社會主義優越性和實踐上在和資本主義競爭共處中的劣勢擴大;理論上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實踐上的社會霸權擴張主義的推行;理論上的民族團結與自治和實踐上的大俄羅斯主義及嚴重的民族問題;以及理論上的無產階級先鋒隊蘇共領導和實踐上蘇共領導層特權腐化嚴重喪失先鋒性。這些是導致蘇聯解體的深層次的內因。如果把蘇聯模式和社會主義唯一道路和模式相混同,這顯然是一種極大的誤解。本世紀以來,各國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既面臨帝國主義的武裝幹涉、軍事和經濟封鎖、政治包圍以及思想文化的演變,妄圖扼殺社會主義製度或改變社會主義國家的顏色;另一方面,又充滿著推行蘇聯唯一的革命和建設道路與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多樣化道路間的曲折鬥爭。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衰,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道路的實踐都說明了這一歷史事實。

2. 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表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應該同各國的實際相結合,絕不應拘泥于唯一的蘇聯模式。多樣化道路是社會主義革命必由之路。要樹立正確的多元模式觀。
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的劇變還表明,我們必須根據新的情況不斷豐富和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僵化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決不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實踐第一標準和社會生產力標準。蘇東國家轉軌以來,已經少則7年多則9年了,整個說來經濟、政治、社會和思想文化出現嚴重滑坡,迄今尚未見全面恢復態勢,俄羅斯又面臨新一輪經濟衰退的險境,由社會主義轉向資本主義軌道已經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人們將重新審視如何結合本國實際實現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之路。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必須堅持實踐第一標準和社會生產力標準,廢棄生產關系決定論和唯意志論;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廢棄社會主義不必學習資本主義的錯誤觀點,並適當吸納資本主義先進經驗;我們學習和吸納資本主義的成功經驗正是為了最終地超過資本主義,而所有這些需要我們幾代人一步一個腳印地奮鬥不息!

國家列表
現有的社會主義國家
前社會主義國家
國名 | 執政黨 | 存在時間 | 備註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 布爾什維克黨 | 聯邦製國家,1991年解體 | |
1949年-1989年 | |||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47年-1989年 | ||
1946年-1990年 | |||
波蘭統一工人黨 | 1944年-1989年 | ||
德國統一社會黨 | 1946年-1990年 | 1990年並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 |
阿爾巴尼亞勞動黨 | 1946年-1991年 | ||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 聯邦製國家,1992年解體 | ||
1924年-1991年 | 1945年中國承認其獨立 | ||
1967年-1990年 | 1990年並入葉門共和國 | ||
民主高棉 | 高棉共產黨 | 1975年-1979年 | |
高棉人民共和國 | 高棉人民革命黨 | 1978年-1993年 | |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 阿富汗共產黨 | 1978年-1992年 | 1992年前蘇聯政府垮台,國王復闢 |
衣索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 | 衣索比亞工人黨 | 1987年-1995年 | |
貝南人民共和國 | 貝南人民革命黨 | 1975年-1990年 | |
安哥拉人民共和國 | 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 | 1975年-1992年 | |
剛果人民共和國 | 剛果勞動黨 | 1969年-1991年 | |
莫三比克人民共和國 | 莫三比克解放陣線 | 1975年-1990年 | |
索馬利亞民主共和國 | 索馬利亞社會主義革命黨 | 1969年-1991年 | |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 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 | 1960年-1989年 | 1989年分裂為捷克與斯洛伐克 |
發展前景
自1991蘇聯解體以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不僅頂住了蘇東劇變的巨大沖擊,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一是古巴、越南、寮國、中國、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在蘇東劇變後頂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正在積極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特別是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是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馬克思熱",馬克思主義的重新傳播成為當今世界國際政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三是在一些原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力量正在重新集聚。四是亞洲非洲特別是拉美一些國家在飽嘗新自由主義的苦果之後,左翼政府紛紛上台執政。

人類社會從來都是在曲折中螺旋式向前發展的。社會主義製度雖然走過90多年的歷程,創造過一系列輝煌的業績,但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隻是短暫的一瞬間。同有著幾百年歷史的較為成熟的資本主義製度相比,社會主義製度仍處于艱辛的成長過程之中。正是從這個意義說,20世紀社會主義的實踐,還隻是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的一個序幕。社會主義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為深刻的社會變革,鬥爭--失敗--再鬥爭,高潮--低潮--更高潮,這是社會主義全球化實現對資本主義全球化替代的必經歷程。
"風物長宜放眼量"。雖然實現社會主義全球化對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最終替代有一段十分艱辛而又較長遠的路要走,但從一定意義上講,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已經開始走出低谷,並逐步走向復興。我們對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必勝的信念和堅強的決心。
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

(1)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權力由人民行使,但不會由全體人民直接行使。
(2)在社會主義國家全體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是間接的,即通過選舉人民代表由人民代表組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
(3)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在于國家是否由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的是直接還是間接,並不是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