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49年9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衛生學校(原石河子醫學院前身)在甘肅蘭州成立。

1959年11月1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學院(原石河子農學院前身)在石河子成立。
1959年冬,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會計培訓隊(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經濟專科學校前身)在烏魯木齊成立。
1960年9月,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師範專科學校(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學院、師範專科學校前身)在石河子成立。
199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石河子農學院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設立4個碩士學位點:農業水土工程、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植物病理學、農業經濟管理。
1996年9月11日,農業部部屬的石河子農學院與石河子醫學院、兵團經濟專科學校、兵團師範專科學校合並組建成立石河子大學。
2000年8月19日,石河子大學列入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大學。
2001年9月7日,北京大學和石河子大學簽訂《北京大學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暨全方位合作協定書》。

2002年4月20日,石河子大學開始招收留學生,首批22名學生來自巴基斯坦。
2003年9月8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石河子大學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設立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農業經濟管理3個博士學位點。
2004年5月25日,教育部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決定共建石河子大學。
2004年,石河子大學成為新疆第一個通過教育部大學部教學工作水準評估的高校。
2005年4月13日,石河子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等11個學科納入教育部“援疆學科建設計畫”,接受天津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支援。
2005年6月16日,新疆軍區與石河子大學簽署依托培養協定,學校開始為部隊培養後備軍官。
2008年12月31日,石河子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11年-2014年確定為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項目試點高校。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3月5日,學校先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中心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兵團重點實驗室8個,兵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兵團協同創新中心(培育)4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4個,自治區和兵團文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同時是自治區和兵團重點科研基地)。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新疆兵團化工綠色過程重點實驗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綠洲生態農業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2個):新疆地方與民族高發病實驗室、新疆特種植物葯資源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中心(2個):綠洲農業工程與信息化工程中心、新疆特色果蔬貯藏加工工程中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特色作物生產機械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1個):農業部綠洲作物高產生理與高效栽培重點開放實驗室。
兵團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兵團屯墾戍邊研究中心。
學術成果
截至2015年3月5日,學校主持國家“973計畫” 項目2項、國家“863計畫”課題3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6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4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137項,取得科研成果30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00餘項,年度科研經費達1.51億。學校堅持走產學研一體化道路,發揮大綜合、強套用的學科優勢,在“荒漠綠洲區高效農業與生態、動物遺傳改良與疾病控製、新疆地方與民族高發病防治、新疆農產品高效貯藏與深加工、新疆特種植物葯資源與開發、化工綠色工藝及新型材料技術、新疆特色農業生產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兵團經濟社會發展”等具有區位優勢和特色的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3月5日,石河子大學圖書館館藏中、外文書刊300萬餘冊,年訂中、外文期刊3000餘種、報紙180種,購入萬方、維普、CNKI、Springer LINK、SDOS等中外文電子圖書、期刊資料庫等數位資源40餘種,自建了《新疆棉花植保資料庫》和《石河子大學學位論文資料庫》;並與國內1000多個單位建立了資料交換關系;館內珍藏有《四庫全書》、《傳世藏書》、《中華再造善本》等多部珍貴文獻。
學術期刊
學校公開出版發行《石河子大學學報》、《新疆農墾經濟》、《農墾醫學》、《兵團教育學院學報》五種學術刊物。《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評為“第二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評定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被收入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
學術交流
2012年,學校先後舉辦第十屆“海峽兩岸三地植物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研討會、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新疆棉花經濟發展論壇、2012年環太平洋地區積體電路技術(PROFIT)論壇、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等,2013年,學校舉辦了第一屆西部生物醫學國際論壇等。
辦學實力
院系設定
截至2014年3月5日,學校共有22個學院,下設82個大學部專業。學校有附屬醫院4個。
人文社會科學學部 | |||
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 | |||
理學科學學部 | |||
石河子大學理學院 | 石河子大學兵團教育學院 | ||
工程科學學部 | |||
石河子大學水利建築工程學院 | |||
醫葯科學學部 | |||
石河子大學葯學院 | |||
農學科學學部 | |||
石河子大學農學院 | |||
其它 | |||
石河子大學科技學院(獨立學院) | 石河子大學成職教育學院 |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3月5日,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2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4個相關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4個大學部專業,4個博士後流動站(科研工作站)。

博士後流動站(2個):作物學、農業經濟管理學。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產業管理部。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農業工程、作物學、園藝學、畜牧學、農林經濟管理。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套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機械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農業工程、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葯學、護理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 。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9種):資產評估碩士、教育碩士、工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臨床醫學碩士、護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會計碩士。
國家重點學科(1個):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1個):農業經濟管理。
自治區級重點學科(13個):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作物學、植物保護、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水土工程、畜牧學、園藝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預防獸醫學、農業經濟管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3月5日,學校現有教職工2550人,專任教師1665人,其中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人,教授187人、副教授556人。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1人入選“創新人才推進計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13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3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 4人入選“青年千人計畫”-新疆項目,先後有72人獲國家或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89人成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曹連莆。
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作物學教學團隊、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教學團隊、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氯鹼化工清潔生產與產品高值化研究團隊、綠洲現代農業精準技術研究與規模化套用研究團隊。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3月5日,學校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和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13個和省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教育部精品影片公開課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326項。

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作物育種學、農業經濟學、土壤肥料學、會計信息系統(會計電算化)。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0門):水力學、農業機械學、工程製圖、食品分析、食品工藝學、普通植物病理學、植物學、有機化學、財務會計、動物微生物與免疫學。
自治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重點課程(2門):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兵團級精品課程(10門):病理生理學、財務管理、工程力學、灌溉排水工程學、護理學基礎、家畜育種學、教育學基礎、綠洲農業生態學、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學、農業昆蟲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農學、農林經濟管理、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臨床醫學、動物醫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經濟與管理實驗中心。
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食品科學與工程教學實驗中心、經濟與管理實驗中心。
合作交流
學校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成立了國際教育中心,在哈薩克建立了孔子學院。截至2015年3月5日,先後與美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奧地利、日本、韓國等國家40餘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合作,先後有15個國家600餘人來校留學。

學校自2002年開始舉辦來華留學生教育,首期招收巴基斯坦籍臨床醫學大學部留學生18名,並于2004年開始接收韓國忠南大學來學校修改進行漢語學習的學生。共招收臨床醫學大學部留學生286人,漢語言留學生43人。臨床醫學專業的教學借鏡了英式醫學大學部教育大綱,全程英語授課。
學校先後與國內20餘所高校簽訂了校際合作協定,與新疆兵團八師石河子市、九師、沙灣縣等兵團、自治區多家單位簽訂了校地合作協定,與新疆天業、天富、伊力特、天山鋁業等多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
2010年8月31日,全國科教援疆工作會議在烏魯木齊舉行,教育部宣布:以北京大學為組長單位,華中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為副組長單位,重慶大學、江南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為成員單位的高校團隊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
學校文化
校徽
校徽為圓形,內圓為綠色,中間白色草書“天山”圖形,表示石河子大學位于天山北麓的綠洲新城,同時象征著石河子大學勇于創新、敢于拼搏、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外圓以白色為底,上半部是江澤民主席題寫的“石河子大學”,字為橙紅色,體現了國家領導人對該校的關懷和重視,下半部是石河子大學的大寫英文字母“SHIHEZI UNIVERSITY”,為綠色。
校訓
明德正行 博學多能

1.明德:明,光明,明亮;德,道德、美德。明德,意在使美德發揚光大。語出《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2.正行:正,端正,符合標準;行,行為,行動;正行,意在使行為端正,舉止符合禮儀規範。
3.博學:博,豐富,通曉;學,學問,學識;博學,是指學問廣博精深。語出《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4.多能:多,很多,多種;能,能力,才能。多能,是指具有多方面才能。
校風
團結 務實 求真 創新
1.團結:團,團聚,會合;結,凝聚,凝結,結合。意為集中各民族力量為實現共同理想而聯合起來。
2.務實:務,從事,致力;實,真實,實際。意為從事或致力于具體的工作和學習,講究實際,不尚空談,不求浮華。
3.求真:求,追求,探求,尋求;真,真理,真知,真實。意為工作和學習都要不斷追求真理,探求真知,尋求真實。
4.創新:創,建立,創造,創立;新,新鮮,新穎,新意。意為工作和學習都要勇于開拓和創造,吐故納新,推陳出新,破舊立新。
闡釋:風是一種景象,一種習俗,一種教化,一種態度,一種操守。設教興學,開物成務,移風易俗,必須在端正學校風氣上下功夫,此之謂“開風氣之先,行教化于後”。
石河子大學校設教西北邊陲,生存條件和發展環境相對落後,建校60餘年來,受軍隊傳統和兵團精神的熏陶,形成了“團結、務實、求真、創新”的良好風氣。
學校的校風,是學校的形象,是學校的品格,是學校的旗幟。
“團結、務實、求真、創新”之校風,體現了石大學人以團結為本,以務實為尚,以求真為美,以創新為榮的風範和學養。
校歌
《母校,我永遠的家園》
天山下,瑪河畔
有我可愛的校園
育桃李,播書香
悠悠歲月散發芬芳
這裏知識在傳播
這裏科學在照耀
別父母,離故園
明月伴我赴邊疆
戈壁中,綠洲上
壯志酬我青春飛揚
這裏荒原被喚醒
這裏文明放光芒
啊~我的校園
我們和你永遠相伴
啊~我的母校
是我永遠留戀的家園
學校領導
知名校友
劉江 | 原農業部部長 |
謝慶生 | 貴州省副省長 |
張慶黎 |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
陳小江 |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終身教授、病毒醫學專家 |
鐵木爾·吐爾遜 | 新疆農科院副院長 |
楊文利 | 陝西省國稅局書記、局長 |
連本利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九師副師長 |
李野 | 澳大利亞GREENX國際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主席 |
胡兆璋 | 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 |
王貴振 | 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政委 |
侯國俊 | 石河子天業股份公司董事長 |
李在明 | 河北帝華企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
劉建新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常委、副司令員 |
孔星隆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常委、副司令員 |
潘世征 | 石河子大學首任校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代江生 | 2008年被教育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模範教師" |
張友泉 | 深圳市總工會建設工會主席 |
黃克劍 |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
崔萬志 | 蝶戀品牌服飾CEO,阿裏巴巴全球網商三十強,心動2011安徽年度新聞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