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相傳古代的阿拉伯國王的王後亞妮,有一次帶領百騎人馬到埃特納火山遊玩,忽然天降大雨,百騎人馬連忙跑到這棵大傈樹下避雨。巨大濃密的樹冠如天然華蓋 ,給百騎人馬遮住了大雨 。因此,皇後高興地稱它為"百騎大傈樹"。
百騎大傈樹雖飽經滄桑,但仍然枝繁葉茂,開花結實。樹幹下部有一大洞,採傈的人常在那裏作臨時的宿舍或倉庫使用。
逸事
位于義大利西西裏島東岸的埃特納火山,海拔3340米,是歐洲最高的活火山。這座火山自公元前475年大噴發以來,一直沒有安靜過,僅公元1500-1669就記錄了71次噴發,以後到1971年又噴發了38次。然而火山噴發所帶來的災難和恐懼,卻沒有阻止生命的進程。相反,大量火山灰使山坡上和山腳步下土質肥沃、草木蔥蘢。在埃特納火山海拔900-1980米的中段地帶,生長著茂盛的傈樹、山毛櫸、櫟樹、松樹和樺樹,景色十分秀麗。山麓則果園遍布,葡萄、油橄欖、柑橘、櫻桃、蘋果競相生長,果農臉上充滿了豐收的喜悅。尤其是山腳下一株陪伴著這座喜怒無常的火山度過了上千個春秋的極為粗大的傈樹,不但沒有被一次次的火山噴發所吞沒,相反卻充滿了勃勃生機,令絡繹不絕的觀光者嘆 為觀止。


關于這株傈樹還有一段有趣的逸事。中世紀時,西西裏島曾一度被西班牙的阿拉貢王國所統治。據說有一年夏天,阿拉貢王帶了百名隨從騎馬來到埃特納火山腳步下巡車,突遇大雨,附近又沒有可供避雨的房屋。正巧不遠處有一片"小樹木",于是國王帶著手下急馳而至,原來,剛才見到"樹林",隻不過是一株巨大的傈樹。這株傈樹的樹幹極粗,大約要30多個人才能合抱,樹冠枝繁葉茂,如一把天然巨傘,竟然將阿拉貢王有手下的百餘名騎手全部遮住。從此,這株護駕有功的傈樹就出了名,被譽為"百騎大傈樹",又稱"百馬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