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背景
1956年2月6日,周恩來親自簽發《國務院關于推廣國語的指示》,要求:"為了幫助國語的教學,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應該在1956年編好以確定語音規範化為目的的國語正音字典;在1958年編好以確定辭彙為規範目的的中型的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被指定為這部詞典的出版單位。
詞典特點
意義重大
《現代漢語詞典》總結了20世紀以來中國白話文運動的成果,第一次以詞典的形式結束了漢語長期以來書面語和口語分離的局面,第一次對現代漢語進行了全面規範。《現代漢語詞典》在辭書理論、編纂水準、編校質量上都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是辭書編纂出版的典範之作。它的發行量之大,套用面之廣,為世界辭書史上所罕見;它對現代漢語的統一與規範,對研究、學習與正確套用現代漢語,對擴大中國與世界各民族的交往,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權威可靠
《現代漢語詞典》的權威性主要源于它擁有兩位學術成就極為卓越的主編、國內頂尖水準的審訂者。

它的兩任主編呂叔湘先生和丁聲樹先生均為享譽中外的語言學家,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在普通語言學、漢語文法、文字改革、音韻、訓詁、文法、方言、詞典編纂、古籍整理等眾多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呂先生主持《現代漢語詞典》編纂工作四年多,確定了編寫細則,完成了"試印本",為《現代漢語詞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丁先生主持《現代漢語詞典》編輯定稿工作十幾年,在"試印本"的基礎上,對詞典字斟句酌,苦心孤詣地進行修改、完善,將其全部身心都獻給了這部詞典。
它的審訂人員均為國內頂尖水準的語文大家。如王力,北京大學教授,其《漢語史稿》《中國現代文法》等早已成為語言學經典,輝煌巨著《王力文集》二十卷奠定了其語言學一代宗師的地位;黎錦熙,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曾任中國大辭典編纂處總主任,主編有民國時期影響很大的《國語辭典》等,其名作《新著國語文法》曾影響了好幾代語言學者;魏建功,北京大學教授,曾兼任新華辭書社社長,主編中國第一部新型的規範性字典《新華字典》,在音韻、文字和古籍整理方面貢獻卓著。其他如陸志韋、李榮、陸宗達、葉籟士、葉聖陶、周定一、周祖謨、石明遠、周浩然、朱文叔等,2005年第5版的審訂委員曹先擢、晁繼周、陳原、董琨、韓敬體、胡明揚、江藍生、劉慶隆、陸儉明、陸尊梧、沈家煊、蘇培成、王寧、徐樞、周明鑒等與第6版修訂主持人江藍生等都是造詣很深的語言學和辭書學權威專家。

正是由于有呂叔湘、丁聲樹兩位先生的先後主持,有一批具有頂尖水準的語文大家進行審訂,貢獻才智,《現代漢語詞典》的整體水準才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收詞、註音、釋義、用例等方面,都取得突出的、開創性的成就。
出版小史
1958年初《現代漢語詞典》正式開編。
1960年試印本。
1965年試用本。
1978年12月,《現代漢語詞典》第一版出版,收詞5.6萬條,定價4.50元。
1983年1月,經過一定的增刪調整,《現代漢語詞典》第二版面世,收詞5.6萬條,定價5.50元。
1996年7月,在歷時3年的第二次修訂工作後,《現代漢語詞典》第三版出版,收詞6.1萬,定價55.00元。
2002年5月,《現代漢語詞典》第四版,亦即第三版的增補本面世,收詞6.1萬,定價60.00元。
2005年6月,《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出版,這次修訂從1999年開始,歷時6年,共收詞6.5萬,定價68.00元。
2012年6月,經過2008年開始的第五次修訂工作,《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出版,收詞6.9萬,定價95.00元。
詞典目錄
每版目錄略有調整,以下為《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目錄。
一:凡例
二:音節表

三:新舊字形對照表
四:部首檢字表
(1)部首目錄
(2)檢字表
(3)難檢字筆畫索引
五:詞典正文(附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
六:附錄
修訂更新
《現代漢語詞典》正式出版後,先後經歷了5次修訂,每次都是在保持原有優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以求精益求精。
第一次修訂
(1980-1983年),小修,出版後即第2版。收詞、注解略做增刪調整,著重從思想內容方面進一步消除"文化大革命"的影響。

從1956年提出編纂到1978年出版第一版,這本詞典時隔22年才與讀者見面。這部詞典之所以"難產",空前的編撰難度是一個重要原因。在它之前,我國還沒有一部以確定現代漢語辭彙規範為目的的詞典。在正式編寫之前的一年半裏,語言所詞典編輯室的編輯們積累了100萬張卡片。《現代漢語詞典》就是在這100萬張卡片的基礎上編寫的。
《現代漢語詞典》的出版意義重大,它填補了我國規範性語文詞典的空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外國領導人來華訪問,有的會把本國的詞典送給我國政府作為禮物,而我們當時隻能回贈一本《新華字典》,這和泱泱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
第二次修訂
(1993-1996年),大修,出版後即第3版。收錄條目61000多條,著力增收改革開放後出現的新詞新義,附錄中增加了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貫徹新的國語異讀詞審音規範,同音節字頭排列改為按筆畫排列,異形詞不再採用並列出條的方式。因篇幅原因,正文前刪去了四角號碼檢字表。
1996年的第三版增加詞語9000餘條,刪去4000條。由于間隔時間較長(13年),當時正好處于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各方面發展非常快,反映新事物的新詞語、新詞義也相應迅速成長,因此新增9000餘條。
第三次修訂
(2002年),小修,出版後即第4版。本版增加1200多個新詞語,用粉頁印刷,附在正文後面。

2002年增補本在1996年修訂本的基礎上增補新詞新義1200餘條。新詞中,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知識經濟"、"貭素教育"等與政治、社會生活緊密相關的詞語;也有大量反映科學技術新發展的詞語,如"納米技術"、"藍牙"、"寬頻"、"轉基因"等;許多與人民民眾生活密切相關因而備受關註的事物也能在增補本中找到解釋,如"沙塵暴"、"空氣質量"、"基尼系數"等。除新詞語外,有些詞也增補了新的意義;針對很多西文字母詞頻見于報章,增補本選擇了140餘條較常用的增補到附錄中,以滿足讀者的查考需要。此外,利用這次增補機會,2002年增補本《現代漢語詞典》還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對一些字形作了修正,使《現代漢語詞典》在規範性上有了進一步提高。
第四次修訂
(1999-2005年),收錄條目65000多條。對同音同形詞、離合詞等進行重新審視,貫徹《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在區分詞與非詞的基礎上全面標註詞類。
2005年的第五版增收新詞7200條,從港台地區傳入內地的許多詞語也被第五版《現代漢語詞典》所收錄,如"搞笑"、"面膜"、"作秀"等。
第四次修訂歷時6年,全書收詞約65000條,基本上反映了2005年現代漢語辭彙的面貌。同時,第5版《現代漢語詞典》進一步全面貫徹國家語言文字規範和科技術語規範。根據國家2002年公布的《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將辭彙區分成規範詞和異形詞,並將規範詞列為推薦使用的正條。
第五次修訂
(2008-2012年),大修,出版後即第6版。第六版修訂遵循《現代漢語詞典》引導規範的一貫宗旨,並以通用性為原則,吸收了有關專家學者的最新成果,依照規範標準審慎確定了字形、字音;對字頭的簡繁、正異關系進行了梳理;還增加單字600多個(以地名、姓氏及科技用字為主),共收各類單字1.3萬多個。增收新詞語和其他詞語3000多條,增補新義400多項,移除少量陳舊的詞語和詞義,共收條目6.9萬多條。
《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的修訂堅持以學術研究為先導,註重修訂工作的科學性、系統性。從收字、收詞、釋義、配例等各個環節設立了相關的十幾個專題,並逐一進行調查研究。修訂時充分利用各類語料庫選收或檢驗新詞、新義和新的用法,力求反映近些年來辭彙發展的新面貌和相關研究的新成果。遵循促進現代漢語規範化的一貫宗旨,除全面正確貫徹以往國家有關語言文字和科學技術等方面的規範和標準外,還註意吸收和反映近些年來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專家學者製定、修訂的有關字形、字音等方面的規範標準的最新成果。
修訂參照國家語委《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修訂課題組和《國語輕聲詞兒化詞規範》課題組的意見,對條目的註音做了修訂;此外,還按類別,針對口語詞、方言詞、文言詞、專科詞、外來詞、西文字母詞等,對釋義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和修訂。據專家介紹,第6版還配合釋義增補了近百幅古代器物等方面的插圖,並根據有關標準和新的研究成果對檢字表和附錄做了修訂。
為了新版詞典以高質量面對讀者,編輯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其中校對達到了11個校次。而在印裝環節,各印刷企業將《現代漢語詞典》視為重大文化工程,不僅設立了專門的生產車間,還確立專門的印裝流程,製定專門的管理措施,執行嚴密的儲運計畫。
內容更新
2012年7月15日,《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在北京首發,香港及台灣地區的詞語條目顯示出強大影響力,"搞掂、八卦"和"嗆聲、拜票"等極具特色的辭彙被收錄其中。
新版詞典共收單字1萬3千多個,收錄條目增加至6萬9千多條,增收新詞語近3000條,修訂規模空前,其中既不乏"雷人"、"給力"等網路熱詞,也有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PM2.5(在空中飄浮的直徑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等外來詞。
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中國辭書學會會長、《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修訂主持人江藍生介紹。例如,源自西方的"母親節、情人節"等詞,反映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低碳、減排、二手煙"等可以看出中國民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北漂、草根、達人、憤青、名嘴、香蕉人、蟻族"等名詞直觀反映了一些新的社會群體及其特點;"拜金主義、傍大款、買官、貪腐、碰瓷、吃回扣、潛規則、封口費"等詞語反映了社會轉型期給人們的價值觀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在新版詞典中看到,方言詞或地區詞對國語的影響也可見一斑。如,來自台灣地區的新條目有"嗆聲、力挺、糗、捷運、劈腿、軟體、硬體、通路"以及與選舉文化有關的"拜票、謝票、站台"等。 粵港澳地區對國語影響亦很大,除第5版已收的"埋單、炒魷魚"等以外,第6版又增收了"八卦、搞掂、狗仔隊、無釐頭、手信"等。
而由于趙本山小品和電視劇的廣泛影響,東北方言的"忽悠、嘚瑟、指定"等方言此次也被收入。

修訂幕後
增減一個詞 至少要經三道關
《現代漢語詞典》的修訂,每一項具體的修訂工作幾乎都要經過不斷討論,改過來再改回去的反復過程,不可能一次到位。
第6版修訂過程中,修訂團隊按照詞典的條目分成若幹個小組,包括語文組、科技組、哲社組等等。團隊成員有些人擁有博士學位,還有一些人有多年編撰詞典的經驗。
修訂團隊還專門為蒐集新詞成立了課題組。新詞課題組通過設計好的新詞搜尋程式廣泛地採集新詞語。此外,工作組成員平時也要對閱讀材料多記錄與留心。
雖然第6版最終增收新詞語隻有3000多條,但是通過課題組收集上來的新詞卻遠遠超過這個數位。
新詞能否收錄到詞典當中,至少要經過三關的篩選。首先就是小組成員的第一次篩選。新詞課題組收集上來的新詞往往比較粗,範圍比較廣,需要人為的篩選幹預。這是第一關,第二關就是小組長提出修改建議,第三關還要經過主審的把關。此外,後期還有一個審讀的過程,邀請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力量對修訂稿進行最後的審讀。
啥樣的詞語曾被刪?--純文言詞和過時音譯詞
第5版《現代漢語詞典》曾刪減舊詞約2000條。刪減的詞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純文言詞,如"攜貳(有二心;離心)、閹寺(宦官)、酎金(諸侯給皇帝的供祭祀用的貢金)"等;使用地區狹窄的方言詞,如"白相人(遊手好閒、為非作歹的人;流氓)、地根兒(根本;從來)、撒丫子(放開腳步跑)"等;過時的音譯詞,如"愛美的(業餘愛好者)、苦迭打(政變)、梵亞鈴(小提琴)"等;反映過時的事物、現在已不再使用的詞,如"幫口(舊社會地方上或行業中借同鄉或其他關系結合起來的小集團)、地財(土改時期指私人埋藏在地下的財物)、撤佃(地主強製收回租給農民耕種的田地)"等。
啥樣的詞義要修改?--易產生歧義的詞
第6版還對部分詞語的釋義進行了修訂。比方說,低價這個詞語,老版本對低價的釋義是"低于一般的價格"。而專家經過反復討論認為這個釋義容易產生歧義,可以解釋為"比一般的價格低"的價格,其詞性是名詞性的;也可以理解為低于"一般的價格",那麽就是動詞性的。經過多次論證,最後專家決定對此釋義進行修改,在新版就改成了"較低的價格"。
編寫人員
審定委員會
試印本
第五版
第六版
編纂、修訂工作人員
主要編纂人員
孫德宣 | 孫崇義 | 何梅岑 | 李伯純 | 蕭家霖 | 孔凡均 |
王述達 | 劉慶隆 | 郭地 | 李文生 | 劉潔修 | 莫衡 |
吳崇康 | 李國炎 | 鄭宜沐 | 單耀海 | 呂天琛 | 徐蕭斧 |
範繼淹 | 範方蓮 | 傅婧 | 姜遠 | 王立達 |
資料人員
徐世祿 | 賀澹江 | 高澤均 | 王煥貞 | 趙桂鈞 | 王蘊明 | 姚寶田 |
孫德宣 | 何梅岑 | 李伯純 | 劉慶隆 | 莫衡 |
吳崇康 | 李國炎 | 單耀海 | 呂天琛 | 吳昌恆 |
陸卓元 | 曲翰章 | 劉潔修 | 舒寶璋 | 金有景 |
閔家驥 | 韓敬體 | 李玉英 | 張聿忠 | 夏義民 |
資料人員
徐世祿 | 王煥貞 | 岳珺玲 | 宋惠德 |
閔家驥 | 劉慶隆 | 孫德宣 | 韓敬體 | 李國炎 | 呂天琛 |
李伯純 | 莫衡 | 吳昌恆 | 吳崇康 | 陸卓元 | 曲翰章 |
劉潔修 | 李玉英 | 張聿忠 | 單耀海 | 周定一 | 管燮初 |
邵榮芬 | 王克仲 | 麥梅翹 | 白宛如 | 黃雪貞 | 金有景 |
曹劍芬 | 劉連元 | 陳嘉猷 | 柳鳳運 | 夏義民 |
資料人員
宋惠德 | 岳珺玲 | 于慶芝 | 王煥貞 | 陳夢華 |
晁繼周 | 吳昌恆 | 吳崇康 | 董琨 | 李志江 | 劉慶隆 | 李國炎 |
莫衡 | 呂天琛 | 陸尊梧 | 曹蘭萍 | 賈採珠 | 黃華 |
電腦處理和資料人員
王偉 | 宋惠德 | 郭小妹 | 張彤 | 張林 |
參加修訂的人員(按姓氏音序排列)
曹蘭萍 | 賈採珠 | 李志江 | 劉慶隆 | 陸尊梧 | 呂京 | 譚景春 | 王楠 | 王偉 |
參加部分修訂的人員
程榮 | 杜翔 | 黃華 | 孟慶海 | 潘雪蓮 |
曲翰章 | 王克仲 | 王霞 | 張鐵文 | 趙大明 |
資料人員:郭小妹、王清利
詞類標註審訂負責人:徐樞
哲社條目審訂負責人:董琨
科技條目審訂負責人:周明鑒
韓敬體 | 晁繼周 | 董琨 | 趙大明 | 李志江 | 賈採珠 | 郭小武 |
王楠 | 王偉 | 杜翔 | 張鐵文 | 王霞 | 曹蘭萍 | 呂京 |
參加部分修訂的人員
蔡文蘭 | 陸尊梧 | 徐樞 | 黃雪貞 | 王海棻 | 王克仲 | 潘雪蓮 | 侯瑞芬 | 張定 |
資料人員:郭小妹、王清利
獲獎榮譽
1993年,首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
1994年,第一屆國家圖書獎 。
1997年,第二屆國家辭書獎一等獎 。
2002年,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一等獎 。
2007年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
爭議事件
2012年8月28日,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敏生、"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和翻譯家江楓等在內的一百多名學者聯合簽名舉報信,稱商務印書館2012年出版的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收錄"NBA"等239個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違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國務院第594號令)等法規。對此,"現漢"第6版修訂主持人江藍生則表示,相關規定是不能濫用字母詞,與詞典在後附上字母詞供讀者查找方便是兩回事。
李敏生表示,語言文字是中華文化的基礎,英語引入《現代漢語詞典》,是從根本上破壞中國文化的基礎,是對漢字實質性的破壞。對此,江藍生表示,新聞出版總署的相關條例,是不能濫用字母詞,與我們把民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母詞附在後面,讓大家有一個地方去查,是兩回事。字母詞是一個客觀存在,條例沒有說禁止使用字母詞,中央電視台的縮寫是CCTV,老百姓上醫院照B超查CT,空氣質量有了PM2.5,日常生活中能離開這些字母詞嗎?詞典附上常用的字母詞,是為讀者提供方便。
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雜志副主編黃安靖表示,"違犯法規"的說法有點過頭,現代漢語中,一些借用外國語的字母詞歷來就有,如X光。實際上並沒有法律規定不允許使用字母詞,不允許使用字母詞的規定也是不現實的。
社會評價
《現代漢語詞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來,發行量超過5000萬冊,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宇明認為,第六版收入的新詞不少具有口語和方言色彩,符合現代語言生活的需要,"體現了國語辭彙和方言辭彙、口語辭彙相互流動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