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府井天主堂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由義大利籍利類思和葡萄牙籍安文思兩位傳教士建立。明末,2人在四川傳教。清初被清兵虜至北京,在肅王府當差,順治十二年(1655),福臨賜給他們一所宅院和一塊空地(即今址),他們即在空地上建築一座教堂,即北京城內第二座聖堂(第一座為南堂),也就是最早的東堂。東堂院內,中間為天主堂,坐東朝西,共約30間,堂頂立十字架3座,中間大,兩旁小。堂內有18根圓形磚柱支撐,兩側掛著耶穌受難等多幅油畫。堂南、西有教室,東有一院,內有花池、平房、樓房,為神父住處。東堂內曾儲存有多幅宮廷畫師郎世寧繪的聖像,嘉慶十二年(1807年)失火後廢止。1884年,重建羅馬式大堂,在義和團運動中又被燒毀。1904年,用"庚子賠款"重建(法國和愛爾蘭兩國合建),即今東堂。東堂院內,中間為天主堂,坐東朝西,面闊25米,共約30間,坐落在青石基上,堂頂立十字架3座,中間大,兩旁小。堂內有18根圓形磚柱支撐,直徑65釐米,柱礎為方形,堂內兩側掛著耶穌受難等多幅油畫。佔地近1萬平方米。為東城區重點保護文物。 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北段正在進行改造,原先圍繞神秘教堂的圍牆被拆除,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灰色的歐式尖頂建築因其古老而越發透出神秘,新鋪就的門前廣場在綠樹環繞中更具濃鬱的人文色彩。在周圍的現代化建築映襯下,王府井天主教堂成了這條大街上的新景點。佔地8000多平方米的教堂門前廣場已鋪裝完畢,廣場兩側設有座椅可供行人小憩。在教堂南側,佔地1000多平方米、王府井大街上最大的綠地馬上就要露面,它將是一座花卉、灌木、喬木立體種植的花園。由于以玫瑰為主,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玫瑰園。從玫瑰園流出的一股人造泉水,因為依廣場南側層疊而下,所以名為"疊泉"。整個教堂廣場高出地面1米有餘,使其更顯與眾不同。據說,由于完全按西式天主教堂設計,玫瑰園下還會有一個葡萄酒窖。
北京王府井教堂是一座羅馬建築風格的教堂,是中西建築風格共融的典範。雖然身處鬧市,卻絲毫沒減少它聖潔的氣質。節日期間有時不經意從堂前走過,渾厚的電風琴聲和唱詩班陽光般的歌聲會從裏面傳出來,蕩漾在冬日的空氣中。
建築現狀
目前王府井天主堂主體建築儲存完好,建築為羅馬風格坐東朝西,面闊25米,開間30間,建築整體坐落在青石基座上,正立面共有三座穹頂式鍾樓,樓頂立十字架3座,中間一座鍾樓高大,兩側的鍾樓和穹頂均相對較小。教堂堂部空間內有18根圓形磚柱支撐,柱徑65釐米,柱礎為方形,堂內兩側掛著耶穌受難等多幅油畫。1988年王府井大街的改造開始,東堂周圍的建築陸續拆除。2000年經過王府井大街改造工程,圍牆被拆除,教堂院門向西移動,在教堂西側形成了一個城市廣場,成為王府井大街的一道景觀。

彌撒時間
主日:6:15 7:00 8:00 16:00(英文)
平日:6:30 7:00
明供聖體:每周四 8:00–17:00點 (16:00-17:00聖體降福)
教友靈修班:每周二 8:00–9:00點
慕道班授課時間:每周六15:30-17:30
本堂神父:王和平神父
副本堂神父:龐若望神父、于太永神父
地址:東城區王府井大街74號 郵編:100006
乘車路線:捷運5號線在燈市口下車出A口由柏樹胡同往西即到.
公交線路:特11、103、104、104快、111、108、420、614路燈市西口下車即到。
相臨景點
故宮文天祥祠普渡寺毛主席故居(鼓樓大街) 東單公園皇城遺址 南館公園嵩祝寺及智珠寺 保利劇院 北京蠟像館北京古觀象台青年湖公園柳蔭公園東四清真寺和敬公主府睿親王府段祺瑞住宅 清末大學士崇禮住宅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山公園音樂堂首都劇場中國美術館 王府井天主堂 通教寺 長安大戲院 中國醫史博物館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北京大學紅樓老舍紀念館茅盾故居智化寺正陽門 國貿大廈-恆基中心 北京-蔡元培故居 貢院 五頂廟 雨兒胡同13號四合院 吉安所 富強胡同四合院 東皇城根32號大宅院 前永康7、9號四合院 麻線胡同3號四合院 秦老胡同35號四合院 黑芝麻胡同13號四合院孑民堂 聖米厄爾天主堂 桂公府 荷蘭使館舊址陳獨秀舊居義大利使館舊址社稷壇 什錦花園19號四合院 明城牆遺址美國使館舊址比利時使館舊址英國使館舊址地壇公園古觀象台國子監雍和宮 太廟 北京文博交流館孔廟孚郡王府皇史宬 首都博物館 婉容舊居 北新倉 淳親王府段祺瑞執政府舊址祿米倉 凝和廟 孫中山行館 王府井徒步區宣仁廟 循郡王府于謙祠鍾樓 明瑞府 柏林寺成賢街中山公園天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