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2006年特雷沃·布克進入克萊姆森大學。
2006-07(大一)賽季,布克場均可得10.4分,場均籃板6.4領先全隊,場均蓋帽2.38排名全美第4。

2007-08(大二)賽季,布克場均7.3籃板排名全隊第一,場均11.0分排名全隊第三。在率隊創造隊史第二次殺入分區決賽之後入選分區最佳陣容。對陣夏洛特大學拿到大學生涯最高32分並有11籃板,對陣東卡羅來納大學拿到大學生涯最高17籃板。
2008-09(大三)賽季,布克場均積分15.3領先全隊,投籃命中率高達57.1%,排名分區第一,場均籃板9.7位列分區第一,場均2.0蓋帽位居分區第二。成為克萊姆森大學隊史上第二位單賽季拿到40+蓋帽、40+搶斷和40+助攻的球員。入選分區最佳防守陣容和分區最佳陣容二隊。
2009-10(賽季)賽季,布克場均15.2分和8.4籃板都是球隊第一,賽季81次助攻位居球隊第二,場均積分、籃板、投籃命中率和蓋帽全部進入分區前十。9次拿到兩雙,全隊第一。入選分區第一陣容和第一防守陣容。
特雷沃·布克大學四年共得1725分,位居克萊姆森隊史第五,1060籃板位居隊史第三,是分區歷史上第一位完成1500分、1000籃板、200蓋帽和100搶斷的球員。三次率隊進入NCAA錦標賽。
選秀評析

根據Synergy Sports Technology的資料,特雷沃·布克35%的進攻都採取低位背打的方式,這種打法應該不太可能沿用到NBA。雖然他的內線技術仍然局限于以最基本的動作為主、缺少足夠多的靈活對策,他的手感也不太可靠,不過他還是能通過調動自己的運動能力、力量以及不斷進步的控球能力突入籃下。
還有值得註意的是他顯著地降低了自己的失誤率,當遭到雙人包夾的時候他學會了合理地把球傳出去。他在Clemson四年裏有點緩慢卻很有持續性的進步與他的堅毅品質共同預示著他還能夠繼續獲得提高,盡管他面對體型比他大或是同等身材下比他運動力強的對手時的積分能力仍然是個大問號。
雖然從大學層面看特雷沃·布克比大多數內線球員都要有韌勁、有拼勁,但是他更往外線飄,而且在進攻端有些低效率。盡管他的三分球命中率降到了比較難看的26.9%,他的投籃動作還是有進步的,出手比前幾個賽季更流暢更快,這意味著他在NBA可以發展成為三分線內側一個穩定的積分點。他看上去也更加擅長在中距離做擋拆後外切接球投籃(pick and pop)。
行進間進攻的能力,他貌似也有所提高,看似很渴望用自己絕妙的第一步擊敗對手。不幸的是,經過這幾年的比賽錘煉他的控球技術得到不少提高,但是仍缺乏效率,有時候看上去太過野心勃勃、在一對一時容易失誤、籃下進攻質量不高,而且在內線不會吸引對抗。類似地,他好像不是很明白自己的局限在哪裏,他進攻不夠幹凈利落、缺乏足夠的籃球智商,還不足以在現階段或是未來的NBA做一把鋒利的尖刀。特雷沃·布克在中距離創造機會以及跳投出手方面的進步應該被恰當地註意到,盡管這個進步的過程影響到了他的效率資料。
防守端對于特雷沃·布克來說也差不多是一樣的,既有好的又有爛的。他的防守意識能夠一直進步下去,他也一直不放松防守,並且不管在內外都防得非常賣力。雖然他擁有出色的運動能力,讓他能從多方面展開防守,但他身高的劣勢一直是個問題,無論在內在外他防起更高大更有沖勁的對手來總是存在困難。最麻煩的一件事便是他那減少的籃板數了,雖說他還能每40分鍾抓下10.4個籃板,他必須加油搶板,利用自己的拼勁和基本功壓住比他高大的對手--這一點在NBA顯得更難。他的賣力程度或者說韌性永遠不會被人質疑,但是身高不足將會是一直影響他選秀前景的一大問題。
對于特雷沃·布克來說2009/2010賽季非常能說明問題。他在一些領域取得了進步,而在別的一些方面停滯不前。他提高了自己的積分,但是在面對不如自己的對手時不能很自如掌握。無論怎麽說,他是個很有意思的候選人,他肯定擁有在NBA立足的潛力。雖然身材肯定是他亟需克服的一大障礙,而且他必須找到在內線攻防兩端相應的對策,但要知道具備了Booker的侵略性和運動能力的球員在更高水準比賽裏很大程度上都取得了成功。球探們將密切關註布克在大學生涯的最後時刻是否能將Clemson的重擔扛在自己肩上,證明自己具備王者氣概。
NBA模板:馬克希爾
NBA生涯
奇才時期
2010年NBA選秀,特雷沃·布克在首輪第23順位被明尼蘇達森林狼隊選中,隨後被交易至華盛頓奇才隊。
2010年7月8日,奇才和特雷沃·布克正式簽約,契約為期4年價值524萬美元。

2014年6月29日,奇才放棄向隊中前鋒特雷沃-布克開出報價契約,布克將成為完全自由球員。
爵士時期
2014年7月16日,猶他爵士隊同自由球員特雷沃·布克達成簽約協定。
2014年7月22日,爵士和特雷沃·布克正式簽約,契約為期兩年價值1000萬美元。
2015年4月12日,爵士主場111-105擊敗開拓者,特雷沃-布克出場36分鍾,15投12中得到36分和9個籃板,重新整理職業生涯單場積分紀錄。
生涯資料
大學資料
賽季 | 場次 | 時間 | 積分 | 籃板 | 助攻 | 失誤 | 搶斷 | 蓋帽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09-10 | 32 | 30.8 | 15.2 | 8.4 | 2.5 | 1.9 | 1.3 | 1.4 | 52.1 | 26.5 | 59.1 |
08-09 | 32 | 30.7 | 15.3 | 9.7 | 1.7 | 1.8 | 1.5 | 2 | 57.1 | 40.9 | 57.1 |
07-08 | 34 | 26.6 | 11 | 7.3 | 1.5 | 2 | 0.6 | 1.9 | 55.5 | 33.3 | 55.5 |
06-07 | 36 | 25.9 | 10.4 | 6.4 | 1.1 | 2 | 0.9 | 2.2 | 60.2 | 60.2 |
NBA資料
常規賽平均資料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首發 | 時間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 | 積分 |
2010-11 | 奇才 | 65 | 14 | 16.4 | 54.9 | 0.00 | 67.3 | 1.5 | 2.4 | 3.9 | 0.5 | 0.4 | 0.6 | 0.6 | 1.8 | 5.3 |
2011-12 | 奇才 | 50 | 32 | 25.2 | 53.1 | 50.0 | 60.2 | 2.4 | 4.1 | 6.5 | 0.8 | 1.0 | 0.9 | 1.2 | 2.8 | 8.4 |
2012-13 | 奇才 | 48 | 14 | 18.5 | 49.1 | 0.00 | 55.6 | 2.1 | 2.9 | 5.0 | 0.8 | 0.7 | 0.3 | 0.6 | 2.0 | 5.3 |
2013-14 | 奇才 | 72 | 45 | 21.6 | 55.1 | 0.00 | 61.8 | 2.1 | 3.2 | 5.3 | 0.9 | 0.6 | 0.6 | 0.8 | 1.8 | 6.8 |
2014-15 | 爵士 | 79 | 5 | 19.8 | 48.7 | 34.5 | 58.1 | 1.7 | 3.3 | 5.0 | 1.1 | 0.5 | 0.5 | 1.1 | 1.8 | 7.2 |
NBA生涯 | 314 | 110 | 20.2 | 52.1 | 31.9 | 60.6 | 1.9 | 3.1 | 5.1 | 0.8 | 0.6 | 0.6 | 0.9 | 2.0 | 6.6 |
季後賽平均資料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首發 | 時間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 | 積分 |
2013-14 | 奇才 | 9 | 1 | 16.2 | 44.8 | 0.00 | 66.7 | 1.8 | 2.6 | 4.3 | 0.9 | 0.2 | 1.0 | 0.3 | 2.8 | 3.3 |
NBA生涯 | 9 | 1 | 16.2 | 44.8 | 0.00 | 66.7 | 1.8 | 2.6 | 4.4 | 0.9 | 0.2 | 1.0 | 0.3 | 2.8 | 3.3 |
技術特點
優點:特雷沃·布克身體結實,籃板意識優秀,彈跳能力和爆發力突出,內線單打能力強,有一定的中遠投能力。內線攻防兩端均是一把好手。充分利用運動能力和富于侵略性的打球手法,在內線的對抗中似乎不差于任何身高體重佔優勢的球員。布克內線積分優勢多半以暴扣結束,腳步移動能力和多點進攻能力一般。單打能力突出的同時,頗具傳球能力,場上出色的策應能力是布克不同于其它大前鋒的一個顯著特點。從大學層面看,布克比其它學校的大多數內線球員都要有韌勁、有拼勁,
缺點:特雷沃·布克身材矮小,中距離投籃效率還不高,罰球命中率低也是一大隱患。雖然身體矮小的缺陷在大學比賽中還不是什麽特大問題,但在高人林立的NBA中,身材不高將十分吃虧。
賽場之外
2010年NBA選秀,大四畢業生非常低迷,第一個被選中的大四學生是特雷沃-布克,他的位置是在首輪第23位,從而創造了大四生被選中的最低順位的聯盟紀錄。
人物評價
特雷沃·布克屬于暴力型內線球員,喜歡以扣籃結束進攻,另外還是名籃板悍將。但缺點同樣明顯,進攻手段單一,身高不足。 (搜狐體育評)
特雷沃·布克是強壯的迷你大前鋒,能在人群中靠彈跳終結進攻;具備中距離射程,很少助攻隊友;防守非常積極,缺乏幹擾對手和保護籃框的身高。 (新浪體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