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以師範教育為主的全日製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前身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創辦的"懷慶府師範學堂",至今已有一百年的辦學歷史。
1907年:懷慶府師範學堂成立
1916年:沁陽市師範講習所
1929年:沁陽師範學校
1941年:沁陽簡易師範學校
1948年:太行第四專署公立焦作師範學校成立
1949年:公立焦作師範學校遷到沁陽,成立省立沁陽中學師範部;平原省聯立沁陽師範學校成立
1951年:平原省聯立沁陽師範學校更名為沁陽初級師範學校;省立沁陽中學師範部遷回焦作,重設焦作師範學校
1952年:焦作師範學校更名為平原省焦作師範學校
1953年:平原省焦作師範學校更名為河南省焦作師範學校
1954年:沁陽初級師範學校更名為沁陽第一初級中學
1956年:沁陽第一初級中學更名為沁陽師範學校
1958年:河南省焦作師範學校更名為焦作市師範學校
1965年:焦作市師範學校更名為焦作市工讀師範學校
1974年:焦作市工讀師範學校更名為焦作市師範學校
1978年:焦作市教師進修學院成立
1981年:焦作市師範學校並入焦作市教師進修學院
1985年:重設焦作師範學校;焦作市教師進修學院改名為焦作教育學院;焦作市教師進修學校成立
1999年:焦作市教師進修學校並入焦作師範學校
2002年:沁陽師範學校、焦作師範學校、焦作教育學院合並成立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學術研究
科研院所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教育科學研究所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覃懷文化研究所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比較文學研究所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所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體育科學研究 |
教研成果
學校教育教學碩果累累。
在河南省第二屆高等學校師範教育專業畢業生教學技能大賽中,中文系學生張雁同學獲語文組全省第一名,第三屆大賽中政史系學生薛艷枝同學獲歷史組全省第一名,第四屆大賽中共獲8個一等獎,其中,王二晶同學獲國小語文組第一名;
該校體育代表團在河南省第十四屆大學生運動會上獲得乙組男子團體第二名,乙組女子團體第三名,乙組團體總分第三名,並破男子3000米項目大運會和河南省記錄;
該校"新青年協會"和"藍天"文學社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優秀大學生社團;

該校團委被評為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
該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街舞比賽中獲河南賽區第一名;
姬春燕同學的《那年,蝴蝶花始終未開》入選第十七屆全國青年征文大賽04"文友星系"叢書;
2006年專升本平均過線率達94%等等。
由于學校實施科學管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成效顯著,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治安模範先進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焦作市"五個好"企事業黨組織、焦作市重點建設項目先進單位、市級園林式單位、焦作市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
合作辦學
在聯合辦校方面,與北大青鳥公司合作開辦了國際軟體工程師班。經省教育廳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航天航空大學、文化藝術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進行聯合辦學,從國內到國外,從專科到大學部、碩士連讀。
招收專業有物業管理、音樂教育、藝術設計。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文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數學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外國語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馬列德育教研部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電腦與信息工程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管理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教育科學學院體育學院(太極文化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音樂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美術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國際教育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初等教育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學院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繼續教育學院 |
師資力量
教職工725人,其中專任教師414名,具有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150餘人,名譽教授和兼職教師85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85人,取得和正在攻讀博士、碩士研究生的110餘人。
教學設施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佔地面積811.9畝,建築面積27.4萬平方米,實驗室和學生實踐場所面積達30197平方米。校固定資產總值3.8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503.87萬元。
2002年,總投資2.68億元,規劃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的新校區開工建設,2004年學校主體已經順利遷入新校區。新校區環境優美,綠樹成蔭,生活設施齊備,是學生求知的殿堂,成才的沃土。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校百餘年來,堅持育人為本,高揚師範教育旗幟,秉承"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學術唯真、教學至上"的辦學理念,發揚"艱苦奮鬥、嚴謹治學、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辦學傳統。
薪火相傳,弘文勵教,已累計為社會輸送8萬餘名畢業生,其中,有王國權、王夢奎等知名校友,有更多的是默默耕耘在教育戰線的辛勤園丁。焦作、濟源地區82%以上的中國小骨幹教師和優秀教師均畢業于焦作師專,為我省的基礎教育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招生範圍已達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各類在校生達1萬1千餘人,成教學生4000餘人,教職工800餘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193人,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170餘人。
具有完善的教學實驗條件。擁有現代化的校園區域網路、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多媒體語音室、微格教學室、數碼鋼琴教室。
圖書館
雄偉壯觀的圖書大樓擁有現代化的設施設備和一流的服務手段,藏書量59.2萬冊,圖書館藏書30.4萬冊,各種中外文期刊1100餘種,存有《四庫全書》等珍貴文獻。
一個規劃合理、建築美觀、風景秀麗、環境優雅的大學校園已經成為焦作市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 | 張丙辰 | 校長 黨委副書記 | 張戰營 |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 周吉國 | 黨委委員 副校長 | 張新海 |
副校長 | 賈長虹 | 黨委委員 副校長 | 高閏青 |
黨委委員 副校長 | 靳賢勝 | 黨委委員 | 劉際平 |
校長助理 | 夏紹能 | 校長助理 | 林五星 |
校長助理 | 楊寰祖 | 校長助理 | 張為民 |
校園環境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北倚太行,南臨黃河,位于國家優秀旅遊城市--河南省焦作市,坐落在世界地質公園"雲台山風景名勝區",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許衡、朱載堉等歷史名人的故裏,是聞名中外的陳式太極拳發源地。焦作市北倚太行,南眺黃河,焦鄭、焦晉、濟焦新高速公路橫貫全境,焦枝鐵路連通南北,與鄭州、洛陽、新
鄉等構成河南省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城市之一,是莘莘學子成才、成業的理想之地。

地址:焦作市山陽路998號
郵編:454000
校園文化
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學術唯真、教學至上"的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為基礎教育和經濟建設服務的辦學思想,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高貭素、全技能"的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推進"411"教改工程,大力深化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是全國中國小創造教育實驗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焦作市國中校長培訓基地。
校訓學風
秉承"厚德、進學、明辨、篤行"的校訓,發揚"艱苦奮鬥、嚴謹治學、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辦學傳統和"敢為人先、勇攀高峰"的辦學精神,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團結奮進、誠實守信、求知求是、務實創新"的校風和"求索、求實、求真、求新"的學風。
校徽
一、標志形狀包含"焦作師專"四個字的首字母"JZSZ",主體形象上、下方分別"S"和"J",整體連為"Z"。

二、標志主體圖形既類似一隻展翅飛翔的鳥,翱翔在藍天上;又仿佛一艘揚帆起航的小舟,破浪于大海中。蘊藏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含義,具有積極、向上、探求、充滿活力等意義,象征師專的傳統、精神和理念。
三、標志外形為去端的橫向橢圓形,與內部主體形象結合,寓意著學校以育人為本、教學至上的理念,以及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後,破殼而出,迎接嶄新的未來與美好的前景。上下的弧形如同一隻張開的眼睛,表明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包含求索、求真、求實、求新的學風。主體形象上方的弧形與下方的水準線,寓意為"天圓地方",象征學校興旺的生命力以及學生廣闊、美好的未來。
四、標準色為深藍色略偏綠灰,給人以理性、沉穩、文學氣息濃鬱的印象,與學校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當前的為學特色相符合。
校歌
黃河之濱太行之陽,
百年學府育棟梁,
莘莘學子來自四面八方,
進德修業勤奮自強,
揚起理想的風帆遨遊在知識的海洋。
覃懷故地河朔名邦,
兩代師表譜華章,
菁菁校園培育桃李芬芳,
博學濟事文教允昌,

承傳悠久的文明鑄就明天的輝煌。
啊!啊!啊
焦作師專啊
焦作師專向著明天,向著未來,
乘風破浪,揚風遠航。
獲得榮譽
1995年學校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
1996年被河南省高工委命名為"師範教育先進單位"。
1997年被河南省高工委、原河南省教委命名為"文明學校",被原河南省教育委員會授予"成人高教評估先進學校"稱號。
1998年被原河南省教委授予"優秀學校"。
1999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治安模範單位"稱號,被河南省高工委、原河南省教育委員會授予"省級文明學校"稱號,被河南省教委、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確定為"國語校園語言示範學校"。
2000年獲國家教委"全國師範生科技論文評比優秀組織獎",被中國青少年輔導協會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被河南省公安廳授予"思想文化戰線安全保衛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001年被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依法治省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全省教育系統"'三五'普法先進單位",被河南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省級衛生先進單位",被焦作市綠化委員會、焦作市園林局授予"園林式單位"稱號。參加中央教育科研所信息研究中心主辦的首屆"百千萬工程"多媒體課件大賽,共有八個課件獲獎,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
2002年被河南省教育學院評為"中國小教師高師大學部培訓優秀建班單位",被焦作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衛生先進單位"稱號。
2003年被河南省公安廳授予"高校安全保衛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學校還于1998年被中國發明協會中國小創造教育分會確定為"中國小創造教育實驗基地",1999年被中國科協確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01年被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動領導小組確定為"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2002年被河南省教育廳確定為"國中校長培訓基地"。
學校還是全國英語等級考試考點和電腦等級考試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