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焦作大學籌建于1980年,創立于1981年,稱"焦作市職工大學"。
1986年,定名為焦作大學。
1992年,通過國家教委驗收。
1993年,省編委批準焦作大學為副市級院校。
1999年,實施568規劃,爭辦特色大學部。
2000年,開始建設新校區,擴展為兩個校區,擴大招生。
2007年,學校成為高等職業院校。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截至2014年9月,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築學院、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人文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學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律與政治學院、太極武術學院等10個專業院系;有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和基礎教學部等4個成人教學院部。
院系目錄
所屬院系 | 專業(方向)名稱 | 層次 | 學製(年) | 科類 | 招生對象 | 學習形式 | 備註 |
機電工程學院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學校重點專業 |
套用電子技術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學校重點專業 | |
工業設計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教育部教育改革試點專業、河南省高職高專示範專業 | |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模具設計與製造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信息工程學院 | 電腦套用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技術電腦網路技術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電腦信息管理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通信技術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軟體技術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 設有建築工程技術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建築工程管理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 | 生物化工工藝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套用化工技術專業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材料工程技術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專業食品加工技術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 專科 | 3 | 理工 | 應屆生 | 在校 | ||
人文學院 | 現有漢語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行政管理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文秘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新聞採編與製作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涉外旅遊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主持與播音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編導七個專業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經濟管理學院 | 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市場行銷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河南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
經濟管理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電子商務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會計電算化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物業管理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物流管理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旅遊管理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酒店管理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藝術學院 | 設有電腦藝術設計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裝潢藝術設計、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影視多媒體技術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室內設計技術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舞蹈表演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音樂表演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外國語學院 | 旅遊英語專業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商務英語專業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套用英語專業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法律與政治學院 | 設有公共事務管理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法律事務和。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人力資源管理三個專科專業 | 專科 | 3 | 文史 | 應屆生 | 在校 | ||
太極武術學院 | 武術專業(太極拳方向) | 專科 | 3 | 體育 | 應屆生 | 在校 | 全國唯一招收太極拳專業的高等學校 |
太極拳專業 | 專科 | 3 | 體育 | 應屆生 | 在校 | ||
繼續教育學院(五年製專科部份) | 建築工程技術 | 專科 | 5 | 理工 | 參加當年招考的應、往 屆國中畢業生 | 在校 | |
電腦套用技術 | 專科 | 5 | 理工 | 在校 | |||
會計電算化 | 專科 | 5 | 文史 | 在校 | |||
電腦藝術設計 | 專科 | 5 | 理工 | 在校 | |||
太極拳 | 專科 | 5 | 體育 | 在校 | |||
繼續教育學院(專升本部份)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大學部 | 2.5 | 理工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大學部 | 2.5 | 理工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大學部 | 2.5 | 理工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
法學 | 大學部 | 2.5 | 法學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
工商管理 | 大學部 | 2.5 | 文史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
會計學 | 大學部 | 2.5 | 文史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 大學部 | 2.5 | 理工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
電腦科學與技術 | 大學部 | 2.5 | 理工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
經濟學 | 大學部 | 2.5 | 文史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大學部 | 2.5 | 理工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
土木工程 | 大學部 | 2.5 | 理工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
物流管理 | 大學部 | 2.5 | 文史 | 專科畢業生 | 函授 | 與河南工業大學聯辦 | |
繼續教育學院(成人專科部份) | 套用化工技術 | 專科 | 2.5 | 理工 | 社會招生 | 業餘 | |
建築工程技術 | 專科 | 2.5 | 理工 | 社會招生 | 業餘 | ||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 專科 | 2.5 | 理工 | 社會招生 | 業餘 | ||
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 | 專科 | 2.5 | 理工 | 社會招生 | 業餘 |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專科 | 2.5 | 理工 | 社會招生 | 業餘 | ||
電腦信息管理 | 專科 | 2.5 | 理工 | 社會招生 | 業餘 | ||
會計電算化 | 專科 | 2.5 | 文史 | 社會招生 | 業餘 | ||
電子商務 | 專科 | 2.5 | 文史 | 社會招生 | 業餘 | ||
漢語 | 專科 | 2.5 | 文史 | 社會招生 | 業餘 | ||
法律 | 專科 | 2.5 | 文史 | 社會招生 | 業餘 | ||
電腦藝術設計 | 專科 | 2.5 | 理工 | 社會招生 | 業餘 |
師資力量
截止2014年9月,學校師資隊伍,有教師總數673人,校內高級職稱177人(其中教授32人),佔教師總數的30.4%,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及以上學位的225人(其中博士10人),佔教師總數39%,雙師貭素教師 346 人,佔校內教師總數60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地廳級學術技術帶頭人14人。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習諫)1人。
省級教學團隊(2個):生物化工工藝專業省級教學團隊,套用化工技術專業教研室省級教學團隊。
教學建設
截止2014年9月學校有國家教育部教育教學試點專業1個,河南省教育教學試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財政部、教育部提升專業服務行業發展能力的專業建設項目2個、省示範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2個,焦作市地方特色專業2個。
國家教育部教育教學試點專業(1個):機電一體化專業。
河南省教育教學試點專業(1個):化工工藝專業。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生物化工工藝、市場行銷專業。
財政部、教育部提升專業服務行業發展能力的專業建設項目(2個):建築工程技術、旅遊管理專業。
省示範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2個):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市場行銷專業。電腦藝術設計
焦作市地方特色專業(2個):武術專業(太極拳方向)、太極拳專業。
省級精品課程(3個):三維動畫、建築材料與檢測、電腦工程製圖。
校級精品課程(4個):電腦會計、化工原理、現代漢語、室內設計原理。
學校有鄭州市重點實驗室1個(中州大學氣體凈化實驗室,2013年被鄭州市科技局批準),有學校實驗(實訓)室、中心57個,教學實習工廠5個,校外實習基地97個。
教學成果
一等獎(2個):
《高等職業院校市場行銷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11年,下同),成果主要完成人:盧國紅、龐愛玲、劉保平、呂華、李芳、陳海鷗、馬玉玲。
《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研究》,主持人:于會見。
二等獎(2個):
《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研究與實驗》,成果主要完成人:焦同梅、王亞莉、李麗楓、李麗君、王海雲、南玉祥、秦相。
《基于工作過程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主持人:上官同英。
另有:學校太極武術學院,獲焦作市2008"弘揚太極、迎接奧運"太極拳、劍錦標賽,集體項目規定套路一等獎。
"省級文明單位""河南省文明學校"
"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
"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
"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河南省衛生先進學校"
"河南省行風評議先進單位"
"河南省六好基層工會"
"省五四紅旗團委"
"焦作市花園式單位"
"焦作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4年9月,學校有省"四大懷葯"院士工作站1個,焦作市屬研究中心1個研究機構14個。
院士工作站(1個):省"四大懷葯院士站。
焦作市屬研究中心(1個):焦作市懷葯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機構(14個):
焦作大學戲劇文化研究所
焦作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
焦作大學現代輸送機械研究所
焦作大學先進電器控製技術研究所
焦作大學陶瓷研究所
焦作大學新型建築材料研究所
焦作大學情報信息中心
焦作大學心理研究咨詢中心
焦作大學懷川文化研究所
焦作大學翻譯中心
焦作大學軟體技術研究所
焦作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焦作大學材料與資源研究所
焦作大學覃懷民間藝術研究所
科研成果
焦作超音波提取懷山葯皂甙
懷山葯粘液蛋白的提取
懷山葯多糖的提取
懷山葯膳食纖維的製備和生產
超音波提取葛根中黃酮和系列產品
懷牛膝多糖的提取
開發有中醫葯產品(17種):軟包裝山葯果脯、軟包裝地黃果脯、懷山晶、FD活性懷山葯粉、活性懷山葯片、懷山葯露、懷菊花茶、太極功夫茶、地黃汁飲料、六味地黃丸、菊花晶、菊花枕、牛膝多糖口服液、銀菊花茶、山葯片(精包裝)、生地片、懷生地粒等。
"三位地黃飲"2009年6月13日,通過河南省科技廳新產品成果鑒定。
另有:懷參汁飲料、三味地黃飲獲河南省科技新產品稱號。
《磷酸二氫鉀生產新工藝》2004年省科技廳鑒定,納入國家星火計畫,編入《世界優秀專利技術精選》和《中國科技成果大全》。
《硝酸鉀生產新工藝》1992年通過省級鑒定,1993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已編入《中國科技成果大全》《中國"八五"科技成果選》和《世界優秀專利技術精選》。
序號 | 論文題目 | 作者 | 發表/出版時間 | 發表刊物/論文集 | 刊物類型 |
1 | 解讀電影《亂世佳人》中的斯嘉麗 | 王麗麗 | 2013-08-19 | 短篇小說 | 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
2 | 利用英文原版電影學習西方文化 | 王麗麗 | 2013-07-19 | 芒種 | 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
3 | 高職院校音樂藝術教育的意義和教學改革初探 | 李娜 | 2013-1-31 | 音樂時空 | 2013中國音樂藝術核心期刊 |
4 | 中國外資並購的若幹法律問題研究 | 蘆軻 | 2013-09-18 | 法製與社會 | 一般CN學術期刊 |
5 | 從不可抗力與契約受挫看製定法與判例法的融合 | 蘆軻 | 2013-11-20 | 法製博覽 | 一般CN學術期刊 |
6 | 探討如何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發展創新教育 | 李娜 | 2013-1-31 | 藝術科技 | 音樂藝術期刊 |
學術資源
焦作大學圖書館,截止2013年有藏書155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27.52萬冊,電子圖書27.5萬種;中外文專業期刊1500餘種。

2010年,焦作大學圖書館加入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和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HALIS)實現資源共知、共建、共享。有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碩博學位論文資料庫、專利成果資料庫、文教科普文獻資料庫、經濟黨建政報公報資料庫、使用說明、CALIS HALIS和"博看網人文社科期刊資料庫"
學校發行有《焦作大學學報》和《焦作大學報》。

《焦作大學學報》(綜合版)季刊,是河南省教育廳主管、焦作大學主辦的社科版和自然版方面的綜合性學術刊物。1987年創刊,1998年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刊號,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焦作大學學報》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入網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萬方資料--資料化期刊群"入網期刊。
《焦作大學學報》2003年10月在全國高校學報評選中獲單項獎,2006年"懷川文化研究"專欄受到了河南省新聞出版局的通報表揚。2010年在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和全國地方高校學報第二屆欄目評比中,"懷川文化研究"專欄,被評為國家級特色欄目。

校園文化
校訓校風
校訓:崇學篤行、敬業樂群
校風:勤奮、嚴謹、務實、創新
校徽
校徽圓形,上環"焦作大學",下環"JIAOZUO UNIVERSITY"。

校歌

滔滔黃河巍巍太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雲台山水美麗如畫,太極之鄉美名遠揚。
莘莘學子歡聚一堂,發奮學習放飛夢想。
汗水繪宏圖,語伴書香,
為了祖國為了理想,我們團結一心,走向輝煌走向輝煌!
滔滔黃河巍巍太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雲台山水美麗如畫,太極之鄉美名遠揚。
莘莘學子歡聚一堂,發奮學習放飛夢想。
學高立師圖,德厚風範長,
為了祖國為了理想,我們團結一心,走向輝煌走向輝煌!
社團文化
學校建立有科技文化藝術節、周末文化廣場、全民運動會、Lucky star俱樂部、社團文化節、"校園生活節"、廣播站等校園文化主題活動,形成校園優秀的文化氛圍。
校園十佳歌手、廣播站。
在河南省第十三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8個,優秀獎2個。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任職起期 |
黨委書記 | 郭維傑 | 2007年3月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林效廷 | 2002年2月 |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 楊家卿 | 2013年10 |
黨委副書記 | 焦金雷 | 2000年8月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馬韻新 | 2003年8月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符德學 | 2003年8月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申文波 | 2009年1月 |
副校長 | 霍曉麗 | 2012年9月 |
黨委委員、工會主席 | 楊中漢 | 2003年8月 |
黨委委員、紀檢書記 | 張浦 | 2009年1月 |
歷屆領導
歷任黨委(1981年-)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備註 |
靳有海 | 機關支部書記 | 1985.02-1985.07 | 中共焦作市職工大學支部委員會 |
李世豐 | 書記 | 1988.09-1990.08 | 中共焦作大學委員會 |
張三平 | 書記(兼) | 1990.08-1994.06 | 中共焦作大學委員會 |
原 均 | 書記 | 1994.06-1996.07 | |
郭文傑 | 書記 | 1996.11-2007.03 |
歷屆校長(1981年--)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備註 |
範欽臣 | 校長(兼) | 1981.07-1988.10 | 職工(職業)大學 |
靳有海 | 校長 | 1988.10-1990.08 | 職工(職業)大學 |
靳有海 | 校長 | 1994.04-2000.02 | 焦作大學 |
張漢英 | 校長(兼) | 1990.08-1994.04 | 焦作大學 |
校區分布
學校分南北兩個校區。
校區 | 地址 | 郵編 |
焦作大學老校區(北校區) | 焦作市 工業路 458號 | 454003 |
焦作大學新校區(南校區) | 焦作市 山陽區 人民大道東段3006號 | 454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