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佛經里說,無間是八大地獄之中最痛苦的一個。兩個身份都本不該屬於自己的人,他們如同生活一個無間地獄當中,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這個世界裡,角色的茫然成了探討的根源: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無間地獄沒有輪迴,只有永遠受苦,但片中兩位主角卻不甘於此。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他們分別是警方和黑社會的臥底。現在他們決心要離開這個不辨是非的處境,離開無間地獄,尋回自己。劉健明(劉德華 飾)是香港黑幫三合會的會員,10多年前,他聽從老大韓琛(曾志偉 飾)的吩咐,加入香港警察,做黑社會臥底。在韓琛的幫助下,健明在七年後有望晉升為見習督察,這官可不小!而陳永仁(梁朝偉 飾)本來想當個好警察,但被警察訓練學校強行退學,秘密執行滲透進三和會的臥底工作。現在已經是幫會裡的紅人,而他的老大恰恰就是韓琛。一宗毒品交易,黑白兩道的行動均告失敗。暴漏了雙方都有臥底潛伏的事實,陳永仁和劉健明也將面臨一場生死考驗。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 | 劉偉強,何麗嫦 |
---|---|
導演: | 劉偉強,麥兆輝 |
副導演(助理): | 陳偉雄,梁國輝 |
編劇: | 莊文強,麥兆輝 |
攝影: | 黎耀輝,劉偉強 |
配樂: | 陳光榮 |
剪輯: | 彭正熙,彭發 |
美術設計: | 趙崇邦 |
服裝設計: | 利碧君 |
視覺特效: | 黃宏顯 |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劉建明 | 劉德華 刑事情報科高級督察,韓琛內應。劉健明於屋村長大,年少無知時加入了黑社會,及後接受黑社會大哥韓琛的指示加入了警隊。多年來劉在警隊努力不倦,加上韓琛在背後的支持,提供了不少的敵方黑社會犯罪情報,令他在警隊內平步青雲,連年晉升至總督察。但自從臥底事件暴露後,他大受韓琛的壓力。劉健明心中已默默構思了一個清洗他自己身份的計畫,韓琛是他最大的障礙,但他已立定決心要成為一個好警察。 |
![]() | 陳永仁 | 梁朝偉 韓琛得力手下,實為警方臥底。陳永仁一生的志願是當上一個好警察,當年投考警隊後被挑選進入一個核心的臥底計畫,目的是滲進黑社會的高層。成功在望的時候,負責計畫的上司們相繼死去,陳永仁面對一個兩難的局面:恢復自己的身份還是完成任務?但多年的臥底生活已令他身心受到極大的困擾,嚴重失眠,有暴力及自殘傾向,並且需要長期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 |
![]() | 黃志誠 | 黃秋生 重案組警司,陳永仁上司,韓琛的死敵。黃志誠警司人稱黃Sir,重案組A隊的主責警司。負責一個核心的臥底計畫,打擊嚴重的黑社會罪行。他當年親手在警校挑選了陳永仁參與計畫,多年過後他與陳永仁的關係已情同父子。陳永仁的表現也不負黃所望,現有力將一個龐大的黑社會集團搗破,但在關鍵時刻,黃志誠為保護陳的身份而被殺,功敗垂成。 |
![]() | 韓琛 | 曾志偉 黑幫大哥,黃志誠的死敵。韓琛是一個精明及有遠見的黑社會大哥,十多年前開始在屯門發跡,現已掌握了油尖區的毒品供應源頭。韓多年前已派出手下滲進警方,憑著縝密的部署,現正收取成果。他的其中一個手下劉健明已進入了警方的高層,在劉的幫助下韓更如虎添翼。但臥底事件暴露後,韓大失預算,緊逼劉揪出臥底。韓一生篤信佛學命理,深信命運早在自己掌握之中,但最終仍死於自己一手播下的罪孽中。 |
音樂原聲
發行時間 | 專輯名稱 | 歌手 | 流派 | 封面 |
---|---|---|---|---|
2002-12-01 | 無間道 電影原聲帶 | 陳光榮 | Soundtrack | ![]() |
幕後花絮
1.陳冠希拍攝《無間道》時,因工作態度欠佳,拍攝時似未睡醒,結果被劉偉強摑了一巴掌 。

2.《無間道》是劉德華和梁朝偉自1991年拍攝電視劇《五虎將之決裂》之後的首次合作 。
3.因為《無間道》的主角設計的很複雜,因此片中其他配角人物個性的設計就不太複雜 。
4.劉德華和梁朝偉在《無間道》里的造型很有趣,西裝筆挺的劉德華是黑幫份子,而留著小鬍子的梁朝偉反而是警察 。
5.拍攝過程中,穿上黑皮褸、黑褲、留著鬍鬚的梁朝偉雖無動作戲分,但在炎熱天氣下仍要不時補妝 。
6.一次蕭亞軒和梁朝偉演對手戲,在導演正式喊開拍前,梁朝偉就已經入戲,他目不轉睛地盯著蕭亞軒看,蕭亞軒則不敢和他的眼神相對。正式開拍後,蕭亞軒與梁朝偉的眼神對視時,她緊張得差點昏厥過去 。
7.《無間道》找來余文樂及陳冠希分別飾演陳永仁和劉建明的少年。陳冠希在拍攝過程中,因不停重複動作,導致左邊鎖骨因與長槍摩擦而受損,而余文樂更被困在密室內狂打沙包 。
8.電影開拍之初,香港警方有感電影題材敏感,恐防有損警隊形象,故去信要求編導略作修改 。
影片製作
影片名稱
片名《無間道》中“無間”的意思是指“無間地獄”。該片以《無間道》作為片名,寓意兩個身份都本不該屬於自己的人,他們幾乎生活在一個類似無間地獄的環境裡,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進入無間地獄是沒有輪迴的,只有永遠受苦,但片中的兩位主角卻在尋求輪迴 。

創作背景
《無間道》的創作靈感源於吳宇森執導的電影《變臉》。麥兆輝認為《變臉》中“交換面孔”的橋段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於是麥兆輝提出可不可以講一個故事,將兩個角色交換過來,但是不需要手術,只是身份和內心的交換。麥兆輝、莊文強在創作《無間道》劇本的時候一直在寫作上相互溝通,麥兆輝寫完了一個完整的劇本,寄給莊文強,莊文強把劇本改了一遍又寫信送給麥兆輝修改 。
在麥兆輝的劇本構想里,最初只有警察到黑社會臥底的故事線條。後來劉偉強又在原始劇本的基礎上加了很多的元素進去,並加入黑社會的人去警局做臥底的另一條線。在劇本的修改過程中,《無間道》的定位也隨之改變,電影劇本最初是警匪鬥智為重,後來黑幫或英雄片的元素變得濃烈了 。
投資拍攝
《無間道》的劇本完成後一直找不到投資者。在最關鍵的時機,寰亞電影發行公司找了一位監製看過《無間道》的劇本後,感覺不錯,於是寰亞電影發行公司答應和劉偉強合作。之後劉偉強和投資方談價錢,一看到影片投入的錢超過預期,投資方開始有點猶豫,但是公司負責人認為投資這部電影雖然要承擔一定風險,但要這樣做才能挽救低迷的香港電影市道,所以寰亞電影發行公司還是決定投資這部電影,而影片的投資成本也超過2000萬 。
演員陣容
《無間道》不僅將四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得主: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聚集在一起演戲,其配角的陣容也不容忽視。該片除了有陳冠希、余文樂分別飾演少年時期的劉建明和陳永仁外,鄭秀文、陳慧琳、蕭亞軒三位女演員的出演也令影片的陣容進一步加強 。

後期製作
《無間道》主要表達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導演沒有搞很多神秘的東西出來,也沒有特意去做特技,《無間道》十多分鐘的特技不是飛、打、爆炸之類,而是為配合戲裡的劇情而設計的 。此外,劉偉強還請來《見鬼》的導演彭發負責影片的剪接工作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人物 | 備註 |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 《無間道》 | 獲獎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梁朝偉 | 獲獎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 劉偉強、麥兆輝 | 獲獎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 | 彭發、彭正熙 | 獲獎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 麥兆輝、莊文強 | 獲獎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 黃秋生 | 獲獎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伍樂城 | 獲獎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劉德華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 杜汶澤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 曾志偉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 | 劉偉強、黎耀輝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 | 杜可風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 | 林迪安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陳光榮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 利碧君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 | 《無間道》 | 獲獎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 梁朝偉 | 獲獎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 黃秋生 | 獲獎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 劉偉強、麥兆輝 | 獲獎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 | 曾景祥 | 獲獎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 《無間道》 | 獲獎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 劉德華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 | 麥兆輝、莊文強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 劉偉強、黎耀輝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藝術指導 | 趙崇邦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剪輯獎 | 彭發、彭正熙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 林迪安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 杜可風 | 提名 |
2003年 | 第三屆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觀眾票選最受矚目電影 | 《無間道》 | 獲獎 |
2004年 | 第46屆 | 日本藍絲帶電影大獎最佳外語片 | 《無間道》 | 獲獎 |
2004年 | 日本《電影旬報》“2003十大最佳外語片”第九名 | 《無間道》 | 獲獎 | |
2007年 | 新浪港粵十年頒獎禮最受歡迎香港電影 | 《無間道》 | 獲獎 | |
2008年 | Mtime網百佳電影評選百佳電影獎第40名 | 《無間道》 | 獲獎 |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
2002年12月12日 | 中國香港 | 2003年10月16日 | 愛爾蘭 | 2004年4月10日 | 法國 |
2002年12月13日 | 中國台灣 | 2003年10月16日 | 挪威 | 2004年5月21日 | 愛沙尼亞 |
2003年2月21日 | 韓國 | 2004年1月1日 | 澳大利亞 | 2004年6月25日 | 丹麥 |
2003年3月15日 | 法國 | 2004年1月29日 | 匈牙利 | 2004年8月12日 | 德國 |
2003年4月24日 | 義大利 | 2004年2月12日 | 瑞典 | 2004年8月25日 | 挪威 |
2003年8月12日 | 菲律賓 | 2004年2月20日 | 羅馬尼亞 | 2004年9月1日 | 法國 |
2003年10月10日 | 芬蘭 | 2004年2月27日 | 英國 | 2004年9月2日 | 德國 |
2003年10月11日 | 日本 | 2004年3月29日 | 丹麥 | 2004年9月9日 | 荷蘭 |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
Basic Pictures [中國香港] | MC-One (Media Cooperation One) GmbH [德國] |
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 (2004) | |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澳大利亞] (2004) |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無間道》是香港電影中難得的佳片(新浪網評) 。它不是一部簡單的靠明星堆積的影片,它的成功更在於與以往的香港警匪片相比有了很大突破。這部電影並不像其他的香港警匪片那樣只依靠英雄出場,而是以精妙的劇情、瀟灑利落的鏡頭剪輯來感染觀眾,用跌宕起伏的情節來表現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此外這部影片表現了複雜的警匪關係,但又不僅限於彼此間的爾虞我詐,特別是陳永仁最終悲情的殉職,使《無間道》走出了一般警匪影片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大圓滿模式。導演的良苦用心還表現在很多其他電影技術的套用上,比如影片不時的回播劉建明目送陳永仁離開警校那一幕,用他們人生錯位的起點,推動故事的發展,不可否認這是很聰明的方法(東南網評) 。

反面評價
《無間道》有個明顯欠缺,就是將劉德華、梁朝偉飾演的那兩個臥底角色設計得過於對應。此外誇大黑社會的勢力也是該片的一個明顯問題,認真追究起來,香港又不是哥倫比亞,劇中的毒販在現實中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本事。(網易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