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發動全面內戰。9月29日,國民黨以一個軍的兵力,進攻延慶,並企圖進而攻佔張家口。剛剛參加正規部隊的民兵董存瑞所在的部隊10月3日趕到延慶,阻擊東線由八達嶺進犯的敵人。

最後為了掩護完成任務的全連戰士撤退,董存瑞的班代共產黨員羅志英主動請纓帶領六班戰士掩護全連撤退。掩護任務完成的非常艱苦,最後連班代都在突圍的時候,為了保護董存瑞死在了他面前。臨死的時候,羅志英告訴董存瑞,要"活著、前進!"。
董存瑞、王海山、孫大光他們三人奇跡般地突破重圍,回到了部隊的駐地。董存瑞被連長安排到炊事班好好反省一下,在戰鬥中犯下的錯誤。不料,董存瑞運氣很好,居然用扁擔繳獲了敵人一大批軍火,立下了大功,重回六班。
為了重組六班,董存瑞和剛任命的六班班代王海山發生了劇烈的沖突,後者在養傷回來以後,重新成立了一個精英班五班。
董存瑞在一直欣賞自己的趙連長的暗示下,決定和王海山還有五班,一決高低;董存瑞四處拼湊終于組建了以孫大光、劉玉林、郅振彪、朱三亮、牛玉合、鄒二狗為核心的六班。由于他的個性使然,剛開始時,和全班同志們處的不是那麽好,而整個六班也像散沙一盤,被王海山戲稱為"面團班"。指導員也對董存瑞的領導能力產生了置疑。
分集劇情
第1集
抗日戰爭剛剛結束,區小隊的民兵董存瑞,為了保護鄉親們的土地不被過國民黨、反動派給奪回去,毅然參加了正在招兵的八路軍。剛成為正規軍的董存瑞,就趕上了一場硬仗。
第2集
董存瑞的班代羅志英為了保護冒進的董存瑞,不幸中彈犧牲。這件事兒,也成了董存瑞心中一直無法揮去的陰影。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兒,董存瑞被連長安排到了炊事班,當上了一名伙夫軍。
第3集
董存瑞一心想要回到六班。他對炊事班的工作一點都沒有興趣,屢屢犯錯。王海山他們奉命伏擊牛屠夫的還鄉團。董存瑞和牛玉合送飯給戰友們,陰差陽錯的,兩人用扁擔繳獲了敵人一大批軍火。連長頓時樂開了花。董存瑞借機提出要回六班去。
第4集
剛回到六班,董存瑞就因為挑新兵的事兒和新任班代王海山發生了一連串的矛盾。六連線到命令,作為後備力量和其他部隊一起攻打口外重鎮北縣。在執行偵察任務時,董存瑞隻身攔馬,俘虜了一個兵油子鄒二狗。戰鬥正式打響,董存瑞聽著兄弟部隊進攻的槍聲,憂悶之極。
第5集
董存瑞再次違反紀律,獨自沖出了戰壕。戰後總結會上,大家認為董存瑞肯定要被再次"發配"到炊事班的時候,連長和指導員帶著兄弟部隊的感謝信來了。原來,由于董存瑞的主動出擊,粉碎了敵人的偷襲,保住了兄弟營的營部。負傷的王海山要到後方醫院治療,立功的董存瑞當上了代理班代。但是,在表決董存瑞預備黨員的問題上,王海山堅決反對。
第6集
秀兒來慰問軍隊,送給董存瑞一副綉花鞋墊,被害羞的董存瑞拒絕了。解放兵鄒二狗一番花言巧語騙過了善良的董存瑞,如願以償的進了六班。這天一早,董存瑞出門擔水,正好遇見了主動要求參軍的皮影藝人朱三妹。
第7集
董存瑞信心十足地要把六班訓練成六連的尖刀。但是由于他的不成熟和缺少帶兵經驗,和戰士們發生了不少摩擦也鬧出了不少笑話。董存瑞也得了一個外號叫做"董爆破"。為了研究爆破技術,他意外地燒了牛王氏的房子。
第8集
董存瑞認為要想提高戰鬥力,就必須在六班開展整飭思想的活動。董存瑞的想法得到了老兵孫大光的極力支持。但是,孫大光的排外舉措直指俘虜兵鄒二狗,不但沒能起到整飭思想的效果,反而更加激化了戰友們的矛盾。
第9集
鄒二狗因為朱三妹數落自己而揭發了朱三妹曾經給國民黨唱過堂會的事實。警惕的董存瑞懷疑朱三妹是特務,當即把朱三妹押送連部。董存瑞幾經周折,終于在鄒二狗嘴裏挖出了朱三妹為什麽隱瞞歷史的苦衷和一段痛苦的往事。
第10集
牛屠夫還鄉團對六連駐地進行了突襲。六班手忙腳亂、一盤散沙,拖了後腿。為此,歸來擔任五班班代的王海山還給六班起了綽號"面團班"。董存瑞再次遭受打擊,一下子對六班失去了信心,他決定辭去代理班代的職務。
第11集
趙連長為了激將董存瑞,把偵察牛屠夫山寨的任務交給了五班和六班,宣稱這是兩個班之間的實戰較量,意義重大。董存瑞和鄒二狗得到二丫的幫助,不僅獲得了對方的兵力實情,還拿到十三軍古連長最近要送一批美國罐頭等食品來寨堡的確切情報。
第12集
攻打還鄉團的戰鬥打響,董存瑞生猛無比的赤手奪下一挺機槍。他如願以償的到團部吃了英雄宴,醉態可掬的摟著團長大叫"哥"。朱三亮擅自開槍打前來營救牛屠夫的仇人古連長,暴露了目標。為這事兒,董存瑞從班代再次降職為代理班代。
第13集
春天到了,團長安排了來自延安魯藝的演出隊來到前牛庄,給戰士們和前牛庄的老鄉們演出歌劇《白毛女》。鄉親們和戰士們看的如痴如醉,在黃世仁欺凌白毛女的時候,董存瑞忘情地拉起槍栓就要瞄準黃世仁,虧得一旁的連長手疾眼快,才沒有釀成大禍。
第14集
在連長和指導員的不懈努力下,六連終于爭取到打一場硬仗的任務。這就是攻打敵人十三軍重要的物資中轉站獨龍鎮製高點雲頂峰。敵人在雲頂峰依托一個古廟建立了阻擊點,易守難攻。戰鬥打響以後,六班戰士炸毀了敵人不少暗堡。
第15集
膽小的鄒二狗在一個暗堡前動作遲緩,貽誤了炸掉敵堡的最佳時機。導致王海山的五班戰士在敵人機槍下紛紛倒下。回到駐地,王海山情緒低迷,把自己關在宿舍裏,不吃不喝,經指導員開導,他決心重建英雄五班。
第16集
郅振彪有心到王海山的五班去。六班全體戰士在孫大光的帶領下,發動了一場挽留郅振彪的運動。大伙兒的真情深深地打動了郅振彪。王海山也被感動了,決心自己選新兵重組五班。
第17集
1947年5月,我軍一打隆化失利,實施戰略撤退。敵人馬上咬了上來。團長命令戰鬥力滿員的六連負責阻擊敵人的先頭部隊,掩護大部隊安全轉移。董存瑞他們鬥志昂揚地投入了戰鬥中。
第18集
在突圍的戰鬥中,牛玉合為了保護鄒二狗,不幸被鄒二狗以前在國民黨那邊的兄弟大黑所殺。而大黑也撞到了鄒二狗的刺刀上死于非命。回到駐地,鄒二狗覺得再沒臉在六班呆下去了,于是,他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逃跑。
第19集
部隊二次攻打隆化。連長和指導員悄悄觀察了敵人的主陣地隆化中學,親眼看到了敵人的工事堅固,他們都深感爆破的重要性。為了和城裏的地下黨接上頭,搞到敵人的火力分配圖。在連長和指導員的默許下,董存瑞和秀兒假扮一對小夫妻混進隆化城找地下黨接頭。
第20集
危機之時,董存瑞巧遇逃兵鄒二狗。二丫為了掩護董存瑞、秀兒和鄒二狗順利出城,自己死在國民黨兵的槍口之下。鄒二狗痛失所愛,死心塌地地跟著董存瑞又回到隊伍中,報仇成了他唯一的信念。
第21集
在接應地下黨同志的戰鬥中,劉玉林不幸犧牲。董存瑞黨員資格火線轉正了。在戰前選舉爆破元帥的動員大會上,經過一番激烈的選舉,董存瑞戰勝了強大的競爭對手王海山,當上了"爆破元帥"。
第22集
總攻開始了,敵人還在做垂死掙扎,子彈像暴雨般射向沖上來的隊伍。孫大光、鄒二狗、連長倒下去了--王海山倒下去了--緊要關頭,在橋形暗堡下的董存瑞冷靜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從容地用右手拉開導火索,大聲地沖著我軍的陣地喊道:"為了新中國,前進!"
(以分集劇情信息來源于 )
演職員表
職員表
(以上資料來源 )
角色介紹
![]() | 董存瑞 | 王寶強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代。先後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鬥中英勇犧牲,當時未滿19歲。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
![]() | 王海山 | 李健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站士。王海山是一個傳奇的人物,他是老六班的成員,然後成了六班的班代,而後又帶五班,但最後大反攻的時候他又和六班的戰友們共同作戰,等于又回歸了六班。 |
![]() | 郅振彪 | 謝孟偉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站士。郅振彪每次都扛著機槍沖鋒在前,一直看不起代理班代董存瑞,一心投靠自己崇拜的五班班代王海山,可六班的戰友們苦口婆心想留下郅振彪,就在郅振彪左右為難的時候,看到了身為班代董存瑞的不懈努力。 |
![]() | 牛玉合 | 劉天佐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站士。玉合雖然不是出狀況最多的,卻絕對是笑料最多的,出場不久,就以一幕偷吃驢肉的戲碼逗得觀眾捧腹大笑。他在劇中不少幽默風趣的台詞也為觀眾所津津樂道, "你長得就跟豆餅似的"、"我老牛舉四個牛蹄子贊成"等經典語錄令觀眾在回味無窮之餘大贊這個角色的率直可愛,而他的成名金句"我叫牛玉合,醬牛肉的牛,玉米餅子的玉,韭菜合子的合"更是直接導致觀眾眾口一詞地稱呼他為玉米合子,劉天佐也一片笑聲中再一次贏得了極佳的觀眾緣。 |
![]() | 鄒二狗 | 陳創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站士。孫大光的排外舉措直指俘虜兵鄒二狗,不但沒能起到整飭思想的效果,反而更加激化了戰友們的矛盾。 |
![]() | 孫大光 | 姜峰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站士。 |
![]() | 趙連長 | 餘皚磊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連長。 |
![]() | 指導員 | 袁滿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指導員。 |
![]() | 秀兒 | 陳小妹 董存瑞的朋友。 |
(以上信息來源 )
音樂原聲
歌曲 | 作曲 | 作詞 | 演唱 | 演奏 | 備註 |
---|---|---|---|---|---|
歌唱祖國 | 王莘 | 王莘 | 段蘭怡 |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 | 插曲 |
你的肩膀 | 張農光 | 葛根塔娜 | 湯燦 | 亞洲愛樂交響樂團 | 片尾曲 |
幕後花絮
王寶強打趣地說:"拍完《士兵突擊》別人叫我許三多,拍完《我的兄弟叫順溜》別人叫我順溜,希望大家看完《為了新中國前進》後能叫我董存瑞!"談及如何擺脫過去的影子,王寶強質樸地表示:"認真投入進去,不要去表演,就把握住了!"
幕後製作

《為了新中國前進》以家喻戶曉的人民英雄董存瑞的光榮事跡改編,加以宏大的戰爭場面以及細致的人物情感刻畫,重新講述這段廣為流傳的革命歷史。本劇經過一年多策劃、創作和前期籌備,為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劇集評價
該劇以董存瑞烈士的生平事跡為主線,加以宏大的戰爭場面,以及細致的人物情感刻畫,重新講述這段廣為流傳的革命故事,重新塑造革命英雄的形象,生動地再現了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而付出巨大犧牲的董存瑞班戰友們的英雄壯舉和董存瑞烈士短短19年光輝而壯烈的一生。(中國青年報)
《為了新中國前進》根據人民英雄董存瑞的事跡改編,講述了董存瑞和他的戰友們面對危難和犧牲所表現的英勇無畏和凜然正氣。該劇不僅把"犧牲"局限于董存瑞一個人身上,而是通過塑造一群普通戰士浴血奮戰的英雄形象,表現了人民軍隊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