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
海邊彎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多用于地名):~門(簡稱"澳")。
名字最早記錄于明朝史書,叫做"蚝鏡"(濠鏡),意為海灣如明鏡,盛產"蚝"。後又稱做"澳",即船隻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稱"蚝鏡澳",因隸屬廣東香山,亦稱"香山澳"。"門"字的來歷有多種說法,一說是在地內港的媽祖廟,隔海同灣仔的銀坑相望,形成的海峽象門;另一說是在地南面的凼仔、小橫琴、路環、大橫琴四島離立對峙,海水貫流其中呈十字門狀;再一說是在地南台山(媽閣廟山)和北台山(蓮峰山)相封成門。總之,既是澳,又是門,故曰澳門。1999年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取全稱中的"澳"字作為簡稱。
澳大利亞
指"澳大利亞洲"("大洋洲"的舊稱,簡稱"澳洲")。
五筆碼
鄭碼:VNUG,U:6FB3,GBK:B0C4
筆順:捺捺橫撇豎折捺撇橫豎撇捺橫撇捺
澳〈名〉
(形聲。從水,奧聲。本義:水邊地)
港灣,海邊彎曲可以停船的地方 [bay]
無港澳以容舟楫。――《宋史·河渠志》
又如:澳閘(攔河水閘)
地名
1、澳水 [Ao River]。今俗名涼河,在今河南省泌陽縣,為泌陽河支流
2、澳門的簡稱 [Aomen]。如:港澳同胞
3、澳大利亞的簡稱 [Australia]
澳yù 1.水邊彎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