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規劃及設計
自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設立以來,深圳火車站一直是在地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但隨著列車班次不斷增多,原有車站空間已不敷使用,又因其位于市中心和邊境而無法擴建,因此1990年代末即提出了建設深圳市第二鐵路客運站的構想。在第二客運站建成之前,深圳火車站的許多長途列車改由深圳西站始發。

2003年11月,深圳市政府完成了《深圳市鐵路第二客運站交通規劃》,建議京廣客運專線與廣深港高速鐵路在廣深段共線,形成京廣深港客運專線,並將其與廈深鐵路#的銜接點新深圳站選址于深圳市龍華二線擴展區內,在城市規劃中預留了較好的建設條件。2005年深圳市與鐵道部分別完成了《國家鐵路深圳地區布局規劃》和《深圳鐵路樞紐總圖規劃》,就新深圳站選址、廣深港客運專線在深圳境內線位方案達成一致。
2005年7至10月,深圳市政府與鐵道部聯合開展了“國家鐵路深圳新客站綜合規劃國際咨詢”,邀請了國外4家設計公司與3家國內鐵道勘察設計院,組成 4個設計聯合體,提出深圳北站綜合樞紐規劃的初步方案。2006年8月,雙方聯合簽署了《鐵道部、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廣深港客運專線深圳境內設站事宜備忘錄》。2007年6月深圳市在鐵道部站房招標的基礎上開展了北站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同年11月鐵路部門完成了鐵路北站站房初步設計。由于深圳市與鐵道部在鐵路站房與城市交通的關系上有著不同意見,前期的協調工作花費了大量精力。最終方案于2008年方完全確定。
更名
深圳北站在規劃和設計階段,曾經使用多個名稱,如新深圳站、深圳新客站、龍華火車站等。2008年12月23日,深圳市規劃局發布公告,新的深圳火車站正式命名為“深圳北站”。而位于廣深鐵路上,原稱深圳北站的貨運、編組站,則改稱筍崗站。
捷運車站開通
深圳捷運4號線(原龍華線)二期于2011年6月16日開通運營。由于此時深圳捷運5號線(原環中線)尚未開通,故2011年6月16日至6月21日期間,深圳捷運4號線(原龍華線)列車以不停站的方式通過深圳北站。6月22日深圳捷運5號線(原環中線)開通後,捷運深圳北站方正式啓用。深圳北站在高鐵功能開通前長達半年的時間裏,深圳北站隻有捷運換乘和公交接駁功能,車站的主體部分——高鐵車站則一直在施工。
高鐵車站開通
高鐵深圳北站曾多次延遲開通時間,由2010年11月廣州亞運會舉辦前變更至同年12月28日,再變更為2011年8月8日通車,最後延遲至2011年12月26日。但是後來又因受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影響,加上中國開始反思高鐵建設,高速鐵路降速等問題,使深圳沒有趕上好時機,也使通車時間一再延後。但是廣深港高速鐵路的運行試驗一直在低調地進行,長達半年之久。2011年12月26日上午,廣深港高鐵廣深段開通暨深圳北站啓用儀式舉行,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廣東省原省長黃華華及代省長朱小丹等人出席儀式。首發列車G6126次于10時40分發車,並于28分鍾後直達廣州南站。
開通初期,深圳北站隻有前往廣州南站的班次。乘客如前往武廣高鐵各站,需要在廣州南站轉乘。2012年4月1日起,廣深港高鐵實行新運行圖,深圳北站增加了20對前往武漢站和長沙南站的班次,取消了原先用于在廣州南站不出站轉乘的中轉換乘卡。任何需要在廣州南站換乘的乘客,均可憑車票直接從站台層上樓,返回候車大堂,毋須出站。
現在
深圳北站在現在已經開通了前往全國各地的動車組列車,線網覆蓋了全國一百多座城市,樞紐地位越來越高,在極大地方便和滿足了深圳各界人士出行的同時,也使全國各地人民來訪深圳有了更多的選擇。
未來
未來深圳北站會陸續開通更多線路(如深圳至茂名的深茂鐵路等),讓人們能夠乘坐動車前往更多的地方。
整體布局
深圳北站位于深圳市寶安區龍華的西南部,龍華二線擴展區的中部地區。北鄰未來龍華中心區,西鄰福龍路和水源保護區,東鄰梅觀高速公路,南側為白石龍居住組團,距離深圳市中心區9.3千米。其選址位于深圳市的幾何中心和人口中心,具有較為優越的發展條件。

整個工程分為三部分:高鐵站房、東廣場和西廣場。總用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其中,高速鐵路呈南北方向,站房設于軌道上方;東廣場是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主廣場;西廣場是以私人交通為主導的副廣場。在平面上,北站樞紐利用高鐵站房與90m標高平台主交通層形成的十字形結構,分別在東、西廣場4個象限布置公交、出租、長途等常規接駁設施和運營中心,並分別通過東、西廣場綜合換乘大廳組織各種換乘。高鐵站房、東廣場、西廣場最終以90m標高的人行平台為客流集散的主交通層而聯系在一起,這個主交通層在規劃上一直向東延伸至梅龍路,直接引導了周邊街區的發展。
4號線、6號線在深圳北站東廣場高架,與高鐵基本平行穿過車站大屋頂。留仙大道、玉龍路經高架橋上跨高鐵股道,5號線、平南鐵路自東向西橫穿整個車站;新區大道沿南北方向在國鐵站房和東廣場之間從地下穿過車站。計程車、公車均通過專用道進入樞紐內部,長途客車則駛入周邊多條高速公路,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對城市交通的幹擾[6]。
為了配合樞紐以步行人流為主、以綜合換乘大廳為中心的交通流線,深圳北站採用了“上進上出”的人流組織,這也是目前中國大陸採用“上進上出”方式的大型火車站的唯一實例[6]。同時,深圳北站取消了傳統火車站巨大的站前廣場的設計,旅客無需走出車站便可進行各種交通方式的換乘,節約了近50萬平方米的土地用于綜合開發。國土資源部亦予深圳北站高度評價,稱其是國內佔地面積最少、利用效率最高、換乘最方便、組織最合理的綜合車站[7]。
主要作用
建成的深圳北站是深圳地區鐵路中心客運站,也是深圳鐵路“兩主三輔”的客運格局最為核心的車站。該站銜接京廣深港客運專線、廈深鐵路,並與捷運龍華線、環中線、光明線、長途汽車站、公交場站、計程車場站以及社會車輛停車場接駁,形成具有口岸功能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是全國重要的區域性鐵路客運樞紐;也是當前建設佔地最大、建築面積最多、接駁功能最為齊全的一個具有口岸功能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深圳北站未來將設立站台11座,軌道20股,主要辦理廣深港客運專線及廈深鐵路等高速列車為主,兼顧部分城際線路。從這裏乘坐廣深港客運高速列車,去香港西九龍隻需16分鍾,到廣州新客站隻需要35分鍾,會讓所有的乘客切實感受廣深港同城化便捷。
鐵路車站
車站結構
車站設11個站台、20條軌道,包括9個島式站台和2個側式站台。站房建築面積為75000平方米。站房採用線上高架候車結構,包括東西兩個站房和高架站房。

鐵路深圳北站為南北向布置,站房位于軌道上方。車站共設有20股道和11個站台(共20個站台面),自東向西排列。其中8號至15號站台為跨境列車專用站台。由于內地高鐵車站不設口岸邊檢(除京廣高鐵廣州南站、北京西站以及華東的上海站預留並設定口岸邊檢),所有跨境列車均需在深圳北站停靠。旅客下車通過內地口岸的檢查後,乘坐原列車前往香港。
深圳北站採用“上進上出”的布局。候車廳位于東廣場3層,出站通道與其同層,位于候車廳南北兩側。無論是換乘公交、捷運還是轉乘高鐵列車,進出站客流均被完全分離,因此不會造成動線的交叉。
動車開行數量
現時深圳北站每天開行高速列車47對(包含所有方向)。終到廣州南站為20趟,其中經廣深港高鐵,通過武廣高鐵至長沙南站10對、至武漢站的列車九對、到鄭州高鐵列車為兩對、到西安為三對、宜昌方向一對,最遠可達北京西站,每日兩對高速動車組(G71/2、G79/80次)。
2013年12月28日,廈深鐵路通車運營,初期每日開行26對動車,當中24對為D字頭動車組。包括上海方向4對動車、福州南站8對動車、廈門方向4對動車、龍岩兩對動車、杭州、南昌、溫州各一趟動車組來回。當中最遠可達南京,約12個小時54分,每日一趟來回,車次為D2290/89。
往潮汕始發終到動車數量為四對,當中兩對D字頭動車以深圳北始發終到,另兩趟為路過車,俱為廣州始發,中停深圳北站,亦為兩對G字頭高速動車組,使用CRH3C型動車組運行。
捷運車站
4號線和6號線的車站為高架站,呈南北向,月台位于地上5層,而站廳位于地上4層。高架車站與高鐵站房一體化設計,車站被包裹在站房立面之中,在廣場上即可看到由站房之中穿行的捷運列車。車站設有兩個島式月台,即兩對路軌間各設有月台,分別供4號線和6號線使用。其中6號線的月台為預留結構,目前被封住而不能進入,預計于2017年隨著6號線的通車而投入使用。
5號線車站設于地底,呈東西向,月台位于地下一層,而站廳位于地面層。車站設有一對側式月台。平南鐵路以全隧道的方式從地下通過深圳北站,列車不停靠。其路軌則設于5號線路軌外側,不可見。
4號線和5號線的月台高度差達38米,換乘通過長大扶梯和電梯實現。5號線旅客換乘4號線時,須乘扶手電梯先到達5號線站台層(亦即綜合換乘大廳),再前往4號線站廳層,最後到達4號線站台層。盡管高差巨大,由于全程都有扶梯可以乘坐,換乘仍然較為方便。此外,5號線月台每側亦設有垂直電梯兩部,分別直達4號線站廳和站台層,是兩線之間換乘最快捷的方式。
獲得榮譽
深圳北站全景圖“魯班獎”+“詹天佑獎”: 深圳北站
深圳北站是深圳鐵路“兩主三輔”客運格局最為核心的車站,也是我國當前建設佔地最大、建築面積最大、接駁功能最為齊全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成為我國鐵路新型房站的標志性工程。
配套設施
巴士站
巴士站位于東廣場,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可停車74輛。一層和二層為巴士上客區,而三層為落客區。目前開通有巴士線路20餘條,包括兩條跨市巴士線路,主要覆蓋捷運不能到達的原關外地區。
汽車站
汽車客運站位于西廣場北側,車站建築面積5076平方米,設有停發車位33個,售票視窗8個。除站內提供聯網售票外,旅客還可通過自助售票機和網上購票。車站于2012年4月28日投入使用,目前開通有廣州、惠州、河源、粵東、香港等方向的班線。未來每日旅客傳送量可達2萬人次。
停車場
停車場位于西廣場地下一層和二層,共設停車位1971個。其中地下一層還設有計程車停車場,可停靠計程車300輛。從深圳站(羅湖口岸)至深圳北站的的士車資約55元。
基本結構
說明:深圳北站整體是東低西高,與其他車站有所不同的,所以東廣場的3F和西廣場的1F是同一樓層的。
列車時刻表
車次 | 方向 | 深圳北站發車時間 |
G1012 | 武漢 | 07:00 |
G6202 | 廣州南 | 07:25 |
G6002 | 長沙南 | 08:00 |
G1014 | 武漢 | 08:30 |
G6004 | 長沙南 | 09:00 |
G6006 | 長沙南 | 09:30 |
G1002 | 武漢 | 10:00 |
G6008 | 長沙南 | 10:30 |
G6210 | 廣州南 | 10:55 |
G1016 | 武漢 | 11:15 |
G6010 | 長沙南 | 12:00 |
G1018 | 武漢 | 12:36 |
G6216 | 廣州南 | 12:55 |
G6012 | 長沙南 | 13:15 |
G6218 | 廣州南 | 13:33 |
G1004 | 武漢 | 14:00 |
G1020 | 武漢 | 14:30 |
G6014 | 長沙南 | 15:00 |
G6016 | 長沙南 | 15:28 |
G1006 | 武漢 | 16:00 |
G6222 | 廣州南 | 16:10 |
G6018 | 長沙南 | 16:30 |
G1022 | 武漢 | 17:00 |
G6226 | 廣州南 | 17:13 |
G6228 | 廣州南 | 17:40 |
G1024 | 武漢 | 18:00 |
G6230 | 廣州南 | 18:20 |
G6232 | 廣州南 | 18:40 |
G6236 | 廣州南 | 19:12 |
G6238 | 廣州南 | 19:40 |
G6242 | 廣州南 | 20:10 |
G6020 | 長沙南 | 20:30 |
G6244 | 廣州南 | 20:45 |
G6246 | 廣州南 | 21:10 |
G6050 | 長沙南 | 21:40 |
G6252 | 廣州南 | 22:05 |
G1312 | 重慶北 | 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