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洪金寶生于香港,祖籍浙江寧波。洪金寶幼年生性頑皮好勝。1958年,洪金寶被送入于佔元創辦的中國戲劇學院國劇戲班學習,與其他“元”字輩的師弟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等人合稱“七小福”。
演藝經歷
從劇學院解散以後,三毛是比較早的在嘉禾公司工作的成員之一。在李小龍時期,三毛就已經是嘉禾公司的常駐武術指導了。李小龍的《精武門》三毛就參與過拍攝工作,而成龍,元華等人當時還是小武行,而元華也擔任了李小龍的替身。

1961年,出演首部電影《愛的教育》,飾演小禿子何壽全。1962年,與成龍、李麗華合作出演電影《大小黃天霸》。1964年出演電影《生死關頭》。1966年,進入邵氏兄弟影業並參與胡金銓執導的武俠片《大醉俠》的武術設計。
1968年,出演羅維導演的武俠動作電影《斷魂谷》。1969年,出演何夢華執導的電影《飛燕金刀》。1971年,加入嘉禾並升任武術指導,完成電影《奪命雙劍》的動作設計。1972年,洪金寶參與李小龍主演電影《精武門》的拍攝工作;同年拍攝電影《合氣道》,該片是洪金寶第一次擔任主角的影片,戲中他扮演男二號。
1973年,洪金寶在電影《龍爭虎鬥》中和李小龍過了招。1974年,主演葉榮祖執導的動作電影《死亡挑戰》,擔任電影《鬼馬雙星》的武術指導。1975年,擔任電影《忠烈圖》的動作導演。1976年,擔任電影《少林門》的動作導演。
1977年,簽約嘉禾成為導演;同年拍攝電影《三德和尚與舂米六》,這部電影是洪金寶第一部導演的作品,此外他還擔任了影片的主角和武術指導。
1978年,與梁家仁合作拍攝電影《肥龍過江》。同年和劉家榮,麥嘉組成了嘉寶影片公司,主演麥嘉導演的電影《老虎田雞》。1979年,與師弟元彪合作拍攝電影《雜家小子》。1980年,洪金寶拍攝僵屍喜劇電影《鬼打鬼》,獲得香港電影全年票房冠軍。

1981年,洪金寶組織元彪、林正英等洪家班人馬,拍攝功夫喜劇電影《敗家仔》,憑借該片他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第一個最佳動作設計獎。
1982年,洪金寶自導自演的電影《提防小手》上映,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提名,並以主演的另一部電影《提防小手》獲得獲得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983年,洪金寶聯合眾多諧星主演功夫喜劇《奇謀妙計五福星》;劇中洪金寶飾演茶壺一角;擔任電影《A計畫》的武術指導。1984年出演電影《貓頭鷹與小飛象》;擔任電影《神勇雙響炮》的武術指導。1985年,執導 並主演動作喜劇電影《福星高照》,此片在香港票房達到三千萬,成為1985年香港年度票房冠軍。
1986年,主演曾志偉導演的喜劇電影《夏日福星》,飾演鷓鴣菜一角。1987年,洪金寶導演兼主演動作電影《東方禿鷹》。1989年,導演電影《群龍戲鳳》;憑借在電影《七小福》的表現獲得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1990年,與成龍、梁家輝合作拍攝電影《火燒島》,飾演劉世傑一角;擔任電影《鬼咬鬼》的武術指導。1991年,主演電影《猛鬼入侵黑社會》。1992年與曾志偉,陳百祥,馮淬帆合作出演喜劇動作電影《五福星撞鬼》。
1993年,出演武俠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並擔任電影的武術指導。1994年,擔任電影《東邪西毒》的武術指導。90年代中期因港產片不景氣,洪金寶開始減產。1995年,主演電影《摩登笑探》,飾演pierre一角。
1997年,執導動作喜劇電影《一個好人》,影片在香港在地票房收入4500萬港元,。1998年,赴美國拍攝由唐季禮監製的美國電視劇《過江龍》。2000年重回香港電影界。2001年,與鄭伊健、張柏芝、古天樂合作出演電影《蜀山傳》,飾演大俠陸正陽。
2003年,洪金寶執導電影《臥底威龍》。
2004年,主演喜劇電影《大阪撻一餐》。
2005年主演電影《殺破狼》,飾演大反派王寶。
2007年,出演時裝功夫喜劇《雙子神偷》。
2008年,主演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並擔任電影的動作指導。
2009年,憑借電影《葉問》的動作設計,獲得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和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同年洪金寶和保定市火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在河北保定建立洪金寶國際影視培訓基地。
2010年,憑《葉問2》的動作設計,獲得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2011年,憑《葉問2》獲得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以及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2012年,主演電影《大上海》,飾演上海灘大亨洪壽亭。
2014年1月10日,主演的電影《上海灘馬永貞》在全國上映。
2015年12月,在橫店拍攝英雄史詩片《戰神戚繼光》 。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參演電視劇
導演作品
上映時間 | 電影名稱 |
---|---|
1977年 |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 |
1978年 | 《肥龍過江》 |
1978年 | 《贊先生與找錢華》 |
1979年 | 《雜家小子》 |
1980年 | 《身不由己》 |
1980年 | 《鬼打鬼》 |
1981年 | 《敗家仔》 |
1983年 | 《奇謀妙計五福星》 |
1984年 | 《貓頭鷹與小飛象》 |
1984年 | 《快餐車》 |
1985年 | 《龍的心》 |
1985年 | 《夏日福星》 |
1985年 | 《福星高照》 |
1987年 | 《東方禿鷹》 |
1988年 | 《鬼掹腳》 |
1988年 | 《飛龍猛將》 |
1989年 | 《群龍戲鳳》 |
1990年 | 《脂粉雙雄》 |
1991年 | 《,黐線枕邊人》 |
1992年 | 《戰神傳說》 |
1992年 | 《五福星撞鬼》 |
1993年 | 《一刀傾城》 |
1995年 | 《冇面俾》 |
1997年 |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
1997年 | 《一個好人》 |
2009年 | 《響箭》 |
2012年 | 《太極1:從零開始》 |
2012年 | 《太極2:英雄崛起》 |
2013年 | 《太極3:巔峰在望》 |
動作設計
上映時間 | 電影名稱 |
---|---|
1973年 | 《黑夜怪客》 |
1973年 | 《賣命》 |
1973年 | 《老虎燕星》 |
1974年 | 《七省拳王》 |
1974年 | 《死亡挑戰》 |
1974年 | 《北少林》 |
1974年 | 《鐵金剛大破紫陽觀》 |
1974年 | 《鬼馬雙星》 |
1974年 | 《黃飛鴻少林拳》 |
1974年 | 《中泰拳壇生死戰》 |
1975年 | 《脂粉大煞星》 |
1975年 | 《忠烈圖》 |
1975年 | 《直搗黃龍》 |
1975年 | 《艷窟神探》 |
1976年 | 《密宗聖手》 |
1976年 | 《半斤八兩》 |
1976年 | 《少林門》 |
1977年 | 《追龍》 |
1977年 | 《四大門派》 |
1977年 |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 |
1978年 | 《谷爆》 |
1978年 | 《老虎田雞》 |
1978年 | 《死亡遊戲》 |
1978年 | 《荷京喋血》 |
1978年 | 《肥龍過江》 |
1978年 | 《貂女》 |
1978年 | 《贊先生與找錢華》 |
1979年 | 《林世榮》 |
1979年 | 《雜家小子》 |
1979年 | 《搏命單刀奪命搶》 |
1980年 | 《身不由己》 |
1980年 | 《甩牙老虎》 |
1980年 | 《鬼打鬼》 |
1981年 | 《敗家仔》 |
1982年 | 《人嚇人》 |
1982年 | 《提防小手》 |
1983年 | 《A計畫》 |
1984年 | 《神勇雙響炮》 |
1985年 | 《福星高照》 |
1985年 | 《夏日福星》 |
1987年 | 《東方禿鷹》 |
1990年 | 《鬼咬鬼》 |
1993年 |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
1993年 | 《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
1993年 | 《一刀傾城》 |
1994年 | 《東邪西毒》 |
1995年 | 《霹靂火》 |
1997年 |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
2003年 | 《飛龍再生》 |
2003年 | 《臥底威龍》 |
2004年 | 《奪帥》 |
2005年 | 《墨攻》 |
2008年 | 《三國之見龍卸甲》 |
2008年 | 《葉問》 |
2009年 | 《響箭》 |
2010年 | 《葉問2》 |
2010年 | 《狄仁傑通天帝國》 |
2011年 | 《大武生》 |
2012年 | 《太極1:從零開始》 |
2012年 | 《太極2:英雄崛起》 |
2012年 | 《大上海》 |
監製作品
上映時間 | 電影名稱 |
---|---|
1980年 | 《甩牙老虎》 |
1982年 | 《人嚇人》 |
1984年 | 《雙龍出海》 |
1984年 | 《神勇雙響炮》 |
1984年 | 《省港旗兵》 |
1984年 | 《人嚇鬼》 |
1984年 | 《等待黎明》 |
1984年 | 《貓頭鷹與小飛象》 |
1985年 | 《僵屍先生》 |
1985年 | 《皇家師姐》 |
1985年 | 《聖誕奇遇結良緣》 |
1985年 | 《智勇三寶》 |
1985年 | 《時來運轉》 |
1985年 | 《生死線》 |
1985年 | 《夏日福星》 |
1986年 | 《神勇雙響炮續集》 |
1986年 | 《僵屍家族》 |
1986年 | 《最佳福星》 |
1986年 | 《兩公婆八條心》 |
1986年 | 《奪寶計上計》 |
1986年 | 《再見媽咪》 |
1986年 | 《霹靂大喇叭》 |
1986年 | 《聽不到的說話》 |
1987年 | 《肝膽相照》 |
1987年 | 《一屋兩妻》 |
1987年 | 《最後一戰》 |
1987年 | 《表哥到》 |
1987年 | 《小生夢驚魂》 |
1987年 | 《靈幻先生》 |
1988年 | 《僵屍叔叔》 |
1988年 | 《亡命鴛鴦》 |
1988年 | 《一妻兩夫》 |
1988年 | 《神探父子兵》 |
1988年 | 《畫中仙》 |
1989年 | 《烈火街頭》 |
1989年 | 《火燭鬼》 |
1989年 | 《群龍戲鳳》 |
1989年 | 《再見王老五》 |
1990年 | 《鬼咬鬼》 |
1990年 | 《皇家女將》 |
1990年 | 《龍鳳賊捉賊》 |
1990年 | 《脂粉雙雄》 |
1990年 | 《鬼咬鬼》 |
1990年 | 《脂粉雙雄》 |
1990年 | 《龍鳳賊捉賊》 |
1992年 | 《誓不忘情》 |
1992年 | 《精靈變》 |
1995年 | 《冇面俾》 |
1991年 | 《黐線枕邊人》 |
1992年 | 《誓不忘情》 |
1995年 | 《冇面俾》 |
個人生活
感情生活
洪金寶的第一任妻子是韓國人曹恩玉,1991年二人離婚;同年洪金寶與高麗虹結婚。

家庭生活
洪金寶的祖父洪濟是老上海灘的電影導演和製片人,在上海和香港投資影業,執導過不少早期的武打片;祖母錢似鶯是1920年代的上海影星,在舊中華精武會諳習武術,後隨到香港發展,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代女打星。洪金寶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2015年2月26日,洪天明在微博曬出洪金寶和孫子的溫馨照:隻見洪金寶親昵地抱著可愛的孫子,寵溺的眼神和小家伙玩親親,一老一少甚是開心。

2015年4月29日洪金寶的兒子洪天明再添一子。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83 | 第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 敗家仔 | (提名) |
1983 | 第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 | 敗家仔 | (獲獎) |
1984 | 第3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 | 人嚇人 | (提名) |
1986 | 第5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 龍的心 | (提名) |
1988 | 第25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 七小福 | (提名) |
1989 | 第8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七小福 | (獲獎) |
1990 | 第9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八兩金 | (提名) |
1995 | 第14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 | 東邪西毒 | (提名) |
1998 | 第17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 (提名) |
2004 | 第23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 飛龍再生 | (提名) |
2009 | 第28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 葉問 | (獲獎) |
2009 | 第28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 三國之見龍卸甲 | (提名) |
2009 | 第46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 葉問 | (獲獎) |
2010 | 第47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 葉問2 | (獲獎) |
2010 | 第47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 通天神探狄仁傑 | (獲獎) |
2011 | 第30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 葉問2 | (獲獎) |
2011 | 第30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 (提名) |
2013 | 第32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 太極 | (提名) |
人物評價
洪金寶是位多才多藝的動作巨星,而且獨具慧眼,在演員、動作指導、導演、監製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努力、勤奮、敬業、大度,將傳統的道德觀和嶄新的武術理念融會貫通到影片之中,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樸實情感。他對香港電影貢獻良多,帶動了香港黑色功夫喜劇片以及時裝動作片的潮流(中國人物網評)。

洪金寶是一個很敬業的人,為了做好動作設計工作,他對詠春拳、截拳道、空手道等都有深入研究並加以創新,風格自成一體。洪金寶在自己編導的電影中,著意突出群戲,為每個人定造最能發揮的戲份,他為香港影壇挖掘了不少人才(BVGV經典網評)。
洪金寶一直努力拓展自己的戲路,將傳統的道德觀和嶄新的武術理念融會貫通到影片之中,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戲基礎上,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樸實情感(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