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氣短是指呼吸比正常人短促,躁而帶粗,氣若有所窒,則語言不接續核呼吸勉強。氣短有虛實之分,虛多因肺、脾、腎虛所致;實多因痰飲阻滯肺氣引起。
詳細介紹
詞目:氣短
拼音:qì duǎn釋義:

1、因疲勞、空氣稀薄等原因而呼吸短促
例:爬到半山,感到有點氣短。
2、志氣沮喪,失去勇氣和信心
例:失敗並沒有使她氣短。
中醫葯方面的術語:氣短是指呼吸比正常人短促,躁而帶粗,氣若有所窒,則語言不接續和呼吸勉強。冉成明指出氣短有虛實之分,虛多因肺、脾、腎虛所致;實多因痰飲阻滯肺氣引起。
歷史出處
1. 呼吸短促。
《紅樓夢》第一○五回:“老太太也蘇醒了,又哭的氣短神昏,躺在炕上。”
2. 志氣沮喪。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鳴劍》:“不由人色赧赧替羞代愧,冷冰冰氣短心灰,懶洋洋欲高彈鋏歸來未。” 畢方 鍾濤 《千重浪》第十四章:“俺們老家有句話:有窮人,沒有窮山。庄稼毀了,再來一茬!隻要人不氣短就中。”
相關介紹
氣短容易與哪些症狀混淆
呼吸困難(呼吸窘迫)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個重要症狀,是患者主觀上有空氣不足或呼吸費力的感覺;而客觀上表現為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