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歐洲是歐羅巴洲的簡稱,“歐羅巴”一詞據說最初來自腓尼基語的“伊利布”一詞,意思是“西方日落的地方”或“西方的土地”。歐羅巴洲的名字還有一個傳說,宙斯喜歡上了一個叫歐羅巴的女人,就把自己變成一頭牛把歐羅巴帶到了現在的歐洲,以她的名字命名現在的歐洲。整個歐洲地勢的平均高度為330米,地形以平原為主,南部聳立著一系列山脈,總稱阿爾卑斯山系,其中勃朗峰海拔4807米,勃朗峰屬法國境內,成為西歐第一高峰。

歐洲的河網稠密,水量豐沛。最長的河流是伏爾加河,長3690公裏,第二大河是多瑙河,全長2850公裏,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歐洲的十分曲折,多半島、島嶼、海灣和內海,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是歐洲最大的半島。
歐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沒有熱帶氣候的一洲,同時寒帶氣候所佔的面積較少,所以氣候溫和,降水分布較均。大部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也有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等氣候。其中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典型。歐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行政區劃
義大利首都羅馬 | 法國首都巴黎 | 英國首都:倫敦 |
德國首都柏林 |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
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市 | 瑞士首都伯爾尼 |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
愛爾蘭首都都柏林 | 摩納哥首都摩納哥 | 列支敦斯登首都瓦杜茲 |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 挪威首都奧斯陸 |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 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 西班牙首都馬德裏 |
葡萄牙首都裏斯本 | 希臘首都雅典 | 梵蒂岡首都梵蒂岡城 |
聖馬利諾首都聖馬利諾 | 馬爾他首都瓦萊塔 | 安道爾首都安道爾城 |
波蘭首都華沙 |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 拉脫維亞首都裏加 |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 烏克蘭首都基輔 | 捷克首都布拉格 |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 |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
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 |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 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 |
黑山共和國首都波德戈裏察 | 科索沃首都普裏什蒂納 | 波黑共和國首都薩拉熱窩 |
馬其頓首都斯科普裏 | 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 | 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
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 | 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 |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
地理位置
歐洲共45個國家和地區,西臨大西洋,北靠北冰洋,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 ,東與亞洲大陸相連。
自然氣候
歐洲位于中緯度地區,西邊是海。海岸線受海水作用的影響而形成鋸齒狀,而海洋是控製氣候的主要原因。受海洋影響,歐洲氣候溫和、降雨豐富,相對濕度高並且多雲,這一現象包括阿爾卑斯山北方的內陸地區。歐洲大陸東邊降雨量則少,相對濕度低,天空晴朗,這一氣候現象廣及歐亞交接的的廣大山麓地區。這些影響沿著南北程帶狀分布,並且穿過挪威、 丹麥與德國。阿爾卑斯山南面山區移動性的季節以亞熱帶高壓系統為主,因此此地區的雨量,隨著季節而有顯著的不同,冬季多雨,夏季則幹旱。
夏季最高溫是在地中海區。雅典7月的平均氣溫是27℃,西班牙格拉納達為25℃,而義大利的都靈為23.5℃。夏季平均溫度向北方及沿海地區逐漸下降,挪威的特浪索和瓦爾多7月平均氣溫約為11℃和9℃。冬季時,溫度由歐陸西南向東北逐漸下降;因此葡萄牙裏斯本一月平均氣溫為10.5℃,前蘇聯的阿幹折同月平均氣溫卻是-14.5℃,大西洋沿岸冬天的平均氣溫頗高,例如挪威境內的北極圈沿岸冬季並不比紐約市冷。降雨量多集中在大西洋與地中海沿岸地區,而西北海岸的島嶼降雨量也不少,例如不列顛群島。西北岸的降雨量多超過2000毫米,降雨量逐漸往東南方的黑海遞減。
旅遊景區
歐洲共有45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北歐、南歐、西歐、中歐和東歐五個地區。
北歐
北歐指日德蘭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帶。包括冰島、法羅群島( 丹) 、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面積1 3 2 萬多平方千米。境內多高原、丘陵、湖泊,第四紀冰川期全為冰川覆蓋,故多冰川地形和峽灣海岸。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面積約8 0 萬平方千米,挪威海岸陡峭曲折,多島嶼和峽灣。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縱貫半島,長約1 5 0 0 千米,寬約4 0 0 - 6 0 0 千米,西坡陡峭,東坡平緩,為一古老的台狀山地,個別地區有冰川覆蓋,挪威境內格利特峰海拔2 4 7 0 米,為半島的最高點。冰島上多火山和溫泉。北歐絕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僅大西洋沿岸地區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氣候較溫和,屬溫帶闊葉林氣候。河短流急,水力資源豐富。主要礦物有鐵、鉛、鋅、銅等。森林廣布。農作物以小麥、黑麥、燕麥、馬鈴薯、甜菜為主。養畜業較發達。魚產豐富,西面沿海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捕魚量約佔世界捕魚總量的9 % 左右。

南歐
南歐指阿爾卑斯山以南的巴爾幹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和附近島嶼,南面和東面臨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西瀕大西洋。包括塞爾維亞、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未獲國際社會廣泛承認)、黑山、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爾。面積1 6 6 萬多平方千米。南歐三大半島多山,平原面積甚小。地處大西洋- 地中海- 印度洋沿岸火山帶,多火山,地震頻繁。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河流短小,大多註入地中海。主要礦物有石油、天然瀝青、煤、鉻、汞、鉛、鋅、銅等。南歐是油橄欖、葡萄、茴香、歐洲栓皮櫟等栽培植物原產地。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煙草為主。盛產柑橘、葡萄、油橄欖、檸檬和栓皮等。牧羊業較發達,西班牙是世界著名的細毛綿羊美利奴羊的原產地。

西歐
西歐狹義上指歐洲西部瀕大西洋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西歐面積9 3 萬多平方千米。通常也把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叫西歐。狹義上的西歐地形主要為平原和高原,山地面積較小。地處西風帶內,絕大部分地區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雨量豐沛、穩定,多霧。河流多註入大西洋。主要礦物有煤、鐵、石油、天然氣、鉀鹽等。農作物以小麥、大麥、燕麥、馬鈴薯、甜菜為主。盛產葡萄和蘋果。漁業和養畜業均較發達。比利時和法國所產阿爾登馬,英國所產巴克夏豬、約克夏豬、大白豬、愛爾夏牛、純血種馬,荷蘭所產荷蘭牛等優良畜種世界聞名。

中歐
中歐指波羅的海以南、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歐洲中部地區。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中歐面積1 0 1 萬多平方千米。南部為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及其支脈喀爾巴阡山脈等所盤踞,山地中多陷落盆地;北部為平原,受第四紀冰川作用,多冰川地形和湖泊。地處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向大陸性溫帶闊葉林氣候過渡的地帶。除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向東流經南部山區註入黑海外,大部分河流向北流入波羅的海和北海。主要礦物有褐煤、硬煤、鉀鹽、鉛、鋅、銅、鈾、菱鎂礦、鋁土礦和硫磺等。農作物以小麥、大麥、黑麥、馬鈴薯和甜菜為主,還產溫帶水果。

養畜業較發達,瑞士的西門塔爾牛、薩能山羊、吐根堡山羊等優良畜種世界聞名。
東歐
東歐指歐洲東部地區,在地理上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俄羅斯和哈薩克西部。地形以平均海拔1 7 0 米的東歐平原為主體。東部邊緣有烏拉爾山脈,平原上多丘陵和冰川地形,北部湖泊眾多,東南部草原和沙漠面積較廣。北部沿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往南過渡到溫帶草原氣候,東南部屬溫帶沙漠氣候。歐洲第一大河伏爾加河向東南註入裏海。主要礦物有石油、煤、鐵、錳、磷酸鹽等。盛產小麥、馬鈴薯、甜菜、向日葵。養畜業較發達,蘇維埃重挽馬、奧爾洛夫快步馬、頓河馬均為馬的優良品種。

旅遊指南
一般為一國或多國連線旅遊,一國包括:英國、希臘、法國等,多國一般指三國、五國或是八國;其中三國旅遊的國家有:法國、瑞士、義大利三國,五國的旅遊線路有:法國、瑞士、義大利、奧地利、德國五國十五天,八國的旅遊線路有:德國、法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義大利、奧地利、瑞士十五天。
交通
歐洲是對中國遊客開放“個人旅遊簽”、“自由行”最早的區域之一。近幾年隨著中國遊客日益增多,個人取得歐洲國家的旅遊簽證也越來越容易,再加上歐洲國家採取“申根簽證”政策,近幾年申根可以去到的國家也越來越多,隻需申請一個簽證便可以遍遊歐洲大部分地區,相當便利。
中國的許多大城市都開通了直飛歐洲的航班,遊客到歐洲各國遊玩都非常方便。
乘飛機前往歐洲旅遊是最快捷的途徑。從北京直飛主要的歐洲旅遊城市通常要十個多個小時的飛行時間。
飛機
目前與中國有直達航線的歐洲旅遊的城市有:
倫敦、巴黎、法蘭克福、慕尼黑、杜塞爾多夫、赫爾辛基、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維也納、米蘭、羅馬、阿姆斯特丹、馬德裏。
前往歐洲其他城市可以在上述機場中轉。中轉非常方便,大多不用出機場。行李在國內可以直接托運到目的地。
TIPS
申根簽證國之間的旅行不需再查驗護照,視同國內航線。
不要將任何貴重物品托運在行李中。
有些航空公司的回程機票需要再確認。
機場
大城市通常不隻有一個機場。如倫敦有五個機場,巴黎兩個、柏林三個機場等。
旅行時要確認抵達的機場,中轉機場是否是在同一機場等。
機場交通
歐洲的絕大多數機場有非常方便的交通連線到市區,主要有:機場快速火車、捷運或輕軌交通。
普通機場也有機場巴士到市區。展會、奧運會等大型活動期間還會開通直達展館的巴士。
火車
火車站
歐洲火車站一般為開放式,旅客可隨便進出車站及隨時乘車,站台上無人檢票。待火車開動後,列車員方在車上檢票。若無票,可以現補票,費用不變。
車站內既有人工售票口也有自動售票機,還有餐廳、商店、洗手間、行李房及旅客問訊處等服務。有的火車站還有淋浴室,對于自助旅客非常方便。
遊客若有疑問,可到問訊處詢問。他們可以告訴你要去的地方及出發時間,還會給你一個電腦打出的紙條,上面有車次、開車時間、站台號、到達時間;若需換車,還有應換車車站名稱、車次等,一目了然。
行李暫存
車站內的行李部分為大件行李部和自動儲物箱。自動儲物箱的價格也很便宜,德國為4馬克/24小時,荷蘭為4盾/24小時,法國尼斯為15法郎/72小時,比利時為60比利時法郎/24小時,盧森堡為60比利時法郎/24小時。
旅客可以在下火車後,先把行李、背包存起來,輕裝遊覽,待臨上火車時,再取出來。此方法最適合自助旅遊者。
TIPS:在法國乘火車則需在站台上的自動檢票機上檢票。
境內交通
飛機
歐洲境內的航班沒有頭等艙位,最好的是公務艙。
由于歐洲人很少買單程票出行,因此有些線路單程票的價格比往返票還要貴。
在歐洲境內的航空交通也是非常方便,每個大城市都有機場。歐洲城市之間機票費用非常昂貴,如果不事先預定甚至會比中國到歐洲的機票還要貴。
近幾年出現的廉價航空公司是當地遊客首選,廉價機票有時價格便宜的驚人。這些航空公司通常要通過網際網路上訂票,憑電子票登機。
火車

火車種類
國內各城市之間的火車
IC(InterCity)指連線國內的大城市,相當于快車。白天旅行坐此車可節省時間。
DE為國營鐵路列車,相當于慢車。對于想節省費用的旅客坐此車最好。
國際列車
TEE(TrainsEuropeExpress)指歐洲國際快車,連線各國際城市,適用于跨國旅行。
IIC(InternationalInterCity)國際主要城市特快車。
TGV專指法國高速列車(俗稱子彈頭列車)。
慢車及郊區車:
Nahverkehr簡稱N,為遠郊列車。
Eilzug簡稱E,為普通快車。
D-Schnellzug簡稱D,為特快列車。到同一目的地,乘D、E車票較便宜。而乘IC、TEE、IIC、TGV車票則較貴。
如何看火車時間表
若外語不太好,又想快速查詢,可以用此方法:在火車站內均有火車時刻表,一般來說,黃色紙代表離境列車的時間、車次;白色紙代表入境列車的時間、車次。
在時刻表上均標有列車停靠的站台號。
在乘車時註意事項
歐洲的火車有一個特點,即不是每列火車的車廂都去一個地方,也可能是同方向,但是不同的終點站。故在上車時,應看清車廂外標出的行駛終點站。特別是在乘夜車時,應更加註意。
如需在火車裏過夜,將座位扶手朝上搬,這樣就變成一個沙發床,用個小包墊在枕頭下面(用小包當枕頭),身上再蓋上件衣服,大大方方地睡覺,非常舒服。
若怕半夜東西被偷,可在列車員檢票後,用自備的彈簧鎖將包廂門鎖住。
TIPS:在歐洲各國之間來往,如同在一個國家不同省之間一樣。列車員隻看一下火車證,護照都不看。
住宿
對于到歐洲旅遊的遊客來說,住宿是旅途中需要解決的頭等大事,尤其是出國旅行,人生地不熟,需要衡量與考慮的因素更多。
一般有三套住宿方案:
方案一、自己要是有在當地的同學或朋友的話就住他(她)家吧。
此方案花費基本為零,還可順帶解決一兩頓餐的問題。
方案二:當一個沙發客,事先網路聯系好。
前提是膽大心細,充分相信對方的前提下,學會保護自己,有一套“備用逃跑方案”。
方案三:住青年旅社、賓館、酒店,能跟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交流經驗。
美食
歐洲的美食以精致著稱,瑞士的芝士火鍋和朱古力、波蘭的烤肉、義大利海鮮面、翡冷翠的牛排、法國的葡萄酒鵝肝、德國的香腸和面包、比利時的啤酒……西班牙、希臘等國的美食也已是聲名鵲起。
遍遊歐洲各國,在欣賞秀麗風光之餘,四方探尋特色美食,在舌尖上品味歐洲。

小貼士
安全須知每到一站一定要記下所住酒店地址、電話,以備萬一走失可找到住所。
隨時提高警惕,不要與陌生人搭訕,現金、證件或貴重物品一定要貼身攜帶,千萬不可放進托運行李內。
歐洲整體治安不錯,但某些國家也存在治安隱患,尤其景區、酒店大堂、百貨公司、餐廳等遊客聚集的地方更是偷竊行為多發地,建議務必結伴而行。
乘車須知
歐洲人環保意識非常強,為了避免空氣污染,法律規定司機停車時不允許開空調。
車上禁止吸煙,並盡量不要在車上吃帶果皮的食物、冰淇淋等,如一定要食用,請將剩下的果核用紙包好放入垃圾桶,不要隨意丟在車上。
歐洲法律對于司機、導遊的工作時間有嚴格的限製,如果您有額外服務的要求,需要征得當地導遊司機的同意,同時要支付一定的額外費用。
歐洲的火車(高速火車除外),速度較慢,停站較多,車廂較小,且不供應飲用水,同時特別註意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餐飲須知
歐洲人對浪費食物現象非常反感,請您用餐時酌量取用,建議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請您按時到餐廳用早餐,歐洲酒店禁止攜帶食品(包括水果等)出餐廳。行程中,有時難免會因交通堵塞等特殊原因耽誤用餐時間,可以自備一些餅幹、朱古力等食品。

不論在中餐廳或是西餐廳內用餐,請保持平靜心情享用,勿大聲喧嘩。
入住須知
歐洲酒店內無熱開水供應,但冷自來水通常可以直接飲用。由于亞洲人的體質與歐洲人不同,建議您抵達歐洲的前兩天不要飲用冷自來水,以防遇到水土不服。入住酒店沐浴時,註意要將浴簾垂落在浴缸裏,如不慎浸濕地毯,可能要賠償300歐元至1000歐元。酒店內毛巾有大小不同數種,一般最大的用來洗澡擦幹用,最小的用來洗臉擦手用,最厚的是腳墊。
禮儀須知
歐洲人很註意公共衛生及禮儀。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丟雜物和煙頭、高聲說話和喧嘩、插隊等行為都被視為不文明的行為。德國國家政府規定:公共場合禁止吸煙。如被查到將會受到當地相關執法部門的重罰,罰額高達500-1000歐元不等,請一定要嚴格遵守規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護照銷簽須知按照使館規定,所有遊客回國後,需將護照原件和全程登機牌原件等交予使館辦理銷簽手續。護照銷簽的時間取決于各使館的工作進度,通常在10—30天左右不等;按照使館規定,部分客人可能會被通知前往使館進行面試銷簽,面試銷簽關系到使館給予您良好的記錄。同時,在沒有得到使館通知前先不要預訂回程機票或火車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小費參考歐洲各國均有付小費的習慣,是國際禮儀之一,是對服務人員工作的一種肯定與感謝。如有其他特殊服務必須支付相應費用和小費(比如:行李搬運、洗衣、收費電視、長途電話、非團隊的自身用餐等)。小費數目不必太大,一般情況下,遊客可按明碼標價的5-15%作為參考。除了零錢湊整,小費不能用零錢。用2歐分,5歐分這樣的零錢付小費,會被視為特別不講禮貌的行為。歐洲各國各地,付小費的規矩不盡相同,最好入鄉問俗。
Europe由來
歐洲的全稱是歐羅巴洲,英文為Europe。關于歐洲這個名稱的由來,有一些傳說。在希臘神話中,德墨忒爾(Demeter)是專管農事的女神,她保佑人間五谷豐登、人畜兩旺。在有關這位女神的畫像中,人們總是把她畫成坐在公牛背上。古代,公牛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耕畜,女神既然主管農事,自然就要坐在公牛背上了。這位女神的另一個名字叫歐羅巴,人們出于對女神的敬意,就把歐羅巴稱為大洲的名字。此外,還有一個廣泛流傳的傳說:“萬神之王”宙斯看中了腓尼基國王的漂亮女兒歐羅巴,想娶她作為妻子,但又怕她不同意。一天,歐羅巴在一群姑娘的陪伴下在大海邊遊玩。宙斯見到後,連忙變成一匹雄健、溫順的公牛,來到歐羅巴面前,歐羅巴看到這匹可愛的公牛伏在自己身邊,便跨上牛背。宙斯一看歐羅巴中計,馬上起立前行,躲開了人群,然後騰空而起,接著又跳入海中破浪前進,帶歐羅巴來到遠方的一塊陸地共同生活。這塊陸地以後也就以這位美麗的公主的名字命名,叫做歐羅巴了。
歷史
歐洲最早的人類居住遺跡可以回溯到公元前35000年的歐洲舊石器時代。定居點、農耕技術和馴養家畜出現于前7000年的歐洲新石器時代早期。從最早的帝國皇帝被廢黜,歐洲進入中世紀時期。

東南歐和地中海地區的一部分仍然在日益陷入包圍之勢的羅馬帝國控製下,不過是由君士坦丁堡而不是羅馬統治。在查士丁尼皇帝治下,羅馬軍隊在大部分地中海地區恢復了帝國統治,但是這次擴張的領土在6世紀晚期開始被侵蝕。君士坦丁堡對西方領土的控製減弱,更多的日耳曼人入侵和建立王國。東地中海領土的大部分在整個6世紀仍然在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皇帝手中。歷史學家一般把這個羅馬帝國的殘餘稱為拜佔庭帝國。
一個出乎意料的對其權力和領土的嚴重威脅———阿拉伯半島和剛剛統一和改信新教的各伊斯蘭民族——在七世紀出現。原羅馬帝國在中東和北非的省份,被阿拉伯帝國佔領,並伊斯蘭化。
在西歐,很多新國家隻有拉丁語作為書面語言,有些還保留了羅馬的習俗,並有普遍的基督教信仰。拉丁文聖經武加大譯本在410年出現。很多西方的基督教地區被收歸法蘭克人,特別是查理曼大帝治下。查理曼于800年被教皇加冕為王。他的領土兩代之後就被分割,歐洲受到三個集團的攻擊:斯堪的納維亞的維京人、北非的穆斯林,和匈牙利的馬扎爾人。對于這些攻擊的反應各不相同:某些地區聯合起來抵御威脅,其他地方則各顧各。從十世紀中期開始,穆斯林和馬扎爾人對西歐的威脅消除了,但是維京人仍然是侵犯和威脅不列顛群島最久的。
公元1054年的東西教會分裂加劇了在451年迦克墩公會議上就已經出現的矛盾,隨後旨在把東方從穆斯林佔領中解救出來的十字軍東征開始削弱拜佔庭帝國。但是,十字軍們並不隻限于奪回東方的穆斯林土地:教皇的權力此時也在西班牙,法國南部,立陶宛與其他的異教地區穩固下來。封建社會在蒙古入侵者突破歐洲前沿地區後開始解體,而且與其他地區不斷成長的貿易首先給南歐,隨後是大部分歐洲帶來了黑死病[1]。復雜的封建等級製度發展了起來,新國家的大多數貴族由于通婚互相是近親。
依靠從西班牙和中東的穆斯林和猶太學者,以及自身的修道院典藏那裏重新學習到的知識,通過重新發現希臘和羅馬的知識以及從穆斯林世界學習的很多關鍵性的創新(包括大學、科學醫療、印刷術、行業公會、引用索引和天文學),歐洲從中世紀蘇醒過來——今天學者穿的博士帽服是從博學的穆斯林學者在畢業時的著裝演變過來的。1492年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和克裏斯托弗·哥倫布開啟歐洲至美洲的殖民大門同時終結了十字軍東征與開始了向西的美洲殖民。
在文藝復興之後知識獲得了尊重,開始挑戰傳統的科學和神學教條。新教改革開始,德國神父馬丁·路德挑戰教皇的權威。同時亨利八世混亂的感情生活、對生兒子的渴望、以及政治上的野心使英國教會同樣脫離教皇管製,也讓英格蘭在隨之而來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間的宗教戰爭中得以採取更靈活的結盟政策。但是,宗教戰爭一直持續到三十年戰爭[2],這場戰爭結束于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光榮革命確認了這個協定。
從英國開始,新大陸的資源流入,加上工業革命,使得更依賴于製造業和貿易,而不是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的新型經濟成為可能[3]。早期的大英帝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起義,建立了代議製政府,帝國分裂。歐洲大陸的政治改革受到了法國大革命的鼓舞,人民大呼“自由、平等、博愛”。隨後的法國領導人拿破崙·波拿巴通過直到1815年的戰爭征服和改革了歐洲大陸的社會解構。隨著越來越多的小有產者獲得投票權,在法國和英國,社會主義和工會運動風起雲涌,革命在1848年席卷歐洲。最後的農奴製殘餘在1848年的奧匈帝國被廢除。俄國農奴製在1861年被廢除[4]。巴爾幹國家開始從奧斯曼帝國重獲獨立。
在普法戰爭之後,義大利和德國由各諸侯國分別統一于1870年和1871年。在追求建立帝國的過程中爆發了全球性的沖突,直到這種野心到達頂點,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無希望的戰爭和赤貧中,1917年俄國革命許諾給予“和平、面包和土地”,東歐以及世界的政局向激進化轉變直至今日。德國戰敗,訂立凡爾賽條約,付出了經濟崩潰的代價,在大蕭條中一覽無餘,導致重新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戰勝了法西斯主義,西歐形成了自由貿易區,通過鐵幕與蘇聯分隔,後者形成了共產主義警察國家體系。柏林牆1989年倒塌後,歐洲簽訂了一個新的聯盟條約,至2007年為止,包括了27個歐洲國家,超過4億人口。二戰後的軍事組織北約也擴大到包括了俄羅斯的鄰國——這是歐洲自從一世紀羅馬帝國以來一體化最顯著與最具軍事優勢的時期。
歐洲文化
歐洲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歐洲史前美術體現了歐洲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建築、雕刻、繪畫和工藝的成就,其中歐洲舊石器時代藝術是迄今所知人類最早的真正的藝術品。此外歐洲史前器具藝術具有很強的表現力,被學者們稱之為活動藝術。

11~17世紀,歐洲中世紀大學的興起奠定了現代高等教育的模式。
歐亞:歐洲各國在帝國主義時代曾多次入侵位于東亞的中國,現在已與中國建立了正常的外交關系。中華民國在歐洲僅與梵蒂岡有邦交,但與歐洲各國均有深厚的經貿關系。歐洲各國在亞洲各地曾建立廣大的殖民地,例如:英國擁有印度、香港、馬來西亞等;法國擁有印度支那,即今日中南半島東部地區;葡萄牙管治澳門和東帝汶;荷蘭曾擁有東印度群島,亦即今日的印尼。也因此東南亞國家與歐洲國家的關系非常深厚,由于這般深厚的關系,今日國際關系中,歐洲對于東南亞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在曾受西班牙統治,以天主教為國教的菲律賓,教宗所指派的樞機主教亦有政治及社會上的影響力。東北亞的日本曾與德國、義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組成軸心國,現在日本、韓國與歐洲各國主要是以經濟關系為主,政治上的結盟已漸次減少。
歐美:歐洲與美國雖然在文化、民風等各方面,有著濃厚的歷史淵源和聯系,但大致上于二十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和歐洲有一種較緊密的盟友關系。在此之前,由于美洲在17世紀時期,曾是歐洲國家流放異見人士和囚犯的地方,所以,在美國開國1786年的初期,與歐洲殖民主義者,尤其是曾經統治過美國的英國,有著對立的關系。其後由于美國和歐洲長時期實施政治互不幹預的政策,兩者在18至19世紀各自發展。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令歐洲元氣大傷,但美國經濟卻有高度成長,西歐諸國均需要美國的經濟援助,自然靠近美國。再加上東歐諸國加入社會主義陣營,因而與美國關系降落冰點。冷戰時期,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威脅加強了除東歐外其他歐洲國家與美國的親密度。但是在冷戰結束後,威脅消失,歐洲(主要是歐盟成員國)與美國的關系發生了一些變化,歐洲更需要有自己的聲音,因此某些歐洲國家在九一一事件、伊拉克問題、以巴沖突等方面與美國產生了不同意見,甚至有較大的分歧,但是其根深柢固的盟友關系還將保持不變。英國卻在上述事件中更加靠攏美國,與美國結成極為堅定的同盟關系,但也遭人取笑這個美國原屬的殖民主幾乎反倒成了美國的附庸。西班牙、波蘭等在美伊第二次戰爭時對美國的強力支持,使得美國稱贊這些國家為新歐洲,但隨著恐怖份子對西班牙發動攻擊,西班牙已退出她與美國間的盟約,從伊拉克撤軍。
歐洲與中東:地理上,歐洲與中東是緊鄰,歷史上,歐洲與中東的關系一向緊張,基本上是由于兩者在宗教理念上的根本不同:歐洲大部分國家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而中東阿拉伯國家多以回教為國教。中東多個地區曾經在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成為英國和法國的委任統治地。歐洲帝國主義統治者在區內製造民族矛盾,導致今時今日中東地區的政治動蕩。橫跨歐洲與小亞細亞的回教國家土耳其本身與傳統歐洲各國的關系就非常微妙,她既終結了拜佔庭帝國,現在又極渴望加入歐盟。另外,歐洲各國對于阿拉伯世界遭到美國的控製與攻擊產生同情,因為歐洲亦希望得到阿拉伯國家所擁有的石油資源。二次大戰納綷德國雖曾屠殺猶太人,但仍有許多視阿拉伯人為宿敵的猶太人居在歐洲,並發揮影響力。
歐非:歐洲和北非的關系,跟她與中東的關系差不多,因為北非與歐洲隔地中海相望,而北非亦是回教國家地區。歷史上,隻有中世紀時期,阿拉伯帝國曾經統治過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南部。自歐洲殖民主義興起,非洲各地成為歐洲的殖民地,法國在中非﹑西非和北非建立的法屬西非洲殖民地,是非洲大陸當時最大的殖民地。歐洲殖民主義者在非洲爭奪自然資源,情況直至1950年代開始非洲國家各民族的獨立運動浪潮,多個國家紛紛獨立,才有所改進。歐洲和非洲亦循著經貿的方向發展。
歐澳:跟美國一樣,歐洲開發澳大利亞的初期亦以流放囚犯的作用。但由于歐洲和澳大利亞在地理上相距甚遠,令到兩者有著各位發展的空間,但在經濟﹑文化和宗親的聯系上,澳大利亞和歐洲仍然有著很緊密的聯系。
政治方面
土耳其,哈薩克等國為歐安組織成員國,塞普勒斯則為歐盟成員國。前蘇聯時期,哈薩克,亞塞拜然曾屬于過歐洲國家,解體後歸于亞洲。
體育方面
這些國家全部加入了歐足聯。
軍事方面
土耳其加入了北約,並加入其飛彈防御系統,哈薩克和亞塞拜然加入了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並加入其防空一體化。
按照各國綜合實力可分為三類:
第一梯隊
這些國家都有很強的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包括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他們是:俄羅斯聯邦,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
第二梯隊
這些國家有著較強的國力和地區影響力,經濟較為發達或中等發達,軍事方面也有著一定影響力,他們是:西班牙,荷蘭,丹麥,瑞士,挪威,瑞典,芬蘭,波蘭,比利時,烏克蘭,葡萄牙,希臘,愛爾蘭。
第三梯隊
這些國家大多為地區性小國,即便有些國家人均生活水準超過第一,第二梯隊國家,但是按綜合水準均不如前列國家,製約他們的可能會是狹小的領土或者其他,他們是:馬其頓,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黑山,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科索沃(未獲得國際普遍承認),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摩爾多瓦,奧地利。
體育方面
五大聯賽:世界上最出名的足球五大聯賽都在歐洲。
貨幣
歐元(EURO)是歐洲貨幣聯盟(EMU)國家單一貨幣的名稱,是EMU國家的統一法定貨幣。歐元是歐盟中十七個國家的貨幣。這十七個國家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斯洛維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斯洛伐克(于2009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愛沙尼亞(2011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稱為歐元區。目前歐元區共有17個成員國和超過3億2千萬的人口。

英國英鎊,英國法定貨幣。
瑞士法郎,瑞士法定貨幣。
挪威克朗,挪威法定貨幣。
經濟
自十七世紀以來,歐洲逐漸成為世界經濟中心。十九世紀,歐洲爆發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歐洲成為當時世界經濟中心。但經歷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歐洲逐漸衰落。歐洲推動人類歷史進程貢獻巨大。現代文明的一切均是由歐洲人奠定。歐洲經濟發展水準居各大洲之首,工業、交通運輸、商業貿易、金融保險等在世界經濟中佔重要地位。在科學技術的若幹領域內也處于世界較領先地位。
歐洲聯盟
歐洲聯盟(英文:European Union;法文:Union européenne),簡稱歐盟(EU),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是由歐洲共同體 (European Community,又稱歐洲共同市場)發展而來的,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荷盧比三國經濟聯盟、歐洲共同體、歐盟。其實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裏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
語系
英語:國際通用語言,歐洲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會英語。
印歐語系:屬此語系的居民佔全洲總人口的95%,包括斯拉夫、日耳曼、拉丁、阿爾巴尼亞、希臘、凱爾特語族的民族。
突厥語系:分布于南歐與東歐,包括土耳其、哈薩克、亞塞拜然、韃靼等民族。
烏拉爾語系:芬蘭語族和烏戈爾語族。
法語:法國及其附近的國家
語言
官方語言有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捷克語、克羅埃西亞語、希臘語、拉丁語、波蘭語、荷蘭語、拉脫維亞語、愛沙尼亞語、丹麥語、瑞典語、芬蘭語、愛爾蘭語、挪威語、保加利亞語、羅馬尼亞語、匈牙利語、斯洛維尼亞語、立陶宛語、馬爾他語等23種語言。歐洲是世界上語言種類最豐富的地區,其中90%以上語言都是以拉丁字母和西裏爾字母為基礎構成的。
人種
歐洲居民中的99%屬歐羅巴人種(白種人),是種族構成比較單一的洲。東歐還分布有白黃混血的哈薩克人(突厥人)。
成員國
加入歐盟的國家有:
序號 | 英文名 | 中文名 |
---|---|---|
1 | Austria | 奧地利 |
2 | Belgium | 比利時 |
3 | Bulgaria | 保加利亞 |
4 | Cyprus | 塞普勒斯 |
5 | Croatia | 克羅埃西亞 |
6 | CzechRepublic | 捷克共和國 |
7 | Denmark | 丹麥 |
8 | Estonia | 愛沙尼亞 |
9 | Finland | 芬蘭 |
10 | France | 法國 |
11 | Germany | 德國 |
12 | Greece | 希臘 |
13 | Hungary | 匈牙利 |
14 | Ireland | 愛爾蘭 |
15 | Italy | 義大利 |
16 | Latvia | 拉脫維亞 |
17 | Lithuania | 立陶宛 |
18 | Luxembourg | 盧森堡 |
19 | Malta | 馬爾他 |
20 | Netherlands | 荷蘭 |
21 | Poland | 波蘭 |
22 | Portugal | 葡萄牙 |
23 | Romania | 羅馬尼亞 |
24 | Slovakia | 斯洛伐克 |
25 | Slovenia | 斯洛維尼亞 |
26 | Spain | 西班牙 |
27 | Sweden | 瑞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