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
楚兒---喀納斯湖畔的額爾德老人所吹奏的一種樂器。
這種又被稱為“楚爾”的草笛是蒙古族的民間傳統樂器,也是漢朝時期在西域流行的“胡笳十八拍”樂器中的一種,吹出的聲音深沉舒緩、悠揚婉轉,美妙而又神奇。據中國音樂學院桑海波教授認為,“楚吾爾”實際上應該是“楚兒”,它是音譯,它是中國古代有一種叫做“胡笳”的樂器,胡笳十八拍,胡笳有多種形式。“楚吾爾”是目前民間遺存的其中之一,是中國器樂的活化石。它隻有三孔,卻能夠吹出五個聲、六個音,這是中國音樂的驕傲。
楚爾樂器以喀納斯湖六道灣裏生長的一種植物,扎爾特草為原料。取其莖部,剔除表皮,長短和吹奏者的臂長相當,以低部4-3-4手指寬挖三個小孔,樂器就製作完成了。相傳與一千年前歷史記載的“胡痂”樂器相妨。吹奏者以牙齒咬著楚兒上口的一半,以舌抵孔,憑肚中丹田之氣,開口而奏。喉嚨發聲,又引起樂器的共振發出另一種聲音,就能吹奏出一曲美妙如天籟般的音樂。
但真想要吹奏楚爾樂器,相當艱難.
人物
楚兒,字潤娘。適捕賊官郭鍛。《青泥蓮花記》卷十錄其詩一首。
貽鄭昌圖
應是前生有宿冤,不期今世惡因緣。
蛾眉欲碎巨靈掌,雞肋難勝子路拳。
隻擬嚇人傳鐵券,未應教我踏青蓮。
曲江昨日君相遇,當下遭他數十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