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林嶺東

外文名:Ringo Lam
出生地:中國香港
出生日期:1955年
職業:導演,編劇,演員
代表作品:《龍虎風雲》,《陰陽錯》
祖籍:廣東潮州
個人簡介
林嶺東,香港導演。回眸上世紀80年代香港影壇,吳宇森憑借《英雄本色》聲名鵲起的時候,林嶺東也正脫穎而出。比1986年8月上映的《英雄本色》晚出半年的《龍虎風雲》雖然名聲未及前者,但也引出了一批以“風雲”為榜樣的影片。該片在1987年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中一舉斬獲了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周潤發)兩項大獎。
在《龍虎風雲》成功之後,林嶺東又接著拍攝了寫實風格的《監獄風雲》(1987)以及《學校風雲》(1988)受到專業人士的註目,票房成績也驕人,成就了“風雲系列”,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路數。與吳宇森標榜“暴力美學”不同,林嶺東在類型片的架構裏,用放大的“現實暴力”探討了社會問題。憑借《監獄風雲》,周潤發鞏固了自己香港影壇的巨星地位,梁家輝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1996年,林嶺東赴美執導了《硬闖百分百危險》。1997年回港拍成《高度戒備》再創高峰,表現得成熟有力,並再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導演獎項。進入21世紀,林嶺東作品產量不多。2007年,林嶺東與兩位老友徐克、杜琪峰合作的《鐵三角》作為觀摩影片入圍了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
人物經歷
1955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廣東潮州。1973年中學畢業後,進入香港無線電視台藝員培訓班學習。
1974年任助理製片
1976年任電視節目製片,製作了電視劇《民間傳奇之江山美人》、《大報復》、《家變》等。
1978年轉入CTV電視台,製作了刑警電視連續劇《急先鋒》。後赴加拿大約克大學學習電影製片。
1982年回港加盟新藝城電影公司,執導《陰陽錯》、《君子好逑》等。林嶺東拍攝電影種類不少,但最擅長動作電影。
1987年憑《龍虎風雲》獲第七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此後他執導了一系列“風雲”影片。
1996年赴美執導《硬闖百分百危險》。
1997年回港拍成《高度戒備》再創高峰,表現得成熟有力,並再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導演獎項。
2007年,林嶺東與兩位老友徐克、杜琪峰合作的《鐵三角》作為觀摩影片入圍了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

主要作品
演員作品
《一觸即發》Yichujifa(1991年)
導演作品
《鐵三角》 The Iron Triangle(2007年)
《地獄醒龍》TheSavage(2003年)
《奇逢敵手》Keifungdiksau(2003年)
《復製殺人魔》Replicant(2001年)
《高度戒備》Fullalert2000年)
《目露凶光》Muklauhunggwong(1999年)
《極度重犯》Jiduzhongfan(1998年)
《俠盜高飛》ChivalrousThiefGaoFei(1997年)
《極度冒險》MaximumRisk(1996年)
《大冒險家》Damaoxianjia(1995年)
《火燒紅蓮寺》Huoshaohongliansi(1994年)
《雙龍會》DoubleDragon(1992年)
《一觸即發》Yichujifa(1991年)
《逃犯》PrisononFireII(1991年)《聖戰風雲》Shengzhanfengyun(1990年)
《伴我闖天涯》WildSearch(1989年)
《學校風雲》Xuexiaofengyun(1988年)
《最佳拍檔IV之千裏救差婆》Zuijiapaidangzhiqianlijiuchaipo(1987年)
《監獄風雲》Gaamyukfungwan(1987年)
《龍虎風雲》CityonFire(1987年)
《愛神一號》Oisanyatho(1985年)
《君子好逑》Gwanjihokau(1984年)
《陰陽錯》Yamyeungchoh(1983年)


編劇作品
《奇逢敵手》Keifungdiksau(2003年)
《高度戒備》Fullalert2000年)
《極度重犯》Jiduzhongfan(1998年)
《大冒險家》Damaoxianjia(1995年)
《龍虎風雲》CityonFire(1987年)
相關信息
相關資料
林嶺東自然也拍過偷怕追逐戲。大家看他在拍吳鎮宇劉青雲《高度戒備》的口述:“其實我真的好怕在香港的道路上拍戲,完全不受控製,但正如我所說,好處是,為了電影更有真實感,這樣拍起來,甚至令我自己都有許多驚喜,回頭看都想不到我當時是怎樣拍的。
因為拍著個囚車的過程,我們也是大概根據香港真實囚車押送的過程而拍的。是為了追求真實性,然後選景。既然這架囚車要去到中環高院,會牽涉到現在眼見的公路,那麽繁忙的車輛,其實所有鏡頭都是偷拍的,因為想香港政府申請的話,根本沒辦法拿到批準。
整個拍攝過程我自己感覺就像劫匪一樣,要策劃怎樣打劫似的,怎樣劫囚車。
之後大家會見到一場追車,這場追車會經過香港最繁忙的地方。我的動機是,在1997年的時候,借著這場追車,記錄97時香港繁榮市區的面貌。
拍這場飛車,為了真實性,演員要自己駕車,當然我們會有其他車輛,在後邊或附近包圍著他們,以保證他們安全,也為了街車的安全,因為街車不是我們的,所以我們的策劃一定要好周詳才行。
要達到這場戲的效果,導演跟賊人沒什麽分別,盡量偷或搶那些鏡頭。
香港導演拍戲無法無天,是從電視電影劇組可以離開片場到外景地去拍攝開始發揚光大的,其中徐克、藍乃才、邱禮濤、鄧衍成等等導演都曾做過類似的事情。讓政府痛恨,而令影迷歡喜。

自我剖析
改拍喜劇

“過去我拍很多很“灰”的戲,這次想拍點開心的,整整20年沒拍過喜劇,首次以女人戲為主,舒淇主演,講了兩個女孩尋找愛情的故事。因為我過往的日子不好過,自己都不看喜劇,但如今到這個年歲要開心點。
拍喜劇是個逃避,我是個很悲觀的人,但我有開心的一面,不會在電影上發揮,既然現實生活這麽大壓力,那我隻有拍喜劇啦。另一個逃避方法是拍西片,因為他們的社會生活與我無關,怎麽講都是一個故事,但你要拍得戲劇化、好看,內容與我的生活沒直接沖突,所以沒那麽辛苦,但我是希望每部戲都可留下自己一個時期一種心態的反映。”
關于風雲片
“我這個人朋友很少,早前從加拿大回來人家要我拍喜劇,但我不大喜歡,到了《龍虎風雲》時,老板說你愛拍什麽就拍吧,于是我就拍了《龍》。我相信作品裏多多少少會有些你自己的感受,比如感情,就算不故意去擺弄劇情,但你本身怎樣,作品肯定也會這樣。《龍虎風雲》、《監獄風雲》有很強烈的朋友間感情,尤其是男性間的,因為我娶了老婆,對拍拖感覺很弱,我太太在我生命裏是有很重意義的,有決定性的影響。
“我小時候很窮,住的地方有黑店,我的朋友裏也有好有壞,在這個環境之下好人都會變壞,所以我認為他們並非本來壞,貪心自私每個人都有,最重要是能不能把持住。我不會評論他們做得錯與對,我認為不可一概而論。我有時會同情他們,但並不代表原諒他們。”
“我認為人不能受環境影響,像《監獄風雲》裏有那樣的環境,挺極端,有那樣的製度,而《俠盜高飛》裏的所有人都不是常態的,不是我故意創作,而是說我用保守的方法去拍正常的片子是死路一條,所以人物一定要變,變得極端。《俠盜高飛》中的高飛,他做錯一件事,後來做多少好事也彌補不了,他去除不掉內心的愧意。可能死掉是一個解決方法,但不唯一,死對他來說快樂一點,在戲裏即使他生存下去也不會開心。”
“我不認為我的影片裏角色是英雄,他們有很多瑕疵,做錯事隻能以死謝天下,真正的英雄是不用的,《十萬火急》裏的劉青雲,我認為是典型的英雄。我片裏的英雄不是英雄,很多時候介于正邪之間、黑白之間,是一些悲劇人物。”
關于英雄片
“首先看英雄片怎麽定義,我腦子裏的是很正義的、鋤強扶弱的,所以我不認為我的影片裏角色是英雄,他們有很多瑕疵,做錯事隻能以死謝天下,真正的英雄是不用的,《十萬火急》裏的劉青雲,我認為是典型的英雄,為了他人而犧牲。我片裏的英雄不是英雄,很多時候介于正邪之間、黑白之間,是一些悲劇人物。
任何事都有一個迴圈,你看多了喜劇就想看悲劇,那剛好是一個迴圈,70年代全是喜劇,我1981年回香港,那時還在拍喜劇加動作,突然間吳宇森去拍《英雄本色》,我去拍《龍虎風雲》,這兩部片一下沖擊了喜劇片種,而我之後接連拍“風雲”片,壓力越來越大,香港的電檢對我已很嚴格,我不想電影出來被人家砍那麽多刀,于是拍了《學校風雲》後就拍《伴我闖天涯》,一部愛情片,希望把我從城市帶到鄉下,我就在三部“風雲片”後來一個句號。這些風雲片在商業上的成功,對我來講是一個回憶了。
我拍完整個《硬闖百分百危險》後就回到香港拍《高度戒備》,我覺得我周圍有一群很好的工作人員幫我,所以拍出來還可以吧。”

關于風格
“像很多人認識香港電影都是通過一些類型片,像王晶的商業片、你的英雄片,反而像王家衛那樣的片大家認為不太代表香港風格。我沒看得那麽復雜,每個導演有自己風格,我隻是跟自己的創作意念去拍,我不會老外愛怎樣的片我就怎麽拍,林嶺東就是林嶺東。林嶺東沒派,一個普通導演。我有四十多年的生活體驗,我是什麽人就拍什麽樣的電影。人家拍不了我的戲,我也拍不了人家的戲。我也沒有野心,一定要達到一個什麽目標。那時是我事業的一個高峰,但我希望還有另一個春天。
我對港片有感情,我出國拍電影,腦子裏卻總想著回來拍,我是個很矛盾的人,我在香港拍希望片子在國際上觀眾看到,出去拍時又很痛苦,時間很難熬,所以又回來拍港片,來來回回,但我相信最後都是要拍回港片。”
關于未來
“我對港片有感情,我出國拍電影,腦子裏卻總想著回來拍,我是個很矛盾的人,我在香港拍希望片子在國際上觀眾看到,出去拍時又很痛苦,時間很難熬,所以又回來拍港片,來來回回,但我相信最後都是要拍回港片。我沒想過成功,我是去體會一下。我還會去,香港越來越不適合拍電影了,環境越來越差。電影業要發展最重要是創作人的熱忱,而不是演員大卡司。現在不是很多演員都自己當導演了嗎,他們會體會到很多東西,會把他的戲拍好。”
“像徐克去好萊塢發展不能說不成功,對他來說是一個嘗試,不能單看票房,他想做一些事情,他會給自己評價。他拍西片的機會很多,關鍵是他想怎麽樣,他常想證明一些東西,他的作品總是很有啓發性,這種精神很好。創作態度很重要。
現在這個年代英雄都很少,年輕時大家都有英雄主義,崇拜英雄,現在年紀大了,看多東西,想得復雜了,很難找到英雄,英雄主義慢慢破了,將來應該還會拍這種片,因為還有一個信念,這個世界應該有英雄存在。”
“我要把快樂帶給觀眾的影片。”

關于票房
“我不懂得計算一部片子的票房成與敗,當然需要拍得好,但爛片都有可能賣錢,宣傳啦,發行啦,有很多因素,我不管這些,作為導演我隻希望可以繼續拍,我的名氣越來越大,但神造我出來時不夠十全十美,我現在身體不好了,走路慢了,所以我應該有改變,反正能體現我自己的心態,不一定要動作,警匪、愛情也可以呀。根據生理的改變心理的改變,拍不同的片子,票房不用自己考慮,自然有人考慮。
現在不用我來考慮,美國老板找我拍,就讓我拍以前那種就行了。以我的經驗不大計算市場的影片,像《龍虎風雲》、《監獄風雲》、《學校風雲》,我是根據我自己怎麽想就怎麽拍,誰知道拍出來賣座,以後以為很專業的賣座戲反而不賣錢了,計算票房還是有一定辦法,比如說找一些大卡司啦,我在理論上不想自己的電影這樣,還是要知心一點,拍自己想拍的東西。所以這次喜劇找的是新人。《高度戒備》時老板不要我找劉青雲,說他不賣座,但我覺得他對,一定要用他,證明他與吳鎮宇是最好的拍檔。沒有計算呀,但票房不錯。”